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刘利勋;任媛
2005-01-2010-10我们对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断的幼女外阴炎156例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子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影响血压测量值出现误差的原因,减少干扰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方法 对血压测量的测量者、被测量者、测量仪器和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 动脉血压的准确测定与测量者、被测量者、测量仪器和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结论 医务人员按规范操作,排除干扰因素,多次测量使得测量误差降到低.
作者:张旭娟;焦守凤;韩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很有价值.为了探讨慢性肝病的血清(γ-GT)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笔者对128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γ-GT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1 病历摘要女,20岁.因右手中指外伤于2010-11-15来我院就诊.门诊清创缝合包扎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预防破伤风.先行TAT皮试阳性,随后按脱敏程序脱敏.注射TAT 1500U约观察30 min后患者无任何症状离开.回家后1 h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全身荨麻疹.即测T 36.8℃,HR 108次/min,R 24次/min,BP 110/70 mm Hg,即予吸氧,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1 h后症状逐渐减轻,随后观察1 h症状缓解方可离开.
作者:陈秋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2例,对照组46例,仅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两组均用药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药前后作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评定疗效,检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治疔组44例,治疗组43例.临床症状改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4%和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和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绪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肖海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基层医院有大量的工作量,有较多的实际操作机会,是临床医疗教学不容忽视的场所.本人因工作调动从三级甲等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来到基层医院,在医院创建广东省教学医院并进一步创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过程中,对于基层医院儿科临床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逐步建立较完善的教学体系有一定体会,现将本人近数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及思考总结如下……
作者:罗荣;钟元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NEVB)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桂林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96例NEVB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NEVB多数为急性出血,少部分为慢性出血,以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溃疡为主要出血原因(86.5%).NEVB发生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和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NEVB在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中占有相当比例,门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是NEVB发生的危险因素,急诊胃镜检查对明确出血原因有重要作用.
作者:廖日斌;唐建光;潘旻;苏燕波;刘晓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3岁.因发热、咳嗽、咳痰近1周,胸闷、胸痛3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因受凉后发热、咳嗽、咳嗽,在门诊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3 d,症状好转.第4天出现高热,高达39.5℃,用抗生素治疗后退热,第2天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4h而急诊入院.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梅毒是可以侵犯全身器官,病情复杂<'[1]>,治疗过程中吉赫反应发生较高.笔者2008-2009年间在院门诊遇吉赫反应误诊3例,报道如下.
作者:祖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易发生坏死、穿孔、及腹膜炎,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现将我院收治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01-2009-12我院收治孕妇9482例,其中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8例(占)年龄24~32岁,平均28岁,体重64~72kg,平均68kg,.
作者:闫会兰;胡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液标本时,铜绿假单胞菌对血细胞分析仪的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取不同浓度的铜绿假单胞菌悬液加入血液分析标本中在XE2100血细胞计数仪上进行检测,观察血细胞计数仪分析结果的变化,并对每份标本进行镜下复检.结果 加入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对红细胞计数值、血红蛋白值及自细胞分类计数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能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临床上在对疑似该菌感染的患者血常规标本应显微镜复检.
作者:吴鹏;陈进;苏汉桥;刘征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三角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组25例采用子宫三角切除术,随机选择对照组25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手术3个月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后临床效果,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手术3个月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三角切除术优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
作者:秦久芳;苏爱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腹部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0-12-2010-12 87例腹腔镜诊治腹部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其中55例于镜下作治疗性手术,12例免作治疗性处理,20例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3例.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诊治腹部外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并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等优点.
作者:史坚强;刘杨;高翔;刘岚云;康晓保;张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1 病历摘要女,40岁.因自食野蜂蜜约50 g,出现胸闷、气促、心悸、恶心、呕吐、腹泻2 h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6℃,P 140次/min,R 20次/min,BP 80/40 mm Hg,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大量细湿啰音,心界不大,HR 140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作者:肖小强;龚福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治疗组3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中药黄芪、丹参、当归、水蛭等治疗;对照组28例常规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32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患者28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7.8%.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药黄芪、丹参、当归、水蛭等可有效的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和延缓肾衰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韦振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口腔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认知的现状.方法 通过对秦皇岛市三所医院口腔医务人员从伦理培训、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知、对临床工作伦理和临床研究中伦理的认知、对医学伦理培训的需求四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口腔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认知的现状不容乐观.结论 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医学伦理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傅昭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及三维适行放疗加化疗的疗效.方法 对57例高分级脑胶质瘤进行临床观察,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29例,放射治疗加化疗(综合)组28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4周开始常规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综合组第1天加用化疗,方案为替尼泊甙100 mg,氟尿嘧啶750 mg第1~5天静脉滴入,4周重复1次,共4~6个周期.结果 1、3、5 a生存率单放组分别为58.6%、27.5%、10.3%,综合组分别为75.0%、53.5%、32.1%,综合组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 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加同步化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吴尚;姬安乐;李靖松;符李达;杨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主要是主要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1]>,累及多个脏器或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其症状与体征的多样性和不典型性给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我院自2005-03-2010-02共收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例,初诊误诊7例,分析如下.
作者:农华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预防或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生院内尿路感染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高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侵袭性操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是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减少侵袭性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措施对降低尿路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世葵;杜贤;黎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纸塑包装器械包在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密封线开裂的控制方法.方法 从纸塑包装袋质量、规格与器械包的匹配度、托盘摆放方向、封口温度、密封线宽度和灭菌装载方式等方面进行控制.结果 密封线开裂率从4.26%降为0.结论 纸塑包装器械包在灭菌过程中密封线开裂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可以防止开裂的发生.
作者:段振兰;孙晓芳;宋雪青;张伟;李俊梅;池淑红;王维茹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