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齐林;刘永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在该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BV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在360例患者的血清HBV标志物中,HBsAg(+) HBeAg(+)组、HBsAg(+)HBeAg(+)抗HBc(+)组的HBV-DNA阳性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59例HBeAg(+)患者的HBV-DNA阳性率为93.71%(149/159);201例HBeAg(一)患者HBV-DNA阳性率为26.87%(54/201),其大部分HBV-DNA出现于抗HBe(+)血清内.结论 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均为乙型肝炎病原学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HBV-DNA水平,能够更准确的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并机会性感染1例

    结核病是全世界由单一致病菌导致死亡多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是世界结核负担第二大国[1].卡介苗(BCG)是一种牛型结核杆菌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婴儿在出生24 h内注射BCG,能够提高其对人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和抵抗能力,可以明显降低儿童发生结核病的概率[2].因此,我国自1954年开始对人群实施BCG接种,使机体建立特异性免疫功能,对预防或减少结核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BCG接种后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反应,极少数情况下,由于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缺陷或低下状态,BCG会进入血液,发生全身性播散,预后不佳,常可致死.该病的发生率为0.65/1.56万,病死率为60%[4].现将收治的1例播散性BCG病合并多次机会性感染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付笑迎;马东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虚拟仿真技术在应急检验医学装备教学中的应用

    应急检验医学工作开展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应急救援水平的关键环节,需要对检验人员加强应急检验医学相关知识的培训.该教研室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应急检验医学装备模拟训练系统,用于指导各类检验人员学习、提高和改善应急检验技能.

    作者:黄辉;蒋丽莉;邓均;方立超;郑峻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目的 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40例患者,左冠状动脉投射4个体位,右冠状动脉投射2个体位,记录造影结果,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进行评定;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结果 TPO-Ab滴度增高共计16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14例;TPO-Ab阳性患者Gensini积分为(39.56±10.23)分,与TPO-Ab阴性[(17.20±8.85)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132,95%CI为0.099 8~o.269 1,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TPO-Ab增高可能会提高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并且伴有更严重的冠脉狭窄.

    作者:赵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于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南京六合区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根据其在妊娠24~28周行75 9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278例GDM孕妇设为GDM组,同期选取27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并对2组孕妇妊娠分娩结局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GDM组孕妇的OGTT3个时间点的血糖[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1 h PG)、服糖后2 h(2 h PG)]值分别为(5.08±0.56)、(9.22±1.71)、(7.62±1.48)mmol/L,均高于对照组孕妇OGTT3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分别为(4.45±0.43)、(7.76±1.35)、(6.34±0.96) 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妊娠期高血症、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DM对妊娠结局有较大影响,可导致母婴严重的并发症,应加强妊娠期糖代谢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教以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陈小伟;王念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庆某二甲医院痰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分析

    目的 对痰涂片结果和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和培养阳性率.方法 对2015年该院送检的431份痰标本作革兰染色涂片镜检,并与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42份合格标本,培养阳性率为67.6%;145份可接受合格标本,培养阳性率49.7%;144份不合格标本培养阳性率27.8%.结论 革兰染色涂片镜检合格的痰标本,病原菌检出率远高于不合格标本;痰涂片提高培养的阳性率,减少培养结果的误差.

    作者:姚蓓;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的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核型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自然流产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该地区51对夫妇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同时比较流产次数和染色体之间相关性.结果 51对102例受试者中,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染色体异常32例(31.37%),其中以多态变异比率高,占染色体异常数的56.25%,占总数的17.65%,明显高于其他染色体异常率,且与其他变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和染色体异常核型中男10例(31.25%),女22例(68.75%);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多态变异常见,占56.25%;染色体多态性中以46XY(Y≥18)发生率高,占33.33%,流产次数高,占30.77%;RSA次数和染色体异常率中以流产3次异常率高,占43.48%.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复发性流产不仅和染色体结构有关,同时和染色体多态性变异也有一定关联性.

