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媛;王金华;刘颖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免疫功能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2例SAP患者不同时间血浆C反应蛋白(CRP)、IgG、IgM、IgA、C3、C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浆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SAP患者血浆CRP水平具有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血浆IgG和IgM水平的变化趋势呈 V 字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D4+ T 淋巴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逐渐增高(P<0.05),但CD8+ T淋巴细胞数在观察期间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NF-α水平先升后降,而IL-10的水平逐步升高(P<0.05),IL-10/TNF-α比值缓慢升高(P<0.05)。结论 SAP患者炎症反应强度呈先升后降趋势,这有助于治疗措施的制定。
作者:周玉;喻华;张春平;李焱鑫;黄文芳;朱世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罕见豚鼠耳炎奴卡菌的鉴定方法并评价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形态、生理生化表型鉴定与16S rR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菌株,使用微量肉汤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结果临床分离的奴卡菌被鉴定为豚鼠耳炎奴卡菌,其对哌拉西林、红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依替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敏感。结论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可用以鉴定豚鼠耳炎奴卡菌,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作者:张薇;彭国钧;刘佳;胡红焱;梁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胱抑素C(Cys C)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编码蛋白的特性设计Cys C编码基因序列,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并将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目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用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兔血清重组人Cys C及其多克隆抗体。结果制备的重组人Cys C纯度达90%以上,抗重组人Cys C抗体具有很好的结合效价和特异性。结论制备的重组人Cys C及其抗体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张宏斌;武婕;王雅丽;周霞;王捷;杨太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9种呼吸道病原体Ig M抗体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呼吸道感染2062例患者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同时检测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甲型流感病毒(IAV )、乙型流感病毒(IBV )和副流感病毒(PIV )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 IgM 抗体。结果2062例样本中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809例(39.23%),其中,M p IgM 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为452例(21.92%);IBV IgM 抗体阳性109例(5.28%),PIV 1~3型IgM抗体阳性64例(3.11%),IAV IgM 抗体阳性58例(2.81%),流感病毒IgM抗体阳性共167例(8.09%);RSV、QFR、Lp及腺病毒 IgM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0%、1.41%、1.21%及1.12%;Cp感染较少见,为0.87%。2062例样本中单一感染569例(70.33%),混合感染240例(29.67%)。<18岁,18~<50岁,≥50岁阳性病例年龄组患者M p Ig M 抗体的阳性构成比分别为45.4%、20.9%、21.6%,<18岁组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 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的病原体,采用IFA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IgM 抗体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冰洁;周迎春;李翠;何惠;梁淑慧;朱海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 ,M M A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是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代谢缺陷所致。钴胺素代谢缺陷可同时导致辅酶脱氧腺苷钴胺素、甲基钴胺素合成障碍,引起体内甲基丙二酸及同型半胱氨酸蓄积,故称为MMA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酸碱失衡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重型患者病死率高[1]。本科于2012年5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佳;管利荣;魏丽蓉;余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完成,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寻求一种快速、高效的蛋白检测技术已成为时代的需求。毛细管电泳-质谱(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CE-MS)技术综合了 CE的高灵敏度、高分离效率所需的样品量少、成本低以及MS的定量、高选择性等多方面优势,在蛋白质检测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芯片电泳及阵列化技术不仅使检测更方便、快捷,而且实现了高通量检测。现已成为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常用技术手段。本文就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雪梅;张轩(综述);陈鸣(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药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18例初诊药疹患者作为药疹组,根据致敏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头孢菌素组(n=9)、青霉素组(n=5)及中药组(n=4),将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自然杀伤 T 淋巴细胞(NKT)所占百分比及其绝对计数。结果药疹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3+ CD4+)、B淋巴细胞和N K T细胞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疹组患者CD3+CD8+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 T、B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疹患者外周血CD3+、CD3+CD4+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NKT细胞所占百分比增高,这可能与患者免疫调节有关。
作者:谭飞;莫小辉;陈佳;章楚光;胡婷婷;吴飞;宋宁静;顾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88例住院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30例非肺癌患者作为肺良性病变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Roche Cobas 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对CEA、CA125进行检测,CEA>4.7 ng/mL ,CA125>35 U/mL为阳性。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CEA、CA125的检测水平与病理分型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CEA、CA125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对其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也有很大价值。
