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患者失眠原因调查

何春艳;莫淑敏;程娜

关键词:脑梗塞/诊断, 入睡和睡眠障碍/病因学/护理
摘要:目的 对30例脑梗死患者的睡眠状况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脑梗死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脑梗死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进行问卷筛查.结果 入睡困难和早醒是失眠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抑郁、肢体麻木、疼痛、睡眠环境,病理生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结论 对脑梗死伴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可减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良好护患关系建立体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治疗效果达到佳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公众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之协调配合,是高质量护理的中心内容之一,然而,这一观念并没有完全引起临床护士的重视.不和谐的护患关系往往是由误解、护士的语言不当以及患者的强行管理而引起.语言是人类基本的交流形式,有技巧的话语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时间很多.因此,护士的语言技巧更显得重要.掌握和灵活应用语言技巧,可以培养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满意关系,从而获得佳的预期效果.

    作者:游忠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产科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纠纷隐患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主要事项之一.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给产科护理工作增加了新的课题,在健康教育、血标本采集、递送、登记、资料的保管、可疑病例的复查追访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纠纷隐患.因此,需要及时分析产生纠纷隐患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纠纷的发生.1原因分析1.1产科医护人员意识不强产科医护人员未意识到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健康教育不够,宣传不到位.表现为:(1)医护人员相关理论不足,告知和解释不透彻,不能依法依规进行说服教育;(2)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语言生硬.这样必然引起筛查率的下降,若日后孩子碰巧患病,导致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立哌唑合并安慰剂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2周末研究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l2周末研究组阴性症状因子分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失眠、头痛、恶心、锥体外系反应、食欲下降等.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显著缓解阴性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肖剑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3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运用胸腔镜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07-2010-10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科对30例重度肺气肿患者施行胸腔镜下单侧LVRS,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 a随访记录肺功能、动脉血气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术后随访1 a.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1 a肺功能、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及6MWD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胸腔镜下LVRS近期疗效显著,而且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良好选择.

    作者:蒋堪秋;钱永跃;徐卫华;徐中华;徐忠恒;陈勇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对我科2010-08-2011-08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进行分组观察与总结,使患者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06-2011-06收治的消化道出血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16~62(平均40.45)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龄患者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5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700例行ERCP术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 700例行ERCP术高龄患者中有50例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发病率7.14%,比非老年患者发病率3.8%明显升高.经积极对症治疗均治愈,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插管技巧,术中仔细监护、以娴熟的操作技能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再配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姚茹;查晶;唱荣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体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的可行性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18例,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个月,结核病灶无复发,钢板螺丝钉无松动及移位,骨性融合;3例术后腰部酸痛不适.3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吕仁发;蒋金良;刘加钱;潘小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RhoC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RhoC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分期、转移浸润、分化程度和疾病复发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hoC蛋白在28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在肿瘤的分级分期、转移浸润、分化程度和疾病复发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的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T3+T4浸润和复发病例中显著增高,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C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转移、浸润存在相关性,并且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预后的评价指标.

    作者:陈永乐;姚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细菌性肝脓肿22例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B超引导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2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加强营养,达到治疗目的,预防并发症.结果 22例肝脓肿患者治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简便易行、微创、安全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

    作者:苏新爱;王艳静;卢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手术12例围术期的整体护理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了解胆囊加阑尾手术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方法 通过对12例胆囊加阑尾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综合评价分析对其进行的临床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 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治愈出院.结论 完善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胆囊和阑尾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孙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不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本地区不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新乡医学院三附院近3a收治的82例HFRS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仪器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HFR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肝脏及植物神经系统损害,而肾脏损害较轻.结论 了解不典型HFRS以心脏/肝脏及植物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协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治,提高预后.

