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主城区建立单采血小板预约献血模式的探索

李貌;邵杨雅琦;李军

关键词: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预约
摘要:目前,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优质医疗资源的不均匀分布.近些年来大量的患者集中到重庆市主城区的三甲医院就医,医院用血量骤增.单采血小板有突出临床应用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青睐.而重庆地区特殊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使得单采血小板初筛合格率偏低.所以,保持血小板采集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预约献血是无偿献血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理想的血液供需平衡应能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尽量可能减少库存量和缩短库存时间,减少血液资源和耗材损耗.本研究对重庆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预约献血模式进行研究和讨论,以降低因临时招募仓促献血而引起的初筛不合格或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风险,合理安排献血者献血时间,大程度的提高献血舒适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4-201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趋势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2014-201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药性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该院临床分离的884株产ESBLs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结果 分离出的8848株多重耐药菌依次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58.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2.4%,产ESBLs奇异变形菌占7%,产ESBLs产酸克雷伯菌占2.4%.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明显下降;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明显上升,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明显下降,产 ESBLs奇异变形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呈明显下降,产ESBLs产酸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应严格根据微生物室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作者:殷翠香;史瑀;陆德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CTGF、HGF在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肾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87例慢性肾病、4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CTGF、HGF、尿素(BUN)、肌酐(Cr)、胱抑素C(Cys-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肾病患者血清CTGF等指标与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肾病Ⅲ级、Ⅳ级血清BUN、Cr、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病Ⅱ级、Ⅲ级、Ⅳ级血清CTGF、H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 Ⅳ级患者Cys-C、血清CTGF水平随着等级增高而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TGF、HGF、BUN、Cr、Cys-C均与肾小球硬化积分、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TGF、HGF可能参与慢性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联合检测血清CTGF、HGF的水平可对肾纤维化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提供更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褚伟强;巫津晶;钱文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新一代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Anti-CCP试剂盒的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新一代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试剂盒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试剂性能.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文件,评价Anti-CCP试剂盒的准确度、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线性范围,并分别与雅培、罗氏的检测方法作比较,考察其与目前较主流检测方法间的阴阳性符合率.结果 Anti-CCP试剂盒检测准确度符合要求.质控水平1批内和批内精密度分别为2.06% 和2.43%,质控水平2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71%和1.83%.线性范围(0~980 U/mL)符合要求.与雅培化学发光和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6.7% 和78.1%、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2.1% 和94.9%,均大于60%.结论 Anti-CCP试剂盒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试剂性能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适合于检验科常规测定.

