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 E-2100型血液分析仪应用性能评价

夏万宝;张冬青;侯彦强;黄路遥

关键词: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 全血细胞计数, 性能验证, 精密度
摘要:目的:评价X E‐2100型血液分析仪各项性能指标。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相关文件对分析仪本底检测、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及准确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X E‐2100各项参数的本底计数结果均为0,携带污染率小于1.0%,批内和批间精密度高(变异系数小于4.0%),各参数检测结果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范围为1.00±0.05,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份质控品各参数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0%,不同进样模式间检测结果偏差均小于4.0%;以显微镜法作为参考方法,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准确率为100%。结论 XE‐2100型血液分析仪性能良好,具有携带污染率低、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及结果准确等优点,能够满足大、中型医院的临床检测需求。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自体输血作为一种科学、安全、合理、经济、易行的输血方法,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卫计委(原卫生部)印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将自体输血分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1]。本研究分析了自体输血在102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阳福桂;王长奇;钟德和;江磊;付江勇;罗艳香;王希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进展

    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对促进骨骼、神经系统、生殖器官的发育极为重要。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病,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进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早产、新生儿死亡及胎盘早剥相关等。及时发现和治疗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可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熊娟(综述);刘纯珊(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便携式生化分析仪及配套干式微管生物芯片肝功能试剂盘性能评价

    目的:对便携式全自动快速生化分析仪及配套干式微管生物芯片肝功能试剂盘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10‐A2文件,连续5 d按特定顺序检测高、中、低值标本,计算测定结果的绝对偏倚、总不精密度,对检测结果回归曲线的截距、斜率及非线性、携带污染和漂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各项目同浓度水平标本检测结果的绝对偏倚和总不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截距、斜率、非线性、携带污染、漂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肝功能试剂盘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良好,携带污染率较低,稳定性好,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邹继华;蔡晓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006~2014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目的:分析本科室参加2006~2014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EQ A )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云南省临检中心的要求,对凝血试验EQA质控物进行检测,并对EQA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2006年参加EQA以来,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评价成绩逐年提高,至2014年,总合格率PT由80%提高到100%,INR由95%提高到100%,APTT由80%提高到90%,Fbg由88%提高到100%。APTT存在EQA质控物检测结果不在允许范围内情况。结论持续参加EQA有助于对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行持续性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避免引起检验结果偏差的潜在问题。

    作者:李丽;黎曼侬;王喆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宫颈病变 PCNA 、Ki-67表达检测及其与 HPV 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Ki‐67表达水平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140例,其中宫颈癌36例,CIN74例,以慢性宫颈炎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 PCNA、Ki‐67表达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组织 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CIN组PCNA、Ki‐67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宫颈癌组、CINⅡ~Ⅲ组PCNA、Ki‐67阳性率高于CINⅠ组(P<0.05)。宫颈癌组、CIN组PCNA、Ki‐67过表达检出率高于对照组,CINⅡ~Ⅲ组PCNA、Ki‐67过表达检出率高于CINⅠ组(P<0.05)。PCNA表达强度与 HPV感染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6,P<0.05),Ki‐67表达强度与 HPV感染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5,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及不同CIN分期病变组织 PCNA、Ki‐67表达水平差异较大,不同CIN分期病变组织HPV感染率亦存在较大差异,可联合检测HPV、PCNA、Ki‐67等指标对早期宫颈癌、CIN进行辅助诊断。

    作者:董永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8-羟基-2-脱氧鸟苷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氧化损伤标志物有许多种,多数是为脂质过氧化作用而设定的,如丙二醛(MD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MDA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L D L )、F2‐异前列烷、共轭二烯烃等。通过检测新生成的羰基、酪氨酸和氧化的组氨酸可证实蛋白质的氧化。然而,D N A氧化标志物很少,其中即包括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1]。DNA氧化损伤与老化相关退行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密切相关[2]。尿液标本易获取,因此临床通常以尿8‐OHdG水平评价DNA氧化损伤程度。

    作者:陈春(综述);于嘉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妊娠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该地区妊娠妇女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实验一体化试剂盒,对379例妊娠妇女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9例妊娠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为24.0%,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占87.9%,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占5.5%,Uu合并Mh感染占6.6%。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及司帕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该地区妊娠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单纯Uu感染为主,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应根据药敏实验检测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杨钢;杨围;赵德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运用“偎脓长肉”治疗感染创面对致病菌的影响

    自然开放性创伤是外科常见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对于开放性创伤、手术切口、压疮及糖尿病足等多采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可控制感染,疗效较佳。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甚至不合理应用,致病菌耐药性逐渐增强。即使出现新的抗菌药物,细菌高突变性也可使其获得耐药性。甚至部分超级细菌已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由于中医药可作用于机体多靶点、多部位,既可抑制甚至杀灭致病菌,又可促进损伤修复,且很少会发生细菌耐药。因此,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中医外治法中的“偎脓长肉”疗法对感染性创面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分析了“偎脓长肉”治疗感染性创面对致病菌的影响。

    作者:田洹;胡文斌(综述);毛艳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IC U )送检标本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分离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IC U患者临床标本的5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90.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2.0%和25.2%;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8.1%和74.9%;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86.0%。结论分离自IC U送检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邓健康;郭晓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静脉采血真空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真空静脉采血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门诊患者,按实验设计要求,一次穿刺采集多管静脉血标本。采血管使用顺序为: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A管)→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B管)→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真空管→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D管)。对A、B、D管标本钾、钠、氯检测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A、B、D管间钾、钠、氯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操作进行一针多管法静脉血标本采集时,电解质检测结果不受采血管使用顺序的影响,含抗凝剂真空管不会导致抗凝剂携带污染。

