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后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法对患者舒适效果的影响

邹喜荣

关键词:输注, 静脉内/方法, 头针/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对患者舒适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解放军169中心医院住院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拔针,观察组患者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观察两组拔针时疼痛感觉、针头回血、滴血、溢液、污染床单被褥、皮下淤血及血管弹性减退的情况.结果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回血、溢液、疼痛、皮下淤血及血管弹性减退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根据患者的需求给患者创造了舒适的治疗环境.结论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提高了患者身心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羊膜代阴道成形术18例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羊膜代阴道成形术的健康教育.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先天性无阴道的患者采用羊膜覆盖人工阴道的方法进行羊膜代阴道成形术,针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健康指导、肠道准备、饮食健康指导及术后病情观察、人工阴道护理和出院的健康教育.结果 经术后随访0.5~1 a,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正确的健康教育,保证患者坚持使用阴道模具对手术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申素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上消化道出血1例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为颅内动脉瘤,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鲜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报道.该类病例护理经验的总结亦鲜有报道.

    作者:汪丽君;赵立波;谢代鑫;杨健;孙后超;唐翠;高群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致牙龈增生

    1 病历摘要男,64岁.主因发作性眩晕2 d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 a,糖尿病史2 a.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治疗5 d后痊愈出院,出院后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得高宁)10 mg、 2次/d,二甲双胍2.5 mg、3次/d,肠溶阿司匹林75 mg、1次/晚.0.5 a后出现下颌牙为主的牙龈增生,自认为牙周炎,先后口服红霉素、甲硝唑等效果不佳,又在诊所就诊,考虑糖尿病并发症,口服复合维生素B等治疗后仍不见效.

    作者:杜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科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导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无毒无害,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所以已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特别适合小儿患者使用.其特点是减少了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了患儿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同时有利于血管的保护和紧急抢救.临床常用于输液、输血及静脉取血,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每天静脉穿刺给患儿增加的痛苦,可随时给药,对于危重患儿紧急抢救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潘星南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官产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100例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随访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第1次下地活动时间.结果 两种方法镇痛效果确切,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第一次下地活动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作者:刘梅;管朝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非语言沟通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是一个特定的诊疗场所,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患者,手术期间与患者接触、交流的时间短暂,沟通比较少,而患者对手术的各种心理反应,会影响麻醉与手术效果,因此,手术室工作人员可利用非语言交流来增强护患信任度、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有利于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李景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重症肝炎25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25例重症肝炎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结果 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与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重症肝炎正确的护理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华莹;张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3种方法治疗孢子丝菌病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抗真菌药碘化钾、碘化钾联合伊曲康唑、碘化钾联合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孢子丝菌病42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4例.1组用10%碘化钾10 ml,3次/d,口服;2组用10%碘化钾10ml,3次/d,口服,联合伊曲康唑100 mg,2次/d,口服;3组10%碘化钾10 ml,3次/d,口服,联合特比萘芬250 mg,1次/d口服.按疗效标准观察8周.结果 8周治愈率2组及3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2组、3组治愈率均优于1组(P<0.05).结论 证明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王宇;周洪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高年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15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年龄白内障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0例(178眼)行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0.4~0.5者68眼占38.20%;0.6~1.0者89眼占50%;≥1.0者21眼占11.80%.结论 良好的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使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建云;杨建;王云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晚期肺癌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65例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肿瘤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广谱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和骨髓移植的开展,肺部真菌感染明显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1],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肺癌患者的感染率明显增高,我院2006-2009年发生老年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6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常华;翟春凤;张福芝;冯月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胃癌7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自2009-01-2010-12我科对76例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使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9例,女17例,年龄39~81岁.

    作者:庞雪芬;徐清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对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术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深静脉置管术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 采用集中授课、统一发放自学材料、学术交流、现场操作、实地指导的培训方式对我院54名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培训,比较护士培训前后的效果.结果 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医生满意度、10 min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加强护士深静脉置管术规范培训能增加医护间默契度、提高深静脉置管术10 min内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美秀;路海云;谢佩珠;温春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FP与TP序贯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 对FP与TP序贯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人组32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开始放疗,放疗结束后开始第2周期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量至60~70Gy.共行4~6周期化疗.结果 FP组总有效率78.6%,TP组总有效率77.7%.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2,P>0.05),TP组的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高于FP组.结论 两种方案序贯三维适形放疗的有效率相似,TP方案的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FP方案.

    作者:崔洁;赵红;冯谢敏;宋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多种微量元素Ⅱ针与维生素C存在配伍禁忌

    1 病历摘要男,28岁.于2011-01因特大面积烧伤收住入科,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液500 ml加普通胰岛素16 U+10%氯化钾10 ml+辅酶A 100 U+三磷酸腺苷注射液40 mg+维生素C注射液4 g+多种微量元素Ⅱ针6 ml静脉滴注,在配药过程中发现多种元素Ⅱ针(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与维生素C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混合后立即变色,查看多种微量元素Ⅱ针说明书,上面注明在配伍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使用时不可直接添加其他药物,以避免发生沉淀,立即告知医生,医生给予更改医嘱.

    作者:王林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深部脑刺激在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神经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包括:包括帕金森病、癫痫、神经病理性疼痛、脑缺血、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

    作者:许红力;李承瑞;吴晓寒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快速准确采取股动脉血的方法

    在ICU病房,采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是一项常见的操作,通过血气分析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护师是采血的操作者,能快速而准确的采取动脉血,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股动脉较粗易于固定,常作血气分析采血的首选部位.现将在ICU学习1个月,成功采取40次动脉血的方法分享一下.

    作者:罗茉莉;郑建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剖宫产1120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通过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Thrombosis,DVT).方法 对1 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回顾性探讨,并对发生下肢DVT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了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只有1例发生下肢DVT,经综合治疗护理,1例患者短期内完全康复.结论 剖腹产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下肢DVT的发病.

    作者:邹莉;戴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人文关怀在儿科初检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研究儿科初检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门诊医疗护理的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通过对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环境管理,家长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人文关怀体系.结果 通过人文关怀在门诊工作中的应用,降低了投诉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把人文关怀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深入每一位护理执行者心中.结论 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理念在儿科初检工作中能缩短就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石凤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冷热交替法成功治疗完全性吞咽障碍2例分析

    吞咽障碍是当前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是治疗中的难题,患者往往因不能正常饮食终耗竭而死.笔者采用冷热交替法治疗重度吞咽障碍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晓冷;吴永奎;程子辉;孙松涛;张日;蔡志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高龄患者巨大褥疮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预防老年人巨大褥疮的形成,找到发生褥疮的相关性因素,做好预防.方法 分析褥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28例高龄患者发生褥疮与原发病、照顾者相关知识缺乏及高龄人生理及病理因素关系较大,经过采取积极的治疗与精心护理措施后,均治愈或好转.结论 高龄患者为压疮高发人群,应针对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作好积极的预防和护理,以提高高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育淑;孔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