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变化

向璟;陈虹亮;代国知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孕妇, 铁, 铁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孕妇血清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检测188例 HBV感染孕妇及157例健康孕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BV 感染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同孕期健康孕妇(Z= -1.72,P=0.04;Z= -2.33,P=0.01;Z= -4.42,P=0.01),HBV 感染孕妇孕中期与孕晚期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同孕期健康孕妇(Z= -3.26,P<0.01;Z= -2.25,P=0.01),ALT、AST 阳性的 HBV感染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LT、AST阴性孕妇(ALT:P=0.01;AST:P=0.02),而健康孕妇变化不明显.结论 HBV感染孕妇存在铁代谢失调,针对此类孕妇应及时监测血清铁代谢指标水平,从而指导孕妇妊娠期合理补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 DROS)分布特点,为临床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并回顾性分析连续3年该院M DROS分布情况.结果 对2014 -2016年临床标本共分离非重复菌19354株,MDROS 4234株,占总菌株数的21.9%.其中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MDR-AB)、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MDROS主要集中在ICU等感染高危科室,以呼吸系统标本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标本.结论M DROS日益增多,临床应重视细菌学检查,掌握院内临床分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动态,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需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多重耐药的监测.

    作者:黎敏;张峰领;李进;鲁卫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该文对细胞因子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干扰素-γ在多种结核病的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周期性检测白细胞介素(IL)-2可以提示结核病患者疗效,且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IL-2及GM-CSF的联合免疫治疗可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肺外结核具有辅助诊断意义,且可以为结核病疗效的判断提供参考;IL-4在结核病中的检测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IL-17对潜伏性、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较高;IL-10在结核病患者体内的周期性变化对疗效评估具有一定意义,但无法预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预后;细胞因子多态性的检测须符合统计学要求的大样本量,相关影响因素必须相对一致才能得到相对较为精准的结果,为结核病的预测提供依据.对结核病患者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相关受体水平、基因多态性等方面进行检测对结核预测、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海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K-B法对自动化检测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药敏误差的校正作用

    目的 以肉汤稀释法为参考方法,观察纸片扩散(K-B)法对自动化微量肉汤稀释(A TB)法产生误差的校正作用.方法 收集228株流感嗜血杆菌(HI),采用肉汤稀释法、K-B法、A TB法同时检测 HI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观察3种实验方法药敏结果的一致性,分析K-B法对A TB法产生误差的校正作用.结果 K-B法和A TB法与肉汤稀释法的一致率分别为77.19%、70.18%,二者联合可将一致率提高至86.0%,明显高于A TB法(χ2=16.600,P=0.000);A TB法的重大误差率(42.0%)明显高于K-B法(10.0%,χ2=13.306,P=0.001),K-B法与 A TB法的次要误差率和极重大误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08,P=0.272;χ2=1.182,P=0.227);K-B法可校正A TB法76.19% 的重大误差和53.57% 的极重大误差,K-B法对A TB法次要误差的校正能力较弱.结论 K-B法可合理校正A TB法产生的药敏误差,A TB法判定为氨苄西林耐药且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的菌株,建议采用K-B法进行校正,而A TB法判定为氨苄西林敏感且β-内酰胺酶阳性的菌株,则务必采用K-B法进行校正.

    作者:王战豪;王晓蕾;胡俊;杨莉莉;谢江;刘华伟;曹敏;郭元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精子的其他精子参数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与精子常规和形态之间的关系,评估其在男性不育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检测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形态精子.结果 顶体酶异常组与顶体酶正常组的精子浓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顶体酶正常组与顶体酶异常组精子头部畸形百分率、颈和中段畸形百分率、主段和尾部畸形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对判断精子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作为评价精子功能,辅助诊断男性不育的有效指标.

    作者:沈丽燕;王家雄;宋丹;程洪波;杨慎敏;王改改;史轶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金银花和鱼腥草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体外复制研究

    目的 研究金银花和鱼腥草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为阐明药用植物有效抗流感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 细胞为模型,研究金银花和鱼腥草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金银花和鱼腥草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复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 H3N2和H1N1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6.28 ± 15.37)、(290.50 ± 34.82)μg/mL 和(428.97 ± 38.54)、(522.28 ± 36.48)μg/mL.结论 金银花和鱼腥草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朱琳枫;鲍欣欣;姚辉;李海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YFRA21-1、NSE对肺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角蛋白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项肿瘤标志物,分析3者在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原发性肺癌组.另外59例良性肺疾病患者纳入良性肺疾病组,6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的AFP、CYFRA21-1、NSE水平.结果 治疗前,良性肺疾病组和原发性肺癌组患者的AFP、CY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发性肺癌组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 a期、Ⅲ b~ Ⅳ期肺癌患者的A FP、CY 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Ⅰ ~ Ⅱ期患者;Ⅲ b~ 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Ⅲ a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2项指标联合检测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3项指标联合检测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及2项指标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的AFP、CYFRA21-1、NSE明显高于有效组AFP、CYFRA21-1、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AFP、CYFRA21-1、NSE在肺癌的诊治中有重要的价值,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雷程琳;卢家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 2对筛查诊断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筛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BPH的65例血清作为BPH组,64例健康男性的血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中Lp-PLA2、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水平,并利用ROC曲线分析 Lp-PLA2与F/T 值对BPH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BPH组血清中Lp-PLA2、tPSA与fPSA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分析发现,Lp-PLA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 95% 置信区间(CI)为0.680~0.833;F/T比值的AUC为0.715,95% CI为0.633~0.795;Lp-PLA2联合F/T比值的AUC为0.832,95% CI为0.756~0.892.结论 血清Lp-PLA2可作为BPH的筛查指标,且其联合F/T 比值对BPH的诊断效果比单项指标效果好.

