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安全性评估

骆峻;丁利军;周强;韩奕文;缪文玲

关键词:脐带间质干细胞, 外泌体, 安全性
摘要:目的 评估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 SC)来源的外泌体作为一种临床应用生物制品的自身安全性.方法 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外泌体表面标记CD9、CD63,利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 A)检测外泌体的大小及浓度.溶血试验、全身过敏性试验和血常规检测验证外泌体的自身安全性.结果 外泌体表达外泌体特异性分子CD9、CD63,外泌体不会引起溶血、全身过敏反应及血常规异常.结论 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外泌体的一般特征,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为外泌体今后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尿液均采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及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并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共检测23例阳性尿液,阳性率23.0%;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验共检测出28例阳性尿液,阳性率23.0%,其中16例标本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以显微镜检红细胞计数为标准:灵敏度69.6%;特异度84.4%;阳性预测值57.1%;阴性预测值90.3%;以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为标准:灵敏度57.1%;特异度83.3%;阳性预测值69.5%;阴性预测值78.0%.结论 两种尿液潜血检验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劣,在临床应用中联合使用则可取到互补的效果,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可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赵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吸毒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4、miR-126的异常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究吸毒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4、miR-126的异常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戒毒康复中心住院的患有冠心病的吸毒患者共90例,选取同期不患冠心病的吸毒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冠脉造影及冠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并检测血浆中miRNA-24及miRNA-126水平,依据Gensini评分分为两组,Gensini评分≤25分为研究组1(44例),Gensini评分>25分为研究组2(46例),分析miRNA-24及miRNA-126水平与Gensini评分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1和研究组2的miRNA-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miRNA-24水平低于研究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的miRNA-12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的 miRNA-126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NA-24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 -0.147,P<0.05),miRNA-126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139,P<0.05).结论 吸毒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iRNA-24、miRNA-126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miRNA-24逐渐降低而miRNA-126逐渐升高.

    作者:张帆;方勇;潘婉;贺立群;冷沁;范鸿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Hcy与Cys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3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并发症组(38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31例)、糖尿病合并肾病组(3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52例),采用酶循环法及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 Hcy与CysC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及糖尿病合并各种并发症组Hcy与Cys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Hcy水平高,以糖尿病合并肾病组CysC水平高.糖尿病合并各种并发症组的 Hcy与CysC水平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的Hcy与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各种并发症组的Hcy与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CysC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预测因子.

    作者:聂伟明;彭易清;朱进成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临床样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各项临床样本的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到的17319份临床检验样本,对全部样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统计结果呈阳性的样本,对全部阳性结果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各项临床样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 2016年度呼吸系统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29.94%,血培养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7.90%,大便、尿液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2.13%,伤、创口分泌物与穿刺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18.60%,其他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9.87%,总阳性率为17.45%;2015年度呼吸系统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32.59%,血培养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10.11%,大便、尿液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3.68%,伤、创口分泌物与穿刺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23.45%,其他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14.41%,总阳性率为20.21%;2015年度与2016年度各项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可为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评估提供科学性参考.

    作者:鲁艳;付汉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儿童自身免疫甲状腺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检测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自身免疫甲状腺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 RAb)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儿童自身免疫甲状腺病患儿,其中36例Graves病患儿作为Graves病组,36例桥本甲状腺炎患儿作为桥本甲状腺炎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6例作为对照组.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血清TRAb水平变化.TRAb值阳性范围为>1.75 U/L,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血清TRAb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Graves病组TRAb[(12.79 ± 6.38)U/L]水平高于桥本甲状腺炎组[(2.03 ± 0.29)U/L]和对照组[(0.85 ± 0.2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本甲状腺炎组 T RA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raves病组TRAb[(9.36 ± 12.14)U/L]水平高于桥本甲状腺炎组[(1.78 ± 0.38)U/L]和对照组[(0.84 ± 0.29)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本甲状腺炎组 T R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病组和桥本甲状腺炎组治疗后TRA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病组治疗前后 TRAb阳性率均为100%,桥本甲状腺炎组治疗后TRAb阳性率(11.11%)较治疗前(22.22%)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存在明显 TRAb指标变化,尤其是Graves病治疗前后 TRAb指标明显变化,可为Graves病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黄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40例AECOPD患者、40例COPD缓解期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浆D-D浓度,比较各组间差异,分析血D-D与缺氧、高碳酸之间的相关性,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后血D-D、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血浆D-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OPD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浓度与血氧分压变化呈负相关、与二氧化碳分压呈变化呈正相关;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后,血D-D水平较对照组低,缺氧症状及高碳酸血症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浆D-D水平偏高,可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及时进行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或可改善患者预后和病情转归.

