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夏枯草对AIT大鼠TSH、TGAb、TPOAb及Th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研究

余欣然;向楠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夏枯草,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夏枯草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辅助性T 细胞(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调节作用,探讨夏枯草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40只4~6周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硒酵母组) 、夏枯草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予以常规饲养,模型及药物组大鼠予以猪甲状腺球蛋白(PT g )注射及高碘水喂养造模,造模后药物组大鼠分别予以硒酵母及夏枯草的生理水溶液灌胃,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SH 、TGAb、TPOAb、IFN-γ、TNF-α、IL-4、IL-17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TSH、TGAb、TPOAb、IFN-γ、TNF-α、IL-4、IL-17水平较空白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硒酵母组与夏枯草组TSH 、TGAb 、TPOAb 、IFN-γ 、TNF-α 、IL-4 、IL-17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夏枯草组TSH 、IFN-γ 、IL-4 、IL-17水平均低于硒酵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夏枯草可以降低AIT大鼠TSH 、自身抗体及Th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东中山地区55240例儿童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广东中山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性别、年龄、季节、疾病等的关系,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该院从2011年11月25日至2016年9月30日共55 240例患儿进行流感病毒 A 、B(IFA 、IFB)、副流感病毒1 、2 、3(PIV1 、PIV2 、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及腺病毒(ADV )7种常见病毒抗原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55 240例患儿中病毒感染阳性率为23 .25%,其中 RSV 53 .75%、IFA13 .83%、ADV10 .81%、PIV3 10 .77%、IFB 6 .49%、PIV1 2 .37%、PIV2 1 .14%、混合感染0 .84%.男、女感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0~ ≤1岁和1~ ≤3岁患儿感染病毒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个年龄段中均以RSV的阳性率较高(71 .92%,46 .23%) .此7种病毒在冬、春季感染的阳性率高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且均以RSV的阳性率高. 55 240例患儿中,此7种病毒阳性率以患支气管炎的患儿组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且以感染RSV阳性率高. 108例混合感染患儿中,也以混合感染 RSV 的患儿多(90 例) .结论 RSV是中山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 岁以下儿童阳性率高,冬、春季为感染高发季节.

    作者:李冬秀;杨海霞;袁春雷;陈健锋;简晓毅;卓坚臻;汤晓丽;李国添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排螺旋CT联合血浆CA199、CA50、CA242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准确性的分析

    目的 探究多排螺旋CT 联合血浆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50 (CA50)对胰腺癌诊断准确性的分析.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77例胰腺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癌48例,胰腺良性病变例29 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 检测,采用免疫放射法对血浆中 CA199 、CA50 、CA242水平进行检测,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血浆CA199 、CA50 、CA242水平、CT 检测结果及单项检测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组CT 诊断阳性8例,胰腺癌组39例阳性,整体阳性检出率为61 .04%,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为77 .92%.胰腺癌组血浆CA199 、CA50 、CA242水平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A199检测符合率高为75 .32%,CA242检测符合率低为45 .75%.与单项血浆CA199 、CA50 、CA242检测相比,联合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升高,漏诊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联合检测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稍高于CT 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不同诊断方式特异度、误诊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多排螺旋CT 诊断胰腺癌准确度及灵敏度较高,但联合血浆CA199 、CA50 、CA242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诊断效能,为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胡波;张川;王浩;朱杰;顾国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躁狂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检测躁狂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 )水平,并探讨其水平变化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99例躁狂症患者(躁狂组)和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测定其血清CK水平,其中躁狂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观察躁狂组治疗前、治疗后2 、4 、6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 S )评分变化,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躁狂症患者血清CK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躁狂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 、4 、6周血清CK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而治疗后2 、4 、6周躁狂组血清CK水平、BRM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躁狂症患者血清CK水平与患者预后指标BRM S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0 .428 ,P=0 .010) .结论 躁狂症患者血清CK水平呈明显高表达趋势,且CK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王杜娟;罗智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 )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探索其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接诊冠心病患者124例,运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患者行SYN T AX评分分组,35例为低危组,38例为中危组,51例为高危组.另从同期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中选取非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静脉血进行采集,处理后测定Hcy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肌酐(Scr)、肌酸激酶(CK)等水平.结果 冠心病各组Hcy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根据SYNTAX分组,各组Hcy 、hs-CRP 、CK测定结果比较,均表现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组显著高于中危组、低危组,中危组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各组Scr测定结果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组、中危组均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Hcy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性(r=0 .574 ,P<0 .05) ,hs-CRP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性(r=0 .581 ,P<0 .05) ,Scr 、CK与SYNTAX评分无相关性(r=1 .587 、1 .214 ,P>0 .05)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 、hs-CRP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P<0 .05)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 .655 .结论 Hcy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且为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预测.

