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王巧丽

关键词:护理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医疗护理服务中的需求不断提高,在医疗护理服务中,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患者不但需要获得满意的诊疗,而且还有精神、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的参与、选择和多元的服务需求[1].2010在卫生部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我科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要求迅速行动,组织学习,统一认识,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人文护理知识,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溶血对ELISA检测HBsAg的实验诊断效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各实验诊断效能指标的变化及对策研究.方法 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确诊的结果为金标准,ELISA与之比较求各实验诊断效能指标.标本选择以未溶血时ELISA临界值阴性的标本75例,阳性90例,共165例未溶血标本设为对照组,将165例标本人为处理为轻、中、重度溶血,设为实验A组(试验孔校正前);同时对实验A组各标本增设试验孔,再进行实验,设为实验B组(试验孔校正后).对各组标本的各实验诊断效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溶血后ELISA实验的特异性下降、准确度及正确指数均下降、误诊率升高.溶血后ELISA实验经校正孔实验校正后,与校正前比较,特异性升高、准确度及正确指数均升高、误诊率下降.结论 溶血对ELISA实验检测HBsAg在特异性、准确度、正确指数及误诊率方面存在影响,通过对溶血样本增设一试验孔,能部分纠正轻、中度溶血时对HBsAg试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减轻样本溶血时对实验特异性、准确度、正确指数及误诊率方面的影响,改善实验的诊断效能指标,值得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黄芳;王碧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下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7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分析了7例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的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结果 功能锻炼不当是下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延迟愈合、内固定物质量因素及外伤等.结论 提出术后早期开展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训练,合理进行行走锻炼和负重锻炼,锻炼应从弱到强、循序渐进.

    作者:郑伏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进院护士阶段培训和使用管理实践与探讨

    目的 探讨新进院护士如何更快适应临床工作的培养管理方法.方法 采取院科二级分阶段有计划、有目标的培训考核,并将学、考和使用充分结合的管理模式.结果 通过不断的学习,使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掌握更多更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结论 通过院科二级分阶段培训和管理,有助于正确引导新护士的培养方向和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田亚兰;张敏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策略与团队精神

    目的 探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团队精神的对策和管理的策略.方法 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全体人员集中培训团队精神.结果 注重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策略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团队精神是护理人员为了团队建设和做好护理工作的目标,应做到尽心尽力、团队协作、相互信任、相互征重.结论 合理的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团队精神,可以营造一种充满热情、和谐、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作者:江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紫杉醇静脉滴注不畅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紫杉醇静脉滴注不畅原因,保证紫杉醇正常滴注,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应用一次性头皮针增加进气孔.结果 110例输注紫杉醇药物应用一次性头皮针插入瓶塞,另一头软管用胶布固定于输液瓶体外,增加进气孔,滴注速度加快,同时也减少漏药现象.结论 进气孔增加紫杉醇静脉滴注顺畅,漏药现象减少,降低了患者及家属恐惧心理.

    作者:宋占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对我科2010-08-2011-08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进行分组观察与总结,使患者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06-2011-06收治的消化道出血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16~62(平均40.45)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1例分析

    对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9岁,农民.因“左耳痛、头痛4个月,面瘫2个月”为主诉人院.患者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疼痛,感轻微听力下降,伴左侧头部疼痛不适,可耐受,无耳鸣,无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经抗炎治疗症状稍改善,2个月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瘫,在当地县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扩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渐加重,左耳听力下降明显,行头部MRI检查提示:左侧乳突炎伴小脑幕增厚,考虑合并颅内脑膜感染.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专科检查:左侧外耳道清洁,鼓膜完整,色稍红,稍向外膨出,不活动,乳突区无压痛,耳廓无牵拉痛.音叉试验:左耳传导性聋.行颞骨CT检查提示:左侧中耳、乳突高密度影.

    作者:周立辉;葛前进;刘迎辉;王戬;黄碧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加药小技巧

    加药在护理工作中是一项很重要也很基本的操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药品的种类繁多,药物剂量也变幻多样,性质也存在不同,能较好的完成此操作也很重要.我科是骨科消肿药多种多样,在加药过程中总结一些小改进,现介绍如下.1常规加药方法按照常规加药方法,如:0.9%氯化钠液250ml加七叶皂苷钠20 mg,将10ml注射器抽取5ml0.9%氯化钠液排净空气后注入七叶皂带钠瓶口,生产过程中有些叶皂苷钠瓶内难免会有负压,负压倒吸瓶内注满溶液无空气,因此抽药难,反复抽吸造成泡沫多.

