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燕;肖滨增
本文对子宫动脉栓塞抢救中孕引产产后大出血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2岁.G3P2宫内孕5+月,于2010-11-03下午因计划外怀孕而入院行利凡诺引产术,于2010-11-05T9:30顺娩出一死女胎,15 min后胎盘娩出完整,胎膜不完整,查宫颈无裂伤,给予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至11:00出血量约120 ml,子宫收缩好,BP 92/60 mm Hg,转送病房观察.
作者:李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对颅骨缺损钛板修补术后并发严重感染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男,35岁.主因车祸后头部受伤伴昏迷不醒2 h急诊收入院.入院查体:患者意识呈浅昏迷状态,左额面部多处擦挫伤,双眼球居中,左侧瞳孔约3 mm,光反应灵敏,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呼吸节律尚规整,心律齐.右侧肢体可见不自主活动,肌力反应基本正常,左侧肢体肌力减退,左上肢刺痛肌力反应在Ⅲ级左右,左下肢在Ⅱ级左右,肌张力不高.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士深静脉置管术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 采用集中授课、统一发放自学材料、学术交流、现场操作、实地指导的培训方式对我院54名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培训,比较护士培训前后的效果.结果 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医生满意度、10 min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加强护士深静脉置管术规范培训能增加医护间默契度、提高深静脉置管术10 min内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美秀;路海云;谢佩珠;温春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药房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2010年住院病历共78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6大类20多个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8%,用药频率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占55.6%,其次为青霉素类.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40.3%)、选药起点较高(38.3%)、疗程不合理(27.8%)等.结论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张天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肿瘤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heat shock protein 70-peptide complexes,HSP70-PCs)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并与未加抗原的DCs进行比较.方法 用加热、ADP亲和层析法提取肺癌细胞HSP70-PCs作为抗原,使之与DCs共同培养,检测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未加抗原的DCs比较,加入HSP70-PCs的DCs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明显升高.结论 负载HSP70-PCs的DCs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明显高于未加抗原的DCs.
作者:卢卫平;贾春祎;王启文;张立新;王宝;张晓凯;刘玉侠;赵鑫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循证探讨克罗恩病患者适宜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 将2007-01-2010-09克罗恩病患者26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试验组)14例与常规营养组(对照组)1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后营养学指标及免疫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克罗恩病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能有效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杜丽华;荣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羊膜代阴道成形术的健康教育.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先天性无阴道的患者采用羊膜覆盖人工阴道的方法进行羊膜代阴道成形术,针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健康指导、肠道准备、饮食健康指导及术后病情观察、人工阴道护理和出院的健康教育.结果 经术后随访0.5~1 a,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正确的健康教育,保证患者坚持使用阴道模具对手术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申素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导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无毒无害,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所以已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特别适合小儿患者使用.其特点是减少了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了患儿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同时有利于血管的保护和紧急抢救.临床常用于输液、输血及静脉取血,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每天静脉穿刺给患儿增加的痛苦,可随时给药,对于危重患儿紧急抢救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潘星南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夫精人工授精早孕妇女及指导同房早孕妇女的心理状况,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夫精人工授精早孕妇女心理状况及指导同房早孕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夫精人工授精早孕妇女比指导同房早孕妇女心理压力较大.结论 在生殖领域里,人们往往只注意完成妇女的妊娠过程,而忽略了心理因素对其重要影响,因此,对早孕妇女要加强其心理护理,使其安全、平稳的度过妊娠期.
作者:刘晓英;张海伟;张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本文对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误诊为脑瘫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岁.因尿失禁走路不稳3 a余,于2010-05-26入院.该患儿出生1个月以后其母亲发现患儿有尿失禁,随年龄增长尿失禁无好转.
作者:常志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对输卵管癌误诊为阴道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3岁.因阴道流血2个月伴腰痛2 d于2010-11-01入住我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于阴道上端右侧可见一3 cm×3 cm大小肿物,质软,紫黑色,包膜完整,无明显触痛,无出血及破溃.
作者:饶爱勤;李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阿托品试验中一次性阿托品的佳用量.方法 观察3 a来阿托品3组不同用量的阳性率和不良反应率的比较.结果 1 mg组阳性率低,另二组阳性率高而反应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建议阿托品试验中阿托品的用量以1.5 mg为宜.
作者:黄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PPH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是治疗痔疮的微创手术,1998年由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施行.该手术在肛周皮肤没有切口,术后疼痛较轻,同时由于肛垫保留,术后控便能力不受影响,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根据我科2005-2010年对百余例PPH术患者的护理观察及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新式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姿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调动非在编护士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加强培训,转变非在编护士观念,提高薪酬福利待遇,提供组织关怀工作,发挥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表率作用,护理评优等方法调动护士积极性.结果 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受到患者及家属高度赞誉,收到锦旗44面、感谢信592封,患者满意度98.9%,比2009年提高0.7%.结论 非在编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主动为患者服务,夯实基础护理,得到患者及医生认可,提升了自身素质,找到了职业归属感,实现了个人价值,稳定了护理队伍.
作者:冯成梅;林玉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前,病原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且耐药水平日益增高.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之一,并且极易出现多药耐药株,导致该菌引起的感染成为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
作者:韦柳华;周定球;蒙雨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采取精美护理,提高护理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方法 通过制定详细的精美护理方案,并具体落实,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果 精美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赖感,改善了医院形象并拓宽医疗市场.结论 精美护理不仅提高护理及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对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品牌,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孟娟;徐敏宁;罗盈;王靖;王晓庆;侯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近年来人们对腰神经后支和骨纤维孔已作了不少研究,腰神经后支受压后易产生临床症状,现对其走行、分支及腰神经通道周围的解剖结构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陆迪;任宝松;张凡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对肝肾上腺增生性结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3岁.因高血压病4 a,肝区不适3个月入院.全身CT示:肝右叶占位,大小约9 cm×6 cm×3 cm,其他脏器包括肾上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肝右叶占位.肝血管瘤?于入院后第3天手术.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对人类的危害性毋庸置疑,医护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危险明显增加,如何减少对HIV/AIDS患者的歧视与羞辱,减少职业暴露,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视的问题.我院胸外科近几年收治疗的HIV/AIDS均给予优质护理,注重了职业暴露,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沛;齐海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千叶针引导射频针穿刺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采用CT下千叶针引导射频针穿刺技术对其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穿刺成功率,分析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千叶针一次到位者236位点(72.6%),射频针一次到位者318位点(97.8%).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少量气胸1例(2.1%),肝包膜下出血2例(4.2%),无腹腔内出血,胆囊穿孔,结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千叶针引导射频针穿刺技术可使每个位点射频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与准确率大大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可在肝癌的射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俊卯;刘艳华;周士琦;陈建立;王长友;赵鹏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