    作者:周立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流行性感冒发病初期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通过观察流感患者发病初期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初步建立以流式多重微球芯片技术为主要方法的临床细胞因子检验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4例甲流病毒核酸阳性和20例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的流感样患者作为流感发病组,其中甲流病毒核酸阳性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的流感样患者为甲流核酸阴性组;另选取35例健康对照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全血标本的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趋化因子-10(IP-10)、白细胞介素-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在流感患者发病初期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γ-干扰素(IFN-γ)在流感发病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IL-6、IP-10水平比轻症组、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21、IL-12p70、IL-1β、IL-10、IP-10、IL-2、MCP-1均可作为发热患者的临床生物学评价指标,其中IL-6、IP-10可作为病情进展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娟;赵苗苗;马雪瀛;曲沛;张响;郭杰;周宇;宋淑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导师制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医学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素质的提高,与其临床实习经历密不可分.如何引导学生把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临床工作实际问题,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医学复合型人才,是医学高等院校必须探索的问题.在临床实习阶段施行导师制教学模式,就是要通过带教导师全方面、深层次的指导,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运用临床思维方式,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作者:吴志奇;张洁心;谢而付;张世昌;张炳峰;徐华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代谢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miRNA表达谱差异研究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EC)患者合并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内膜组织miRNA表达谱差异,为研究MS相关EC疾病发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合并MS的EC和未合并MS的EC病灶内膜各3例,1例正常内膜组织对照.提取总RNA,利用miRNA基因芯片检测miRNA表达谱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内膜组织与正常内膜组织间均有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合并MS者与正常内膜组织间存在51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15个表达上调,36个表达下调.未合并MS者与正常内膜组织间存在9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3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两种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间存在10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4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结论 合并MS与未合并MS的EC组织间miRNA的表达差异可能与MS相关的EC发病机制相关,两组患者间差异表达的miRNA可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史咏梅;伍碧梅;唐明慧;李超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HPV亚型与TCT筛查结果的相关性及两者联合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情况的筛查,并用不同方法学对宫颈癌筛查进行评价,优化出佳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HPV导流杂交分型等方法对宫颈刷出物进行检验,对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的宫颈癌筛查资料及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妇科门诊病人的宫颈癌筛查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411例次 HPV亚型中构成比占前10位的亚型分别是:52、16、58、53、39、81、18、51、33、66型;在294标本中,同一标本中检出单一 HPV型别的为198例(67.35%),检出2个亚型的67例(22.79%),检出3个型别的20例(6.80%),检出3个以上亚型的9例(3.06%);对5222例筛查标本用TCT进行细胞形态学的筛查,其阳性率仅有2.53%.对10560例标本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HPV分型检验,其阳性率达17.82%;在402例上皮细胞病变的病例中检出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12+2)型 HPV亚型合计324例,占总阳性病例的80.59%(324/402),如除去81、6、11三个低危型共计43例,其阳性率可达90.25%(324/359).如将45型换成53型统计,则检出病例数为353例,占总阳性病例的91.79%(353/402).除去3个低危型,阳性率可达98.33%(353/359).结论 HPV核酸检验对宫颈癌的筛查效率高于TCT.特别是采用合适HPV亚型组合的多重PCR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具有筛查敏感性高,操作简便,筛查成本低等优点,不失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静敏;贾璋林;符丹雪;林延润;陈平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早期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早期诊断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外科心脏手术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其余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胱抑素C(CysC)血肌酐等指标,对比2组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d、2d、3d时,尿NAG、尿NGAL、尿Kim-1、尿CysC及血肌酐等指标较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可应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能够取得十分准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陈灿锋;王建新;杨小星;彭燕;林欢;梁有卓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宫颈E6/E7检测与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目的 评价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宫颈E6/E7检测检测与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于苏州市永鼎医院就诊的206例宫颈癌高危患者,分别采用宫颈E6/E7检测检测与TCT两种筛查方法,并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宫颈E6/E7检测检测、TCT和联合检测宫颈癌的效能差异.结果 宫颈E6/E7检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CT 的特异度明显高于宫颈 E6/E7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宫颈E6/E7检测、TCT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E6/E7检测相比,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宫颈E6/E7检测与 TCT 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E6/E7检测具有较低的特异度,TCT检查的灵敏度较低;宫颈E6/E7检测与TCT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筛查准确度,并能够提高单独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孟凡祥;郑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175例维吾尔族和汉族炼油工人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克拉玛依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炼油工人长期密切接触油气毒物对自身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及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长期密切接触油气毒物的维吾尔族和汉族炼油工人的175例(汉族112例,维吾尔族63例)和11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汉族70例,维吾尔族4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炼油工人组与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相比,CD4+淋巴细胞中位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炼油工人组与汉族健康对照组相比, CD8+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炼油工人组与汉族炼油工人组相比,CD3+、CD8+淋巴细胞中位数明显升高,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密切接触(5年以上)油气毒物会明显降低炼油工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且对汉族炼油工人的影响显著超过维吾尔族,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的职业防护.

    作者:冯琴;刘文斌;左强强;何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对血清LH、FSH和E2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外孕Ⅱ号方辅助治疗异位妊娠对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9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宫外孕Ⅱ号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LH、FSH、E2、孕酮、HCG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33.9%、总有效率83.05%,观察组治愈率50.85%、总有效率91.53%,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H、FSH、E2、HCG、孕酮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CG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Ⅱ号方能改善异位妊娠患者外周血LH、FSH、E2等指标水平,有一定疗效.

    作者:皮晓岚;张洪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妥洛特罗贴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妥洛特罗贴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大呼气流量(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炎症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FN-γ/IL-4]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 31%)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PEF、FEV1、FVC、FEV1/FVC升高,观察组的 PEF、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IFN-γ、IFN-γ/IL-4升高,IL-4降低,观察组的IFN-γ、IFN-γ/IL-4高于对照组,IL-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能减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作者:王象勇;赵远;罗梦琳;沈起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吸毒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4、miR-126的异常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究吸毒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4、miR-126的异常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戒毒康复中心住院的患有冠心病的吸毒患者共90例,选取同期不患冠心病的吸毒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冠脉造影及冠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并检测血浆中miRNA-24及miRNA-126水平,依据Gensini评分分为两组,Gensini评分≤25分为研究组1(44例),Gensini评分>25分为研究组2(46例),分析miRNA-24及miRNA-126水平与Gensini评分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1和研究组2的miRNA-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miRNA-24水平低于研究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的miRNA-12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的 miRNA-126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NA-24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 -0.147,P<0.05),miRNA-126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139,P<0.05).结论 吸毒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iRNA-24、miRNA-126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miRNA-24逐渐降低而miRNA-126逐渐升高.