    作者:张金姬;洪世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分析

    对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13岁.主因间断手足搐搦5a,阵发性意识不清5d人院.入院前5a,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手足搐搦,曾就诊于我院,查电解质,自述血钙低于正常(具体值不详),给予补钙等治疗,症状有所好转.5d前患者于学校住宿夜间睡眠时出现夜惊,伴四肢抽搐,约20 min后自行缓解,后反复出现突然四肢抽搐、呼之不应,意识不清,约5 min后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考虑“癫痫”发作,经治疗效果欠佳,遂来我院.患者系双卵双胎,无产伤及窒息史,其母亲反应其自幼反应迟钝,智力较同龄人偏低,易呛咳.其母亲及弟弟查电解质未见异常.既往无手术、放疗;131Ⅰ治疗史.

    作者:刘莉;谷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42例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行ERCP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 对消化内科2010-01-2011-12行ERCP及介入治疗的42例的护理加以总结.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全面实施心理护理,42例患者检查及治疗均令人满意.结论 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加强心理护理是ERCP手术及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查晶;姚茹;樊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试论人文阅读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医学院校的传统教育模式是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医学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专业知识的培养几乎占据了其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但医学不仅是一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它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思维,改进教育方法,努力把人文知识浸润于专业知识之中,用人文教育内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作者:刘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手足口重症17例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4岁以下要幼儿.本病例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传播快,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我院于2008-05-2008-09收治重症手足口病1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7例,男女之比10∶7,年龄小1.2~4(平均1.93)岁.病程4~25(平均20.94)d,17例均符合手足口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3例(7.64%),38℃~39℃12例(70.58%),39℃以上2例(11.76%).17例手足口均有皮疹,其中6例臀部有皮疹,皮疹初诊为红色疱疹.易惊5例,肢体抖动3例.合并脑炎17例(100%),肺炎2例(11.76%),急性迟缓性瘫痪1例(5.88%),心肌炎1例(5.88%),肺水肿2例(11.76%).

    作者:牛勇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体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的可行性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18例,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个月,结核病灶无复发,钢板螺丝钉无松动及移位,骨性融合;3例术后腰部酸痛不适.3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吕仁发;蒋金良;刘加钱;潘小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徐州地区孕中期孕妇产前三联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孕中期母体血清标志物hAFP、freeβ-HCG、uE3的变化及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DELFIA)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AFP、Freeβ-HCG、uE3的含量,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用LifeCycie-3.0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建议高风险孕妇进一步确诊.结果 3 601例孕妇筛查高风险者204例(5.66%),通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唐氏综合征胎儿6例,2例18-三体患儿,1例13-三体患儿,1例特纳氏综合征,其他染色体异常5例.结论 孕中期孕妇血清学三联筛查是预防唐氏儿出生的有效方法,能显著唐氏儿的出生率.

    作者:王传霞;顾茂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存在配伍禁忌

    脑外科特别是手术后的患者,临床上往往会将两种抗炎药联合应用.我科护士在为患者更换液体时发现,当静脉滴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后,若续滴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则输液管内会出现白色絮状物,更换输液管后,液体澄清透明.为此我们进行了试验研究.

    作者:武利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梗死患者失眠原因调查

    目的 对30例脑梗死患者的睡眠状况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脑梗死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脑梗死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进行问卷筛查.结果 入睡困难和早醒是失眠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抑郁、肢体麻木、疼痛、睡眠环境,病理生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结论 对脑梗死伴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可减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何春艳;莫淑敏;程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肺结核大咯血120例的先兆表现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病情观察及患者风险评估,实施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临床对这类患者认真细致的观察以及对大咯血先兆和窒息先兆发生规律及早发现,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做到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护理风险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秀芹;李秀凤;尹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立哌唑合并安慰剂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2周末研究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l2周末研究组阴性症状因子分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失眠、头痛、恶心、锥体外系反应、食欲下降等.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显著缓解阴性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肖剑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文关怀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放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开展亲情服务、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温情的心理疏导、落实健康教育内容、实施治疗全过程的个体化服务等人文关怀.结果 放疗中患者在治疗期间身心愉快,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结论 将人文关怀服务应用于放疗中,能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对提高疗效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殷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儿童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早期骨关节畸形的影像学诊断探讨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随血流经血——脑屏障,进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患者多为1~5岁儿童,4个月以内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很少发病[1].临床分为瘫痪前期、瘫痪期及恢复期和后遗症期[2].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小部分患儿留下瘫痪后遗症,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

    作者:赖明哲;谢明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