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培;黄秋芳;卫晓青
目的 对广东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以Bio-Rad VARIANTⅡTURBO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比对系统,以通过NGSP认证的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参比系统,用20份不同浓度的新鲜全血进行比对;再以通过比对系统对两份新鲜全血进行赋值,两份赋值的新鲜全血与另外3个定值的Bio-Rad全球室间糖化血红蛋白调查物作为调查品派发给参与调查的17家实验室,对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具有可比性;17家实验室使用12套检测系统,分析方法包括3种,分别是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免疫比浊法和微粒色谱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百分偏倚范围和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00%~32.29% 、2.30%~14.59%,其中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的平均百分偏倚和CV均小,新鲜全血和室间调查物的平均百分偏倚和CV分别为1.79% 、2.30%和4.35%、6.28%.结论 Bio-Rad VARIANTⅡTURBO和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使用多个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系统、检测方法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徐全中;温冬梅;张秀明;索明环;吴剑杨;李曼;萧金丽;阚丽娟;庞嘉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大手术数量上的增加以及在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上的进步使血制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安全输血和合理使用血液资源,已经成为临床输血的重要内容[1].为适应医学教育新的需求,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教研室于2010年起针对检验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新的特色课程——《临床输血学检验》,本课程的开展将进一步完善检验专业同学输血检验方面的知识.
作者:王晶;张伶;陈婷梅;冯文莉;黄峥兰;蔡晓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感染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细胞因子检测对病情判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DKA合并感染患者5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0例,入选后分别检测2组对象的hs-CRP、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s-CRP及WB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hs-CRP及WB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IL-6、TNF-α、1L-8、IFN-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IL-6、IL-8、IFN-γ及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IL-6、IL-8、IFN-γ及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IL-6、IL-8、IFN-γ及TNF-α呈正相关(P<0.05);WBC与IL-6、IL-8呈正相关(P<0.05),但与IFN-γ及TNF-α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与IL-6、IL-8、IFN-γ及TNF-α有较好的相关性,有助于对DKA合并感染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动态监测.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变累及到肾脏而引发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普遍、也是严重的脏器损害之一[1-2],并且肾脏的受累情况直接影响了SLE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诊断出狼疮患者是否有肾脏病变,尤其是了解LN是否处于活动期及其活动程度,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肾穿刺活检术仍是LN的病理诊断及分型的金标准.但LN的病程是一个活动与缓解反复交替的临床过程,而肾活检作为一个有创性检测手段,重复多次操作具有一定风险,所以难以通过肾活检对病情进行连续监测.因此,如何从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测指标的细微变化来及时了解肾组织的急性改变,已成为了LN研究的热点.
作者:李海英;左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5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以同期28例单纯肺炎患儿及26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收集所有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并与其血浆G试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BALF G试验检测值为(279.0土121.3)pg/mL,血浆G试验检测值为(98.5±32.6) pg/mL,均显著高于单纯肺炎组和非感染组(P<0.05),对照组的BALF G试验检测值显著高于血浆G试验检测值(P<0.05).BALF标本G试验诊断IPF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血浆G试验.结论 BALF G试验较血浆G试验在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方面具有更早、更准确、更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赖源;朱纯华;刘娜;叶志纯;李梨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学校入学新生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的检测结果.方法 采集当日早晨新鲜尿液标本,用MOR/MAMP二合一试剂盒(胶体金法)联合检测.结果 初检者中有16例呈阳性反应,其中吗啡阳性反应者12例,甲基安非他明阳性反应者4例,调查询问情况后,排除干扰因素,一周后再次复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尿毒品检测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因素很多,除了一些药物外,饮食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卢秋菊;谷费菲;胡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吸烟是COPD发病机制中重要因素,然而,吸烟者中只有15%~2o%发展成有症状的COPD,这表明不同个体对COPD的易感性是由基因决定的.