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90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马琳;刘杏巧;张志革;高敏;郑炜

关键词:卵巢癌, 干细胞标志物, CD44, CD90, 表达
摘要:目的 研究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90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45例纳入研究组,取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4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卵巢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9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44及CD90的表达与患者1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CD44及CD9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44%、6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0.00%.临床分期Ⅲ ~ Ⅳ期、组织学分级G2+G3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CD4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36%、88.46%、88.24%,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Ⅰ ~ Ⅱ期、组织学分级G1期及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的43.48%、31.58%、50.00%.临床分期Ⅲ ~ Ⅳ期、组织学分级G2+G3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CD9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91%、92.31%、88.24%,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Ⅰ ~ Ⅱ期、组织学分级G1期及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的47.83%、36.84%、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5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预后随访,其中CD44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2.07%,低于CD44表达阴性患者的87.50%,而CD90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4.52%,低于CD90表达阴性患者的85.7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90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浸润过程,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降钙素原与B型尿钠肽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体液复苏治疗前后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索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体液复苏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与B型尿钠肽(BNP)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6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动脉血气、24 h累计复苏液体总量及复苏达标时间,检测患者的血清PCT 和BNP水平.结果 62例患者的体液复苏治疗过程,患者的24 h内复苏液体量为(7899.31 ± 1337.64)mL,复苏达标时间为(19.07 ± 5.64) h.治疗前后pH、Na+及Cl-、PCT 及BNP值有明显差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24 h血清PCT水平与累计复苏液体总量之间呈负相关(r= -0.956,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BNP与PCT 的改变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清 PCT 及BNP指标可以作为休克治疗的效果进行监测.

    作者:王迎新;潘醇;都叶;周平;曹臻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补充维生素D对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IL-2、IL-4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补充维生素D对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白细胞介素(IL)-2、IL-4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66例伴有感染性疾病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采用早产儿奶粉进行喂养,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第3天给予维生素D.对比两组早产儿在治疗期间的血清25-(O H)D、IL-2、IL-4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早产儿的血清25-(O H)D 水平及IL-2、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12 d后,观察组的血清25-(O H)D及IL-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早产儿的IgA、IgM 和IgG水平在治疗前、治疗4、12 d后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同时在治疗期间,两组早产儿也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结论 通过早期补充维生素D能够有效提高伴有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的血清25-(O H)D、IL-2水平,降低IL-4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免疫抵抗能力,但对其体液免疫中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尚未得到有效证实.

    作者:刘艳平;张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甘胆酸、TBA、ALT、TSH水平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中,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ICP患者52例,根据ICP诊断标准分度,5例为重型,30例为中型,17例为轻型,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相酶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甘胆酸水平,速率法检测ALT水平,以第4代酶循环法检测TBA水平,以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TSH水平,并对各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ICP组甘胆酸、TBA、ALT、TS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中型、轻型组甘胆酸、TBA、ALT、TSH 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甘胆酸、TBA、ALT、TSH水平高于中型组及轻型组,中型组甘胆酸、TBA、ALT、TSH水平高于轻型组(P<0.05);甘胆酸、TBA、TS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8以上,ALT相对较低,但4项指标具有诊断意义.佳临界点分别为,甘胆酸>2.58 mg/L、TBA>11.25 μmol/L、TSH>8.26 mU/L、ALT>51.5 U/L;4项指标联合应用其灵敏度为97.85%,特异度为71.42%.结论 在ICP诊断中,甘胆酸、TBA、ALT、TSH 4项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中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期女性全血微量元素结果分析及其参考区间建立

    目的 分析浙江省不同妊娠期女性全血微量元素结果,探讨并建立其参考区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共21151份孕妇孕期常规体检的检测数据,按其妊娠时期的不同分为孕早、中、晚期组,同时将1859例20~40岁的非妊娠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统计不同孕期组受检者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结果,并分析其与对照组的差异,必要时建立孕早、中、晚期组各元素的参考区间.结果 铜元素孕早、中、晚期组与对照组,各孕期组之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妊娠时间出现生理性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各孕期组锌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孕早、中、晚期组缺乏率分别为5.6%、9.3%、5.0%;对照组铁元素与孕早期组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孕中、晚期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结论 不同孕期孕妇微量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备孕及孕期女性需要持续监测微量元素结果,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铜元素宜分别建立各孕期参考区间作为补充依据;铁元素则建议以非妊娠期健康女性的数据建立参考区间作为补充依据.

    作者:张秋芳;李晓博;宁晓妮;林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利用室内质控数据及校准品评定D-二聚体相对合成测量不确定度

    目的 评价利用室内质控数据及校准品评定D-二聚体项目相对合成测量不确定度的适用性.方法 收集2015年7-12月的室内质控数据,评定D-二聚体项目实验室内测量复现性(SRw);利用校准品赋值时的不确定度及实验室测量校准品时产生的不确定度计算偏移的测量不确定度(Ubias);然后合成相对不确定度.结果 D-二聚体相对合成测量不确定度为2.74%(D-二聚体浓度为1055 ng/mL).结论 利用室内质控数据及校准品不确定度评定D-二聚体相对合成测量不确定度简便可行.

