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的护理

张宁

关键词: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护理, 综合征
摘要: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i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ES)初是由Hinchey等于1996年报道的一种临床-放射综合征,是一组具有不同病因但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1-3].我科于2010-03收治1例此病患者,通过全程悉心护理,体会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和法治疗女性黄褐斑理论探讨

    女性黄褐斑是一种中青年女性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色索沉着性改变的皮肤病,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

    作者:皇甫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误诊5例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肝脏疾病.该病早期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以致有些患者已发现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明显黄疸仍未得到正确诊断.

    作者:陈叶青;周国华;刘树旗;王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喉癌切除术后并发咽瘘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

    我院耳鼻喉科2006-2010年间,咽喉恶性肿瘤根除性手术166例,并发咽漏8例,发生率为4.82%,咽漏的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内为8%~35%[1],患者切口处皮肤红肿、疼痛、逐渐浸润,甚至分泌物外溢,体温升高.采用局部引流、换药、加压包扎,小的瘘口多能自行愈合.咽瘘口大时,愈合较难,应采用鼻饲,局部用双氧水或抗生素盐水冲洗,再用烧伤膏或抗生素纱条换药,稍加压包扎,加强营养,适量给予静脉营养药和抗生素,终都能痊愈.现将咽瘘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琼华;谭家琼;林琼;田桂登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HSP70-抗原肽负载的DCs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heat shock protein 70-peptide complexes,HSP70-PCs)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并与未加抗原的DCs进行比较.方法 用加热、ADP亲和层析法提取肺癌细胞HSP70-PCs作为抗原,使之与DCs共同培养,检测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未加抗原的DCs比较,加入HSP70-PCs的DCs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明显升高.结论 负载HSP70-PCs的DCs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明显高于未加抗原的DCs.

    作者:卢卫平;贾春祎;王启文;张立新;王宝;张晓凯;刘玉侠;赵鑫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护士宣教在静脉留置针护理满意度中重要性的调查

    目的 探讨护士宣教在静脉留置针护理满意度中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867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宣教组和未宣教组静脉输液护理的认知度及接受度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宣教能显著提高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的满意度.结论 护士宣教是临床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的重要一环,应当常态化与制度化.

    作者:秦泽红;王锐;钱立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深度创面修复32例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各种深度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9-10-2010-12对32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各种深度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2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深度创面修复效果优良.结论 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引流管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梁丽枝;赵晓春;王雪;张晓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PDCA循环管理促进护生对实习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目的 评价PDCA循环管理方法于护理教育相结合,促进护生对实习过程的认知及行为的改变,提高护生实习带教质量.方法 对护生和带教老师进行调查问卷,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临床带教相结合,促进护生实习过程中行为改变.结果 护生由原来的平均理论、实践成绩86、90,分别提高至:94、95,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0%提高至96%,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满意度由原来的80%提高至94%.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和护理临床带教相结合,可提高护生对实习的认知程度,提高实习和带教质量,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作者:金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45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2008-05-2010-12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2~3 h,术中出血50~100 ml,均未输血,切口一期愈合,术后第2天拔除胃管和导尿管,并指导患者床上坐起,第三日拔除伤口引流管,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8~10 d出院,3例出现皮下气肿,2例出现高碳酸血症.结论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径路直接,不受腹内脏器的干扰.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曹绒霞;杏玲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鼻骨骨折复位时晕厥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患者复位时发生晕厥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鼻骨骨折患者复位时发生晕厥的原因,改进护理方法,包括采取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适宜体位等.结果 心理因素导致晕厥2例,疼痛导致晕厥1例.结论 针对晕厥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全面的护理干预,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护理能有效减少晕厥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于广红;陈琦;全益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同路径下经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后腹腔与经腹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情况.方法 采用经后腹腔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18例,结石位于左侧9例,右侧9例.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21例,结石位于左侧12例,右侧9例,将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剂运用情况、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经后腹腔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相比,后者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赵宪龙;李德明;王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输卵管癌误诊为阴道癌1例分析

    对输卵管癌误诊为阴道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3岁.因阴道流血2个月伴腰痛2 d于2010-11-01入住我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于阴道上端右侧可见一3 cm×3 cm大小肿物,质软,紫黑色,包膜完整,无明显触痛,无出血及破溃.

    作者:饶爱勤;李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异位妊娠误诊56例分析

    将我院2000-01-2010-12收治的异位妊娠误诊5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发病年龄18~42(平均26)岁.已婚52例,未婚4例.院内误诊22例,院外34例.有明确停经史50例,下腹痛49例,伴肛门坠胀10例,阴道不规则流血29例,宫颈举痛24例.

    作者:张柏燕;肖滨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康复新液,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5.o%.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两组愈合者6个月、12个月内复发情况治疗组为11.76%,对照组为5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新液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谷慧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 了解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骨科手术病历186份回顾性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一种抗菌药物96例(51.61%),两联用药78例(41.94%),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较大.术前、术中、术后用药时间合理率分别为72.04%、84.95%、68.82%.结论 有差距,应加强宣传引导以期获得更好的结果.

    作者:李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Thorne精神支持治疗优势手损伤19例的护理

    我院于2008-01-2011-01收治19例因工作不慎所致的优势手损伤而致功能障碍的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均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乃至自杀倾向.护士运用Thorne精神支持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均在伤口愈合后顺利出院,分析如下.

    作者:赵丹;高小雁;沈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肺癌化疗87例的舒适护理

    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1].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目的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为了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笔者自2008-09开始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赖世芳;柳香梅;张兴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3种方法治疗孢子丝菌病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抗真菌药碘化钾、碘化钾联合伊曲康唑、碘化钾联合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孢子丝菌病42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4例.1组用10%碘化钾10 ml,3次/d,口服;2组用10%碘化钾10ml,3次/d,口服,联合伊曲康唑100 mg,2次/d,口服;3组10%碘化钾10 ml,3次/d,口服,联合特比萘芬250 mg,1次/d口服.按疗效标准观察8周.结果 8周治愈率2组及3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2组、3组治愈率均优于1组(P<0.05).结论 证明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王宇;周洪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腰神经后支的解剖结构探讨

    近年来人们对腰神经后支和骨纤维孔已作了不少研究,腰神经后支受压后易产生临床症状,现对其走行、分支及腰神经通道周围的解剖结构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陆迪;任宝松;张凡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病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疾病谱的改变,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多[1].老年病科患者年龄大,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长且伴有多脏器的疾病,护理工作量大,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要求老年病科的护士从思想素质到业务素质都要提高认识,具有一定的专科水平.护理进入了一个加快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护理专业的只能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延伸.

    作者:苏林娜;王英;罗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童外耳道胆脂瘤2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1例4~12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以患耳疼痛、渗液就诊,有血性液17例,CT报告为外耳道软组织样影.12例外耳道内段扩大;8例鼓膜内移;4例侵入中耳.术中见胆脂瘤为黄白发亮或干酪样,13例外耳道骨部皮肤不同程度缺损;10例鼓膜后上象限上皮受损;5例鼓膜穿孔;2例锤骨柄破坏.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侵袭破坏性强,早期症状隐匿,多在耳痛、感染时发现,应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

    作者:刘志印;史霞;张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