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泰安市临床用血状况调查

刘梅

关键词:输血, 回顾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份输血是输血学发展的新阶段,是现代输血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血站、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现将2003-2011年度泰安市临床用血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来源于泰安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2003-2011年度临床用血统计表.1.2 以卫生部输血用血相关标准为依据200ml全血统计为1U,血浆、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按每200ml全血制备分离统计为1U,1人份机采血小板以10 U来计算,1U冷沉淀则由400ml新鲜全血的血浆制备.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对我科2010-08-2011-08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进行分组观察与总结,使患者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06-2011-06收治的消化道出血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16~62(平均40.45)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带教老师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前培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 通过实施岗前培训教育,提高新上岗护士的爱岗敬业责任心.方法 从护士进科室第1天开始,带教老师组织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内容包括:组织纪律、环境介绍、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专业知识、安全教育和目标管理.结果 通过岗前教育使护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概念.结论 优秀的带教老师对新上岗护士的短期、热情、严格的培训,能够让他们在短期内对消毒供应中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消除偏见的思想观念,使新上岗的护士能够尽快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基本知识和专科技能,并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意识,增强了护士职业安全意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郭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9-01-2011-01住院分娩的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胎死宫内1例,胎儿窘迫34例,早产18例.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对已确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加强治疗和胎儿监测,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蒋秀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肾脏囊性肾细胞癌1例分析

    囊性肾细胞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是一种特殊又少见的肾细胞癌类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特点,属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良好.1临床资料女,30岁.以“右侧腰背部疼痛半月”之主诉入院,B超示右肾囊肿.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术中见囊肿大小为2 cm×2 cm×1 cm,囊壁略增厚,内壁稍毛糙,囊内液清亮,黄褐色.病理检查:肉眼所见为灰白灰红色囊壁样组织1块,体积为2.2cm×2 cm×0.2 cm,囊壁表面尚光滑,未见乳头状或结节状突起,质软.镜下所见:囊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其间可见萎缩的肾小管及肾小球结构.囊壁表面局部区域可见极少许透明细胞呈巢团样排列,间质微血管丰富,囊性肾细胞癌不能除外.连续多张切片,由于透明细胞区域组织过少,免疫组化染色亦不能显色,结合镜下所见,囊性肾细胞癌不能除外.

    作者:张琰;马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加强输血病历质量管理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的传染病时,因输血病历是医疗纠纷中认定是非、判明责任的重要法律依据,已备受关注,加强对输血病历质量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医院输血医疗纠纷,也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科学合理化水平,笔者着眼于当前临床输血病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原因,探讨对策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沈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试论人文阅读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医学院校的传统教育模式是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医学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专业知识的培养几乎占据了其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但医学不仅是一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它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思维,改进教育方法,努力把人文知识浸润于专业知识之中,用人文教育内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作者:刘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茵栀黄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对降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等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童分院2010-09-2011-09收治的122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光疗及口服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并暂停母乳喂养3d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茵栀黄口服液,对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值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短、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满意、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邹武军;洪玉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02例误诊分析

    我们统计了89例2005-01-2010-11我院及外院首诊误诊的纤维肌痛综合征( PFs)病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Fs误诊的原因,以提高首诊诊断的准确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2010年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02例,其中男13例,女89例,年龄26~71(52.5±12.9)岁.1.2主要临床症状1.2.1 主要症状全身广泛疼痛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都具有症状.虽然有的患者仅主诉一处或几处疼痛,但1/4的患者疼痛部位可达24处以上.疾病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头、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患者将这种疼痛描写为刺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另一个所有患者都具有症状为广泛存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于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对称性分布.在压痛点部位,患者与正常人对“按压”的反应不同,但在其他部位则无区别.

    作者:周海核;齐挂娟;王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带状疱疹发疹前驱期误诊52例分析

    目的 探讨杜绝和减少带状疱疹的误诊.方法 对误诊的52例带状疱疹患者就诊的科室,误诊的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易发生在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等,易误诊的疾病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急腹症.结论 带状疱疹前驱期临床表现有特殊性,易发生误诊,有关临床医师须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

    作者:赵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肝癌CT下射频消融治疗142例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术中并发症,规范护理应对措施,减少护理失误.方法 CT引导下,应用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患者实施治疗,观察术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作出整理分析,得出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出护理应对措施.结果 142例肝癌患者,共行206次射频消融术,术中共发生11项并发症,以腹痛发生率高(47.6%),其次为上肢麻木、酸痛(12.6%).结论 介入护士对射频消融术中并发症可以做出判断及护理应对,减少护理失误.

