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PN、IL-18、IFN-γ及hs-CRP在肺结核者中的检测意义

张雅婷

关键词:肺结核, 骨桥蛋白,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8,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探析肺结核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骨桥蛋白(OPN)、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意义.方法 分析2016年1-8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4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肺结核组与对照组、肺结核合并高热组与非高热组、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组与阳性组、不同病变程度组间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结核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热组患者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水平显著较非高热组高(P<0.05).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组患者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水平显著较阴性组高(P<0.05).粟粒性组、空洞性组的血清OPN、IFN-γ、IL-18显著较浸润性组、结核性胸膜炎组高(P<0.01);且不同病变程度的肺结核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血清OPN、IFN-γ、IL-18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清OPN、IL-18、IFN-γ水平的高低均可用于肺结核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其活动性的评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茂名市2015-2016年儿童呼吸道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对茂名市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毒的筛查,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病原情况,掌握该地区呼吸道患儿病毒感染的流行趋势,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13 14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包括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及副流感病毒(PIV).结果 13 148例患儿中,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者3 308例,总阳性率为25.16%,RSV阳性检出率高(17.39%),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以第1季度检出率高,且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结论 所检测的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中,RSV阳性检出率居于首位,该地区病毒感染与年龄及季节有关.

    作者:李佩佩;聂俊玮;刘沃满;唐玉芬;杨景谋;黄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OPN、IL-18、IFN-γ及hs-CRP在肺结核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析肺结核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骨桥蛋白(OPN)、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意义.方法 分析2016年1-8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4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肺结核组与对照组、肺结核合并高热组与非高热组、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组与阳性组、不同病变程度组间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结核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热组患者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水平显著较非高热组高(P<0.05).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组患者的血清OPN、IFN-γ、IL-18与hs-CRP水平显著较阴性组高(P<0.05).粟粒性组、空洞性组的血清OPN、IFN-γ、IL-18显著较浸润性组、结核性胸膜炎组高(P<0.01);且不同病变程度的肺结核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血清OPN、IFN-γ、IL-18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清OPN、IL-18、IFN-γ水平的高低均可用于肺结核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其活动性的评估.

    作者:张雅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量输血患者输血指征评分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患者输血指征评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外科围术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版)中的标准,结合患者病情,按照医师临床经验决定输血Hb水平,通常在7~10 g/dL.观察组采用输血指征评分指导输血.比较2组术后24 h Hb水平、术后引流量、术后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注量、输注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 Hb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拆线时间早于对照组,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注量少于对照组,输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15.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输血患者输血指征评分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良好,具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卢应连;宋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ELISA检测TP抗体灰区设置的探讨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苍白密螺旋体(TP)抗体灰区设置的必要性,设置合理的灰区区间.方法 通过研究2016年1-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ELISA检测TP抗体的标本共87 342例,选取S/CO值在0.5~7.0范围内的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4例TP抗体ELISA初检258例阳性,76例阴性,经TPPA检测后209例阳性,125例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334例样本按不同S/CO值范围分为0.5~1.0、>1.0~2.0、>2.0~4.0、>4.0~7.0 4组,4组S/CO值范围的ELISA初检与TPPA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05% (73/76)、56.10%(46/82)、78.13%(50/64)、98.21%(110/112).结论 以95%的符合率为标准得出ELISA检测TP S/CO值的灰区范围为>1.0~4.0.设置合理的灰区,降低检测成本和工作量,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谭艳;李媛;韩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1].本研究主要探讨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因子与不同类型脑卒中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蕉岭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17例,纳入标准为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检查证实.根据TOAST分级系统分成五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心源性卒中(CE)、小动脉栓塞(SAA)、其他因素引起的脑卒中(SOE)和不明原因脑卒中(SUE).各类型脑卒中患者基本资料见表1,代谢指标见表2.

    作者:汤伟胜;彭刚;王远;张运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学检验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展望

    我国检验医学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我们经历过手工检验的初时代,也经历甚至见证了从半自动化分析到全自动化分析的飞速发展阶段,参与或实践了全实验室自动化和实验室信息化的新时代,下一个检验医学发展的热点和飞跃或许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应用,我们是否会赶上这一进程并投入到这一进程中呢?国际临床化学委员会(IFCC)主席Maurizio Ferrari先生在一篇《How to imagine the future of laboratory medicine》的报告中指出,未来检验医学发展会依赖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电子高速路的创建和创新,到人工智能检验结果的判读,特别是自动细胞识别等新技术的应用,可在未来的检验医学发展和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时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ALDI-TOF MS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常见菌鉴定的应用探讨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微生物鉴定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评价MALDI-TOF MS在临床常规分离微生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MALDI-TOFMS和Vitek 2 Compact系统的菌种数据库,筛选出MALDI-TOF MS菌库中新增菌种,统计该院自2015年5月MALDI-TOF MS投入使用起至2016年12月新增菌种被检出的菌株及频次,以及高置信度鉴定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检出频次.结果 MALDI-TOF MS较Vitek 2 Compact菌库中新增205种菌株,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共检出206次,且MALDI-TOF MS系统高置信度鉴定4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共286例.结论 MALDI-TOF MS菌种数据库更大、准确度高,更能满足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需求,适于更广泛地投入到临床微生物鉴定的应用中.

