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张如胜;陈静芳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动态变化与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9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28d内的HMGB1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根据治疗前HMGB1水平将休克组分为A组(HMGB1≤35pg/mL)30例、B组(HMGB1>35pg/mL)18例,自入院当日起对两组患者观察3月,对比治疗后7d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住院期间ICU机械通气使用率及3月内存活率等指标.结果 入院时,休克组、对照组患者的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7、14、21、28天休克组的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A组的APACHEⅡ评分、乳酸清除率平均值、ScvO2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3月内存活率也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7d乳酸浓度、住院期间ICU机械通气使用率则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具有较强相关性,HMGB1水平越高,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越差,HMGB1可作为脓毒症病情变化的重要监测指标,值得临床检验重视.
作者:杨婉;张平安;韩瑞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 ,兼具有骨髓病态造血和骨髓增殖双重特征 ,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 )将其归类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 PN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其主要特点是单核细胞增多伴病态造血.符合诊断的患者中具有相似临床表型 ,可以是多个分子事件造成的 ,不同的分子事件可能影响一个共同的分子途径 ,也有可能是不同的致病途径导致相似的临床表型.本文就CM M L的分子遗传学异常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贺望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是一种高度多态性和可遗传性的遗传标记 ,通常由2~6 bp的核心序列串联重复而成 ,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基因组中.根据其分布于染色体的不同 ,分为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和性染色体STR基因座(包括X-STR和Y-STR).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是目前亲权鉴定实验室中运用广泛的遗传标记 ,性染色体STR基因座以其独特的遗传特点在亲权鉴定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本文就STR基因座在亲权鉴定中的运用情况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宋瑞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预测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113例单纯糖尿病组和98例糖尿病早期肾病组hs-CRP、Cys C、Hcy水平变化;以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早期肾病组中的3项检测结果 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hs-CRP、Cys C、Hcy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结论 联合检测hs-CRP、Cys C、Hcy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效率,对于糖尿病早期肾病早发现、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庭松;孙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保证血凝分析仪血凝结果 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对样本质量、试剂质量、仪器质量和检测的质量控制几个环节分别进行控制.结果 样本质量、试剂质量、仪器质量和检测的质量控制几个方面得到保证后,血凝分析仪血凝测定结果 得到保证.结论 对标本的制作、仪器的质量及检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把关,就能得到可靠的血凝分析结果 .
作者:赵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尿结石患者碎石标本中L型细菌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术后抗感染及预防尿结石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0-12月该院26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标本,分别进行普通细菌及L型菌培养.结果 在265例结石患者中,细菌L型伴普通细菌感染8例,占3.0%(8/265),单纯L型细菌感染7例,占2.6%(7/265),单纯普通细菌感染80例,占30.0%(80/265).检出L型细菌15株,普通细菌96株.L型细菌的耐药性比普通细菌明显提高.结论 尿结石的L型细菌培养阳性率比国内其他报道结果 低,对临床泌尿系感染患者增加接种高渗培养基进行L型菌的分离培养,能降低假阴性的情况.
作者:李帼宁;黄校樑;刘伟玲;仇杭佳;郑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一种生物碱.其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成分 ,具有清热、利尿、杀虫、祛湿、抗病原微生物等多方面作用.近年来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 ,其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新进展及作用机制做相关论述.
作者:李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预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及其与网织红细胞(Ret)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外科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AP患者164例,其中生存患者151例,死亡患者13例,另选取17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采用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全血RDW和Ret各参数.组间比较行Mann-Whitney U、Kruskal-Wallis H检验;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RDW对AP死亡风险的诊断价值;RDW与健康者、AP患者Ret各参数的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 AP死亡组RDW水平为[15.7%(14.1%~21.8%)]高于AP生存组的[13.3%(12.7%~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2,P<0.05);以RDW水平诊断AP死亡风险的ROC曲线AUC为0.835(95%CI:0.786~0.951);以RDW≥14.5%为诊断AP死亡风险指标的cut-off值,敏感度为71.43%(95%CI:41.90%~91.60%),特异度为89.40%(95%CI:83.40%~93.80%);AP患者RDW水平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呈正相关(r=0.376、0.502、0.468、0.475,P<0.01),与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FR)呈负相关(r=-0.502,P<0.01).结论 RDW水平是早期预测AP患者死亡风险的一个较好指标,其升高程度与Ret生成密切相关.
作者:栾兴伟;黄猛;孙美玲;黄飞;杨佳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A/B携带情况,探讨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携带情况与UC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53例UC确诊患者(活动期32例,静止期21例)和45例健康体检者的粪便标本,提取粪便总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分别检测粪便中艰难梭菌毒素A(cdtA)基因及艰难梭菌毒素B(cdtB)基因,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UC组共检出7例cdtA、4例cdtB,其中UC活动期组5例cdtA、2例cdtB;静止期组2例cdtA、2例cdtB;健康对照组共检出5例cdtA、2例cdtB.UC组cdtA和cdtB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cdtA和cdtB检出率与静止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粪便中cdtA/B的携带情况与UC发病、疾病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牛敏;刘淑敏;杜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112例TIA患者血浆Lp-PLA2水平,观察7、30、90dTIA后CI的发生率;并根据Lp-PLA2水平分组,评估Lp-PLA2在TIA后发生CI的风险预测价值.结果 112例TIA患者90d内有27例(24.1%)进展为CI;Lp-PLA2>207μg/L组TIA后CI患者有17例(63.0%),明显高于175~207μg/L组和<175μ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A患者发生CI主要集中于发病7d内;Lp-PLA2≥175μg/L的患者主要分布于ABCD2评分系统的中、高危组;Lp-PLA2预测TIA后CI发生的ROC曲线,以Lp-PLA2≥194μg/L为诊断临界点,敏感度为0.730,特异度为0.680.结论 Lp-PLA2可能是TIA后CI发生的有效风险预测指标,可以改善TIA患者的不良结局.