    作者:王萍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方法应用体会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为广泛的一种传染病.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人群初筛乙肝携带者以及血液制品乙肝病毒检测的关键步骤,目前我国常用的乙肝血清标志物常用的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总结如下.1放射性免疫法(RIA)放射性免疫法[1]是一种较传统的乙肝表面抗原测定方法,是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基础上,利用同位素标记的与未标记的抗原,同抗体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的方法.RIA法的稳定性好,交叉反应少,特异性强,用血量少,但其缺点是影响因素较多,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操作,而且试剂具有放射性,易对环境和实验室造成污染,放射性标记物不稳定,有效期短,从而限制了其发展.

    作者:侯瑞莲;詹明华;陈素娟;高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用品创新体会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和护士的劳动强度,减少交叉感染,使护理用品更人性化,促进优质护理,2005-2008年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对心内科多项常用护理用品进行改革及创新,并申报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将创新自我体会报告如下.1护理用品改革创新举例1.1新型可塑性手指小夹板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时固定手指,小夹板体积小,内芯由铝片制成,可塑性好,在长时间输液过程中,可根据情况将小夹板任意弯曲、塑形,轻巧灵活,既舒适又固定牢靠.

    作者:郭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不同年龄、性别骨量降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提高骨量的作用,以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方法 应用美国GE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随机抽取的、男女骨量降低者各100例腰椎L2~4前后位骨密度值.按照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测量的骨密度值(BMD值)低于同性别峰值骨密度平均值的2.5个标准差(s),即T值<-2.5 s,诊断为骨质疏松;-2.5 s≤T值≤-1.0s,诊断为骨量减少;-1.0 s<T值,诊断为正常.结果 通过对所取样本的分析,生活方式干预对骨量减少者骨密度的影响效果无论男、女40岁以下者痊愈率100%,40~50岁组男、女痊愈率无明显差别,50岁以上组男性痊愈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总痊愈率(95%)明显高于女性(72%).骨质疏松者中男性痊愈率6%,好转率80%,女性痊愈率0,好转率40%.结论 人体骨密度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提高骨质量.

    作者:陈丽梅;郑丽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致寒颤

    对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致寒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8岁.因胸闷15 a余,血液透析3个月余,意识不清1d于2011-09-03入院,于心血管老年科,初步诊断:脑梗死、尿毒症,患者既往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病史、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贫血、2级高血压史14 a、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查体:T36.6℃,P 89次/min,R 20次/min,BP198/124 mm Hg,神志淡漠,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不语,查体欠合作.结膜稍苍白,角膜透明光亮,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辐辏反射正常存在.辅助检查:CT:(1)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陈旧性);(2)脑菱缩,脑脱髓鞘改变.

    作者:简美虾;石鹤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高,其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1].脑出血一般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多死于脑疝及肺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通过严密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孙艳;马培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AE)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与获得性耐药性,其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难治性和迁延性.因此一直被公认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使用出现多重耐药菌株,使其耐药问题日趋严重,给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带来了困难,本文探讨我院PAE感染的临床现状及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首诊为虹膜睫状体炎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前房积血1例分析

    本文对笔者收治的首诊为虹膜睫状体炎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前房出血1例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70岁,左眼红痛,视力下降1周.患者1周前打麻将后觉左眼红痛,视力下降,伴头痛、恶心无呕吐.休息后无缓解.3d后在门诊求治,查体:视力:0.4/眼前手动,眼压:17mm Hg/Tn+1,左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KP(++),Tyn(++),前房浅,瞳孔中度散大,瞳孔区少量渗出,晶体混浊,眼底不入.诊断:左眼虹睫炎,双眼白内障.

    作者:邓青;胡庆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紫苏油对二甲基苯蒽诱导的大鼠乳腺癌的影响

    目的 探讨紫苏油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肿瘤对照组),B组(诱导前应用紫苏油),C组(诱导后应用紫苏油).一次性皮下给予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模型发生,观察紫苏油对DMBA诱导的乳腺癌模型大鼠的肿瘤发生部位、发生时间、肿瘤直径、荷瘤数量、大鼠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 紫苏油能明显抑制大鼠乳腺癌的发生,推迟大鼠乳腺癌的发生对间,降低肿瘤发生率.结论 紫苏油对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癌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为:紫苏油中的有效成分a-亚麻酸增强荷瘤大鼠免疫系统的抵抗力,清除血中氧化应激产生的氧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杜雨柔;谷秀娟;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薄丝袜用于小儿肢端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近年来,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为减轻孩子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要求为孩子使用静脉留置针.由于小儿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常导致肢端静脉留置针滑出,影响留置时间,降低使用率,因此小儿肢端静脉留置针的固定以及舒适度成为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和临床普及率的关键.经过临床实践,我科采用薄丝袜固定小儿肢端静脉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晶晶;张侠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手术12例围术期的整体护理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了解胆囊加阑尾手术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方法 通过对12例胆囊加阑尾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综合评价分析对其进行的临床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 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治愈出院.结论 完善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胆囊和阑尾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孙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