    作者:卢飞;康彬;赵洪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CA125及ROMA在阳春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CA125(CA125)及卵巢恶性肿瘤风险预测模型(ROM A)在阳春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阳春地区4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回顾性研究对象,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术前CA125水平和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并运用ROMA计算公式计算患者ROMA指数截断值,分析CA125水平及ROMA指数截断值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分期及术后妊娠率的相关性,并探讨CA125水平及ROM A指数截断值在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术后能妊娠者的血清CA125水平及ROM A指数截断值均低于不能妊娠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水平及ROM A指数截断值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分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62、0.9883,P<0.05);血清CA125水平及ROM A指数截断值与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术后妊娠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75、0.9528,P<0.05);ROM A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术后妊娠风险评估中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血清CA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25及ROM A指数截断值均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情风险评估和术后妊娠风险评估,但ROM A指数的评估价值优于CA125的评估价值.

    作者:高淑平;柯琼浪;谭天照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秦皇岛地区儿童25-羟基维生素D3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检测并分析秦皇岛地区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水平,指导秦皇岛地区儿童合理进行维生素D补充.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保健部进行健康体检的1246例0~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25-(OH)D3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秦皇岛地区0~6岁儿童的血清25-(OH)D3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儿童血清25-(OH)D3平均水平为(25.398 ± 7.765)μg/L,维生素D缺乏率为25.12%.不同性别儿童之间血清25-(OH)D3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25-(OH)D3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婴儿以及3~6岁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结论 秦皇岛地区0~6岁儿童的血清25-(OH)D3缺乏率较高,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维生素D3的监测和补充.

    作者:刘冬妹;吴红丽;李兰;刘雅琪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原癌基因Wip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原癌基因Wip1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另选取同期活检正常卵巢组织1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Wip1蛋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细胞中,Wip1免疫组化染色阴性或微弱.卵巢癌组织中Wip1染色呈浅黄色至黄褐色不等.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的Wip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3.5%(88/120),高于正常卵巢组织20.8%(25/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53表达水平存在关联(P<0.05).结论 Wip1在卵巢癌中表达量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且其水平与年龄、雌孕激素状态、HER2、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均无关,与P53表达水平存在关联.

    作者:顾笑梅;康晓芳;高淑凤;李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于该院住院的86例肺癌患者、9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9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5种肿瘤标志水平,对比各种肿瘤标志物在不同患者、肺癌不同病理分型间的差异,比较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效能的差异.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中 NSE、CEA、SCC、CA125及CYFRA211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在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平均水平较高,CEA、CA125在腺癌患者血清中水平较高,SCC、CYFRA211在鳞癌患者血清中水平较高.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敏感度均高于单项检测,其中NCE+CEA+CYFRA211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准确度,而血清5项指标联合检测虽然灵敏对高,但其特异度较低,仅为81.53%.结论 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存有较大差异,而联合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可相互协调互补,能有效提高敏感度及准确度.

    作者:刘彩红;庄金宝;卢念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宫颈E6/E7检测与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目的 评价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宫颈E6/E7检测检测与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于苏州市永鼎医院就诊的206例宫颈癌高危患者,分别采用宫颈E6/E7检测检测与TCT两种筛查方法,并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宫颈E6/E7检测检测、TCT和联合检测宫颈癌的效能差异.结果 宫颈E6/E7检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CT 的特异度明显高于宫颈 E6/E7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宫颈E6/E7检测、TCT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E6/E7检测相比,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宫颈E6/E7检测与 TCT 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E6/E7检测具有较低的特异度,TCT检查的灵敏度较低;宫颈E6/E7检测与TCT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筛查准确度,并能够提高单独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孟凡祥;郑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女性子宫颈感染UU的常见血清模式及其致病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女性子宫颈解脲支原体(UU)的常见分群分型及其致病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非淋球菌泌尿道感染女性患者36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无泌尿道感染疾病的女性人员4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进行UU培养,根据UU的DNA相似度进行生物分群,利用改良的荧光定量PCR(qPCR)进行血清型分型检测,通过比较不同UU生物群在两组中的分布及血清学模式特征,分析其致病特点.结果 两组UU的总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各组阳性受检者中观察组中微小脲支原体(UPA)的阳性率为72.2%,解脲脲原体(UUR)的阳性率为25.7%,对照组中UPA的阳性率为83.8%,UUR的阳性率为12.9%,两组研究人员的UU感染群组类型之间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UUR可能是导致子宫颈炎症的主要生物群组,而血清型1、3、4、6、9及混合血清型为女性子宫颈感染UU的主要的血清模式.

    作者:钱迎芬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175例维吾尔族和汉族炼油工人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克拉玛依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炼油工人长期密切接触油气毒物对自身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及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长期密切接触油气毒物的维吾尔族和汉族炼油工人的175例(汉族112例,维吾尔族63例)和11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汉族70例,维吾尔族4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炼油工人组与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相比,CD4+淋巴细胞中位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炼油工人组与汉族健康对照组相比, CD8+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炼油工人组与汉族炼油工人组相比,CD3+、CD8+淋巴细胞中位数明显升高,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密切接触(5年以上)油气毒物会明显降低炼油工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且对汉族炼油工人的影响显著超过维吾尔族,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的职业防护.