    作者:吴亚敏;李超强;黎丽芬;伍春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本血站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以及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方法 对2013-2014年本血站在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血液制品报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结果 2013-2014年扬州市中心血站成分科制备了285673.75U的血液制品,总报废的7 798U血液成分制品中,脂血和溶血引起的报废高(报废率分别为7.78%和2.37%).结论 征询体检、初筛、采集、贮存运输、成分制备以及制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可能造成血液的不必要浪费,加强献血前的征询工作,减少脂浆的报废率;尽可能地缩短过滤前的血液存放时间,及时过滤,大化的保证血液成分的合格率,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严晓芸;范恩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分析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4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500例健康女性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比较AMH在PCOS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结果.结果 p-COS患者组血清AMH、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AMH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AMH水平在p-COS患者中显著高于健康者,并且AMH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作者:徐金龙;王依屹;蒋国静;张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为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和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呼吸道感染的568例老年患者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68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497株,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19.3%、16.1%、16.1%、13.5%和9.8%;319株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唑啉及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是95.3%、84.0%、80.6%、77.7%和52.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耐药率分别是0.3%、4.0%;128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是94.5%、91.4%、85.2%、82.8%和75.0%,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四环素敏感,耐药率分别是0.0%、5.5%、12.5%及18.0%.结论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耐药率高,且多为多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叶霞;吴明德;邹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HE4和CA125联合检测在鉴别卵巢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附睾蛋白4(HE4)及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在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40例卵巢癌患者(癌变组)、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瘤变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E4及CA125检测.结果 卵巢癌变组HE4及CA125水平显著高于瘤变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瘤变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88.5%)及特异度(86.0%)均高于CA125 (82.5%,82.0%);HE4联合CA125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2%及88.6%.结论 HE4可以作为诊断卵巢癌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其诊断价值优于CA125;联合CA125可进一步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率.

    作者:刘景利;郭龙;王伟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第三代和第四代HIV抗体ELISA试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第三代和第四代酶免试剂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果的差异性,为血液检测安全提供保证.方法 用第三代和第四代试剂平行检测无偿献血者样本、室内质控血清和HIV初筛实验室能力考核样,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从无偿献血者血样59 045例样本中检出有反应性样本48例,其中第三代试剂检出24例,第四代试剂检出37例,共同检出样本13例,终确认为阳性10例.检测0.5 NCU/mL室内质控品,S/CO值无明显差异,变异系数(CV%)值在11%~15%;HIV初筛实验室能力验证样本检测中,对临界值弱阳性样本的判定只有第四代HIV试剂准确无误.结论 第三代试剂特异性较好、第四代敏感性高,第三、四代试剂联合应用,有利于实现早诊断、避免漏检、降低HIV输血传播的风险.

    作者:郑艳梅;释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广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分析

    目的 分析该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核酸(MP-DNA)检测阳性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儿童肺炎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2015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进行咽拭子采样,提取DNA后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P基因,同时抽血检测血常规和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2 01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DNA阳性209例,阳性率10.36%.3~<14岁年龄组MP-DNA阳性率为18.25%,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9月份阳性率为16.11%,均高于其他月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阳性率为13.04%,明显高于男性的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DNA阳性患者白细胞计数偏高占22.01%,白细胞计数正常内占49.28%,白细胞计数偏低占28.71%;MP-DNA阳性患者血清MP-IgG检测中阳性146例,占69.86%.结论 MP-DNA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有重要价值,进行多项目及时快速地检测,对预防该疾病加重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美玲;徐韫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miR-141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情预测中的应用

    我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近年来,由于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HBeAg阴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比例有所上升.HBeAg阴性CHB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前预测病毒学应答的因素,动态监测HBV-DNA水平能反映HBV的复制活性,但耗时较长、对病情的监测不够灵敏.探寻更灵敏的检测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iRNA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及组织特异性且能稳定存在于血清中,其检测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据研究报道,miRNA在CHB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miRNA在肿瘤及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成为疗效评估潜在分子标记物[1-2].本研究以miR-141为切入点,探索HBeAg阴性CHB患者病情预测的新指标.