    作者:张丽丽;周守瑜;陈世鹏;乔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CD64指数、降钙素原在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在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鉴别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1,57例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2,63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CD64指数、PCT检测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PCT对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切点,并对CD64指数、PCT诊断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CD64指数及PCT在健康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中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指数、PCT诊断肺结核诊断切点为≥2.389、≥0.18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756;CD64指数、PCT诊断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诊断切点为≥3.547、≥0.41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9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64指数、PCT在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脾氨肽对CARAS患儿免疫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脾氨肽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儿免疫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6例CARAS患儿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进行治疗,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患儿的鼻炎及哮喘病情在治疗后均明显减轻,且观察组的鼻炎症状评分与哮喘评分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患儿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M、IgA)在治疗后均明显升高,细胞免疫指标中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大呼气流速(PEF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脾氨肽不仅能有效改善CARAS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同时还能显著增强其免疫功能及肺功能.

    作者:郝现伟;田艳勋;王云茹;张丽;刘丽敏;刘欣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RNA-19a对结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19a对结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miRNA-19a模拟物转染到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检测转染后miRNA-19a基因的表达;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影响,细胞侵袭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p90/Akt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转染miRNA-19a的结肠癌LoVo细胞,miRNA-19a表达上调,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的侵袭力增强;细胞Hsp90和Akt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miRNA-19a可通过上调Hsp90/Akt信号通路表达,促进LoVo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强LoVo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杨庚;李昱;贺亚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苏州医院氟喹诺酮耐药无乳链球菌gyrA和parC分子特征调查

    目的 调查苏州地区氟喹诺酮耐药无乳链球菌(GBS)临床分离株gyrA和parC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氟喹诺酮耐药GBS菌46株,利用PCR法扩增耐药基因gyrA和parC,并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其高频突变位点.结果 gyrA以第81位丝氨酸突变为亮氨酸为主,即gyrA_S81L(TCA→ TTA)为主,其突变率高达93.4%(43/46).parC以第79位丝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和苯丙氨酸为主,即parC_ S79Y(TCC→ TAC),其突变率为73.9% (34/46);以及parC_S79F(TCC→ TTC),其突变率为17.4%(8/46).基因突变模式汇总分析发现,主要以gyrA_S81L合并parC_S79Y为主,占73.9%(34/46);其次为gyrA_S81L合并parC_S79F,占13.0%(6/46).结论 该地区氟喹诺酮耐药GBS耐药基因主要为gyrA和parC,其主要突变模式为gyrA_S81L合并parC_S79Y和gyrA_S81L合并parC_S79F.

    作者:戴晓莉;沙茜茜;张宇蔺;陆文香;钟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登革热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登革热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登革热诊治、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9例登革热患儿急性发热期及缓解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与103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肝功能损伤组与肝功能正常组,凝血功能异常组与凝血功能正常组,重症组与轻症组登革热患儿之间血小板参数的差异,探讨登革热患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了解骨髓生成血小板的情况.结果 登革热患儿急性发热期组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降低(P<0.01).肝功能损伤患儿的MPV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的患儿(P<0.05),其他血小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登革热患儿PLT、PCT明显低于轻症组(P<0.05),其他血小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异常患儿和凝血功能患儿比较,各项血小板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在儿童登革热的诊治、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梁肖云;汪道文;谢鹏程;曾兰兰;黄镇华;黄美淦;顾晓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促甲状腺激素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升高情况及其与血糖、血脂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5月该院1 070例体检人群TSH、血清总胆固醇(CHOL)、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按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并分析TSH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出TSH阳性者118例,阳性率为11.03%,其中男性58例,阳性率为9.40%,女性60例,阳性率为13.25%,男女间TSH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9,P<0.05).TSH与TG、LDL、GLU呈成正相关(r分别为0.006、0.048、0.021,P分别为0.038、0.017、0.045),与HDL呈负相关(r=-0.017,P=0.024),而与CHOL、HbA1c无相关性(P>0.05).TSH升高组与TSH正常组相比,CHO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的升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更加重视.