    作者:杨利;赵小洁;李宝琴;耿玉兰;康琼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白细胞介素-6及转化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联合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检测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8例纳入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组中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患者上述指标,并分析SCC-Ag与IL-6、TGF-β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 ~ Ⅱ期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低于Ⅲ ~ Ⅳ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低于中分化和低分化,中分化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低于低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g与IL-6、TGF-β呈正相关(r= 0.371、0.497,P< 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 SCC-Ag、IL-6、TGF-β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上升越明显,SCC-Ag与IL-6和TGF-β呈正相关.

    作者:邵丹;朱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根据CLSI EP9-A3方案对2种仪器测定血脂水平的可比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迈瑞BS-2000M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贝克曼A 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2种检测系统间血脂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及临床可接受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3文件进行方法学比对和偏倚评估,将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比较方法,A 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实验方法,测定40份血清标本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 C)、三酰甘油(T 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1、APO-B、脂蛋白(a)[Lp(a)],对检测结果通过广义极端学生化偏差(ESD)法进行离群值检验,选用佳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并计算各参数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可接受性,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检中心相关规定作为可接受标准.结果 通过ESD法确认离群值,排除离群值并补充相近水平的标本后,未发现离群值点.TC、TG、HDL、LDL 用加权小二乘法(WLS)拟合回归分析,APO-A1、APO-B、Lp(a)采用P-B回归分析,将 TC、HDL 的医学决定水平代入回归方程,其他的项目选择该地区参考值上限代入方程进行计算,除Lp(a)外,TC、TG、HDL、LDL、APO-A1、APO-B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2个检测系统测定TC、TG、HDL、LDL、APO-A1、APO-B可比性良好,偏倚都可接受;但Lp(a)不具有可比性,临床判定为不可接受.

    作者:王秋慧;云发超;薛克俭;张和平;王志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1127株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送检的尿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对2016年1 -12月的5701份尿液标本进行接种培养,通过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应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01份尿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127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695株(61.7%),革兰阳性球菌为327株(29.0%),真菌占105株(9.3%).分离率高的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59.6%、41.7%,对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23.6% ~59.3%,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为0.2% ~8.3%.革兰阳性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29.6% ~95.2%.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 导致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临床上应做好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隔离措施,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控,防止交叉感染.

    作者:丁厚文;刘周;吴园园;储雯雯;管世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变化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孕妇血清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检测188例 HBV感染孕妇及157例健康孕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BV 感染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同孕期健康孕妇(Z= -1.72,P=0.04;Z= -2.33,P=0.01;Z= -4.42,P=0.01),HBV 感染孕妇孕中期与孕晚期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同孕期健康孕妇(Z= -3.26,P<0.01;Z= -2.25,P=0.01),ALT、AST 阳性的 HBV感染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LT、AST阴性孕妇(ALT:P=0.01;AST:P=0.02),而健康孕妇变化不明显.结论 HBV感染孕妇存在铁代谢失调,针对此类孕妇应及时监测血清铁代谢指标水平,从而指导孕妇妊娠期合理补铁.

    作者:向璟;陈虹亮;代国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校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以2013-2015届湖北民族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建立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提高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实现医学检验技术优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褚志华;周发为;周维;刘国生;郑建琼;陆光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 DROS)分布特点,为临床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并回顾性分析连续3年该院M DROS分布情况.结果 对2014 -2016年临床标本共分离非重复菌19354株,MDROS 4234株,占总菌株数的21.9%.其中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MDR-AB)、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MDROS主要集中在ICU等感染高危科室,以呼吸系统标本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标本.结论M DROS日益增多,临床应重视细菌学检查,掌握院内临床分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动态,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需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多重耐药的监测.

    作者:黎敏;张峰领;李进;鲁卫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部分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目标(2015版)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标本类型错误率、危急值通报率等7项质量指标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目标(2015版)》中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合理利用这7项质量指标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而提高检验质量.该研究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对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7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标本类型监测、统计、分析,以提高科室护理工作,可视为科室护理工作持续性改进的一项措施.

    作者:吴海燕;郭梅;王宏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17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白细胞介素(IL)-17在炎症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的增加会趋化炎性细胞浸润炎症发生部位,上调凋亡分子表达,延长病毒感染细胞时间,使机体呈现持续感染状态,促进肝脏损伤发展,加重肝脏炎症反应.外周血血清中IL-17和单个核细胞IL-17 mR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等疾病均密切相关.IL-17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作者:程婉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精子的其他精子参数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与精子常规和形态之间的关系,评估其在男性不育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检测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形态精子.结果 顶体酶异常组与顶体酶正常组的精子浓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顶体酶正常组与顶体酶异常组精子头部畸形百分率、颈和中段畸形百分率、主段和尾部畸形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对判断精子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作为评价精子功能,辅助诊断男性不育的有效指标.