    作者:冯娟;姚春红;叶坤;邓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DNA倍体分析在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胸腔积液169例、腹水78例、心包积液15例)经离心处理后,制片2张,其中1张用于Feulgen染色后,给予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分析,另1张用于巴氏染色,同样给予常规的细胞学检查,比较2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62例浆膜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检测出119例(45.4%)异常,而同样标本中DNA倍体分析检测出113例(43.1%)异常,常规细胞学找到肿瘤细胞及可疑肿瘤细胞73例标本,均发现异倍体细胞的存在,而在常规细胞中找到核异质细胞的46例中,仅有34例出现异倍体细胞.结论 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有助于提高浆膜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刘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年龄和性别对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影响

    目的 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32 402例健康体检者血液RDW等参数.结果 男性RDW中位数为12.8% (IQR 0.9)、女性RDW中位数为12.8% (IQR 1.1),性别间RDW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R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仅20~29、30~39、40~49年龄组性别间RDW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值与年龄相关分析(男性r=0.236,P<0.05;女性r=0.096,P<0.05);控制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后,RDW与年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r),男(r=0.184,P<0.05)、女(r=0.088,P<0.05);不同年龄组RDW≥15.0%的比例为4.39%、4.34%、4.26%、5.04%、3.71%、4.65%、6.13%、6.81%,性别间RDW≥15.0%的比例分别为男性3.25%、女性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值有性别差异,20~49岁女性RDW显著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RDW显著增高.

    作者:何思春;万绍恒;魏忠华;隗麟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检出的203株PAE的临床科室分布及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作回顾性分析,采用DL-96 MIC法或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PAE的检出以痰标本多见,占71.92%(146株);PAE在呼吸科的检出明显高于其他病区;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为6.5%,检出泛耐药PAE(PDRPA)3株,占1.48%.结论 该院PAE的耐药形势2013年以后好转,呼吸病房是该院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临床医生应根据标本来源,PAE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强;吴正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iRNA-146a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究miRNA-146a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取SDP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消化离心后,转染50 nmol/L miRNA-146a反义寡核苷酸、错义链和同等剂量磷酸盐缓冲液(PBS),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实验组细胞在转染后48 h内VSMC的数目和吸光度值均低于其他两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核因子κBp65、PCNA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46a可促进VSMC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进行,这一作用机制与核因子κBp65、PCNA表达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杨云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Nordertest准则评价13项生化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

    目的 评价13项生化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 收集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2014年13项生化检测项目的室间质评结果与2014年7-12月实验室室内质控数据,利用Nordertest准则计算与偏倚和精密度有关的不确定度分量,然后评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13项检测指标中,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UREA)、三酰甘油(TG)、Ca等项目的扩展不确定度值超出了目标不确定度要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Υ-GT)、肌酐(Cr)、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等项目的扩展不确定度值符合目标不确定度要求.结论 Nordertest准则评价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时简便可行,适用于评估常规检测项目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作者:汪旭强;方洁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相关巨噬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的表达及在CML发病中的作用,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ML慢性期(CML-CP组)30例、加速期(CML-AP组)21例、急变期(CML-BP组)15例、经治疗后缓解患者44例、未缓解患者7例及30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骨髓组织中CD68、CD163、CD206的表达变化,比较骨髓巨噬细胞在CML患者不同时期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CML各组患者骨髓组织中CD68、CD163、CD20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CML-BP组患者高于CML-AP组,CML-AP组高于CML-CP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组CD68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63、CD206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缓解组与CML-BP组相比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CD163和CD206表达明显低于CD68的表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CML-CP组、CML-AP组、CML-BP组、缓解组、未缓解组中CD163与CD68阳性细胞数密切相关(P<0.01),CD68的阳性细胞数略高于CD1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ML疾病的同一时期CD163、CD20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噬细胞在CML患者骨髓中具有较高的浸润密度,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向M2型极化,且在CML不同时期浸润密度不同,与C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可能是CML患者复发的原因之一.而在骨髓组织中CD163、CD206均可作为识别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

    作者:宋建新;欧阳红梅;汤一菲;蒋雅先;闻艳;梅芬;甸自金;撒亚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大于肌酸激酶的病例分析

    目的 对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大于肌酸激酶(CK)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CK-MB活性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CK-MB>CK组患者及对照组进行CK-MB、CK项目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血清CK采用速率法.结果 CK-MB> CK组血清CK-MB、C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K-MB>CK组,在统计的7种疾病中,CK-MB超出参考范围至少是5倍以上,CK结果在参考范围上限或轻度升高.其中小儿肺炎和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比例高,其次是急性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结论 血清CK-MB活性大于CK在恶性肿瘤、急性脑血管病、小儿肺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带状疱疹、有机磷中毒等疾病中存在.

    作者:朱文秀;杨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