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伟峰;阳青兰;李萍;庞丽;张磊;方伟;陈姝子;刘遵建;孙佳琪;杨瑶;林萍
目的:研究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两者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减缓耐药病原菌的产生。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儿童和成人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62.4%和89.7%,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37.6%和10.3%。儿童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排名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卡他莫拉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排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成人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排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排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儿童和成人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2.8%和53.9%。儿童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率较低,小于5.0%;成人对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率较高,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其对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率大于50.0%。结论儿童和成人病原菌株分布和耐药性差异较显著,临床用药应充分考虑,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尽快进行药敏试验,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周聪;柯文才;钱雪琴;胡娟;刘亚隽;张慧;申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血小板输注无效(PT 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输注ABO血型相合且足够剂量的血小板悬液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血小板计数(PL T )未见显著升高、有时反而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和PPR不能达标;临床出血倾向未见减轻等。从而未能防治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导致的出血[1]。引起PT R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可概括为2大类,免疫性因素和非免性疫因素。
作者:郭志海;赵江花;王东红(综述);李利燕(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与降钙素原(PC T )对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开放性骨折并实施手术治疗患者80例,将其分为感染组(37例)和未感染组(43例),2组均于术后1、3、5、7 d采集静脉血检测CD64和PC T水平,评价2种指标在骨折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术后1 d ,感染组CD64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感染组比较,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D64和PCT水平在术后3 d达到高峰,术后3、5、7 d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64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PC T。结论 CD64和PC T测定均有助于骨折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农贤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痰抗酸涂片、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TB‐IGRA )、TB‐DNA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苏州第五人民医院肺结核患者803例,以肺部非结核疾病患者216例作对照,采用以上3种快速诊断技术进行检测,研究其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单一检测指标曲线下面积(AUC)两两比较,痰抗酸涂片检测AUC(0.675)小,诊断效能差,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35.87%、99.07%;TB‐IGRA检测AUC(0.771)大,诊断效能好,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54%、65.74%。二联或三联组合检测两两比较,痰抗酸涂片+ TB‐IGRA、TB‐IGRA+ TB‐DNA及痰涂片+ TB‐IGRA+TB‐DNA的AUC较大,均大于痰抗酸涂片+ TB‐DN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痰抗酸涂片+ TB‐IGRA、TB‐IGRA+TB‐DNA及痰涂片+ TB‐IGRA+TB‐DN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指标诊断比较,多项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其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从成本效益学角度考虑,痰抗酸涂片+ TB‐IGRA、TB‐IGRA+ TB‐DNA联合检测AUC较大,检验效能较好。
作者:陈蕾;徐俊驰;杨玉婷;赵静;王凤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在炎性肠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炎性肠病76例分为克罗恩病(CD )组与溃疡性结肠炎(UC)组。2组空腹采集静脉血2 mL ,经离心处理后收集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型与免疫球蛋白A(IgA)型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及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同时检测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pANCA)。结果 UC组ASCA‐IgG和IgA 的一种以上亚型阳性率低于CD组,其GAB、pANCA阳性率高于CD组(P<0.05);2组PAB均未有阳性;CD组ASCA阳性特异性、敏感性为96.53%、18.75%;UC组pANCA阳性特异性、敏感性为96.37%、53.33%。结论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可为炎性肠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马小波;梁朝霞;徐庆雷;张高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了解佛山某学校职工2007~2014年血糖水平、血脂控制情况,探讨健康体检对人群血糖水平、血脂控制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佛山某学校2007~2014年连续8年进行健康体检的职工86例,对其血糖水平、血脂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研究人群血糖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个指标平均水平和边缘异常率、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平均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呈逐年上下波动,无显著上升或下降趋势。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糖平均水平和异常率无逐年升高趋势,血脂平均水平和异常率呈先上升、后波动的变化趋势,说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得到了较有效的控制,此与定时健康体检的指导作用密切相关。
