刘小蕾;王志仁;周晨辉;杨甫德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患者心境、社会交往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心理科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80例,同时选取我院体检正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焦虑、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心境评价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社会交往评价采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HE-31中文版)评价生活质量,分析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对患者影响.结果病例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病例组的心境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评分与SSRS、QO-HE-31评分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与POMS评分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癫痫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与患者心境状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降低密切相关.
作者:王海燕;杜晓莉;文雯;何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是常见的两种精神障碍,在临床上二者往往存在共病的现象,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可以伴有强迫症状,强迫症的患者也可以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本文就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郭艳红;孙祥虹;曾波涛;韩海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KYNA)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的竞争性拮抗剂和a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7nAChR)的非竞争性拮抗剂,脑中KYNA浓度的变化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娇;陈浩;陈振华;王高华;苏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拉莫三嗪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82例难治性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给予拉莫三嗪合并利培酮、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合并利培酮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9517,P<0.05);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732,P>0.05).结论 拉莫三嗪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比单用利培酮疗效好,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作者:苏邹;陈婷婷;丁凡;刘忠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216例在我院接受胸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急性精神障碍分为病例组(n=30例)和对照组(n=186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有30例发生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率13.9%);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者在合并基础病、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手术方式、术中MAP、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术后胸腔引流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筛选出合并基础病、术前血清白蛋白≤35g/L、手术方式、术中MAP<60 mmHg、手术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是影响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胸部手术术后胸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中应当重视此类高危因素,以制定相关干预措施降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李明涛;王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产妇产后抑郁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诊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20名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采用鸟灵胶囊和舍曲林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舍曲林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8周后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 DS)的评分以判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EP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的EP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实验组患者的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乌灵胶囊和舍曲林联用应用对产后抑郁症有明显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会丽;赵树立;徐慧慧;刘洁;李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文对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梁海翔;赵子军;高昕皓;刘义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长效哌甲酯片滴定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合并品行障碍(CD)的效果,观察药物剂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神经科就诊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并发品行障碍患儿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治疗六个月间两组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长效哌甲酯片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及实验结束后对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试验组佳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在注意多动缺陷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中对立违抗、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冲动多动等多项指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交往不良、多动、退缩以及攻击性等六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4)试验组和对照组副反应发生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36毫克的长效哌甲酯片对于ADHA相关症状的治疗效果相对比于对照组每天18毫克和54克更为明显,可用于临床用药.
作者:陈群娥;刘建平;窦香君;徐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状况要得到改善,必须进行综合的护理,而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以音乐为核心的综合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收集了从2012年2月到8月在我院神经科接受治疗的138例患者的资料,并参考记录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治疗过程.这些患者的年龄都偏大,年龄小的为50岁,大的为78岁,而且都患有严重的疾病,其中脑血栓的患者有46例,脑梗死的患者有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24例,对这些患者都建立了个人资料,对其在入院前以及出院时的心理状况都做了评估.在其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综合的心理护理,诸如对其进行集体的心理教育,加强身体功能的锻炼,用音乐治疗法以及实现自身护理方式等其进行治疗,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一个疗程的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自身对照得出一定的结果.并将其与国内的常模进行比较,国内常模视为对照组,我院进行综合心理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从而得出结论.结果 从我们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神经科的患者在心理上明显存在焦虑的现象,而且与国内的常模进行比较,其结果明显具有差异性(P<0.01),而且其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评估结果所显示的差异也非常的明显(P<o.01).结论 对存在神经问题的患者,我们对其心理的护理,应该采用科学的、综合的护理方法,这样对其心理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倩;祝婷;蒋佳;郭华;穆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5,P>0.05),出院时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t=16.653,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6,P>0.05);出院时对照组SD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t=17.068,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体力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6.026-24.174,P<0.05).结论 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负面情绪,可能有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洋;苏金萍;沈婷;杨爱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并发失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52例慢性胃炎并发失眠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判定疗效,并借助血气分析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PSQI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的pH、PO2、 PCO2及不良反应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并发失眠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不仅有助于消除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张志芳;何燕;金建琴;赵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2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归因.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门诊及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归因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发现在性别、既往史、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宗教信仰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在可控—不可控维度及内在—外在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在内在—外在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比较,四个维度内在—外在、暂时—持久、局部—整体、可控—不可控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偏执型组与非偏执型组比较在内在—外在、暂时—持久、可控—不可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整体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RS总分及各因子与内在—外在维度呈负相关,BPRS总分及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与暂时—持久、局部—整体、可控—不可控维度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较恢复期患者症状归因更倾向于将症状归于外界或他人且病情越重越倾向归因于对自身影响持久范围较大难以控制的外界原因.偏执型患者较非偏执型患者更倾向于将症状归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原因.
作者:侯凌峰;沈素花;王艳婷;王霞;李丽;苏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诸多研究提示,神经营养因子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研究为广泛.本文将BDNF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段维维;耿德勤;唐小伟;沙维伟;张晓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认知矫正治疗是通过言语表达、无错化学习、解决问题等有针对性的重复训练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其治疗过程较为简单,被认为是目前有远期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简要介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矫正治疗的的原理,方法及效果,并对未来认知矫正治疗方法的方向做展望.
作者:张丹;刘莉;吕海龙;李亚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80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在办理住院之前均需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术后半年需填写SAS、SDS、性调查问卷,对比分析两组分别在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性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45岁以下的患者子宫切除后,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症状,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心理干预后,术后半年随访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t值分别为-3.63,-3.95;经过护理心理干预后,患者的女性魅力自信心提升、性欲增强以及性高潮次数增加的病例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67)、性交疼痛下降和性唤起时间缩短的病例数也均高于对照组(P=0.0035).(结果应提供一些关键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子宫切除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需要引起医生和护士的重视,重点对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以及人际关系状况心理干预必不可少,心理干预的要点包括患者的自尊、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
作者:刘晓艳;孙红运;苗丽竺;郭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抗精神病药可引起明显的体重增加,尤其是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这会显著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就奥氮平引起体重增加的药理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刘小蕾;王志仁;周晨辉;杨甫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血竭蜈蚣油修补鼓膜穿孔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2月到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鼓膜穿孔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2例,两组都给予血竭蜈蚣油修补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治疗护理周期为60天.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与护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3.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P<0.05).护理后治疗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血竭蜈蚣油修补鼓膜穿孔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总体治疗效果,有利于总体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王琴;张赟;李碧波;马阿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急诊内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80名,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40名和观察组40名,患者均按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途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途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对二者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心理情绪、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路径明显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可广泛应用于急诊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冯静;曹楷浛;王华;袁连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文对心理痛苦的概念、评估方法以及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总结了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研究中的不足.
作者:邓盼;王惠民;李伟;吴斌;戴尊孝;师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93例,其中伴脑微出血的65例(11.%)(观察组),不伴有脑微出血的528例(89%)(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检查指标、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临床疗效,经单因素t检验、x2检验及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心房纤颤、高胆固醇血症、蛋白尿、大面积脑梗死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入院NIHSS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但入院G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房纤颤、大面积脑梗死、尿蛋白阳性、应用抗凝药物、高胆固醇等指标是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脑微出血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心房纤颤、大面积脑梗死、尿蛋白阳性、应用抗凝药物、高胆固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会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任善玲;徐艳;高永哲;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