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结兰;詹志红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人们对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准要求也不断的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不仅仅满足于躯体上的治疗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医患关系也愈发的敏感,护患纠纷不断的增加,所以医务人员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业务水准必须加强,学习新的服务理念,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运用法律来维护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权益,对护理工作中易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前做好分析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大程度的减少或避免.
作者:商春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治疗效果达到佳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公众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之协调配合,是高质量护理的中心内容之一,然而,这一观念并没有完全引起临床护士的重视.不和谐的护患关系往往是由误解、护士的语言不当以及患者的强行管理而引起.语言是人类基本的交流形式,有技巧的话语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时间很多.因此,护士的语言技巧更显得重要.掌握和灵活应用语言技巧,可以培养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满意关系,从而获得佳的预期效果.
作者:游忠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科1例胃切术后以及吻合口狭窄再手术后均出现FDGE,经胃肠外营养(TPN)、肠内营养(EN),以及肌内注射新斯的明、氯丙嗪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74岁.因胃角中分化腺癌住我院普外科.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毕Ⅰ式).手术顺利,5d拔除胃管,进流质、半流质.10 d时出现少量呕吐并逐渐加重.经胃镜检查提示胃潴留、吻合口通畅,胃造影提示胃扩张、无蠕动,诊断FDGE,予禁食、胃肠减压、TPN治疗,后期肌内注射新斯的明及小剂量氯丙嗪.35 d时引流量减少拔除胃管,进流质和半流质,40 d出院.
作者:虞立平;段建春;戴国芳;徐涌波;周林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们统计了89例2005-01-2010-11我院及外院首诊误诊的纤维肌痛综合征( PFs)病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Fs误诊的原因,以提高首诊诊断的准确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2010年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02例,其中男13例,女89例,年龄26~71(52.5±12.9)岁.1.2主要临床症状1.2.1 主要症状全身广泛疼痛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都具有症状.虽然有的患者仅主诉一处或几处疼痛,但1/4的患者疼痛部位可达24处以上.疾病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头、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患者将这种疼痛描写为刺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另一个所有患者都具有症状为广泛存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于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对称性分布.在压痛点部位,患者与正常人对“按压”的反应不同,但在其他部位则无区别.
作者:周海核;齐挂娟;王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腰椎体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的可行性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18例,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个月,结核病灶无复发,钢板螺丝钉无松动及移位,骨性融合;3例术后腰部酸痛不适.3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吕仁发;蒋金良;刘加钱;潘小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实施岗前培训教育,提高新上岗护士的爱岗敬业责任心.方法 从护士进科室第1天开始,带教老师组织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内容包括:组织纪律、环境介绍、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专业知识、安全教育和目标管理.结果 通过岗前教育使护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概念.结论 优秀的带教老师对新上岗护士的短期、热情、严格的培训,能够让他们在短期内对消毒供应中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消除偏见的思想观念,使新上岗的护士能够尽快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基本知识和专科技能,并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意识,增强了护士职业安全意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郭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年门诊量超过100万人次,经营收入近6亿的综合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总医院急诊药房,需提供24 h全天候药学服务,全年无节假日休息,确保急诊患者抢救和用药的绿色通道畅通.1急诊药房的作用急诊药房,理论上应体现一个“急”字,就是为急诊医疗用药服务,它所配备的药品种类、数量等应和急诊医疗基本配套.但从国内目前的急诊医疗范围来看,远脱离急诊原有的概念,而是“随诊”,即24 h都有人值班,随时可就诊,不是为急诊而急诊.”辛学俊①说,急诊药房就是让真正需急诊的患者,在急诊情况下得到高质量、及时的、有效的急诊用药.但是,这种要求对急诊药房有一定难度,如不备药,有患者来则难以应付;备上药,则药品易过期失效.
作者:龚艳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前,治疗癌症患者多采用化疗.此时患者更易出现心理异常甚至危机,因而更需要实行人性化医疗护理.这对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尤其重要.选择我科2009-2011年直肠癌化疗住院患者50例,年龄24~86岁,男35例,女15例.化疗时间5~7 d.其中5d35例,7d15例.现就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直肠癌患者化疗中运用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瑛;邹桂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2008-01-2010-12收住12例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升结肠癌1月后因肠梗阻入院再次手术外,余10例误诊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病史采集不全面、不细致,辅助检查不完善、临床经验不足等.
作者:张建军;孙居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现将2006-01-2011-12误诊为寻常疣2例患者的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49岁.2006-03-20就诊.主诉:右手中指有一米粒大灰褐色丘疹6个月、增大1个月.见中指第1指关节尺侧有一直径5 mm灰褐色丘疹,表面粗糙、污秽,中心有褐红色点、细丝,有压痛,周围质地较硬,轻度水肿.接诊医师考虑诊断为寻常疣并做冷冻治疗,3d后复诊自诉:近日因不停劳作,表皮被碰伤后有较多鲜血流出.见右手肿胀,丘疹局部肿胀上有少量结痂,轻轻剥去,有较多新鲜血液,见周围表皮组织向内生长,形成收缩带,局部碘伏消毒,压迫止血.嘱咐其口服罗红霉素,其抬高患肢.4d后再诊时右手肿胀消退,丘疹直径7mm丘疹,周围肿胀基本消退,表皮组织向内生长明显似领圈状,中心有明显红色肉芽增生,压痛不明显,质地较软,中心息肉肉芽和周围组织有空隙.拟诊:化脓性肉芽肿.手术切除后,组织病理示: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确诊为化脓性肉芽肿.随访0.5a未再复发.