通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寻找COPD的易感基因,为COPD高危人群的筛选、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尽管在寻求新的基因方面有些进步,但关于COPD的遗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发现.考虑到当前研究的局限,该文通过讨论有效的方法和当前的研究成果来阐述和COPD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人员能力评估是指通过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而客观的衡量评价,确定人员的能力分布状况,并为实验室的培训、绩效考核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等工作的完善奠定基础[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有相关要求,如:应在培训后评审每个员工执行指定工作的能力,之后定期评审.如需要,应再次培训并重新评审[1].实施能力评估的根本原则是根据每个岗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下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对医学实验室员工能力评估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作者:陈晓丽;韦汝珍;程红革;董家书;戴盛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的关系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按照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危症监护医学学会(ACCP/SCCM)关于脓毒症的相关定义,将感染性疾病患者分为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法(ELFA)测定患者血浆PCT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之间的差异,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组之间的差异,以及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以PCT>2 ng/mL为脓毒症阳性的判定标准,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血浆PC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PCT>0.1 ng/mL为阳性标准,PCT阳性率为86%(109/127),而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组间PC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死亡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对脓毒症的临床诊断灵敏度为70%(47/67),特异度为87%(52/60).结论 血浆PCT检测是鉴别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能用于判断是何种细菌感染;目前脓毒症是重症监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加强PCT的检测和细菌培养的相互补充和动态跟踪,提高临床对感染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准确性;PCT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体内细菌感染程度,PCT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及判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卯建;赵滢;苏艳丹;段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5种常见肿瘤放射介入治疗疗效观察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65例恶性肿瘤患者,从中选择68例进行放射介入治疗,对所有受试者检测TSGF、AFP、CEA、Ca199、CA125、Ca50的含量.结果 16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例适合放射介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射介入后TSGF含量及阳性率与介入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放射介入治疗后检测TSGF水平对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涛;孙红梅;王一萍;任峥嵘;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性能评估.方法 检测RBC、WBC、BACT、EC、CAST的批内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携带污染率.结果 UF500i对RBC、WBC、BACT、EC、CAST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10%;准确度在仪器要求范围内;线性范围检测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 0;RBC携带污染率小于0.1%,BACT携带污染率小于0.05%.结论 UF500i各项性能精确,是目前理想的尿液沉渣分析仪.
作者:彭致平;黄明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在病毒不同感染程度的乙肝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乙肝患者共140例,根据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eAg的水平分为6组:A组(ALT正常,HBeAg阳性)、B组(ALT正常,HBeAg阴性)、C组(ALT轻度/中度升高,HBeAg阳性)、D组(ALT高度/重度升高,HBeAg阳性)、E组(ALT轻度/中度升高,HBeAg阴性)和F组(ALT高度/重度升高,HBeAg阴性).采用ELISA检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水平在健康对照组(即G组)及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并与ALT、AST、HBSAg、HBeAg、HBV-DNA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F组的MASP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和D组,同时其显著低于B组和G组(P<0.05);D组的MASP水平显著低于其余6组(P<0.05);G组的MASP水平显著高于其余6组(P<0.05);MASP水平与ALT、AST、HBSAg、HBeAg、HBV-DNA的值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中MASP水平会降低,且其水平异常降低与患者肝损伤程度加重、病毒感染和复制水平加剧均有关系.