    作者:冯琴;刘文斌;左强强;何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血清CysC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为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84例,入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56例,选择同期体检中心接待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甲亢与甲减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肿CysC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体检者仅仅检测1次.结果 治疗后,甲亢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高于治疗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Cys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与T3、FT3、T4、FT4、TSH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241、0.567、0.231、0.571、-0.562,P<0.05).治疗后,甲减患者TSH低于治疗前,T3、T4、FT3、FT4、Cys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与T3、FT3、T4、FT4、TSH存在(r分别为0.214、0.526、0.273、0.516、-0.761,P<0.05).健康人群的CysC与甲状腺功能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CysC与甲状腺功能关系密切,可作为甲状腺功能紊乱筛查指标.

    作者:张海彪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GGT-Ⅱ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Ⅱ)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传统实验室自配试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手工法和商品化试剂盒PAGE法检测GGT-Ⅱ,检测113例肝细胞肝癌、51例肝硬化、21例慢性肝炎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样本中GGT-Ⅱ.结果 传统手工法检测GGT-Ⅱ较之试剂盒法费时费力,完成全程检测时间(26.5 ± 2.5)h明显多于试剂盒法(6.5 ± 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工法平均重现率(94.4%)相比于试剂盒法(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剂盒法在肝细胞肝癌组GGT-Ⅱ检出敏感度(84.1%)相比于手工法(7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商品化PAGE提供了一个简单、重复性好的GGT-Ⅱ检测方法,且对肝细胞肝癌有较好的诊断敏感度.

    作者:尤小燕;吴建华;江枫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17和Treg细胞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特点,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l7)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率的平衡关系,分析其在MM 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0例初诊的MM 患者(病例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中总T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诱导T细胞(CD3+CD4+)、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CD3+CD4+)/(CD3+CD8+)的比值;以及Thl7和Treg细胞各占的比率、Th17细胞/Treg比值,比较分析MM患者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 T细胞(CD3+CD8+)比例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CD3+CD4+)/(CD3+CD8+)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外周血T h17细胞的比率为(5.9 ± 1.9)%,与对照组(4.0 ± 0.9)% 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 reg细胞比率为(1.2 ± 0.3)%,与对照组(2.1 ± 0.4)% 相比,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 h17/Treg细胞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体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紊乱,Thl7细胞比率升高和Treg细胞比率降低所致的Thl7/Treg细胞比例失衡,该免疫失衡可能在M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并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程虹;乔文斌;黄艳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 评估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 SC)来源的外泌体作为一种临床应用生物制品的自身安全性.方法 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外泌体表面标记CD9、CD63,利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 A)检测外泌体的大小及浓度.溶血试验、全身过敏性试验和血常规检测验证外泌体的自身安全性.结果 外泌体表达外泌体特异性分子CD9、CD63,外泌体不会引起溶血、全身过敏反应及血常规异常.结论 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外泌体的一般特征,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为外泌体今后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骆峻;丁利军;周强;韩奕文;缪文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应用TCT、HPV基因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筛查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疑似宫颈癌患者150例,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 TCT、HC2-HPV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TCT诊断阳性率为48.67%(73/150),HC2-HPV 诊断阳性率为42.67%(64/150),病理学诊断阳性率为52.67%(79/150).HC2-HPV诊断结果与T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分期、TCT分型患者 HC2-HPV阳性率差异较大.采用单一TCT与 HC2-HPV检测发现,灵敏度、特异度、阳阴性预测率及准确率均低于90.00%,而 TCT 联合 HC2-HPV 检测具有97.33% 的准确率、97.18% 的特异度与95.16% 的阴性预测率.结论 采用TCT联合 HC2-HPV基因检测,可以准确诊断早期宫颈癌,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禄梅;王海鸥;王少云;王欣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代谢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miRNA表达谱差异研究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EC)患者合并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内膜组织miRNA表达谱差异,为研究MS相关EC疾病发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合并MS的EC和未合并MS的EC病灶内膜各3例,1例正常内膜组织对照.提取总RNA,利用miRNA基因芯片检测miRNA表达谱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内膜组织与正常内膜组织间均有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合并MS者与正常内膜组织间存在51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15个表达上调,36个表达下调.未合并MS者与正常内膜组织间存在9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3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两种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间存在10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4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结论 合并MS与未合并MS的EC组织间miRNA的表达差异可能与MS相关的EC发病机制相关,两组患者间差异表达的miRNA可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史咏梅;伍碧梅;唐明慧;李超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7746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分型结果研究

    目的 了解湖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亚型及年龄分布,并对HPV感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对2016年1月6日至2017年1月12日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7746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感染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7746例女性患者标本,检出 HPV阳性1336例,总阳性率为17.2%;HPV感染的各亚型分布中感染频率前8位依次为HPV16型、HPV52型、HPV58型、HPV53型、HPV81型、HPV18型、HPV39型、HPV56型;单一亚型感染1076例,占80.5%;二重感染202例,占15.1%;三重感染47例,例占3.5%;四重感染及以上11例,占0.9%;HPV总感染率及中高危亚型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低危亚型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比较不同年龄组 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基因亚型基本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HPV高危亚型感染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

    作者:郑红云;杨鹏;申复进;李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