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郴州市出生缺陷产前诊断防控技术规范化体系的临床应用研究

黄东群;雷冬竹;张昊晴

关键词:出生缺陷, 筛查,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 在妊娠期,通过生化、影像、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技术及早识别胎儿的先天缺陷,减少出生缺陷的产生.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58137例孕妇进行了血清学产前筛查,其中产前筛查高危11993例,其中6319例孕妇选择了侵入性产前诊断.116747例孕妇进行了产前诊断超声检查.结果 经产前诊断确诊染色体异常胎儿194例,严重结构畸形胎儿2259例,均终止了妊娠.建立了郴州市出生缺陷产前诊断防控技术规范化体系.结论 出生缺陷产前诊断防控技术规范化体系有效降低了该区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达到了优生优育的目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检测指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红蛋白(Mb)等指标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90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该研究.观察上述患者术前及术后CK、CK-MB、LDH、AST及Mb的水平变化,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上述患者术后CK、CK-MB、LDH、AST及Mb的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对CK-MB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化疗史对LDH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手术时间、合并冠心病对CK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手术时间、化疗史对AST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合冠心病、激素受体对Mb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CK-MB等检测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合并冠心病、化疗史、手术时间等,临床应加强防范,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春芝;廖真;郑振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尔茨海默病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重 ,阿尔茨海默病(A D ) ,俗称老年性痴呆 ,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1 ] .目前对A D尚无有效治愈方法 ,仅可通过药物改善其症状 ,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AD的发病机制 ,提高 AD早期诊断水平 ,以尽早干预和治疗.有研究认为 ,非编码 RNA (ncRNA )在AD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人类基因组有超过97% 的转录产物为ncRNA ,包括微小 RNA (miRNA )、长链非编码 RNA (ln-cRNA)以及环状 RNA (circRNA )等 ,在生命活动中有着广泛多样的生物功能[2] .碱基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的 miRNA是研究得相对比较深入的一类小 ncRNA.近 2 ~ 3 年 ,ln-cRNA受到人们的重视 ,已积累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 ,而 cir-cRNA作为一种新兴的内源性ncRNA ,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ncRNA研究的深入 ,发现AD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某些ncRNA水平异常 ,并且一部分 ncRNA通过调控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β位点剪切酶1(BACE1)、神经元的凋亡等多环节影响 AD 发生发展[3-5].因此 ,miRNA、lncRNA、cir-cRNA等ncRNA在AD的发病机制和诊断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ncRNA与AD的发病机制以及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临床价值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寰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青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FN-γ、IL-4、TGF-β1、IL-9、IL-17水平检测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在青年首发抑郁症中检测意义.方法 将于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身科住院的90例青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患者组,并且按不同病程(半年以内、半年至2年、2年以上)分为3个亚组进行比较.另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用ELISA法检测.各细胞因子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因子分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IL-9水平在半年至2年和2年以上组高于对照组(P<0.05).半年以内组:IFN-γ与精神性焦虑呈负相关(P<0.05);IL-9与躯体性焦虑、全身症状呈正相关(P<0.05);IL-17与忧郁情绪、自杀呈正相关(P<0.05).半年至2年组:IFN-γ与入睡困难、早醒、工作和兴趣呈负相关,与躯体性焦虑呈正相关(P<0.05);IL-9与睡眠不深呈负相关(P<0.05);IL-17与忧郁情绪呈负相关(P<0.05).2年以上组:IFN-γ与忧郁情绪、阻滞呈正相关(P<0.05);IL-4与忧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细胞因子在青年首发抑郁症中表现不一,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姜洁;张捷;尹科;许琦;何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4例纳入该研究,据临床病情程度将上述患儿分为普通组46例和重症组38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幼儿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 重症组的IL-6、IL-10、TNF-α水平分别为(61.81±20.17)ng/L、(174.25±60.41)ng/L、(469.33±168.23)ng/L,均高于普通组和对照组(P<0.05);普通组的IL-6、IL-10、T N F-α水平分别为(15.75±3.41)ng/L、(33.80±12.11)ng/L、(78.22±58.57)ng/L,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Ig A、Ig G、Ig M水平分别为(0.82±0.26)g/L、(6.87±1.38)g/L、(0.76±0.15)g/L,普通组的IgA、IgG、IgM水平分别为(1.10±0.29)g/L、(8.26±1.05)g/L、(1.12±0.22)g/L,重症组与普通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因子失衡及免疫功能降低且以重症患儿为明显,采用细胞因子及体液免疫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

    作者:周冠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化道微生物组与孤独症研究进展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其主要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1-2].调查显示 :2014年美国ASD患病率达到1/68 ,中国大陆ASD患病率为(2 .8~30 .4 )/10000 ,中国港台地区为(1 .8~424 .4)/10000[2] .ASD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行为观察和量表测定 ,如孤独症患者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孤独症患者孤独症行为量表(ABC ) ,还可以根据《国际疾病分类 :精神和行为疾病分类》(ICD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 S M-V )[1 ] .该病至今没有特异性的实验诊断手段 ,但是可以应用C T、M RI、脑电图进行辅助诊断.