作者:韩秀琴;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婴幼儿其特点是药物较易通过血脑屏障,即便皮肤局部用药,也会迅速吸收,产生全身作用.婴幼儿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谨慎,以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下列药物应用时,应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1,2].1尽可能避免使用的药物氯霉素、苯乙哌啶、无味红霉素、异烟肼、萘啶酸(3个月以内)、呋喃妥因、磺胺类(2个月以内)、四环素类.2慎用或在医生密切监视下使用的药物雄激素、含哌嗪的驱虫药、阿司匹林、多粘菌素E、可的松样药物、萘啶酸(3个月以上)、吩噻嗪类、磺胺类(2个月以上)、维生素A(大剂量).
作者:张艳;迟元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合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Ⅱ组口服辛伐他汀20 mg,1次/d,阿司匹林100 mg,1次/d.治疗6个月后,分别比较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 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TC、TG、LDL、HDL、IMT、CRP比较:Ⅱ组均优于1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均有治疗作用,辛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效果更优.
作者:张曙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6例宫颈癌患者做好手术前准备及心理疏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干预.结果 26例均顺利康复出院,疗效满意.结论 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进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不孕不育已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引起不孕的原因很多,阻碍受孕的因素可能在女方、男方或男女双方.不孕症的诊断通过病史即可确定.但要通过男女双方全面检查找到病因,这是诊治不孕症的关键,据调查,不孕属女性因素约占60%.属男性因素约占30%,属男女双方因素约占10%.需要广大患者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作者:许明健;李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土霉素片为淡黄色或糖衣片,本品作为选用药物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服;(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本品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对本品敏感时,方可作为选用药.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的按摩患者受压部位,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土霉素片联合40%~50%酒精却在治疗褥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保霞;李宁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血清中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三组:第Ⅰ组患者为术后根据临床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 mg肌内注射(Ⅰ组,n=100);第Ⅱ组患者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组(Ⅱ组,n=100);第Ⅲ组患者为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组(Ⅲ组,n=100);分别于剖宫产手术结束时、术后2h、24 h及48 h抽取产妇静脉血,测定血清PRL,并观察镇痛效果及哺乳情况.结果 在剖宫产手术结束时三组产妇血清PRL无明显差异,术后2h、24 h及48 h Ⅱ组和Ⅲ组产妇血清PRL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Ⅲ组比较,Ⅱ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剖宫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及静脉镇痛均增加PRL的分泌,尤其硬膜外局麻药复合阿片受体激动药镇痛模式更有效,有利于早期哺乳.
作者:修玉芳;黄东林;肖龙;孙玉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1病历摘要例1:男,42岁,饮酒后冻伤收入我科.否认右旋糖酐过敏史,用药前皮试阴性.静脉滴注40%低分子右旋糖酐约1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全身瘙痒.查体:P 90/min,R 18次/min,BP 50/20 mm Hg,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平卧,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吸氧,盐酸肾上腺素、非那根25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1支)静脉推注,15 min后,患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郑艳丽;赵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科2009-02-2011-12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共有126例应用ACx4→Tx4(吡柔比星+环磷酰胺x4→多西他赛x4,q3w)方案化疗.后4周期多西他赛(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单药化疗时,多西他赛剂量按说明书100 mg/m2换算所得,均第1天给药,化疗前1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片8 mg,2次/d,共3 d,多西他赛输注时间大约1 h,前后均有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点滴,静脉输液过程中均无药物外渗.同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昂丹司琼静脉点滴,无其他特殊用药.现将多西他赛应用中出现的少见皮肤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杨颖;胡崇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B超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已广泛用于空军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宇航员选拔和招收飞行员的体检之中.此前我们对B超检查飞行人员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了报道,本文仅对飞行人员B超检查胆道系统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对2000-2009年间来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4 900例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特别是胆道系统疾病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飞行人员胆道系统疾病的预防及航空卫生保障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韩其智;朱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中加入小剂量芬太尼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218例ASA Ⅰ~Ⅱ级足月单胎头位妊娠产妇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109例和B组(对照组)109例.选择L2~3行硬膜外穿刺,试验量2%利多卡因4 ml,5 min无脊麻征象后,A组分次追加含2 μg/ml芬太尼的2%利多卡因及0.75%罗哌卡因各5 ml,B组则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及0.75%罗哌卡因各5ml,根据阻滞平面可再追加相应局麻药,直至无痛平面达T8后开始手术.记录阻滞平面达T8所需时间、初次剂量、高阻滞平面及局麻药作用持续时间;于切皮、进腹、取胎及缝皮时记录VAS评分,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注药后5 min、15 min、30 min、术毕时SBP、DBP、HR、SpO2;观察进腹及取胎时的牵拉反应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 A组在切皮和进腹时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而取胎和缝皮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阻滞平面两组相当,而阻滞平面达T8所需时间和初次剂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麻醉作用持续时间A组明显比B组长(P<0.01),牵拉反应A组明显轻于B组(P<0.05),而BP、HR、SpO2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麻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局麻药用量,增强麻醉效果,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以安全地用于产科麻醉.
作者:邬小南;陈耀兵;郑鹤秀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