作者:刘建雷;马卫平;曾赤佳;董晋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CA50)的水平变化及其阳性率,探讨CA50与RA及RA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2015年确诊为RA同时行肿瘤标志物CA50检测的住院患者86例作为RA组,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 RA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疾病活动度分数(DAS2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50阳性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RA 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50水平与 RF、抗CCP抗体、ESR、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与hs‐CRP无相关性,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未发现肿瘤共存依据。结论 RA患者血清CA50升高,且与病情活动度相关,但并不提示相关肿瘤共存,之后患肿瘤风险是否增加仍需继续随访。
作者:吴素琴;邱联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立克次体是一大类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常呈多形性,革兰阴性。根据第2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立克次体目分为3个科,共16个属。多种立克次体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立克次体可通过媒介昆虫的叮咬、排泄物、气溶胶进行传播。由于与媒介生物联系密切,此类传染病通常与战争、贫穷和落后卫生条件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立克次体病在我国已大幅降低。现在,立克次体病是一类新发突发传染病,多种立克次体病如Q热、恙虫病等在多个地区仍是临床常见病,有待引起更多重视。
作者:于永慧;王涛(综述);宋立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性、苯唑西林(OXA )酶基因及流行特性。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40株CRAB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β‐内酰胺酶基因oxa‐23、oxa‐24、oxa‐51和oxa‐58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40株CRAB对16种药物中,对多黏菌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高,耐药率小于或等于5.0%;改良 Hodge试验阳性29株(占72.5%);所有菌株均被检测到含有o x a‐51基因(占100.0%),o x a‐23基因为38株(占95.0%),未检出o x a‐24和o x a‐58基因。结论 oxa‐51及oxa‐23基因是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流行CRAB的主要基因型。
作者:陆丹倩;芮勇宇;杨秋;顾向明;邓冲;王巧媚;邓聚辉;刘美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标本的不同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试验分3组。1组采集自愿者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离心血浆分别放置4℃冰箱及室温(20±5)℃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取出标本进行检测;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1例,每7例标本分别在冰浴、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离心,检测血浆ACTH;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标本离心后,放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时间点取出一定量上层血浆进行ACTH检测。结果血浆标本、不同时间点离心的标本、离心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的标本,在不同时间点及不同保存方法组间检测结果在24h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TA抗凝标本检测ACTH时,标本室温或4℃冰箱放置时,在24h内检测结果变化相对稳定。
作者:林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与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3例作为肺癌组、肺良性疾病患者63例作为肺良性疾病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3例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以酶联免疫法测定SCC水平,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SE、CYFRA21‐1、CEA水平。对比3组CYFRA21‐1、CEA、NSE、SCC表达水平及2种肺癌疾病CYFRA21‐1、CEA、NSE、SCC表达水平,并对比各项肿瘤标志物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肺癌组CYFRA21‐1、CEA、NSE、SC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CYFRA21‐1、CEA、SC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NSE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CEA、NSE、SCC联合诊断敏感性及准确度均高于CYFRA21‐1、CEA、NSE、SCC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特异性较CYFRA21‐1、CEA、NSE单独诊断略有降低。结论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NSE、SCC、CYFRA21‐1与CEA水平异常增高,联合检测NSE、SCC、CYFRA21‐1与CEA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度及敏感性,同时对鉴别肺癌类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吴寒静;王凯;马卫红;李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门诊符合M S诊断标准的患者61例为M S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门诊查体健康人群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MS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为(112.6±18.6)pg/mL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0.3±5.7)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与静脉空腹血糖水平(FPG)、腰臀比(WHR)、收缩压(SBP)和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0、0.626、0.595、0.595,P<0.05);血清 NT‐proBNP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745,P<0.05)。结论血清NT‐proBNP与MS密切相关,血清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估MS患者早期预防高危因素的标志物之一。
