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徐州地区1216例门诊妇女HPV时实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

黄艳红;陈 玲;孙 飞;陈娜云;田礼军

关键词:HPV, PCR, 亚型, 年龄
摘要:目的 分析徐州地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率和年龄段的关系及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1 216例,将筛查人群分为6个年龄段,分析阳性结果与年龄段的关系以及不同分型感染的情况.结果 在1 216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标本207例,检出率为17.02%,其中30~39岁年龄段就检人数多且阳性百分比高30.43%.高危型HPV感染主要为单一型感染70.01%,多重感染中以双重感染为主.检测的亚型主要以HPV-16型多见,依次为HPV-52型、HPV-66型和HPV-58型.结论 统计结果发现高危型HPV感染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对高危型HPV的检测有利于本地区妇女的筛查和治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及抗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和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检测两种方法在结核辅助诊断中的性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就诊确诊为结核患者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TB-Ab检测结果.结果 在112例结核患者中,101例T-SPOT.T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90.18%,32例TB-A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28.57%.其中肺结核41例,40例T-SPOT.TB阳性,灵敏度为97.56%;18例TB-A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43.9%.肺外结核71例患者中,61例T-SPOT.T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85.91%,14例TB-A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19.7%.结论 T-SPOT.TB检测不受标本采集的影响,灵敏度高,T-SPOT.TB的各项综合评价指标均优于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蒋瑜;吴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临床价值研究进展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近年来研究证实Lp-PLA2 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新的炎症标记物,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等,该指标特异性高,在多种慢性炎症指标,如冠心病、糖尿病、心衰等也呈现出显著相关性,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磷脂酶A2(PLA2)的特异性使之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将从Lp-PLA2的特性、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价值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丹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29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方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51例)与对照组(144例),观察组PICC置管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对照组PICC置管采用传统方法,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1)PICC置管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血栓烷B2(TXB2)、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前、PICC置管后12 h、PICC置管后24 h,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LT,血浆D-D、TXB2、ET均逐步升高,血浆6-keto-PGF1α均逐步下降,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后12 h、PICC置管后24 h,观察组PLT,血浆D-D、TXB2、E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keto-PGF1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PICC置管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

    作者:杨颜;何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六西格玛管理在血站ALT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六西格玛管理对安徽省血液中心ALT检测进行性能评价,选择适合的质量控制规则,进而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方法 以该实验室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参加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ALT项目的室间质评报告中的偏倚作为偏倚估计,以室内质控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估计,采用国家标准作为允许总误差TEa进行计算得到西格玛度量值,并绘制西格玛方法决定图.结果 对该实验室的ALT检测性能评价了8次,均大于六西格玛,表明该实验室ALT检测性能优越,仅需要使用13S(N=2,R=1)质控规则.结论 利用六西格玛管理能客观的评价实验室ALT检测性能,帮助实验室选择适合的质控规则,还可以对ALT检测的性能进行持续监控.

    作者:高德玉;周学勇;程卫芳;吴园园;管世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原癌基因Wip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预后与Wip1表达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切除子宫内膜癌蜡块标本作为实验组,标本均被病理证实,同期活检正常的子宫内膜标本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Wip1在2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1)Wip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细胞中,Wip1免疫组化染色阴性或微弱.子宫内膜癌组织中Wip1染色呈浅黄色至黄褐色不等.Wi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5%(93/120),高于正常内膜组织22.5%(27/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Wi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内膜组织Western blot结果:Wi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相对含量为0.635±0.023.高于正常内膜组织的0.325±0.01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Wip1 mRNA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基因表达值分别为0.628±0.053、0.191±0.00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Wip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雌孕激素状态、HER2、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均无关(P>0.05),与P53表达水平存在关联(P<0.05).结论 (1)子宫内膜癌中Wip1表达量高,而正常内膜组织表达量低.(2)Wip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雌孕激素状态、HER2、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均无关,与P53表达水平存在关联.

    作者:顾笑梅;李娟;高淑凤;郑玮;张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析基质效应的评价及消除

    20多年前,国内开始关注基质效应在检验准确性中的意义.目前国内使用的定标品及质控品多是由纯品水溶液制备,由于其基体同血样基体存在差异,纯水溶液中缺少血样中存在的小分子、脂类等成分,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偏差.这种检测成分以外的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即基质效应[1].本院在实验过程中也对基质效应进行了探讨.

