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F-κB与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何丽梅;俞菁;李亚男;徐锦屏;王小捷;龚波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真核转录因子-κB,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F-κB与MTA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NF-κB和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都与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期等指标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指标有关(P<0.05).此外,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患者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NF-κB与MTA2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8,P=0.012).结论 检测NF-κB与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侵袭转移程度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评价红细胞分布宽度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缺铁性贫血(ID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文献,应用Meta-DiSc1.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 筛选出研究文献得到铁蛋白<10 μg/L且研究人群为IDA与β地中海贫血时,共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异质性检验未发现异质性.将RDW>14%作为诊断临界值,Meta分析显示RDW诊断IDA的灵敏度、特异度的汇总值分别为0.92[95%CI(0.88,0.94)]、0.41[95%CI(0.35,0.47)],曲线下面积(AUC)为0.87.结论 RDW诊断IDA的灵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龙梅;刘万超;王文惠;杨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苏州医院氟喹诺酮耐药无乳链球菌gyrA和parC分子特征调查

    目的 调查苏州地区氟喹诺酮耐药无乳链球菌(GBS)临床分离株gyrA和parC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氟喹诺酮耐药GBS菌46株,利用PCR法扩增耐药基因gyrA和parC,并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其高频突变位点.结果 gyrA以第81位丝氨酸突变为亮氨酸为主,即gyrA_S81L(TCA→ TTA)为主,其突变率高达93.4%(43/46).parC以第79位丝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和苯丙氨酸为主,即parC_ S79Y(TCC→ TAC),其突变率为73.9% (34/46);以及parC_S79F(TCC→ TTC),其突变率为17.4%(8/46).基因突变模式汇总分析发现,主要以gyrA_S81L合并parC_S79Y为主,占73.9%(34/46);其次为gyrA_S81L合并parC_S79F,占13.0%(6/46).结论 该地区氟喹诺酮耐药GBS耐药基因主要为gyrA和parC,其主要突变模式为gyrA_S81L合并parC_S79Y和gyrA_S81L合并parC_S79F.

    作者:戴晓莉;沙茜茜;张宇蔺;陆文香;钟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甘肃省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反应性人群结构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甘肃省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反应性人群的结构,为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为制定甘肃省梅毒反应性的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 收集兰州市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并收集兰州市与省内3家血站(东部、西部、中部各抽取1家)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兰州市299 969位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59%,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职业、婚姻、民族的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兰州市与省内3家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人群相比,不同文化程度、年龄、职业、民族的不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省无偿献血者中,学历较高的、18~30岁、学生、医务人员、汉族人群是全省招募安全固定献血者的重点对象;开展梅毒抗体联合筛查策略,拟定甘肃省梅毒反应性的献血者归队策略.

    作者:薛双林;秦龑丽;吴康乐;潘登;戴田;杨树龙;张德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IL-6和LTB4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三烯B4(LTB4)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HSP患儿68例,检测患儿发病早期及恢复早期血清中IL-6和LTB4水平,分析它们在HSP患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儿童HSP急性期及恢复早期血清IL-6和LTB4浓度升高(P<0.05),且急性期浓度高于恢复早期(P<0.05).急性期血清IL-6和LTB4水平越高,患儿出现肾损害的比例越大(P<0.05).急性期血清IL-6和LTB4水平越高,患儿痊愈率更高(P<0.05),复发率更低(P<0.05).二者联合检测诊断HSP的AUC为0.894,敏感度为0.811,优于IL-6和LTB4单独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IL-6和LTB4对于HS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曹诗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帕米尔高原世居塔吉克族男性性激素水平分析

    目的 通过测定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健康男性性激素水平,了解该地区男性性激素变化特点,探讨高原缺氧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52名世居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男性,测定其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G)、睾酮(T),并与27名世居平原的塔吉克族男性比较.结果 高原组FSH、LH显著高于平原组(P<0.01),E2、PG、T显著低于平原组(P<0.01),PRL无显著变化.结论 慢性缺氧导致脑功能障碍和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男性性激素水平,对男性性功能有不利影响.