    作者:黄中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运用单样本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对提高深圳地区HIV检出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运用单样本核酸扩增检测技术(SS-NAT)对提高深圳地区HIV检出能力的效果,探讨SS-NAT对降低输血感染HIV残余风险的作用.方法 采用Procleix Tigris 单样本核酸检测系统和第三代、第四代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试剂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 月采集的269 22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对ELISA检测无反应性而SS-NAT 有反应性的标本进行 HIV鉴别试验,并对鉴别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所有ELISA或SS-NAT HIV鉴别试验有反应性的样本均送到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免疫印迹法(WB)确证试验.结果 269 228份样本HIV第三代ELISA试剂检测有反应性188份,有反应性率为0 .698‰(188/269 228) ,第四代ELISA试剂检测有反应性340份,有反应性率为1 .263‰(340/269 228) ,两种ELISA试剂共检测有反应性422份,有反应性率为1 .567‰(422/269 228) ,SS-NAT检测有反应性共103份,有反应性率为0 .383‰(103/269 228) ,其中有4份ELISA 无反应性而SS-NAT 有反应性标本,对应献血者随访追踪血液标本ELISA和SS-NAT 均呈有反应性.所有ELISA或SS-NAT HIV鉴别试验有反应性标本经CDC确认有103份标本呈阳性. ELISA检测后 HIV窗口期检出率为1∶67 307 (4/269 228 ) .结论 SS-NAT 应用于血液筛查可提高HIV检出率,缩短HIV检测窗口期,降低输血感染HIV残余风险,从而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王宋兴;熊文;古醒辉;刘衡;徐筠娉;曾劲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球蛋白及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 75例HSP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5例,<33分) 、中度组(n=27例,33~67分)和重度组(n=23例,> 67分) ,同期选择25例门诊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免疫球蛋白(IgA 、IgG 、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阳性百分率.结果 HSP患儿血清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随病情程度加重血清IgA 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而各组血清IgG 、IgM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HSP患儿CD3+T 、CD4+T 、CD4+T/CD8+T 、NK细胞阳性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而CD8+T 淋巴细胞阳性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且随病情程度加重明显降低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血清IgA水平、CD8+T淋巴细胞阳性百分率与 HSP症状积分呈正相关(r1=0 .627 ,r2=0 .592 ,P<0 .05) , CD3+T 、CD4+T 、CD4+T/CD8+T 、NK 细胞阳性百分率与 HSP 症状积分呈负相关(r3= -0 .615 ,r4=-0 .571 ,r5= -0 .583 ,r6= -0 .605 ,P<0 .05) .结论 HSP患儿存在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及IgA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多现象,通过监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林林东;王晓冬;龚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对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甘孜州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结核组) ,另选择同期肺炎性胸膜炎患者70例(炎性组) 、恶性肿瘤患者70例(恶性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行胸腔积液的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 )检测,同时对结核组患者行外周全血IGRA 检测,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组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TB-IGRA )检测干扰素-γ(IFN-γ)浓度[179 .3(158 .1~276 .2)ng/L]显著高于炎性组患者胸腔积液的IFN-γ浓度[86 .7(55 .1~162 .2)ng/L]及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的IFN-γ浓度[92 .7(48 .1~178 .3)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外周全血 TB-IGRA检测IFN-γ浓度显著低于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2) ;胸腔积液 TB-IGR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外周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胸腔积液TB-IGRA诊断核性胸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外周全血.结论 胸腔积液 TB-IGRA 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实验室指标,其诊断效率高于外周全血TB-IGRA .

    作者:李素英;余海霞;杨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医院感染特征,探讨CRE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为有效控制CRE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临床分离的109例CRE感染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取1∶2成组病例对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同时期非CRE感染患者218例作为对照组,探讨CRE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09例CRE患者中常见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 CRE感染株对除米诺环素较敏感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40%.对与CRE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显示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 )>7 d 、使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和机械通气是CRE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住ICU>7 d(OR=4 .981 ,95% CI为2 .451~10 .122) 、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使用(OR=3 .718 ,95% CI为2 .162~6 .394)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OR=3 .232 ,95% CI为1 .879~5 .561)和机械通气(OR=5 .260 ,95% CI为2 .576~10 .742)是CRE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院感染CRE耐药性强,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医院感染具有多个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可有效预防CRE的播散.