    作者:高雨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伴果糖胺异常增高1例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约占全部MM的21%[1],是MM中第二常见的临床分型,除具有MM的一般临床表现外,还具有高黏滞血症、骨髓瘤细胞呈火焰状、高胆固醇血症和高钙血症等特点.果糖胺(FMN)常被用作评估糖尿病患者过去2至3周平均血糖水平,与IgA型MM之间的相关性却很少被报道,现将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0月收治的1例患者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芳;张靖宇;范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天门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 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升高的检出率,分析3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正确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FBG水平,比色法测定GSP水平,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A1c水平,利用SPSS17.0软件对3项指标升高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200例T2DM患者FBG水平为(9.77±4.20)mmol/L,中位数为8.59 mmol/L,GSP(369±113)μmol/L,中位数为347 μmol/L,HbA1c为(9.09±2.82)%,中位数为8.71%;FBG升高的患者970例,检出率为80.83%,GSP升高的患者898例,检出率为74.83%,HbA1c水平升高的患者1 090例,检出率为90.83%,FBG和GSP2项中任1项升高的患者1 050例,检出率为87.50%,FBG和HbA1c2项中任1项升高的患者1 130例,检出率为94.17%,任意2组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3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中互为补充,联合检测能全面的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做出正确判断,正确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汪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儿童骨密度与血清6种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白银地区1月至14岁儿童的血清微量元素及骨密度测定值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微量元素铜、锌、钙、铁、铅、镉异常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1 272例健康儿童按年龄段分为5组,对所有组别人群均进行了微量元素和骨密度的测定,并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成骨密度减低组与骨密度正常组,比较两组儿童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1)儿童各年龄段之间Z值(按照中国儿童数据库为参照标准计算得出的sOs值的标准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婴儿期骨密度水平较低,年龄越小骨强度Z值越低,随年龄增加骨密度和Z值呈升高趋势.各年龄段骨密度减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月组骨密度减低的发生率高,达73.25%,且骨密度减低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减低的趋势.(2)本研究中骨密度减低者432例,发生率为33.9%,骨密度正常840例(66.0%).骨密度减低者儿童铁、钙、锌缺乏的发生率与骨密度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缺乏及铅、镉中毒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铁、锌、钙水平的异常与儿童骨密度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实施儿童护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爱香;陈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末梢血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末梢血全血和静脉血血清样本降钙素原(PCT)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应用于临床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3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疑似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末梢血、静脉血行PCT检测,通过直接比较、计算结果相对偏差等方法判断两种类型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等两种类型标本之间P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为x轴,静脉血血清PCT检测结果为y轴,两者之间回归方程为y=0.834x+ 0.301,相关系数r=0.995 0(P<0.05).在0.5 ng/mL和2.0 ng/mL两个医学决定水平处,末梢血、静脉血两种类型样本之间PCT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8.0%.结论 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之间PCT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末梢血样本检测PCT可以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知洪;曹东林;李丽娟;王婷;王小明;吴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泌尿道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尿液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在2015年全年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的4 034例尿液标本中,培养阳性1 423例,阳性率35.28%.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9.09%,革兰阳性球菌占20.91%.分离的前5位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屎肠球菌,构成比依次为45.38%、9.11%、5.74%、5.56%和5.37%;产超大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6.0%和12.3%,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菌株.结论 应加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测,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王艳艳;王俊瑞;郭素芳;福泉;周鹿蕾;范文兵;韩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清ALT、AST、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8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9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血清ALT、AST、GGT水平及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对照组和不同肝脏疾病类型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及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GGT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清ALT阳性率高依次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分别占95.38%(62/65)、40.00%(22/55)、26.32%(10/38);血清AST阳性率高依次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分别占90.77%(59/65)、87.27%(48/55)、84.21%(32/38);血清GGT阳性率高依次为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分别占76.32%(29/38)、63.64%(35/55)、56.92%(37/65).结论 血清ALT、AST、GGT检测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各类肝脏疾病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崔红权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微创LISS接骨板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IL-6、IL-8变化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创LISS接骨板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骨伤科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治疗组予以微创LISS接骨板固定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水平,采用Kolment标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IL-6、IL-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LISS接骨板能够降低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血清中IL-6及IL-8水平,降低炎性反应,改善膝关节术后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郭新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南京汉族人群Duffy血型等位基因FYES及FYX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Duffy血型等位基因FYES及FYX的表达情况.方法 随机提取200例无偿献血者EDTA-K2抗凝外周血血样DNA,采用PCR-SSP方法进行Duffy血型FYA、FYB等位基因分型;采用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测序法分析Duffy血型FYES及FYX等位基因序列特点.结果 PCR基因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200例标本中,检出FYA/FYA 180例,FYA/FYB 20例;测序结果表明,200例标本中未发现FYES及FYX等位基因表达.结论 FYES及FYX等位基因在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表达频率极低,与其他人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马玲;刘衍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清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抗白喉抗体、抗破伤风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方法 分别用纯化的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作为包被抗原,白喉、破伤风人源血清抗体标准品作为标准品,对供试品和标准品的剂量反应曲线进行拟合,以平行线法建立定量检测抗白喉抗体(Anti-DT)、抗破伤风抗体(Anti-TT)的ELISA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和应用研究.结果 两种定量检测ELISA方法的验证结果均符合规定.定量检测Anti-DT的ELISA方法的定量限为0.084 mU/mL,回收率为97.6%,批内变异系数(CV)≤3.40%,批间CV≤5.05%;检测Anti-TT方法的定量限为0.175 mU/mL,回收率为97.5%,批内CV≤2.42%,批间CV≤5.58%.应用上述两种ELISA方法,对白喉破伤风疫苗用于婴儿基础免疫后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论 所建立的白喉、破伤风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开展工作,可用于白喉破伤风疫苗免疫接种后的血清学效果评价和白喉破伤风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谭亚军;夏德菊;张华捷;董国霞;晁哲;田霖;侯启明;马霄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析研究