    作者:阳青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EB病毒VCA-IgM及AST、ALT对EB病毒现症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IgM(VCA-Ig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单项及联合检测对EB病毒现症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10月化学发光法测定的EB病毒VCA-IgM阳性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病毒DNA,酶速率法检测ALT、AST水平.将标本分成EB病毒DNA阳性组和EB病毒DNA阴性组,运用SPSS22.0对各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EB病毒DNA阳性组VCA-IgM、AST、ALT水平均高于EB病毒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A-IgM、AST、ALT 3者均与EB病毒DNA相关(P<0.05).VCA-IgM、AST、ALT 3者单项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95%CI:0.735~0.872)、0.788(95%C I:0.708~0.868)、0.752(95%C I:0.671~0.832),3者联合检测的A U C为0.830(95%C I:0.765~0.896),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 EB病毒现症感染的相关指标中,VCA-IgM具诊断学意义,优于AST、ALT,3者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意义,有助于EB病毒感染及其他合并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作者:张培莉;邵婧;刘义庆;陈兰兰;范卫华;牛登冉;段文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ISO15189认可对检验诊断学实习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比经实验室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前后检验诊断学实习生在检验操作技能、质量管理体系知识、质量活动及质量意识各方面变化.参与ISO15189认可活动的学生,在质量意识及操作规范性显著提升,特别熟悉质量管理的流程及方法 ,培养及建立了良好的质量及规范性意识.

    作者:刘基铎;周迎春;肖明锋;刘光平;袁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首发未经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

    目的 观察老年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肠道菌群在精神分裂症中扮演的角色.方法 选取30例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精神科的老年(≥60岁)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16S r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对两组大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进行绝对定量.结果 观察组粪便中双歧杆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拟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肠道拟杆菌/乳酸杆菌与拟杆菌/双歧杆菌的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乳酸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紊乱、肠道菌群比例失调等现象,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

    作者:李永生;卢燕金;陈家强;谢筱颖;伍华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克雷伯菌产ESBLs及耐药性变化的监测

    目的 探讨该院分离的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从临床标本分离的克雷伯菌,将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与2012年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株进行比较.以头孢噻肟为底物检测ESBLs,对2014年分离的产或非产ESBLs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克雷伯菌产ESBLs的变迁.结果 2012年产ESBLs克雷伯菌数占检出克雷伯菌总数的11.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检测的总的产ESBLs克雷伯菌数的21.6%,以上数据均少于2014年的统计结果 (分别为70.0%和86.5%).2014年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药物的敏感率较2012年有下降趋势,并且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的敏感率明显下降.结论 产ESBLs克雷伯菌数近两年有增加的趋势,并且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下降.

    作者:钟剑文;张宇;曾钊宇;胡森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六安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其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34例健康成人和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8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IL-13、IL-4、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IL-1a、IL-1RA]的浓度.结果 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IL-6、IL-10和T N F-α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IL-1a、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 IL-6和TNF-α与精神分裂症的病情相关,IL-10在精神分裂症早期抗炎中起作用.

