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娟;徐敏宁;罗盈;王靖;王晓庆;侯芳
2006-01-2010-01我院泌尿外科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 134例,术后302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减少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方法 使用3M透明敷料或无菌方纱,分别对38例和42例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穿刺点的固定保护,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3M透明敷料固定保护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深静脉置管的时间.
作者:曾柳芳;何海燕;梁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30例糖尿病足患者,给予心理、运动、饮食、预防诱因、局部等综合护理.结果 28例均痊愈出院,其中25例足部溃疡2~3周愈合,3例3~4周愈合,2例放弃治疗,总有效率93.3%.结论 糖尿病足采用综合护理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琳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及临终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备受重视,临终关怀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同时,随着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晚期癌症患者则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癌症患者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承受着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因此,要因人而异地对晚期癌症患者特有的心理障碍、躯体障碍及心理需求实施临终关怀,引导他们摆脱躯体及精神的折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患者能安祥、无憾、有尊严地走完人生之路[1].
作者:张艳梅;赵立新;杨俊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儿童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1例4~12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以患耳疼痛、渗液就诊,有血性液17例,CT报告为外耳道软组织样影.12例外耳道内段扩大;8例鼓膜内移;4例侵入中耳.术中见胆脂瘤为黄白发亮或干酪样,13例外耳道骨部皮肤不同程度缺损;10例鼓膜后上象限上皮受损;5例鼓膜穿孔;2例锤骨柄破坏.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侵袭破坏性强,早期症状隐匿,多在耳痛、感染时发现,应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
作者:刘志印;史霞;张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肿瘤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heat shock protein 70-peptide complexes,HSP70-PCs)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并与未加抗原的DCs进行比较.方法 用加热、ADP亲和层析法提取肺癌细胞HSP70-PCs作为抗原,使之与DCs共同培养,检测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未加抗原的DCs比较,加入HSP70-PCs的DCs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明显升高.结论 负载HSP70-PCs的DCs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杀伤效果明显高于未加抗原的DCs.
作者:卢卫平;贾春祎;王启文;张立新;王宝;张晓凯;刘玉侠;赵鑫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方法 对3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及适当的健康教育,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及促进此类患者的康复.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广西桂林地区22例危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及护理过程.结果 22例中治愈18例,死亡3例,1例因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机械通气治疗.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神经源性肺水肿,早期机械通气,加强机械通气的护理及气道湿化的护理,按需吸痰,禁止按压膀胱和腹部,加强输液管理,预防感染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罗淑媛;黎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于髋关节严重疾患,经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和改善症状者.常见的适应证有: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炎伴股骨头坏死,创伤性骨关节炎.2008-01-2010-06我院共行髋关节置换术32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到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术后个体化的功能锻炼指导,保证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翠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羊膜代阴道成形术的健康教育.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先天性无阴道的患者采用羊膜覆盖人工阴道的方法进行羊膜代阴道成形术,针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健康指导、肠道准备、饮食健康指导及术后病情观察、人工阴道护理和出院的健康教育.结果 经术后随访0.5~1 a,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正确的健康教育,保证患者坚持使用阴道模具对手术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申素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疗效.方法 将52例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胸腺五肽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和复发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胸腺五肽组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率.结论 胸腺五肽可减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
作者:郭丽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现将我院4个月内连续收治的3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84岁.因脐周区疼痛57 h于2010-02-08入院,有房颤史,查体脐周压痛,伴反跳痛.
作者:朱巍莹;赵加应;蔡元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我院耳鼻喉科2006-2010年间,咽喉恶性肿瘤根除性手术166例,并发咽漏8例,发生率为4.82%,咽漏的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内为8%~35%[1],患者切口处皮肤红肿、疼痛、逐渐浸润,甚至分泌物外溢,体温升高.采用局部引流、换药、加压包扎,小的瘘口多能自行愈合.咽瘘口大时,愈合较难,应采用鼻饲,局部用双氧水或抗生素盐水冲洗,再用烧伤膏或抗生素纱条换药,稍加压包扎,加强营养,适量给予静脉营养药和抗生素,终都能痊愈.现将咽瘘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琼华;谭家琼;林琼;田桂登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通过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Thrombosis,DVT).方法 对1 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回顾性探讨,并对发生下肢DVT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了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只有1例发生下肢DVT,经综合治疗护理,1例患者短期内完全康复.结论 剖腹产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下肢DVT的发病.
作者:邹莉;戴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骨科手术病历186份回顾性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一种抗菌药物96例(51.61%),两联用药78例(41.94%),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较大.术前、术中、术后用药时间合理率分别为72.04%、84.95%、68.82%.结论 有差距,应加强宣传引导以期获得更好的结果.
作者:李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我科于2010年收入2例因口服鱼胆引起肝功能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62岁.食用草鱼鱼胆2颗,2 d后出现乏力、纳差、尿黄伴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入院.
作者:李宁;尚丽丹;林惠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方法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30例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0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整体化的护理,25例症状消失,脑脊液化验正常,其中2例出现肢体偏瘫,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 加强对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观察,早期规范的治疗和整体化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冯卫红;田燕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患者复位时发生晕厥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鼻骨骨折患者复位时发生晕厥的原因,改进护理方法,包括采取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适宜体位等.结果 心理因素导致晕厥2例,疼痛导致晕厥1例.结论 针对晕厥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全面的护理干预,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护理能有效减少晕厥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于广红;陈琦;全益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应用超声探查后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降低PICC合并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了解穿刺前行超声检查确定血管形态、走行及周边情况后行颈外静脉PICC的患者409例,常规经验性评估行颈外静脉PICC患者386例,分析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探查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与非探查组,静脉炎由6.0%降至1.2%,血栓发生率由10.1%降至2.0%,导管易位率由3.9%降至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置管前行血管超声确定颈外静脉分型再行置入PICC,可有效地降低PICC合并症.
作者:郭彩霞;刘花;黄小亮;裴艳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官产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100例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随访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第1次下地活动时间.结果 两种方法镇痛效果确切,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第一次下地活动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作者:刘梅;管朝勇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