    作者:高亮;刘燕;李彬;李年华;阳盛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3-2016年广州地区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感染性腹泻患者中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菌型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 820例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菌进行血清型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 在5 820例标本中,共分离沙门菌480株,检出率为8.25%.年龄分布以儿童为主,其中1周岁以下检出241株(52.4%),1~3岁检出176株(36.7%),>3~8岁检出28株(5.8%).血清分型检出有47种沙门菌血清型,以B群I4,5,12:i:-(占23.8%)、鼠伤寒沙门菌(占16.0%)和肠炎伤寒菌(占12.9%)更为多见.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广谱合成类青霉素氨苄西林敏感性较低,呈逐年下降趋势,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第三、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较为敏感,但某些菌株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该地区腹泻患者检出沙门菌属以I4,5,12:i:-血清分型分主,婴幼儿感染率较高,且具有季节性分布特征,应实时监测菌株耐药谱变化趋势,指导临床用药,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汤勇才;吴斌;黄小媛;廖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表达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168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增厚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斑块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炎症指标、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水平,同时分析IL-10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血清中IL-6、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随着IMT值增加,T2DM患者血清中IL-6、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显著下降,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水平与其他检测指标水平呈负相关(P<0.05).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尿酸(UA)是导致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而IL-10是保护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作者:孙钧;郑继伟;贾凡;孙艳华;黄莹舒;王述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RNA-19a对结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19a对结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miRNA-19a模拟物转染到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检测转染后miRNA-19a基因的表达;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影响,细胞侵袭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p90/Akt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转染miRNA-19a的结肠癌LoVo细胞,miRNA-19a表达上调,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的侵袭力增强;细胞Hsp90和Akt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miRNA-19a可通过上调Hsp90/Akt信号通路表达,促进LoVo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强LoVo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杨庚;李昱;贺亚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两种检测降钙素原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采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对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比方法,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为实验方法,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219例住院患者的样本.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检测的血清组(Core血清组)结果、微量全血组(Core微量全血组)结果与电化学方法检测的血清组(Roche血清组)结果进行两两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计算在医学决定水平(0.5 ng/mL与2.0 ng/mL)的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性、约登指数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Core血清组、Core微量全血组与Roche血清组三者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ore血清组与Roche血清组呈正相关(r=0.993,P<0.01),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为y=-0.061+1.041X(0.04≤X≤60).Core微量全血组与Roche血清组成正相关(r=0.989,P<0.01),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为Y=0.022+1.023X(0.04≤X≤60).Core血清组和Core微量全血组呈正相关(r=0.986,P<0.01),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为Y=0.129+0.973X(0.04≤X≤60).三个对比组在医学决定水平(0.5 ng/mL和2.0 ng/mL)的相对灵敏度均大于92%,相对特异性均大于95%,约登指数与Kappa值均大于0.9,表明一致性较好.结论 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作者:杨丹;叶志成;徐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登革热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登革热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登革热诊治、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9例登革热患儿急性发热期及缓解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与103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肝功能损伤组与肝功能正常组,凝血功能异常组与凝血功能正常组,重症组与轻症组登革热患儿之间血小板参数的差异,探讨登革热患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了解骨髓生成血小板的情况.结果 登革热患儿急性发热期组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降低(P<0.01).肝功能损伤患儿的MPV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的患儿(P<0.05),其他血小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登革热患儿PLT、PCT明显低于轻症组(P<0.05),其他血小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异常患儿和凝血功能患儿比较,各项血小板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在儿童登革热的诊治、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梁肖云;汪道文;谢鹏程;曾兰兰;黄镇华;黄美淦;顾晓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栓弹力图在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116例作为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凝血指标和TEG参数的差异,分析凝血指标与TEG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急性期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大血凝块强度(MA)、MA后0.5h血凝块减少速率(LY30)、α角、综合凝血指数(CI)与血凝块强度(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