    作者:杨华文;刁志宏;王婷;邱厚匡;魏彦琪;张智;花文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变化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孕妇血清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检测188例 HBV感染孕妇及157例健康孕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BV 感染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同孕期健康孕妇(Z= -1.72,P=0.04;Z= -2.33,P=0.01;Z= -4.42,P=0.01),HBV 感染孕妇孕中期与孕晚期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同孕期健康孕妇(Z= -3.26,P<0.01;Z= -2.25,P=0.01),ALT、AST 阳性的 HBV感染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LT、AST阴性孕妇(ALT:P=0.01;AST:P=0.02),而健康孕妇变化不明显.结论 HBV感染孕妇存在铁代谢失调,针对此类孕妇应及时监测血清铁代谢指标水平,从而指导孕妇妊娠期合理补铁.

    作者:向璟;陈虹亮;代国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孕妇感染标志物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2013-2016年在巴南区人民医院分娩的乙型肝炎孕妇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感染状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6年在该院分娩的716例乙型肝炎孕妇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716例新生儿中,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宫内感染率为3.07%;其中545例乙型肝炎小三阳母亲的新生儿中有10例(1.83%)HBsAg阳性,171例乙型肝炎大三阳母亲的新生儿中有12例(7.02%) HBsAg阳性;423例血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阴性的乙型肝炎母亲所生新生儿5例(1.18%)HBsAg阳性,293例血HBV-DNA阳性乙型肝炎孕妇所生新生儿17例(5.80%)HBsAg阳性;293例血HBV-DNA阳性孕妇,当血HBV-DNA<1.0×107copies/mL、107~108copies/mL 及> 108copies/mL 时其新生儿 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0.69%、6.41% 和15.49%;当孕妇血HBV-DNA载量>105copies/mL时,其乳汁 HBV-DNA检出率明显增加.结论 乙型肝炎小三阳或 HBV-DNA阴性乙型肝炎孕妇均可以发生宫内感染;乙型肝炎大三阳及 HBV-DNA高病毒载量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率高;当孕妇血HBV-DNA>107copies/mL时,其所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明显增加,建议孕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乳汁 HBV-DNA阳性率随血 HBV-DNA 病毒载量升高而升高,母乳喂养需谨慎.

    作者:李雪黎;张俊;汪成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与B型尿钠肽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体液复苏治疗前后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索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体液复苏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与B型尿钠肽(BNP)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6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动脉血气、24 h累计复苏液体总量及复苏达标时间,检测患者的血清PCT 和BNP水平.结果 62例患者的体液复苏治疗过程,患者的24 h内复苏液体量为(7899.31 ± 1337.64)mL,复苏达标时间为(19.07 ± 5.64) h.治疗前后pH、Na+及Cl-、PCT 及BNP值有明显差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24 h血清PCT水平与累计复苏液体总量之间呈负相关(r= -0.956,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BNP与PCT 的改变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清 PCT 及BNP指标可以作为休克治疗的效果进行监测.

    作者:王迎新;潘醇;都叶;周平;曹臻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山东某院2012-2016年主要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

    目的 调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2 -2016年主要多重耐药菌(M DROS)的分布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对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共检出M RSA 529株,CRABA 718株,CRPAE 96株,VRE 4株,CRE 48株,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呼吸科、烧伤科及小儿科;主要检出标本类型为痰液标本及分泌物标本;送检的16株耐碳青霉烯的菌株中检测出13株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2型,3株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5菌株.结论 CRABA、MRSA 是该院主要的MDROS,CRPAE、CRE、VRE明显低于类似报道;今后的工作应重点加强对各种M DROS的管理,而临床标本送检的及时性、正确性是获得可靠监测数据的前提.

    作者:郑海波;何平;王月玲;满思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3项指标在结肠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钙黏蛋白(P-ca)、上皮性钙黏附因子(E-ca)、β-连环蛋白(β-ca)在结肠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增生性息肉组、管状腺瘤组、绒毛状腺瘤组各40例,同期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正常黏膜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结肠组织石蜡切片中P-ca、E-ca及β-c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ca、E-ca及β-c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ca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结肠息肉组织中阳性信号位于细胞膜及细胞质上,且随病情进展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P<0.05);E-ca阳性表达于细胞膜上,且随着病情进展阳性表达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β-ca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表达于细胞膜上,在结肠息肉组织中出现细胞质或细胞核异位表达,且随病情进展细胞质或细胞核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P<0.05).结论 P-ca、β-ca在结肠息肉中上调表达,E-ca下调表达,三者与结肠息肉的发生及发展紧密相关.