作者:蒋静;王拥军;薛黎;何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授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1].它是指领导者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与责任,使其在领导的监督下,有适当的自主权、行动权来完成任务,其目的在于促使组织发挥其佳功能作用[2].通过对员工适当的授权,实现分层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规定所有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指定1名质量主管(或其他称谓),赋予其职责和权力以监督所有活动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指定所有关键职能的代理人.但也需认识到,在小型实验室一人可能会同时承担多项职责,对每项职责指定一位代理人不切实际.以下就结合本实验室按照ISO15189认可体系要求就员工授权实施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程红革;陈晓丽;韦汝珍;戴盛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经美沙酮替代疗法后有无病毒感染与不同病毒感染状况下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的状况,以期指导临床治疗追踪.方法 将200例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设为实验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治疗周期大于半年)有无病毒感染与不同病毒感染状况下,其体液免疫各指标(IgG、IgA、IgM、C3、C4)的差异;同时比较实验组不同病毒感染与对照组体液免疫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美沙酮替代疗法治疗后有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IgG、IgA、IgM均明显升高(P<0.01),C4升高(P<0.05),C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IgG、IgA、IgM均明显升高(P<0.01),IgM、C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CV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IgG、IgA、IgM、C4均明显升高(P<0.01),C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IV和梅毒感染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IgG、IgM、C4均明显升高(P<0.01),IgA、C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美沙酮替代疗法治疗的患者进行体液免疫指标的定期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韦桂兰;黄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方法学进行评价,探讨血清SOD活性在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烧伤整形、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水平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Olympus 5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比色法测定血清SOD活性试剂盒从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参考范围等方面进行评价.选择2012年1~8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已确诊住院患者238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群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SOD活性,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测试数据表明,比色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精密度、准确性、线性、回收率等主要性能指标良好.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烧伤整形、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SOD活性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精密度、准确性、线性、回收率等结果符合要求,说明试剂盒测定结果稳定,实测浓度和预测浓度一致,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完全满足临床需求,血清SOD活性在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脏疾病检测中具有良好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施一帆;齐发梅;韩平治;司玉春;贾彦娟;王爱霞;袁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法两种方法对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的检测结果,为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将100份待测标本分别采用SSP-PCR法和FCM法检测HLA-B27,用x2检测统计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有无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P-PCR法与FCM法均适用于实验室对HLA-B27的检测.
作者:沈静;张肖;俞刚;陈瑜;严佳斌;颜承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ICU感染患者基础血清尿酸水平的高低及其预后程度好坏的相关关系.方法 516例ICU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离开ICU时的康复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尿酸水平.比较患有和不患有某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1)离开ICU时根据患者情况分组,不同结局的患者入院24 h内的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有以下基础疾病: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尿酸水平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尿酸与肌酐呈正相关(r=0.571,P<0.05),血尿酸和尿素氮也呈正相关(r=0.662,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ICU感染患者基础血清尿酸水平与其预后关系不明显,因为患者尿酸受到嘌呤代谢、自身蛋白质代谢水平、肾脏排泄功能等的影响,治疗时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症治疗.
作者:王小平;钟方财;黄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近3年医院烧伤科病房细菌分布特征与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烧伤科住院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VITEK2自动分析仪,部分药敏试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结果 3年烧伤科共收标本2 714份,分离出1 325株致病菌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75株(占50.9%),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52株,β-溶血链球菌41株,肠球菌91株;革兰阴性杆菌619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32株,铜绿假单胞菌113株,肺炎克雷伯菌87株,大肠埃希菌79株,变形菌属138株;真菌3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率为23.6%;非发酵菌对大多数药物耐药率大于40.0%;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大于40.0%,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大于60.0%.结论 医生送检标本依从性低,标本总量不高;伤口定植菌分离率较高,标本留取是关键;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现象严重且仍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作者:陈娟;姜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PG)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及尿酸(UA)水平的差异.方法 根据实验设计的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选择42例P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中VC的浓度,应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VE的浓度,应用比色法检测血清UA的浓度,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PG组血清中VC浓度(3.63±1.45) μg/mL,对照组为(5.54±1.64) μ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组血清VE浓度(4.97±0.88)μg/mL,对照组为(6.48±1.17)μ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组血清中VE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G组血清中UA浓度为(238.45±74.72)μmol/mL,对照组为(266.50±81.50) μmol/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男女之间血清V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V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不同眼压组之间血清V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患者血清中VC、VE的浓度明显降低.
作者:赵雅;王睿;田英;田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干预后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性变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来收集该院2009~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分析MRSA检出率、感染部位和科室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干预措施前后MRSA检出率并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2009~2011年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检出1 1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704株,检出率为61.1%.2009年检出MRSA 178株,检出率为66.4%;2010年检出MRSA 264株,检出率为63.2%;2011年检出MRSA 262株,检出率为56.5%.MRSA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和皮肤软组织常见,好发于脑外科、重症监护室、骨科、烧伤科和皮肤科.结论 临床干预后,MRSA的感染率有所下降,证明针对MRSA感染的干预措施有效.
作者:谢宁;郭斌;杨俊;廖涛;邓健康;熊元;黄义山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