    作者:张光满;李莹;张文;童庆好;余万庆;高志文;程凤先;但孝宏;王昆;程静静;刘欢;黄琴;许华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lncRNA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精神疾病是由于大脑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出现情感、认知、行为等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此类疾病病因复杂 ,大多发病机制未被阐明 ,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来进行诊断 ,易出现误诊 ,如何早期确诊精神疾病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具有高度保守性 ,在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 lncRN A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以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祖森;沈棫华;宋传福;梁可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Omentin-1、MMP-9水平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网膜素-1(Omentin-1)、基质金属蛋白酶-9(M M P-9)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该院确诊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9例作为患者组,又依据是否合并多发性硬化分为合并组(n=57例)和单病组(n=112例).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纳入研究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Omentin-1、MMP-9水平,统计并分析所有纳入研究者血清Omentin-1、MMP-9水平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患者组血清MMP-9水平和扩展功能障碍状态量表(EDSS)得分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前者血清Omentin-1水平明显低于后者(P<0.05).合并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和扩展功能障碍状态量表(EDSS)得分明显高于单病组,前者血清Omentin-1水平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Omen-tin-1水平与EDSS得分呈负相关(r=-0.724,P<0.05),血清MMP-9水平与EDSS得分呈正相关(r=0.763,P<0.05);Logis-tics回归性分析显示,血清低Omentin-1水平和高M M P-9水平及高EDSS得分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多发性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血清Omentin-1以180 ng/mL为临界值时,血清MMP-9以260 ng/m L为临界值时,二者联合用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多发性硬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74%、96.43%、95.86%.结论 血清Omentin-1、M M P-9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多发性硬化的发生有关,也是后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残疾情况,联合检测上述指标的水平可有效协助医师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贺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贡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自贡地区人群中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型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疑诊为地贫的患者采用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进行地贫基因检测,从而进行确诊和分析.结果 2477例疑似患者中检出地贫基因携带者1068例,占43.12%(1068/2477);α-地贫586例,占54.9%(586/1068);β-地贫460例,占43.10%(460/1068);αβ复合型地贫22例,占2.1%(22/1068).男性871例,基因携带者305例,占35.02%;女性1606例,基因携带者763例,占47.51%.共检测出36种地贫基因突变类型,突变频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为――SEA/αα、CD41-42、CD17、IVS-2-654、-α3.7/αα突变.在αβ复合型地贫中,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为CD17、CD41-42和-28;α-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为-α3.7/αα、――SEA/αα、-α4.2/αα.结论 了解该地区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可为该地区地贫的预防控制、遗传咨询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万富明;欧丽琼;缪群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后血清LDL-C、TG、T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与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8周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与服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服药8周后的各项指标水平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服药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观察组的不同症状评分以及一般精神病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进行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评分和比较,观察组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LDL-C、TG、TC水平,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吴晓倩;谭云龙;姚尚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诊断界值分析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I(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 M I)的临床诊断价值,确立其临床诊断界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5599例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将患者分为AMI和非AMI 2组,比较AMI组与非AMI组的中位数,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临床诊断界值.结果 AMI组Myo、CK-MB、TnI与非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Myo、CK-MB、TnI的临床诊断界值分别为136.85、4.455、0.150 ng/mL,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3、0.873、0.976.结论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AMI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各临床实验室应根据各自的检测条件确立适当的临床诊断界值.

    作者:曾令恒;赵艳华;姜朝新;何锋荣;王陈龙;潘开拓;和仕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细菌和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儿童细菌性感染和支原体感染中的检测水平,以提高hsCRP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的101例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学和细菌培养情况分成细菌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分别为67、34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的儿童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上述幼儿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hs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hsCRP、WBC水平及异常率均高于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支原体感染组NEUT%及其异常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hsCRP、WBC水平和异常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对细菌感染诊断的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6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9%、88.3%.结论 hsCRP水平检测对儿童细菌感染有早期诊断价值,其检测可以动态地反映治疗效果.

    作者:赵秋剑;高海锋;乔正梅;颉璠;高炎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综合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日常生活质量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但目前对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手段比较匮乏 ,确诊的依据并不多 ,部分价值较大的手段具有创伤性 ,且价格相对昂贵 ,使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文总结了有助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诊断的生化指标、超声技术、放射检查技术 ,经皮氧分压测定等手段 ,旨在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综合诊断提供依据 ,以提高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检出率.

    作者:黄艳丽;毕建璐;汤海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无标记检测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传感器构建

    目的 构建一种无标记检测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传感器.方法 采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法定向固定单克隆抗体于金叉指微阵列电极表面以捕获CD4+T淋巴细胞,并用循环伏安法(CV)扫描对金叉指微阵列电极表面的修饰情况进行表征,后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EIS)对免疫传感器捕获的CD4+T淋巴细胞进行阻抗检测,通过等效电路拟合获得的阻抗值变化绘制标准曲线.结果 该免疫传感器检测CD4+T淋巴细胞的线性范围是(5.0×103-5.0×106)/mL,检测下限为5.0×102/m L.结论 该免疫传感器的结果 准确可靠,检测过程简便,价格低廉,有望用于实时检测系统,为实现快速、准确、价廉的CD4+T淋巴细胞分类计数提供帮助.

    作者:蒋兴宇;蒋栋能;孟凡飞;蒲晓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中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价值

    目的 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中的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探讨血清AECA检测对LN患者的价值.方法 将LN患者60例(LN组)、无肾损伤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0例(SLE组)和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纳入该研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血清AECA,对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N组血清AECA阳性率为33.33%,SLE组AECA阳性率为36.00%,两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N组和SL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ECA在LN组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但不能反映SLE肾脏损伤,SLE肾损伤需检测其他肾脏相关指标来判定.

    作者:韦薇;沈雅萍;杨翌翔;曹云芳;侯彦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呼吸科诊治的AECOPD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经验实施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实施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半年内再次急性加重发生率、半年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显著升高,参考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姜宏英;杨庆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