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年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15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陈建云;杨建;王云香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高年龄白内障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0例(178眼)行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0.4~0.5者68眼占38.20%;0.6~1.0者89眼占50%;≥1.0者21眼占11.80%.结论 良好的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使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梅毒抗体阳性患者手术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侵入人体后经过2~3周潜伏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作者:孟国印;祁晓英;杨丽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超高龄老年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服务探讨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保健的水平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90岁的超高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的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减轻痛苦、延长寿命、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等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挑战.现将老年病房工作积累的护理服务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裘星;王英;罗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超声探查对降低PICC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 了解应用超声探查后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降低PICC合并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了解穿刺前行超声检查确定血管形态、走行及周边情况后行颈外静脉PICC的患者409例,常规经验性评估行颈外静脉PICC患者386例,分析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探查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与非探查组,静脉炎由6.0%降至1.2%,血栓发生率由10.1%降至2.0%,导管易位率由3.9%降至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置管前行血管超声确定颈外静脉分型再行置入PICC,可有效地降低PICC合并症.

    作者:郭彩霞;刘花;黄小亮;裴艳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重症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方法 分析12例重症神经外科术后发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形成的高危因素,并开展综合护理.结果 12例患者中除1例并发肺栓塞死亡外,10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下肢轻度肿胀.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重症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并采取综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唐新华;许一玲;袁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的应用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绞痛患者术后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设计,入选行择期PCI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PCI术前1.5~2.5 h一次性口服曲美他嗪60 mg.于术前及术后18~24 h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浓度.结果 PCI术后两组cTn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TMZ组cTnT及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一次性口服曲美他嗪60 mg可显著降低术后血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发挥抗心肌损伤作用.

    作者:申艺冬;吕新湖;曹亚珍;杜丽梅;司东雷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全身弥漫性皮下气肿1例分析

    对全身弥漫性皮下气肿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7岁.主因间断呼吸困难伴咳痰、乏力半月加重1 d.患者于2011-04-05左右无明显诱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更为明显,同时伴有胸闷、心悸、咳痰、咳黄白色黏痰,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查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左肺感染,给予控制感染、胸腔穿刺第3次抽胸水后反而呼吸困难较前加重,出现出汗、喘息明显,2011-04-19复查胸片提示:液气胸,右肺压缩60%~70%,随即胸腔穿刺抽气后并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持续引流气体,为进一步诊治,特来我院,门诊以肺部感染、液气胸(右侧)收住我科.

    作者:高建苑;韩亚军;房海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32例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的原因进行探讨,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57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32例血流量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指导护理、专业护理及伴随护理,以保证内瘘的通畅.结果 造成动静脉内瘘血流不畅的原因有穿刺前对内瘘评估不足,穿刺技术不过硬及压迫方法不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患者自我护理意识不强等,通过积极处理可以使内瘘血流量达到透析的要求.结论 通过科学护理,可以使自体动静脉内瘘延长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洁英;滕海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78例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后康复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78例接受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予以良好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后观察,系统的康复训练、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7 d均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 系统的护理在患者术前术后起到重要作用,术前术后的功能训练,心里护理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郜蔓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与管理

    目的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加强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淘汰旧的供应模式,按标准建立消毒供应中心,明确职能,规范流程,强化管理.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改建,形成有效规范的清洁、消毒、灭菌循环系统,确保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更有利于管理和质量的控制,减少污染扩散,简化作业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实现无菌物品零缺陷.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介绍一种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法

    读了<护理研究>1999年10月第13卷第5期刊登的<根据皮试结果决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次数>一文,受益匪浅.从2007-05-2011-02我们在这一方面也做了探索,对于外伤、烫伤、烧伤的患者根据年龄、皮试结果进行脱敏注射,现已注射10 000例,无不良反应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惠玉;李剑平;郑菊妃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夫精人工授精及指导同房早孕妇女的心态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夫精人工授精早孕妇女及指导同房早孕妇女的心理状况,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夫精人工授精早孕妇女心理状况及指导同房早孕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夫精人工授精早孕妇女比指导同房早孕妇女心理压力较大.结论 在生殖领域里,人们往往只注意完成妇女的妊娠过程,而忽略了心理因素对其重要影响,因此,对早孕妇女要加强其心理护理,使其安全、平稳的度过妊娠期.

    作者:刘晓英;张海伟;张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非在编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调动非在编护士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加强培训,转变非在编护士观念,提高薪酬福利待遇,提供组织关怀工作,发挥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表率作用,护理评优等方法调动护士积极性.结果 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受到患者及家属高度赞誉,收到锦旗44面、感谢信592封,患者满意度98.9%,比2009年提高0.7%.结论 非在编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主动为患者服务,夯实基础护理,得到患者及医生认可,提升了自身素质,找到了职业归属感,实现了个人价值,稳定了护理队伍.

    作者:冯成梅;林玉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静脉输液后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法对患者舒适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对患者舒适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解放军169中心医院住院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拔针,观察组患者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观察两组拔针时疼痛感觉、针头回血、滴血、溢液、污染床单被褥、皮下淤血及血管弹性减退的情况.结果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回血、溢液、疼痛、皮下淤血及血管弹性减退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根据患者的需求给患者创造了舒适的治疗环境.结论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提高了患者身心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喜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克罗恩病行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循证探讨克罗恩病患者适宜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 将2007-01-2010-09克罗恩病患者26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试验组)14例与常规营养组(对照组)1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后营养学指标及免疫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克罗恩病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能有效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杜丽华;荣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视神经脊髓炎33例分析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MO)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激素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经治疗后,21例疗效显著,占63.63%,总有效率87.87%;采用近视力表对治疗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所有病例治疗后视力显著改善.结论 NMO与MS不同的临床与病理表现,病变仅局限于视神经和(或)脊髓部位,呈进行性或复发-缓解病程,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NMO急性发作治疗有效.

    作者:陈志杰;祁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东菱迪芙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东菱迪芙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东菱迪芙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长春西汀治疗,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东菱迪荚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许素娟;田红军;贺力男;李彦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腹部损伤180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患者的诊治结果.结果 痊愈169例(93 4%),死亡11例(6.1%),死亡原因为难以纠正休克、MODS及并发症.结论 完善的抢救制度和高素质的抢救队伍,掌握手术探查指征,准确诊断,及时手术,注意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及损伤控制复苏的应用,重视围手术期管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卞力军;徐时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前列腺癌误诊为风湿痛1例

    1 病历摘要男,56岁.背痛2 a余,先后于2007-12-03和2008-07-01在某区医院治疗,病程中无低热、 消瘦.多次检查血沉、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胸部正侧位片、全脊柱MRI均正常,应用多种抗炎镇痛治疗疼痛不见减轻.后在我院做健康体检,做超声波检查时发现前列腺一小包块,经病理切片,证实为前列腺癌.

    作者:梁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肝肾上腺增生性结节1例分析

    对肝肾上腺增生性结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3岁.因高血压病4 a,肝区不适3个月入院.全身CT示:肝右叶占位,大小约9 cm×6 cm×3 cm,其他脏器包括肾上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肝右叶占位.肝血管瘤?于入院后第3天手术.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应用替硝唑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

    1 病历摘要男,46岁.因下颌蜂窝组织炎应用替硝唑400 mg,每隔8h静脉滴注1次.用药期间饮酒,40 min后出现呕吐、胸闷、憋气症状,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巩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