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微生物自动化的现状与展望

肖学会

关键词:微生物技术, 自动化, 现状
摘要:传统的微生物诊断主要包括病原菌的培养、鉴定、药敏试验,耗时较长无法满足临床对快速诊断的需求[1].虽然部分医院的细菌鉴定和药敏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但标本的接种、划线、分离、培养依旧靠手工操作.除少数发达国家外,极少有实验室达到了临床微生物的整体自动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微生物的自动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尤其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飞行质谱的出现及液体转运培养基的使用[2-3],为临床微生物的自动化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与印迹法(LIA)检测ANA谱(ANAS)的诊断结果,并分析二者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风湿科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住院及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IIF与LIA分别检测ANA与抗核抗体谱ANA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ANA阳性共127例,ANAS阳性84例,终确诊AID 96例,各种特异性抗体均有检出,优势性检验发现总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IIF检测ANA的阳性率高于LIA,但对于疾病的诊断价值,则LIA检测ANAS优于IIF检测ANA,临床上二者不可互相代替,应联合检测,防止漏检.

    作者:左克;李生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凝血4项指标生物参考区间的实验室验证

    目的 该实验室使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验证厂家推荐的凝血指标参考区间,并建立适用于该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运用日本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对1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凝血4项的检测.结果 经验证厂家提供的凝血4项参考值范围,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r值均大于0.95,表明厂家推荐的参考区间适用于该实验室,可以继续使用.FIB r<0.95,需要重新制定本室的FIB参考区间.不同性别间凝血4项结果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凝血4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4项的测定受特定条件影响较大,为了提高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应该建立该实验室特定条件下测定的正常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检验结果.

    作者:戴庆忠;覃瑜;靳元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诊断妊娠期高血压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对诊断妊娠高血压的意义;评价Hcy、hs-CRP测定对妊娠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包括轻度妊娠期高血压49例、中度妊娠期高血压51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50例;并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孕晚期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Hcy及hs-CRP水平.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清Hcy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则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监测孕妇血清中Hcy及hs-CRP水平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可以评价本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

    作者:平龙玉;杜立树;熊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郴州地区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因构成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该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和相关检测结果,了解该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医院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12月新生儿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科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534例,并统计分析患儿的临床和检验相关资料.结果 患新生儿G-6PD酶缺乏者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9%,新生儿ABO溶血病占高胆红素血症的18.0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占28.1%,细菌感染者占27.4%.结论 该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构成以感染性因素为主,早产儿相对足月儿易患高胆红素血症,加强患儿胆红素水平监测,并对检验结果和病因进行分析,可有效预防和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损害.

    作者:李莉萍;李胜涛;史文元;彭小友;徐玉娟;李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相关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联合红细胞参数在临床常见3种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3种贫血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的红细胞相关参数MCV、MCH、MCHC、RDW SD及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RET%、RET#、IRF、LFR.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DA组MCV、MCH、MCHC、LFR明显减低,RDW-SD、RET%、IRF明显增高;慢性病贫血组,MCHC、LFR明显减低,RED-SD、RET%、IRF明显增高;肾性贫血组MCV、MCH、MCHC、RET#、LFR明显减低,RDW-SD、IRF明显增高.缺铁性贫血组与慢性病贫血组比较,MCV、MCH、MCHC显著减低;缺铁性贫血组与肾性贫血组比较,MCV、MCH、MCHC、LFR显著减低,IRF显著升高;慢性病贫血组与肾性贫血组比较,MCHC、LFR显著降低,而RDW-SD、RET%、RET#、IRF显著升高.结论 网织红细胞联合红细胞相关参数对3种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张伟;丁大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对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分析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的检测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参考区间等对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检测K-正常水平与病理水平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0.38%和0.66%,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0.39%和0.95%;Na-正常水平与病理水平的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0.14%和0.22%,批间精密度CV分别0.31%和0.45%;Cl正常水平与病理水平的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0.60%和0.93%,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0.51%和1.54%,均满足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88)标准.准确度检测结果在室间质评的允许范围.线性:K-Y=0.989 7X+0.490 0,R2=0.997 4;Na-Y=0.996 7X-1.584 8,R2 =0.999 2;C1-Y=0.996 9X+0.294 3,R2=1.000 0.可报告范围:K-1.97~20.44 mmol/L,Na-28.80~195.95 mmol/L,Cl-13.20~164.54 mmol/L.生物参考区间验证通过.结论 验证方案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电解质项目在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等方面均达到了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的要求,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作者:禚金花;刘秀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胆道感染患者387株胆汁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从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中分离病原菌387株,采用K-B纸片法和法国梅里埃VITEK-2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全国和云南省的相关数据采用该院参加全国耐药监测网(CHINET)中胆汁标本分离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胆道感染患者感染比例高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与2013年CHINET胆汁标本中显示的全国和云南省排名前4位的病原菌一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头孢吡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较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且耐药率略高于全国和云南省平均水平;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青霉素G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其余抗菌药物均较敏感;其敏感性均高于全国和云南省平均水平.结论 该院胆道感染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临床医生可首选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头孢吡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经验治疗.

