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谷慧敏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药物疗法, 抗溃疡药(中药)/治疗应用, 人类
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康复新液,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5.o%.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两组愈合者6个月、12个月内复发情况治疗组为11.76%,对照组为5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新液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宣教在静脉留置针护理满意度中重要性的调查

    目的 探讨护士宣教在静脉留置针护理满意度中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867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宣教组和未宣教组静脉输液护理的认知度及接受度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宣教能显著提高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的满意度.结论 护士宣教是临床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的重要一环,应当常态化与制度化.

    作者:秦泽红;王锐;钱立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片致过敏反应

    1 病历摘要女,30岁.孕3产2.因停经86 d,于2010-09-25来我院就诊,要求终止妊娠并收治入院.予以口服流产药.患者既往无过敏史,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于2010-09-26晨空腹顿服米非司酮150 mg(凉开水送服)无不适.

    作者:张蕾;刘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门诊患者跌倒的防范对策

    跌倒是指无论可否避免,在平地行走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并造成伤害[1],患者跌倒是医院常见意外事件之一,跌倒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不仅导致患者机体的损伤,同时还影响患者对医疗安全的信任度及心理健康,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笔者对门诊患者跌倒的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陈军华;熊慧;张倩;许年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产科手术致输尿管阴道瘘1例

    1 病历摘要女,29岁.第二胎足月,行剖宫产术+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生产1男婴,术后数天出现阴道口不自主渗液.在当地医院行有关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后诊断为膀胱阴道瘘,未予特殊处理.转诊至我院后,予留置尿管,阴道渗液未见减少.静脉滴注亚甲蓝后,可见阴道后穹窿部有蓝色渗液,用干棉球蘸干渗液后再观察,见宫颈口干燥,无明显蓝染液体渗出,阴道后穹窿部5点钟处可见一细孔,有蓝色液体由此渗出.

    作者:欧阳昀;刘萃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流程管理在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建立和实施规范流程的护士交接班,提高交接班工作质量.方法 运用流程管理的理论,制定规范的交接班流程,以护士掌握患者病情和落实护理措施的程度,以及护士提出预见性护理观察和患者了解健康宣教内容为评价指标,检验其效果.结果 采取流程管理的护士交接班后,护士在掌握患者病情、落实护理措施以及对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均好于原有的交接班方法.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结论 采取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

    作者:肖威;钱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182例风险管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风险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06-2010-06收治的182例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实行风险识别与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观察风险管理后的效果.结果 2007年与2009年护理质量对比,患者投诉由2起降低为0,护理差错由1起降低为0,患者满意度由93.24%上升至98.87%.结论 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丽华;张晓莉;李凤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误诊为脑瘫1例分析

    本文对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误诊为脑瘫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岁.因尿失禁走路不稳3 a余,于2010-05-26入院.该患儿出生1个月以后其母亲发现患儿有尿失禁,随年龄增长尿失禁无好转.

    作者:常志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腹部损伤180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患者的诊治结果.结果 痊愈169例(93 4%),死亡11例(6.1%),死亡原因为难以纠正休克、MODS及并发症.结论 完善的抢救制度和高素质的抢救队伍,掌握手术探查指征,准确诊断,及时手术,注意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及损伤控制复苏的应用,重视围手术期管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卞力军;徐时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的应用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绞痛患者术后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设计,入选行择期PCI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PCI术前1.5~2.5 h一次性口服曲美他嗪60 mg.于术前及术后18~24 h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浓度.结果 PCI术后两组cTn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TMZ组cTnT及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一次性口服曲美他嗪60 mg可显著降低术后血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发挥抗心肌损伤作用.

    作者:申艺冬;吕新湖;曹亚珍;杜丽梅;司东雷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深度创面修复32例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各种深度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9-10-2010-12对32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各种深度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2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深度创面修复效果优良.结论 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引流管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梁丽枝;赵晓春;王雪;张晓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药物临床试验中试验用药品的护理管理

    药物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是新药上市前必经的关键环节.试验用药品则是临床试验中的试验药物、对照药或安慰剂[1].研究护士作为试验用药品的管理者,其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临床试验的结果及受试者的安全[2].

    作者:杨春梅;毕晓英;黎艳艳;杨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FP与TP序贯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 对FP与TP序贯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人组32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开始放疗,放疗结束后开始第2周期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量至60~70Gy.共行4~6周期化疗.结果 FP组总有效率78.6%,TP组总有效率77.7%.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2,P>0.05),TP组的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高于FP组.结论 两种方案序贯三维适形放疗的有效率相似,TP方案的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FP方案.

    作者:崔洁;赵红;冯谢敏;宋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HSP70-抗原肽负载的DCs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heat shock protein 70-peptide complexes,HSP70-PCs)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并与未加抗原的DCs进行比较.方法 用加热、ADP亲和层析法提取肺癌细胞HSP70-PCs作为抗原,使之与DCs共同培养,检测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未加抗原的DCs比较,加入HSP70-PCs的DCs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明显升高.结论 负载HSP70-PCs的DCs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明显高于未加抗原的DCs.

    作者:卢卫平;贾春祎;王启文;张立新;王宝;张晓凯;刘玉侠;赵鑫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胃癌7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自2009-01-2010-12我科对76例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使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9例,女17例,年龄39~81岁.

    作者:庞雪芬;徐清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及护理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静脉给药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手段,而一旦发生外渗,轻者可造成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治疗过程.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徐志香;胡君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30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方法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30例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0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整体化的护理,25例症状消失,脑脊液化验正常,其中2例出现肢体偏瘫,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 加强对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观察,早期规范的治疗和整体化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冯卫红;田燕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晚期肺癌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65例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肿瘤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广谱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和骨髓移植的开展,肺部真菌感染明显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1],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肺癌患者的感染率明显增高,我院2006-2009年发生老年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6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常华;翟春凤;张福芝;冯月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破伤风抗毒素与支链氨基酸不宜配伍

    破伤风抗毒素系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本品含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可用于破伤风杆菌感染预防.

    作者:刘雪南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双相障碍误诊2例分析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符合症状学诊断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1]>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严重精神疾病.对双相障碍误诊2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朝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致牙龈增生

    1 病历摘要男,64岁.主因发作性眩晕2 d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 a,糖尿病史2 a.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治疗5 d后痊愈出院,出院后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得高宁)10 mg、 2次/d,二甲双胍2.5 mg、3次/d,肠溶阿司匹林75 mg、1次/晚.0.5 a后出现下颌牙为主的牙龈增生,自认为牙周炎,先后口服红霉素、甲硝唑等效果不佳,又在诊所就诊,考虑糖尿病并发症,口服复合维生素B等治疗后仍不见效.

    作者:杜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