急性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反应时间(R值)、凝血块形成时间(K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LY30、α角、CI、G与PT、APTT、PT-INR呈负相关,而与FIB、D-D呈正相关;R值、K值与PT、APTT、PT-INR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FIB、D-D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在监测和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作用显著,且对疾病转归具有重要的评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俐;杨伊林;彭亚;周鹏;屈晨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NF-κB与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F-κB与MTA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NF-κB和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都与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期等指标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指标有关(P<0.05).此外,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患者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NF-κB与MTA2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8,P=0.012).结论 检测NF-κB与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侵袭转移程度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何丽梅;俞菁;李亚男;徐锦屏;王小捷;龚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强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 探讨强冷凝集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以期获得佳处理方案.方法 筛选27例强冷凝集血常规检测标本,对其分别采用37℃水浴法、血浆置换法和样本1∶7预稀释法等3种方法依次处理,然后在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仪上常规检测并进行手工涂片染色.结果 强冷凝集标本处理前上机检测时,仪器出现红细胞凝集相关报警,检测结果中红细胞和血细胞比容(HCT)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异常增高(P<0.01);37℃水浴法加热30 min后立即检测结果中MCH和MCHC结果稍高(P<0.05),其余项目恢复正常;血浆置换法所得红细胞相关检测指标结果恢复正常,但血小板结果明显降低(P<0.01);1∶7预稀释法所获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涂片染色镜下发现,经37℃水浴法处理后的标本仍可见红细胞轻度凝集,而经其余两种方法处理后涂片未见红细胞凝集.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冷凝集标本的检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处理强冷凝集标本应用1∶7预稀释法效果优于37℃水浴法和血浆置换法,此法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保证了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秀芹;司元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广西某企业铝暴露工人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与精子活力、存活率及畸形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铝暴露工人精子线粒体早老素相关菱形蛋白(PARL)水平与精子活力、存活率及畸形率的相关性.方法 从广西某大型铝企业选取162名男性铝作业工人作为铝暴露组,同时选取年龄、工龄构成匹配的162名企业服务公司员工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作业环境铝浓度,工人血液和尿液铝浓度;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并对精子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铝暴露组配料、电解和铸造3个车间空间平均铝浓度分别为(6.72±1.45)、(7.23±1.50)、(7.35±1.72)mg/m3,明显高于对照组环境中铝浓度(F=8.314,P<0.001).铝暴露组血液和尿液铝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铝暴露组精子存活率扣精子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子活力、精子存活率与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精子活力 =0.713,P=0.012;r精子存活率 =0.628,P=0.008);精子畸形率与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精子畸形率=-0.953,P=0.002).结论 铝暴露作业工人精子功能显著受损,且精子活力、存活率及畸形率与PARL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兰贵斌;李皇;黄承乐;谢德纯;韦尚兵;周晓旋;潘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生化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术(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生化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SAP患者98例,分为试验组(n=49)和对照组(n=49),试验组接受CRRT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12h内呼吸、心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碱剩余(BE)、pH明显改善,持续到治疗后36 h,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12 h内血钙上升,肌酐、尿素氮、血糖水平下降明显,血钾、血钠水平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36 h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下降明显,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红细胞比容(HTC)、白细胞计数(WBC)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12 h内血小板计数(PLT)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CRRT治疗SAP疗效更加显著,患者生理、生化指标改善明显,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陈东娇;龚曼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eCP2、TH蛋白在正常SH-SY5Y细胞和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MeCP2、TH蛋白在正常SH-SY5Y细胞和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未转染;模型对照组;pEGFP-N1-MeCP2组,转染液加入重组pEGFP-N1-MeCP2质粒.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二组均加入6-羟多巴胺(6-OHDA)50.0 μmol/L处理24 h.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SH-SY5Y细胞、上调MeCP2表达的SH-SY5Y细胞在6-OHDA诱导下细胞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SH-SY5Y细胞中MeCP2蛋白、TH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CCK-8法检测及流式细胞仪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上调MeCP2的SH-SY5Y细胞中细胞存活和凋亡情况发现,模型对照组与pEGFP-N1-MeCP2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免疫荧光检测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中的MeCP2、TH表达情况发现,模型对照组,6-OHDA(50.0 μmol/L)诱导24 h,MeCP2和TH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检测上调MeCP2表达后,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中的MeCP2、TH表达情况发现,pEGFP-N1-MeCP2组上调组和空白对照组中MeCP2、TH蛋白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转染pEGFP-N1-MeCP2重组质粒可抑制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提高TH的表达,提高细胞存活率.