    作者:吕金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CT联合血乳酸清除率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及血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感染性体克患者.观察患者在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第1、2、4d及从ICU病房转出或者死亡前的血乳酸清除率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按照预后情况进行分组,从ICU病房转出患者共110例纳入生存组,死亡组70例.结果 在进入ICU治疗第1天,2组血清P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天开始,生存组患者的血清PCT检测结果出现显著性下降,且直至转出ICU,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死亡组则从第2天开始,血清PCT的检测结果明显升高,且呈现持续升高趋势,2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清除率检测比较,生存组为(27.83±4.8)%,死亡组为(9.2±2.7)%,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进入ICU后,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6h动脉血血乳酸清除率分别为(27.83±4.8)%,及(9.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3,P<0.05).结论 由持续性升高的PCT水平可见患者病情呈加重趋势,而血乳酸清除率是全身灌注及氧代谢的关键指标,其水平升高也反映了无氧代谢的增多,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作者:梁建林;肖伟利;哈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吸虫核酸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热带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血吸虫疫水,尾蚴经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侵入人体而造成感染.根据WHO报告,全世界有超过2亿人感染血吸虫病,孩童的感染率高于成人,我国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4个国家之一.血吸虫病的诊断通常是通过显微观察排泄物中的虫卵来确定[1].但这种方法的灵敏度不高,粪便中排出虫卵分布不均匀和排出量的波动性会对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2].现行主要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核酸诊断,另外还有超声诊断技术,条形码技术诊断等方法诊断血吸虫病[3].现有研究表明核酸诊断对发现血吸虫早期感染有较明显优势,本文就核酸诊断的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莉军;叶青;赵友云;齐自慧;杨梦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种肿瘤标记物检测在宫颈癌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多种肿瘤标记物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的意义.方法 检测216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和非肿瘤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SCC-Ag水平.结果 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A125、CA19-9、SCC-Ag水平明显高于无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25、CA19-9、SCC-Ag水平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Ⅲ和Ⅳ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SCC-Ag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患者,其中Ⅰ期患者的CEA、CA19-9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SCC-Ag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EA、CA125、CA19-9、SCC-Ag检测可协助临床宫颈癌分期诊断及其治疗效果的判定.

    作者:梁指荣;杨洁飞;苏锡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积极心理学在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国家对采供血工作越来越重视,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质量技术规范加以监管,质量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1-4].但当前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普及面和活动效果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积极心理学作为关注和强调挖掘个体内在潜能和积极力量的新学科[5-7],对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借鉴.