作者:陈向华;武英伟;马海峰;耿学丽;华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原因不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孕不育科、妇产科就诊的原因不明不良孕产≥2次320例孕妇作为病例组,388例无流产史健康经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法分析两组人群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分析原因不明不良孕产与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MTHFR C677T基因型C/C频率分布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284);基因型C/T频率分布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OR=1.140);基因型T/T频率分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7.672);等位基因C、T频率分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304).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型T/T的高表达可能是育龄女性妇女原因不明不良孕产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政敏;王华;冯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早期RA患者210例(RA组),其中男28例,女182例;同时选取其他风湿病患者115例(非RA组),其中男38例,女77例;健康体检者85例(健康组),其中男46例,女39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抗CCP抗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及CRP水平;采用魏氏法检测ESR,检测其在RA及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病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结果 RA组的抗CCP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是60.95%、97.64%、98.46%、50.30%、0.59;RF检测分别是52.38%、95.29%、96.49%、44.75%、0.48;CRP检测分别是30.48%、89.41%、87.67%、87.67%、34.23%、0.20;ESR检测分别是49.52%、87.06%、90.43%、41.11%、0.37.RA组抗CC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RF水平,两者的检测结果 明显高于非RA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ESR检测RA组与非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水平较高,明显优于RF检测,抗CCP抗体检测对RA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梅;黄延峰;梁大立;罗永钊;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的佳方案.方法 观察小鼠性别、体质量、四氧嘧啶剂量的不同组合,对造模成功率、致死率的影响.结果 选择体质量18~<22 g的雄性小鼠禁食16 h,120 mg/kg四氧嘧啶腹腔注射,获得成模率较高、致死率较低、血糖持续稳定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结论 筛选出较理想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对小鼠糖尿病的造模条件.
作者:殷素会;曹兰;刘佳霖;沈克飞;王小雄;程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严重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并会大幅增加军事人员由于创伤引起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概率.白细胞介素17 (IL-17 )通路是各种免疫应答中中性粒细胞募集过程必不可少的 ,中性粒细胞可以对鲍曼不动杆菌起到控制作用.这可能说明IL-17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对于宿主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和 IL-17在保护性免疫应答中的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53、Livin和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以及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和临床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医院妇科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上皮性癌卵巢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化疗敏感组与化疗耐药组,对比两组间的耐药基因表达情况及生存率,并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53、Livin和PARP在化疗敏感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7.1%、56.9%、52.9%,在化疗耐药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3.9%、95.7%、95.7%,组间比较各项在化疗敏感组的阳性率均低于化疗耐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敏感组中位生存时间52.0个月,其3年、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8.63%和41.18%,化疗耐药组中位生存时间31.5个月,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7.83%与26.10%,组间比较化疗敏感组的各期生存率均高于化疗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化疗敏感程度引入Cox回归模型,临床分期、化疗敏感程度对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P53、Livin和PARP的表达均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化疗耐药性相关,因此可用来预测患者的化疗疗效,对于耐药基因高表达的患者,可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贾敏利;宋晓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高脂血症人群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体检健康人员1063例(对照组)及不同临床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2571例,后者又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258例(高TC组)、高三酰甘油血症组859例(高TG组)、混合型高脂血症组282例(混合组)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组1172例(低HDL-c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和球蛋白(GLB)等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TG组、混合组、低HDL-c组TP和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高脂血症患者ALT、AST、AST/ALT、GLB水平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和低HDL-c组TP和ALB水平明显低于高TG组及高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HDL-c组AL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AST/AL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C组GLB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升高可诱发肝功能损伤,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肝功能指标检测有助于脂肪肝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作者:宋云端;石毅;刘一力;吕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该文记录了医学检验学生在血液室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形式及考核方式的实践及探索.提出要培养动手能力强,具备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护理人才,必须重视实习带教的重要性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作者:汪彦屿;刘兰;赵玉洁;段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连云港地区骨髓染色体R显带制备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方法 应用骨髓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血液病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骨髓标本采集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制备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收获标本的顺序,地域季节的差异,温度、湿度变化,操作人员的主观失误等都可导致后结果 的成败.结论 骨髓染色体R显带制备技术影响因素众多,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核型分析,而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检查对于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故其现已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常规检查不可或缺的项目.
作者:史沛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全血铜在不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建立不同人群全血铜的正常值范围及微量元素铜合理供给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96237例静脉血标本全血铜的含量进行检测,按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组全血铜含量分别为(981.0±174.1)、(1056.3±232.1)μg/L,女性组全血铜含量显著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男女全血铜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男女全血铜含量存在性别差异,成年组女性全血铜含量明显高于男性.
作者:邹昀;张德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在冠心病(CHD)患者发病48h内的变化.方法 采用相关仪器对300例CHD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cy、血浆vWF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300例CHD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n=96),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100)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104).结果 CHD患者Hcy、vWF及TF-P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AMI组>UAP组>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及UAP组vWF及TF-PCA水平较SAP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高血压的SAP、UAP及AMI患者较未伴糖尿病、高血压同组患者Hcy水平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及AMI组vWF及TF-PC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检测Hcy、vWF及TF-PCA对CHD患者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均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俊;杜丹心;刘佳;张明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