    作者:刘淑媛;张永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180例颈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方法 对2008-2010-12 180例应用颈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分析,了解穿刺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气胸1例,感染4例,渗血5例,导管脱落3例,导管阻塞2例,误入动脉2例.结论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颈静脉穿刺置管后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娟红;王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宫颈癌2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6例宫颈癌患者做好手术前准备及心理疏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干预.结果 26例均顺利康复出院,疗效满意.结论 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进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心理状况调查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 syndrome,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抽动为特征的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并常伴随一系列相关的行为和情绪症状,包括强迫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和情绪障碍等.治疗方面注重心理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TS的方法[1].为了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现将我科2008-2011年26例息儿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张宁;郑敏;王晓庆;贾铉瑜;侯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西医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清胰汤中西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张永辉;孙小光;韩福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脚气病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分析

    脚气病(即维生素B:缺乏病)且前临床罕见,曾住我院1例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35岁.主因四肢麻木,肌肉酸痛,消瘦乏力1个月,加重1周入院.于2个月前在院外行肠梗阻手术,术后1周伤口愈合良好而出院.但出院后一直食欲不振,每天进食稀饭量约200 g左右,且逐渐减少,在家服“草药”治疗无效.近1个月来出现四肢麻木,全身肌肉酸痛,以双小腿明显,身体消瘦乏力,伴心悸、胸闷及头昏,有时发热(体温<38℃),断续到当地医院就诊给输液等治疗(具体不详)仍无效,1周来病情进行性加重,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不进饮食而于2009-06-01来我院就诊,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收住我科.查体:T 37.2℃.P 120次/min,R 22次/min,BP 150/110 mm Hg.体质消瘦,皮肤黏膜弹性差,色泽暗淡无光,甲状腺无肿大,双肺(-).

    作者:李文胜;龚琼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疗效分析

    痔疮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人群皆可发生,故常有“十人九痔”之说,今年来发病率更加呈增加趋势.我院自2009年开始使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坐浴的方法治疗痔疮12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从2009-08-2011-08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通过肛门检查均确诊.其中外痔患者60例;内痔患者51例;混合痔患者9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35±6.2)岁;其中有外痔患者31例,内痔患者Ⅰ期15例,Ⅱ期9例,Ⅲ期3例,混合痔患者4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32±4.8)岁;其中外痔29例,内痔Ⅰ期16例,Ⅱ期7例,Ⅲ期1例,混合痔5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军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LBL和PBL结合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LBL和PBL结合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9级临床专业呼吸内科学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5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等主观评价优于传统教学;实验组理论综合应用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BL和PBL结合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富成;王玉敏;杨常青;李惠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带教老师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前培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 通过实施岗前培训教育,提高新上岗护士的爱岗敬业责任心.方法 从护士进科室第1天开始,带教老师组织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内容包括:组织纪律、环境介绍、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专业知识、安全教育和目标管理.结果 通过岗前教育使护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概念.结论 优秀的带教老师对新上岗护士的短期、热情、严格的培训,能够让他们在短期内对消毒供应中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消除偏见的思想观念,使新上岗的护士能够尽快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基本知识和专科技能,并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意识,增强了护士职业安全意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郭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引发高热及寒战

    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引发高热及寒战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54岁.2008-07在我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11-07复查骨髓穿刺提示:骨髓进展至急变期,遂给予DA方案诱导缓解化疗1疗程.2011-08-08再次入院治疗,查体:T36.5℃,P 78次/min,R 18次/min,BP 110/70 mm Hg,HR 7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脾脏重度肿大,甲乙线10 cm,甲丙线13 cm,丁戊线+3 cm,质中,无触痛,边缘钝,未触及脾切迹.骨髓穿刺结果提示:增生极度活跃,G=96%、E=0.5%;粒系极度增生,以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多,原始粒细胞占20%,早幼粒细胞占21%,嗜酸粒细胞增多;红系减少,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淋巴细胞相对减少;全片巨核细胞超过500个,以产板型为主,可见小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小堆.

    作者:王结兰;詹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