    作者:潘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OPN、IL-18、IFN-γ及hs-CRP在肺结核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析肺结核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骨桥蛋白(OPN)、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意义.方法 分析2016年1-8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4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肺结核组与对照组、肺结核合并高热组与非高热组、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组与阳性组、不同病变程度组间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结核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热组患者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水平显著较非高热组高(P<0.05).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组患者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水平显著较阴性组高(P<0.05).粟粒性组、空洞性组的血清OPN、IFN-γ、IL-18显著较浸润性组、结核性胸膜炎组高(P<0.01);且不同病变程度的肺结核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血清OPN、IFN-γ、IL-18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清OPN、IL-18、IFN-γ水平的高低均可用于肺结核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其活动性的评估.

    作者:张雅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脾氨肽对CARAS患儿免疫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脾氨肽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儿免疫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6例CARAS患儿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进行治疗,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患儿的鼻炎及哮喘病情在治疗后均明显减轻,且观察组的鼻炎症状评分与哮喘评分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患儿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M、IgA)在治疗后均明显升高,细胞免疫指标中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大呼气流速(PEF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脾氨肽不仅能有效改善CARAS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同时还能显著增强其免疫功能及肺功能.

    作者:郝现伟;田艳勋;王云茹;张丽;刘丽敏;刘欣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CD64指数、降钙素原在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在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鉴别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1,57例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2,63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CD64指数、PCT检测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PCT对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切点,并对CD64指数、PCT诊断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CD64指数及PCT在健康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中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指数、PCT诊断肺结核诊断切点为≥2.389、≥0.18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756;CD64指数、PCT诊断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诊断切点为≥3.547、≥0.41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9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64指数、PCT在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IL-12和IL-15对外周血CIK细胞增殖和对SMMC-7721肝癌细胞杀瘤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常规培养条件下添加白细胞介素(IL)-12、IL-15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培养的CIK细胞的杀瘤作用,为高效率、高质量体外制备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制剂提供新思路.方法 首先筛选出IL-2、IL-12、IL-15佳添加水平;然后采集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后,根据添加的细胞因子种类和组合类型进行分组:A组(IL-2常规培养组)、B组(IL-2+IL-12组)、C组(IL-2 +IL-15组)、D组(IL-2+ IL-12 +IL-15组)、E组(细胞因子空白对照组);各组单个核细胞分别在培养第0、5、10、15、20天,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CIK细胞计数,锥虫蓝染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膜CD3、CD8、CD56阳性率,MTS法测定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瘤效果.结果 B、C、D组培养第10、15、20天后CIK细胞增殖倍数均明显高于A组(P<0.05);D组培养第10、15、20天CIK细胞增殖倍数均分别明显高于C组(P<0.05).B、C、D组培养第15、20天CIK细胞膜CD3+CD8+、CD3+CD56+百分比均分别明显高于A组(P<0.05);D组培养第15、20天CIK细胞膜CD3+ CD8+、CD3+ CD56+百分比均分别明显高于B组(P<0.05).在效靶比5∶1时,各组培养第10、15、20天的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D、C组培养第10、15、20天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分别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IL-12、IL-15均可促进CIK细胞增殖,IL-15在促进CIK细胞增殖的同时还能增强CIK细胞杀伤肝癌SMMC-7721细胞的活性.

    作者:祝仲珍;傅颖媛;腾召纯;何丹;熊圆圆;王占科;詹丽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