    目的 调查喀什地区女性人群宫颈脱落细胞HPV感染情况、亚型分布及其特点.方法 收集1 548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23种HPV基因型,对HPV感染情况及其型别进行分析.结果 HPV感染阳性率为33.3%(485/1 548),其中HPV-16感染率19.4%;HPV42感染率10.3%;HPV52感染率9.9%;HPV58感染率7.6%;HPV53感染率7.2%;单一亚型感染率66.8%,多重感染率33.2%;41~50岁的女性人群中HPV感染率高(43.3%),高于其他年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喀什地区女性人群HPV感染以HPV16型为主,而且41~50岁的女性人群中HPV感染率高,为喀什地区相关部门HPV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许爱敏;刘雯;张丽萍;阿尼克孜·阿不都艾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在感染性免疫检查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 深入分析并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及丙肝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对患者血清和标准物质进行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的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资料整合并分析.结果 相同公司生产的3种抗体标准物质,用化学发光法丙肝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HIV-1/HIV-2及梅毒抗体为阴性,ELISA法检测均为阳性;化学发光法检测HIV-1/HIV-2抗体为阴性标本的测定数据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为测定值较低的阳性标本,ELISA法测定有一定可能会显示为阴性.结论 临床上采用化学发光法对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及丙肝抗体检测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关于检测方法的选择更多的应倾向于化学发光法.

    作者:吴春磊;李婧;邓安彦;周守容;穆万洋;赵全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糖类抗原72-4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和糖类抗原72-4(CA72-4)的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门诊及住院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且未经治疗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24例为在本院体检、无肝肾疾病、急慢性消化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胃镜检查无异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PG、G-17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72-4水平,并计算 PGR(PGⅠ/PGⅡ)值.比较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结果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和其他疾病组相比,胃癌组的PGⅠ、PGⅡ、PGⅠ/PGⅡ、G-17和CA72-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GⅠ/PGⅡ的灵敏度高,分别为70.2%和73.4%,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1.7%和89.3%.结论 PGⅠ/PGⅡ、G-17和CA72-4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陶萍;钮伟国;陆峰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特发性少弱精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锌与精子形态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特发性少弱精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锌含量与精子形态学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152例特发性少弱精患者根据形态学分析分成5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Diff-Quik染色法分析精液质量、精子形态,利用速率法、PAN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和锌水平.结果 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在3%~4%、2%~3%、1%~2%、0%~1% 4组与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4%比较,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Z分别为-2.199、-2.685、-2.827、-3.358,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锌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P<0.05),与精子畸形指数(SDI)呈负相关(P<0.05),与精子头部、颈部和中段、尾部、过量残留胞浆、多重异常指数(MAI)、畸形精子指数(TZI)无明显相关性(P>0.05);精浆锌水平与各项精子形态学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异常的特发性少弱精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明显低于精子形态正常的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与SDI呈负相关,可能有利于体外受精.

    作者:刘鹏;孙建明;迟令侃;倪晨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系科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本文从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质量保证监控、建设高素质教学团队、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素质教育等方面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系科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实践进行总结,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赵莉平;权志博;崔杨;王丽;李彦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