    作者:张海玲;马春涛;刘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90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90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45例纳入研究组,取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4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卵巢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9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44及CD90的表达与患者1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CD44及CD9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44%、6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0.00%.临床分期Ⅲ ~ Ⅳ期、组织学分级G2+G3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CD4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36%、88.46%、88.24%,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Ⅰ ~ Ⅱ期、组织学分级G1期及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的43.48%、31.58%、50.00%.临床分期Ⅲ ~ Ⅳ期、组织学分级G2+G3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CD9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91%、92.31%、88.24%,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Ⅰ ~ Ⅱ期、组织学分级G1期及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的47.83%、36.84%、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5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预后随访,其中CD44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2.07%,低于CD44表达阴性患者的87.50%,而CD90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4.52%,低于CD90表达阴性患者的85.7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90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浸润过程,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马琳;刘杏巧;张志革;高敏;郑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酶活性及其基因R92H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酶活性及其基因R92H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深圳恒生医院及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根据累及支数定义为单支病变、多支病变,并作Gensini评分.另取同期深圳恒生医院1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受试者Lp-PLA2水平及其基因R92H多态性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随着病变程度及Gensini积分的不断增加,Lp-PLA2水平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R基因型人数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RR基因型患者的多支病变人数所占比例及Gensini积分明显低于RH+ HH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LA2水平及其基因R92H多态性与冠心病存在密切相关性.

    作者:张光辉;周金敬;陈爱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与糖类抗原72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0例直肠癌患者(研究组)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血清CEA 与CA724的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研究组新辅助放化疗前血清CEA、CA72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放化疗8周后,完全缓解组及部分缓解组化疗后CEA、CA724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程度明显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化疗后CEA、CA724较化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展组化疗后CEA、CA724水平均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前CEA、CA724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62,P=0.000).结论 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CA724均高表达,两者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测定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血清CEA、CA724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及肿瘤进程.

    作者:杨平;魏建昌;张通;陈华翠;曾山崎;曹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白细胞介素-6及转化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联合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检测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8例纳入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组中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患者上述指标,并分析SCC-Ag与IL-6、TGF-β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 ~ Ⅱ期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低于Ⅲ ~ Ⅳ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低于中分化和低分化,中分化血清SCC-Ag、IL-6、TGF-β水平低于低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g与IL-6、TGF-β呈正相关(r= 0.371、0.497,P< 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 SCC-Ag、IL-6、TGF-β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上升越明显,SCC-Ag与IL-6和TGF-β呈正相关.

    作者:邵丹;朱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检测技术检测抗核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对不同检测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2例,非SLE AID患者97例,非AID患者92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ANA.结果 ELISA 法与IIFA 法检测ANA在3组受试者中平均符合率为78.8%.ELISA 法与IIFA 法检测 ANA 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598,P<0.05).AID组及非AID组均存在ANA检测IIFA+ LIA -者,荧光滴度分布均以1:100为主.AID组及非AID组IIFA+LIA -者荧光模式均以核颗粒型为主,分别占67.44% 和54.69%,2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核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IFA -LIA+组中AID患者占73.3%,比例高于非AID组,AID组IIFA -LIA+患者以SSA/Ro60、SSA/Ro52、SSB/La为主要阳性自身抗体,而非AID组IIFA -LIA+患者以anti-Sm、SSA/Ro52、SSB/La、CenpB为主要阳性抗体.结论 临床上诊断AID时应注重多指标多方法联合检测.

    作者:黄燕华;王伟佳;马京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校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以2013-2015届湖北民族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建立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提高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实现医学检验技术优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褚志华;周发为;周维;刘国生;郑建琼;陆光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节律基因家族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节律基因是一组以24 h为周期节律性表达的基因.它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使大多数细胞活动,如激素分泌、细胞增殖和细胞内代谢等呈现周期性、有序性和协同性.近年来,节律基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节律基因表达异常与恶性肿瘤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磁性微球时间分辨免疫技术定量检测糖类抗原199的研究

    目的 建立检测糖类抗原(CA)199的磁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Nano-TRFIA).方法 采用磁珠耦联标记抗CA199单克隆抗体(B1),Eu3+标记抗CA199单克隆抗体(Eu3+-CA199-B7),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基于磁性微球法的 CA199检测方法 Nano-TRFIA,并对90份血清标本进行该方法血清学检测.结果 Nano-T RFIA检测CA199的灵敏度为0.2 U/mL,甲胎蛋白、CA125对CA199-T RFIA 均无交叉反应.磁珠耦联B14 ℃保存3个月免疫反应基本无损;同批试剂连续3个月应用分析结果稳定,样品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7.91%,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4.84% 和8.32%.Nano-T RFIA 检测血清CA199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结果显著相关(Y=0.9698 X+4.0153).以ECLIA为金标准,Nano-T RFIA 检测血清CA199时2份标本出现了假阳性.结论 Nano-T RFI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均符合临床应用要求,为进一步临床验证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利国;范俊;黄飚;浦洪波;潘凌峰;孙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