作者:赵沙沙;董钊;武士芳;张飞飞;张景义;张馨允;高景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与老年2型糖尿病汉族与少数民族患者的相关性,观察2种药物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罗氏601全自动分析仪检测骨代谢标志物。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93例。治疗方面分为2组,1组口服碳酸钙D3每日500 mg ;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D3,1支7.5 mg(30万单位),1次/年,共17例。另1组口服碳酸钙D3每日500 mg ,同时口服骨化三醇每日0.25μg ,共23例。结果男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均低于参考值区间,甲状旁腺素与参考值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女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均低于参考值区间,甲状旁腺素高于参考值区间。少数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骨钙素、甲状旁腺素参考值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前者25‐羟基维生素D低于后者。2种药品治疗前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均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前甲状旁腺素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可作为骨质疏松高发人群的早期干预与合理治疗依据。
作者:刘鑫;王虹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以评估筛查系统的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91例中孕期孕妇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的电话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91例孕妇中,随访成功8166例,随访成功率为72.32%。低风险组10604例,随访成功7657例,随访成功率72.21%;高风险组687例,随访成功509例,随访成功率74.09%。孕产妇的工作调动频繁、手机更换频率高及当前社会诚信度较低是造成随访成功率低的可能原因。结论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起重要作用。通过随访,可了解筛查的假阳性、假阴性率,监测产前筛查工作质量。
作者:白秀伟;闪全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建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20 m g阿立哌唑血液中的药物水平范围。方法采用阿立哌唑检测方法测定阿立哌唑在血液中的水平。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服用阿立哌唑20 mg/d ,服药1周后,采集血液,采用美国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数据采用 x ±1.96 s表示,从而确定其血药水平范围。结果服用20 mg阿立哌唑1周后,患者血药水平范围为90.57~438.67 ng/mL ,女为144.57~438.67 ng/mL ,男性为90.57~429.26 ng/mL。结论成功建立20 mg时血药水平范围,且在相同剂量下,男性低于女性。
作者:杨娜;孙丽芳;方洁芸;张大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幽门螺杆菌(H P )是医学界常见致病因子之一,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人类与 H P共同进化达60000余年。大量资料表明,HP感染与胃部疾病有紧密联系。目前,HP作为胃癌常见致病因子,占全球胃癌的5.5%[1],HP感染与地理区域、年龄、社会经济状态、教育程度、生活环境及职业等因素相关,以发展中国家为常见,其中80%的感染人群为中年人。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称,H P是常见细菌感染,感染全世界50%~75%的人口[2],我国人群平均感染率高达58.08%[3]。
作者:张利红;程静静;夏和先(综述);许华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浆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方法选取该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浆CysC与 Hcy、D‐D和hs‐CRP进行检测。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浆Hcy、CysC、hs‐CRP、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面积梗死患者血浆Hcy、CysC、hs‐CRP、D‐D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面积梗死和小面积梗死患者。结论血浆Hcy、CysC、hs‐CRP、D‐D各项指标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联系,对上述几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患者尽早得到治疗。
作者:朱作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评估健康人及孕妇尿液分析工作中 U F‐500i尿液分析仪合理应用的意义。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接受检查孕妇共86例(分析组),同期选取90例健康人(常规组)作比对,取所有受检对象中段尿液标本,选择U F‐500i尿液分析仪开展检查工作,再与显微镜设备检查结果客观对照,重点观察2组受检对象尿液参数中的阳性情况。结果 U F‐500i尿液分析仪诊断结果显示,分析组中结晶指标假阳性率为34.38%,白细胞指标假阳性率为29.73%,病理管型指标假阳性率为30.00%,红细胞指标假阳性率为32.50%,而常规组分别为15.38%、12.50%、7.89%和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健康人及孕妇而言,在尿液分析工作中选择U F‐500i尿液分析仪效果突出,但为进一步提升检查工作质量,建议联合采用尿沉渣镜检技术。
作者:唐民;秦建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荆门市居民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荆门市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荆门市大于或等于40岁居民9303例,对脑卒中调查中H cy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血清 H cy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大,血清 Hcy水平逐渐增高,以10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比较,70岁及以上人群与前一年龄组比较血清 Hcy水平增高显著,Hcy水平异常率与前一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血清Hcy水平高于农村居民(P<0.05),脑卒中人群血清Hcy水平高于非脑卒中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门市40岁及以上居民血清 Hcy水平较高,对居民身体健康存在较大隐患,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检测血清 Hcy水平,以便预防和及时治疗脑卒中。
作者:鄂立红;业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查对预防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8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9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34例未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浆B型钠利尿肽(BNP)、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T‐proBNP与LVEF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62.13±3.24)pg/mL、(824.32±82.1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9.43±1.32)pg/mL、(71.43±6.46)pg/mL],LVEF水平[(50.15±5.14)%]显著低于对照组[(66.25±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T‐proBNP和LVEF呈负相关(r=-0.38、-0.67,P<0.05)。结论血浆NT‐proBNP能较好地预防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发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健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