    作者:郑春玲;赵琳琳;魏存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丙酮在腔镜活检小组织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简便快捷的腔镜小组织活检流程,缩短腔镜小组织病理诊断时间.方法 利用丙酮能与水、乙醇、石蜡相溶的物理特点,建立简便快捷的应用丙酮对腔镜活检小组织标本256例进行快速石蜡切片制作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应用该法进行组织标本处理及石蜡制片,缩短了病检时间,具有适用范围广、制片质量好、诊断快速等优点.单片出片所需的时间为3~4h(常规需48~72 h),制成的蜡块可切出3~5μm的薄片,切片染色后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清晰,切片优良率达到9S%,切片合格率达到100%,与常规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100%.结论 利用丙酮进行快速石蜡切片制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宏;刘九菊;李宝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比较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SCr)、尿酸(UA)在提示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为早期诊断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妇产医院2012年2~8月6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诊断标准为第6版妇产科学.另外选取同期来该院产前检查正常的晚孕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CC;以生化分析法测定血肌酐(SCr)、尿酸(UA)水平,并加以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各项指标均较正常晚孕者明显增高(P<0.05),但血清胱抑素C上升值相对SCr和UA明显偏小,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果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出现早产、胎盘剥离、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等结果明显较正常的晚孕妇女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其较尿酸(UA)和血肌酐(SCr)较敏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艳;于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及合并HIV感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及合并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血液质量和无偿献血人群特点的关系,为减少HCV经血液传播、预防和控制HCV输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乌鲁木齐血液中心的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及指标抗-HCV、抗-HIV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共调查140 665例献血者,其中男86 179例,占61.27%,女54 486例,占38.73%,年龄范围18~55周岁.血液检测指标不合格率分别为抗-HCV 5.52‰和抗-HIV 2.34‰.结论 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加强临床科学用血等是提高血液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明霞;张洪斌;万建华;刘春荣;赵俊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SCC和CYFRA21-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含量升高的意义

    目的 探索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异常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CC、CYFRA21-1和肌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SCC、CYFRA21-1水平和肌酐均明显升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肾病组中,尿微量清蛋白大于200 mg/L组的SCC、CYFRA21-1数值高于尿微量清蛋白小于200 mg/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SCC和CYFRA21-1异常升高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郑英;凤敏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工作正逐步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模式转变,这就对当前医学检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能否成为高素质检验医师的关键环节,如何让他们通过实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临床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医学检验实习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作者:曹向红;彭传梅;王佳;高辉;王杨;李文庆;孔凡斌;董玉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广东地区育龄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广东地区育龄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广东地区育龄人群发病情况,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监测速率法对广东地区72 921例育龄女性和男性进行G6PD活性定量检测,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地区育龄人群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为4.28%(3 119/72 921),其中育龄男性的发病率为8.98%(989/11 010),育龄女性的发病率为3.44%(2 130%61 911).结论 开展育龄人群G6PD缺乏症筛查工作,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天文;钟志成;黄滨梅;郭浩;陈柯艺;唐斌;尹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住院高危IFI患者126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水平,计算G试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G试验的敏感度(83.0%)高于GM试验(77.4%),而特异度(74.2%)低于GM试验(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92.5%、95.5%、92.1%、92.0%,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G试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更有效地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冯潜;李颖;顾兵;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323例孕早期一站式唐氏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早期一站式唐氏筛查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筛查结果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之间在本院进行孕早期一站式唐氏筛查的20 323例孕妇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20 323例孕早期一站式筛查孕妇筛出高风险孕妇539例,阳性率为2.65%,高风险孕妇通过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胎儿19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5例和其他染色体异常胎儿9例;19 794例筛查低风险孕妇中随访妊娠结局发现4例染色体异常,其中21-三体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结论 孕早期一站式唐氏筛查是产前筛查重要筛查模式,对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有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天文;陈柯艺;唐斌;钟志成;黄滨梅;郭浩;尹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贵阳地区铁路职工血糖、血脂及尿酸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铁路职工血糖、血脂及尿酸水平,为制订相关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6~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4 659例铁路职工的血糖、血脂及尿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男女人群血糖、血脂及尿酸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升高,男性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女性,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尿酸水平则低于女性,各个年龄段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人群项目检出率高低顺序相同,且男性组各个项目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组,两者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不同年龄段各个项目的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路职工高血糖、高血脂及高尿酸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标检出率较高,应重视铁路职工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及早的行为干预工作,以保证职工健康和铁路大动脉的安全.

    作者:朱武军;张富敏;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