    作者:张昭勇;杨宏伟;喻飞;王佑清;赵飞;张吉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XCL1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评估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作用,并探讨其对PHC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80例PHC患者,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HC)血清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测定血清CXCL13水平.统计软件分析患者CXCL1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CXCL13水平与肝功能预后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CXCL13 、AFP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 PHC患者血清CXCL13表达明显高于CHB组、HC组,晚期PHC(Ⅲ、Ⅳ)患者血清CXCL13水平明显高于早期PHC(Ⅰ、Ⅱ)患者血清CX-CL13水平;肿瘤直径大于5 cm患者血清CXCL13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患者;肿瘤转移患者血清CXCL13水平明显高于无肿瘤转移患者;腹腔积液患者血清CXCL13水平明显高于无腹腔积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PHC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胆碱酯酶及国际标准化比值相关. PHC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 .459 、P=0 .001) ,与血清清蛋白和胆碱酯酶分别呈负相关(r= -0 .319 、-0 .259 ,P=0 .004 、0 .008) . CXCL13和甲胎蛋白(AFP)组合的ROC曲线值为0 .938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 .8% 和100 .0%.结论 血清CXCL13在PHC高表达,与肿瘤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在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灏;翚缨;吴志懂;黄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IL-1β、TNF-α检测意义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伴有高尿酸血症(HUA)患者体内炎症标志物水平,探讨DR与H U A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DR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尿酸(UA)水平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高尿酸血症组(HUDR组)95例、无高尿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95例,另选择同期 Ⅱ 型糖尿病患者(T2DM 组) 、健康体检者(HC 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间IL-1β 、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其中 HUDR组 IL-1β 、TNF-α水平明显高于DR组、T2DM 组、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UDR 组患者增殖性 DR 为 42 .1%,显著高于 DR 组(27 .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3) ;HUDR患者血清UA与IL-1β 、TNF-α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分别为r=0 .356 ,P=0 .000 ;r=0 .660 ,P=0 .000)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UA (OR :1 .857 ,95% CI :1 .123~3 .229) 、IL-1β(OR :2 .124 ,95% CI :1 .336~3 .715)、TNF-α(OR :1 .673 ,95% CI :1 .108~2 .275)均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UDR患者血清IL-1β 、TNF-α水平明显升高,HUA可能促进DR进展,是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游慧;陈方;李恒;周游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Sysmex XN-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出有核红细胞异常增多1例

    正常情况下除新生儿外,外周血中一般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NRBC),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NRBC可不定数量的出现在外周血中.本次所报道病例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脾切除后外周血NRBC数量异常增加,且成熟红细胞形态明显异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静芳;陈卫民;马萍;朱迎星;宋爽;丁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CDFM联合血清βHC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阴道彩超血流图像(CDFM)联合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孕酮(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到该院检查的正常宫内早孕患者7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后次日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mL,对照组孕检当天空腹取静脉血3mL,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β-HCG及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VEGF水平;对两组产妇均采用CDFM 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终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CDFM 联合β-HC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β-HCG及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经CDFM 检查,观察组子宫动脉阻力系数、螺旋动脉阻力系数和滋养动脉阻力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7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经过CDFM 检查终确诊,患者中54例(77 .1%)阴道彩超下存在包块实质内检测到滋养层血流信号,频谱多为低阻力型,子宫动脉阻力系数:0 .42~0 .61 ;16例(22 .86%)包块内可见孕囊回声,并可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CDFM 联合β-HCG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CDFM 和β-HCG诊断( P<0 .05) .结论 CDFM 联合β-HCG用于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效果理想,能发挥两种诊断方法优势,帮助患者早期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俊萍;李俊魁;李迎春;向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白细胞介素22诱导胃癌细胞AGS分泌VEGF-A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2 (IL-22)诱导胃癌细胞AGS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 )的分子机制.方法 IL-22刺激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系AGS细胞,或预先加入不同的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1 h后再利用IL-22进行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A的水平.结果 AGS 细胞经IL-22刺激后,VEGF-A的分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加入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预孵育后,IL-22诱导AGS细胞分泌的VEGF-A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核因子-κB(NF-κB)、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MEK1/2)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预孵育的VEGF-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IL-22可能经STAT3信号通路诱导AGS细胞分泌VEGF-A ,从而有助于胃癌的进展.

    作者:罗秀英;钟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清铁蛋白联合4种肿瘤标记物早期诊断老年肺癌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铁蛋白(SF)联合4种肿瘤标记物早期诊断老年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85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60例老年良性肺病患者作为良性肺病组,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3组受试者血清SF 、糖类抗原125(CA125) 、癌胚抗原(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表达及灵敏度、特异度进行比较,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SF 、CA125 、CEA 、NSE 及CYFRA21-1 均高于良性肺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而良性肺病组与健康对照组SF 、CA125 、CEA 、NSE及CYFRA2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SF 、NSE以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A125 、CEA以腺癌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YFRA21-1以鳞癌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与各指标单一诊断比较,5种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而特异度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SF 、CA125 、CEA 、NSE 、CYFRA21-1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08 、0 .762 、0 .761 、0 .712 、0 .781 ,5项指标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 .915 .结论 SF联合4种肿瘤标记物可提高早期老年肺癌患者诊断灵敏度,有效提高患者诊断价值,从而有助于患者临床预后的改善.