    作者:许玉环;苏华;李华;马俊帅;耿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NF-κB与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F-κB与MTA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NF-κB和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都与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期等指标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指标有关(P<0.05).此外,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患者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NF-κB与MTA2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8,P=0.012).结论 检测NF-κB与MT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侵袭转移程度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何丽梅;俞菁;李亚男;徐锦屏;王小捷;龚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ALDI-TOF MS在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相关性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在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2017年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160例,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第5天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同时采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CYP2C19*2*、CYP2C19*3、CYP2C19*4、CYP2C19*5、CYP2C19*17和ABCBI、PON1、CES1基因多态性.结果 根据血小板大聚集率(MAR)将研究对象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n=75)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n=85).160份样本等位基因检出率为100%,两组均未发现CYP2C19*4、CYP2C19*5、CYP2C19*17突变;携带CYP2C19*2等位基因A及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2/*3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较高,携带ABCB1等位基因A的GA、AA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较高,携带PON1等位基因T的CT、TT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较高,携带CES1等位基因T的CT、TT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2C19*3等位基因A发生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较高,CYP2C19* 3/*3型发生氯吡格雷的风险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2、ABC-BI、PON1基因突变增加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CES1基因突变降低氯吡格雷抵抗风险;MALDI-TOF MS具有准确性高、检测通量大、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作者:邓卿;伊远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IL-12和IL-15对外周血CIK细胞增殖和对SMMC-7721肝癌细胞杀瘤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常规培养条件下添加白细胞介素(IL)-12、IL-15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培养的CIK细胞的杀瘤作用,为高效率、高质量体外制备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制剂提供新思路.方法 首先筛选出IL-2、IL-12、IL-15佳添加水平;然后采集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后,根据添加的细胞因子种类和组合类型进行分组:A组(IL-2常规培养组)、B组(IL-2+IL-12组)、C组(IL-2 +IL-15组)、D组(IL-2+ IL-12 +IL-15组)、E组(细胞因子空白对照组);各组单个核细胞分别在培养第0、5、10、15、20天,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CIK细胞计数,锥虫蓝染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膜CD3、CD8、CD56阳性率,MTS法测定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瘤效果.结果 B、C、D组培养第10、15、20天后CIK细胞增殖倍数均明显高于A组(P<0.05);D组培养第10、15、20天CIK细胞增殖倍数均分别明显高于C组(P<0.05).B、C、D组培养第15、20天CIK细胞膜CD3+CD8+、CD3+CD56+百分比均分别明显高于A组(P<0.05);D组培养第15、20天CIK细胞膜CD3+ CD8+、CD3+ CD56+百分比均分别明显高于B组(P<0.05).在效靶比5∶1时,各组培养第10、15、20天的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D、C组培养第10、15、20天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分别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IL-12、IL-15均可促进CIK细胞增殖,IL-15在促进CIK细胞增殖的同时还能增强CIK细胞杀伤肝癌SMMC-7721细胞的活性.

    作者:祝仲珍;傅颖媛;腾召纯;何丹;熊圆圆;王占科;詹丽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栓弹力图在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116例作为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凝血指标和TEG参数的差异,分析凝血指标与TEG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急性期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大血凝块强度(MA)、MA后0.5h血凝块减少速率(LY30)、α角、综合凝血指数(CI)与血凝块强度(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急性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反应时间(R值)、凝血块形成时间(K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LY30、α角、CI、G与PT、APTT、PT-INR呈负相关,而与FIB、D-D呈正相关;R值、K值与PT、APTT、PT-INR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FIB、D-D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在监测和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作用显著,且对疾病转归具有重要的评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俐;杨伊林;彭亚;周鹏;屈晨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Dialog vario嵌体修复牙邻面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与氧化应激分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Dialog vario嵌体修复牙邻面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龈沟液炎性因子与氧化应激分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04例牙邻面牙体缺损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e-max嵌体修复,研究组采用Dialog vario嵌体修复.比较2组临床疗效,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醇(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G-Px)水平,以及牙龈情况.结果 研究组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度、颜色匹配及继发龋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β、IL-6、IL-8、TNF-α、MDA低于对照组(P<0.05),SOD、GSH-Px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牙龈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ialog vario嵌体修复牙邻面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能与其能够减轻龈沟液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罗俊;胡芳;李雁;田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强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 探讨强冷凝集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以期获得佳处理方案.方法 筛选27例强冷凝集血常规检测标本,对其分别采用37℃水浴法、血浆置换法和样本1∶7预稀释法等3种方法依次处理,然后在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仪上常规检测并进行手工涂片染色.结果 强冷凝集标本处理前上机检测时,仪器出现红细胞凝集相关报警,检测结果中红细胞和血细胞比容(HCT)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异常增高(P<0.01);37℃水浴法加热30 min后立即检测结果中MCH和MCHC结果稍高(P<0.05),其余项目恢复正常;血浆置换法所得红细胞相关检测指标结果恢复正常,但血小板结果明显降低(P<0.01);1∶7预稀释法所获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涂片染色镜下发现,经37℃水浴法处理后的标本仍可见红细胞轻度凝集,而经其余两种方法处理后涂片未见红细胞凝集.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冷凝集标本的检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处理强冷凝集标本应用1∶7预稀释法效果优于37℃水浴法和血浆置换法,此法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保证了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秀芹;司元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表达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168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增厚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斑块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炎症指标、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水平,同时分析IL-10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血清中IL-6、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随着IMT值增加,T2DM患者血清中IL-6、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显著下降,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水平与其他检测指标水平呈负相关(P<0.05).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尿酸(UA)是导致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而IL-10是保护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作者:孙钧;郑继伟;贾凡;孙艳华;黄莹舒;王述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