    作者:张帆;方勇;潘婉;贺立群;冷沁;范鸿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73例.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培养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采用GN201法,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采用GP法,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3例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共分离出病原菌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67.61%),革兰阳性菌21株(29.58%),真菌2株(2.82%);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共19株,其他依次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7株、大肠埃希菌9株、其他3株;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0株,其他依次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8株、肠球菌3株;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94.74%,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8.4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100.00%,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88.24%;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 G、万古霉素耐药率较高,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耐药率为90.00%,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100.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87.50%,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75.00%.结论 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 G、万古霉素耐药率较高.

    作者:黄长波;林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血浆葡萄糖在不同糖酵解抑制剂-抗凝剂管中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浆葡萄糖在不同糖酵解抑制剂及抗凝剂管中室温放置24 h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对20例志愿者每人采集6支不同糖酵解抑制剂-抗凝剂管血样,采样后室温放置0、2、4、8、24 h后分别测定各管血浆葡萄糖,比较每种样本管放置不同时间葡萄糖水平差异及不同时相样本管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差异.结果 6样本管2h血糖结果与即时测定(0h)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化钠的3样本管放置相同时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样本管采样后2、4、8、24 h血糖结果多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碘乙酸钠3样本管放置不同时间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相同时间3样本管血糖比较,采样后0、2、4小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样后8、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条件相同,两种糖酵解抑制剂管血糖水平比较,除采样后放置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室温放置24 h内氟化钠管更适于血浆血糖检测,抗凝剂种类与抑制糖酵解能力无明显相关.

    作者:罗国霞;李广权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重庆主城区建立单采血小板预约献血模式的探索

    目前,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优质医疗资源的不均匀分布.近些年来大量的患者集中到重庆市主城区的三甲医院就医,医院用血量骤增.单采血小板有突出临床应用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青睐.而重庆地区特殊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使得单采血小板初筛合格率偏低.所以,保持血小板采集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预约献血是无偿献血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理想的血液供需平衡应能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尽量可能减少库存量和缩短库存时间,减少血液资源和耗材损耗.本研究对重庆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预约献血模式进行研究和讨论,以降低因临时招募仓促献血而引起的初筛不合格或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风险,合理安排献血者献血时间,大程度的提高献血舒适度.

    作者:李貌;邵杨雅琦;李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 评估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 SC)来源的外泌体作为一种临床应用生物制品的自身安全性.方法 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外泌体表面标记CD9、CD63,利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 A)检测外泌体的大小及浓度.溶血试验、全身过敏性试验和血常规检测验证外泌体的自身安全性.结果 外泌体表达外泌体特异性分子CD9、CD63,外泌体不会引起溶血、全身过敏反应及血常规异常.结论 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外泌体的一般特征,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为外泌体今后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骆峻;丁利军;周强;韩奕文;缪文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口腔扁平苔藓(OL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维普网等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例对照研究.口腔 HP的感染与OLP的关系采用合并比值比(OR)和相应的95% CI进行评价.使用STATA11.0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异质性,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计算.结果 共纳入7个病例对照研究,包含307例OLP患者和207例健康对照.分析结果显示:OLP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有更高的口腔HP感染率(OR=8.43,95% CI:2.90~2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可能是OLP患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为OLP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但受纳入文献质量的影响,尚需累积大样本的高质量的研究.

    作者:佘杨杨;梁毅舟;农晓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临床样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各项临床样本的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到的17319份临床检验样本,对全部样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统计结果呈阳性的样本,对全部阳性结果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各项临床样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 2016年度呼吸系统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29.94%,血培养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7.90%,大便、尿液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2.13%,伤、创口分泌物与穿刺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18.60%,其他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9.87%,总阳性率为17.45%;2015年度呼吸系统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32.59%,血培养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10.11%,大便、尿液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3.68%,伤、创口分泌物与穿刺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23.45%,其他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14.41%,总阳性率为20.21%;2015年度与2016年度各项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样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可为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评估提供科学性参考.

    作者:鲁艳;付汉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IL-17A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分泌CXCL13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分泌CXCL13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利用IL-17A刺激或预先加入信号通路抑制剂孵育后再进行IL-17A刺激.刺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CXCL13水平.结果 SGC-7901细胞经IL-17A刺激后,CXCL13分泌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预孵育,可显著抑制IL-17诱导SGC-7901细胞分泌CXCL13(P<0.05),核因子κB (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M E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 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则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IL-17A可通过STAT3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分泌CXCL13,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丁子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