    作者:黄汝英;罗玉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分析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同时探讨孕期 TORC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TORCH感染孕妇血清标本569例进行各病原体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结果 IgM 总体阳性率为5.38%,以Ⅰ型单纯疱疹IgM阳性率高(18.8%),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IgM、IgG阳性率分别为10.90%、43.67%。IgG总体阳性率为55.5%,以巨细胞病毒高(96.84%)。结论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总体阳性率较高,IgG检测必须引起重视。孕期TORCH感染IgM、IgG检测有极其重要的义。

    作者:黄蕾;姚建强;李文瑛;史春妮;杨品胜;朱艳;王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溶血三项试验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液标本进行溶血三项试验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O血型相关新生儿溶血病(ABO‐HDN )在患儿中的阳性率为38.3%,Rh血型相关新生儿溶血病(Rh‐HDN )阳性率为0.6%。放散试验阳性率为99.6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85.2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60.31%。ABO‐HDN阳性率与血型相关,A型新生儿阳性率高于B型,而与性别无关。结论溶血三项试验在HDN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较B型更易因ABO‐HDN所致。

    作者:黄美容;黄健;张绍基;钟吉康;徐艳;刘福慧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烧伤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烧伤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烧伤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及纯化培养,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454例烧伤创面分泌物标本中检出非重复病原菌281株中,检出率居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4.4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大于85.00%;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高,为92.1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达100.00%。结论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不同,首选治疗药物也有所不同,应根据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作者:杨晓波;刘鲜莉;周璐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粪便隐血试验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和应用

    目的:探讨邻联甲苯胺法和匹拉米洞半定量法在粪便隐血试验(FOBT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上消化道出血确诊患者和200例健康者,同时采用邻联甲苯胺法和匹拉米洞半定量法进行FOBT检测,分析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邻联甲苯胺法灵敏度高(97.5%),但假阳性率也高(16.0%)。与邻联甲苯胺法相比,匹拉米洞半定量法灵敏度略低(80.5%),但假阳性率也有所降低(1.5%)。结论邻联甲苯胺法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易出现假阳性结果,但灵敏度较高。匹拉米洞半定量法灵敏度较低,但假阳性率也相对较低。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检出率及检测结果准确性。

    作者:文永;徐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010~2014年血脂项目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卫生部血脂项目室间质评结果。方法对2010~2014年卫生部血脂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参加卫生部血脂室间质评10次,检测质控品50份,共计300个检测结果。各项目总体来说结果较好,能力验证(PT )总成绩为95%,每年各项目PT成绩均超过90%。相对于其他项目,载脂蛋白 A1与载脂蛋白B PT 成绩较差,偏倚较大。结论通过分析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有助于了解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肖华勇;胡孝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赤峰地区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旋杆菌(H P )感染情况,分析H 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于2013年1月4日至2013年5月31日对3282例体检者进行H P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82例体检者,H P总感染率为20.9%(687/3282),男、女性体检者感染率分别为23.1%(457/1975)、17.6%(230/1307),≤20岁、>20~35岁、>35~60岁、>60岁体检者感染率分别为2.9%、15.1%、23.4%、26.8%,各年龄段男性体检者感染率分别为3.1%、18.1%、25.1%、30.4%,女性体检者感染率分别为2.5%、10.1%、20.8%、21.9%。结论赤峰地区健康体检者H P感染率较低,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相同年龄段男性体检者 HP感染率高于女性。

    作者:阚秉辉;孙丽红;吴春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链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细胞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肿瘤标志物对29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临界值,以135例良性胸腹腔积液为对照,研究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EA、CA724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CEA、CA724、NSE、CA125单独检测时,以CEA灵敏度(81.7%)、约登指数(0.64)、阴性预测值(67.7%)、阳性预测值(90.8%)较高,特异度则以NSE(82.9%)较高。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CEA对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

    作者:张惠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人附睾蛋白4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 E4)在辅助诊断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68例肺癌患者、4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清HE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碎片21‐1(Cyfra21‐1)水平,评价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健康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组血清 HE水平低于肺癌组(P<0.05);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yfra21‐1、NSE、HE4,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E4、Cyfra21‐1、NSE ,准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yfra21‐1、HE4、NSE;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于NSE、Cyfra21‐1联合检测,但特异度相对降低(P<0.05)。结论 HE4对肺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与其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王欣;王碧;谢国强;樊星涛;方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开展献血者核酸检测后ALT检测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开展献血者核酸检测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献血者标本核酸检测,同时分析ALT不合格者及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在376298份血液标本中,ALT 总不合格率1.85%,在不合标本中占59.76%,HBs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44%、0.34%。ALT不合格合并 HBsAg阳性、抗‐HCV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0.01%和0.01%。ALT不合格合并 HBsAg、抗‐HCV阳性标本占全部ALT 不合格标本的1.22%,单项ALT不合格标本占98.78%,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在ALT≥40 U/L的标本中,核酸检测检出7例阳性标本,其中4例为HBV DNA阳性;在ALT<40 U/L的标本中,121份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献血者ALT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ALT不合格主要表现为单纯ALT不合格。ALT虽不能作为判断HBV或HCV感染的检测指标,但也不能完全排除ALT 在献血者筛查中的作用。应联合进行ALT和核酸检测,以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金新莉;王艺芳;方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冷凝集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1例

    冷凝集易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报道较多的是对红细胞(RBC)及其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而对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 )检测结果影响不大[1‐3]。本例患者与其他文献报道有所不同,WBC、PLT、Hb检测结果均假性减少,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无明显变化。

    作者:李戬;王李洁;周运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