    作者:牛玉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4种血清心肌标志物在AMI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肌红蛋白(M yo )在急性心肌梗死(A M I)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就诊的AM 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MyBP-C浓度,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 、CK-MB 、Myo浓度,分别对观察组入院时与对照组、观察组发病小于4h患者与大于或等于4 h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2 h患者与入院时的血清cMyBP-C 、cTnI 、CK-MB和Myo 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cMyBP-C 、cTnI 、CK-MB 、Myo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发病大于或等于4 h的患者与小于4 h的患者相比血清cMyBP-C 、cTnI 、CK-MB 、Myo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发病小于4 h的患者,血清cMyBP-C 、CK-MB 、Myo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血清cT nI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患者行急诊 PCI术后12 h 与入院时相比,血清cMyBP-C 、CK-MB浓度下降,血清cTnI 、Myo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血清cMyBP-C 、cTnI 、CK-MB和Myo在AMI患者中的水平较健康者明显升高,血清cMyBP-C 、CK-MB 、Myo浓度在AMI患者发病4 h内即开始升高,故可以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行急诊PCI术后12 h血清cMyBP-C 、CK-MB浓度较入院时下降,故可以为PCI术后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朱吉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联合测定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5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将高血压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44)及早期肾损伤组(n=28) ,比较3组研究对象尿β2-MG及血清 Hcy 、Cys C 、血清肌酐(Scr)水平,以及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间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早期肾损伤组患者血清 Hcy 、Cys C及尿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且上述指标在单纯高血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血清 Hcy 、Cys C及尿β2-MG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1 .43%,明显高于 Hcy 、Cys C及尿β2-M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血清Hcy 、Cys C及尿β2-MG水平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三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

    作者:杨磊磊;彭夫松;王保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夏枯草对AIT大鼠TSH、TGAb、TPOAb及Th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夏枯草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辅助性T 细胞(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调节作用,探讨夏枯草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40只4~6周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硒酵母组) 、夏枯草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予以常规饲养,模型及药物组大鼠予以猪甲状腺球蛋白(PT g )注射及高碘水喂养造模,造模后药物组大鼠分别予以硒酵母及夏枯草的生理水溶液灌胃,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SH 、TGAb、TPOAb、IFN-γ、TNF-α、IL-4、IL-17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TSH、TGAb、TPOAb、IFN-γ、TNF-α、IL-4、IL-17水平较空白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硒酵母组与夏枯草组TSH 、TGAb 、TPOAb 、IFN-γ 、TNF-α 、IL-4 、IL-17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夏枯草组TSH 、IFN-γ 、IL-4 、IL-17水平均低于硒酵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夏枯草可以降低AIT大鼠TSH 、自身抗体及Th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余欣然;向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Lp-PLA2与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 、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等检测指标的变化,以明确Lp-PLA2与 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103例,H型高血压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组80例,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中Lp-PLA2 、Hcy 、hs-CRP 、血脂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组及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原发性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组及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 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H型高血压组及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 Hcy水平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 Hcy 、LP-PLA2水平高于 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型高血压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与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明显相关(SE=0 .013 ,P<0 .05) .结论 LP-PLA2是反应血管炎症的标志物之一,与 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陈孝红;周涛;马润;李美玲;殷梅;李庆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Hcy及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并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循环酶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NT-proBNP 、Hcy及hs-CRP水平.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NT-proBNP 、Hcy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体检健康者,3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达91 .50%;病情越严重、冠脉病变支数越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NT-proBNP 、Hcy及hs-CRP水平越高.结论 3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周龙;林岚;陈蓉;彭必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检测的意义及其PCT、CRP、肺功能的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菌变化情况,及其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 ) 、C反应蛋白(CRP)和肺功能变化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肺肿瘤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已确诊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110例为致病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但未合并感染的患者为未致病组120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95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分析致病组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并比较所有组血清PCT 、CRP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从110例致病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21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90株占42 .85%,革兰阴性菌119株占56 .67%,真菌1株.未致病组、致病组血清PCT 、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致病组血清PCT 、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致病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有创通气时间、口咽部革兰阴性菌数、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既往史等剂量参数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致病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 、用力肺活量(FVC ) 、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即一秒率(FEV1%)均显著高于未致病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未致病组、致病组FEV1 、FVC 、FEV1/FVC 、FEV1% 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革兰阴性菌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中占主导地位.

    作者:席红利;杨丽娜;李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