    作者:沈丽燕;王家雄;宋丹;程洪波;杨慎敏;王改改;史轶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酶活性及其基因R92H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酶活性及其基因R92H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深圳恒生医院及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根据累及支数定义为单支病变、多支病变,并作Gensini评分.另取同期深圳恒生医院1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受试者Lp-PLA2水平及其基因R92H多态性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随着病变程度及Gensini积分的不断增加,Lp-PLA2水平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R基因型人数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RR基因型患者的多支病变人数所占比例及Gensini积分明显低于RH+ HH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LA2水平及其基因R92H多态性与冠心病存在密切相关性.

    作者:张光辉;周金敬;陈爱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K-B法对自动化检测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药敏误差的校正作用

    目的 以肉汤稀释法为参考方法,观察纸片扩散(K-B)法对自动化微量肉汤稀释(A TB)法产生误差的校正作用.方法 收集228株流感嗜血杆菌(HI),采用肉汤稀释法、K-B法、A TB法同时检测 HI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观察3种实验方法药敏结果的一致性,分析K-B法对A TB法产生误差的校正作用.结果 K-B法和A TB法与肉汤稀释法的一致率分别为77.19%、70.18%,二者联合可将一致率提高至86.0%,明显高于A TB法(χ2=16.600,P=0.000);A TB法的重大误差率(42.0%)明显高于K-B法(10.0%,χ2=13.306,P=0.001),K-B法与 A TB法的次要误差率和极重大误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08,P=0.272;χ2=1.182,P=0.227);K-B法可校正A TB法76.19% 的重大误差和53.57% 的极重大误差,K-B法对A TB法次要误差的校正能力较弱.结论 K-B法可合理校正A TB法产生的药敏误差,A TB法判定为氨苄西林耐药且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的菌株,建议采用K-B法进行校正,而A TB法判定为氨苄西林敏感且β-内酰胺酶阳性的菌株,则务必采用K-B法进行校正.

    作者:王战豪;王晓蕾;胡俊;杨莉莉;谢江;刘华伟;曹敏;郭元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视频微课在临床基础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实践

    该研究分析了医学检验技术目前的形势与临床基础检验实习带教中突显与其变化不适应的若干问题,提出建立微信示教平台在实习教学中尤为重要.结合教学实践,详细介绍了基于微信平台的视频微课的具体实施方案与评价,通过统一标准的技能操作、质量控制、形态学相关知识录制的视频微课,实现了知识点直观、系统化、学习与交流便捷,带教成效明显提高并为实习同质化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小理;魏琳丹;梁钟智;胡秀秀;闵迅;杨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YFRA21-1、NSE对肺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角蛋白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项肿瘤标志物,分析3者在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原发性肺癌组.另外59例良性肺疾病患者纳入良性肺疾病组,6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的AFP、CYFRA21-1、NSE水平.结果 治疗前,良性肺疾病组和原发性肺癌组患者的AFP、CY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发性肺癌组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 a期、Ⅲ b~ Ⅳ期肺癌患者的A FP、CY 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Ⅰ ~ Ⅱ期患者;Ⅲ b~ 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Ⅲ a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2项指标联合检测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3项指标联合检测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及2项指标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的AFP、CYFRA21-1、NSE明显高于有效组AFP、CYFRA21-1、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AFP、CYFRA21-1、NSE在肺癌的诊治中有重要的价值,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雷程琳;卢家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高IgM对肌酐检测干扰的评析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成熟浆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中有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并合成单克隆 IgM,IgM 浓度通常大于30 g/L[1].极少数患者表现有肾脏功能损伤.血清中肌酐的测定是诊断、监测肾功能损伤与疗效观察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准确的结果对于医生精准治疗患者有很好的帮助.2016年2月4日,本院收治1名确诊为WM 的患者.在进行湿化学氧化酶法检测时,发现该患者的血肌酐明显增高,而尿素氮正常;查看反应曲线,发现有明显的干扰存在.基于此,本课题组采用干化学氧化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Jaffe法)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探讨其形成原因并探索解决方法,本研究进行了以下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淼;池罗;陈莹;王欣;王秀凤;温冠辉;曹新贞;宋世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免疫学检验实习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意识培养

    各类实验室不时会有感染事故的发生,所以对进出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需进出检验科各实验室,为避免感染事故的发生,对实习生的生物安全教育尤其重要.该文根据既往学生在免疫学检验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生物安全问题,提出着重加强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使其早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努力将其培养成全面的检验人才.

    作者:张伟;凌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