作者:马丽媛;王金华;刘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768例疑诊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0例为确诊AS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血HLA-B27检测。结果2768例疑诊AS的患者中,HLA-B27阳性598例(21.6%),阴性2170例(78.4%)。男、女性患者 HLA-B27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0岁的AS疑诊患者HLA-B27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阳性率(P<0.05)。600例AS确诊患者中,HLA-B27阳性536例(89.3%)。结论 HLA-B27检测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AS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永杰;张小芳;张运刚;李海新;李守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血型是由人体第9号染色体长臂血型基因控制,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但在某些白血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体内可能会出现ABO 血型抗原减弱。笔者在进行血型鉴定时发现1例急性红白血病(M 6)患者的正、反定型不符,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晓珍;魏寿忠;林桂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临床类型,AMI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而高血糖与AM I的发病率、病死率的关系更是目前心血管研究的热点。早在1877年有学者报道了损伤可致应激性高血糖[1],而心肌梗死时,患者高血糖与病死率相关性的报道首见于1987年[2],此后的几十年中,研究者不断证实高血糖与 AMI的发生、发展、预后具有显著关系。近年来,人们对这种相关性的研究更加细致、深入,笔者就近年来非糖尿病 AMI与空腹血糖(fast blood glucose ,FBG)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海英(综述);林锦喜(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项目、新技术、新仪器应用于临床检验,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医疗决策上发挥的作用使其越来越受到临床科室的信任和依赖。培养更具综合实力的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1],了解检验专业学员心理需求,关注学员的心理健康是检验医学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作者:向莉;李淑慧;张阳;李鹏;陈安;胡川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骨钙素及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4例NAFLD患者作为NAFLD组,另选择本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检查的64例体检者作为对照,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 ,检测血清骨钙素、三酰甘油(TG)、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血糖、胰岛素浓度。结果 NAFLD患者血清骨钙素浓度低于对照组,而TG、胆固醇、ALT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受检者血糖、胰岛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钙素、TG、胆固醇、ALT检测有助于NAFLD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判断。
作者:王碧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献血员血清置于56℃30 min灭活,离心去除沉淀后,按1∶2、1∶4、1∶6稀释比例检测试剂盒中多批号的阳性对照质控物。结果抗 RNP/Sm抗体(+++):1∶2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抗SS-A抗体(++~+++):1∶2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为+~++。抗RO-52抗体(++~+++):1∶2稀释后,显色为+~+ +;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为+。抗核小体抗体:1∶1、1∶2稀释后可出现阳性;1∶4、1∶6稀释后,显色均为阴性。结论自身抗体质控血清制备方便,质量可靠,可满足临床检测室内质控需要。
作者:陈良琼;吉飞跃;崔益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梅毒检测结果,以了解梅毒的感染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728例确诊梅毒且未经治疗的患者。将其按年龄、性别、梅毒种类进行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8例梅毒患者中,隐性梅毒446例(61.26%),显性梅毒211例(28.98%),神经梅毒32例(4.40%),先天梅毒39例(5.36%)。梅毒平均检出率为1.49%。女性患者332例(45.60%),男性396例(54.40%)。男性梅毒患者以20~60岁年龄段多见,而女性以20~50岁年龄段居多。显性梅毒主要发生于20~40岁年龄段;隐性梅毒则在20~60岁多发。结论梅毒检出率逐年上升,以隐性梅毒的增幅高,青壮年为主要发病群体。
作者:徐峰;张洪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及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质量(CK-MBmass)在儿童常见疾病心肌损伤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将45例败血症、54例急性胃肠炎、5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急性肺炎儿童作为败血症组、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及肺炎组,将同期6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儿童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Roche Co-bas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hs-cTnT及CK-MBmass检测试剂盒检测hs-cTnT及CK-MBmass。hs-cTnT>22.32 pg/mL为阳性,CK-MBmass>5.04 ng/mL为阳性。结果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对照组及败血症组儿童血清hs-cTnT、CK-MBmass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hs-cTnT、CK-MBmass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儿童血清hs-cTnT、CK-MBmass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P<0.05)。败血症组儿童hs-cTnT、CK-MBmass阳性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败血症组儿童血清CK-MBmass阳性率高于hs-cTnT阳性率(P<0.05)。结论 hs-cTnT评估儿童常见疾病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K-MBmass ,败血症儿童应及时监测血清hs-cTnT ,以判断有无心肌损伤。
作者:胡孝彬;向小节;黄维园;方华;李光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 CDKAL1、CDKN2A-CDKN2B、TCF7L2及 HHEX-IDE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 )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及多重SNaP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85例无GDM 倾向的健康孕妇(对照组)及176例GDM孕妇(GDM 组)CDKAL1、CDKN2A-CDKN2B、TCF7L2及 HHEX-IDE的SNP位点基因分型,并对所有SNP位点进行连续不平衡分析。结果比较GDM 组和对照组孕妇的等位基因频率,CDKAL1(rs7754840)的等位基因C为GDM的一个危险因素。CC型携带者患 GDM 的风险是未携带者的1.73倍[ P<0.01,OR=1.73,95% C I:1.28~2.33]。CDK N2A-CDK N2B(rs10811661)、TCF7L2(rs7903146)及 H HEX-IDE(rs1111875)检测位点的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CDKAL1(rs7754840)、CDKN2A-CDKN2B(rs10811661)、TCF7L2(rs7903146)及 HHEX-IDE(rs1111875)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遗传平衡法则。结论 CDKAL1(rs7754840)与江苏地区GDM 易感密切相关。
作者:胡晓菡;郑洁;张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80株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OXA-23、OXA-24、OXA-51、OXA-58、SIM、IMP、VIM、GIM、SPM。结果80株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耐药基因 OXA-23[49(61.3%)]、OXA-51[73(91.3%)]、OXA-58[7(8.8%)]、OXA-24[1(1.3%)]、IMP[17(21.3%)]及VIM[2(2.5%)],未检测出 GIM、SIM、SPM基因。结论 IMP、OXA、VIM是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携带的主要基因类型。
作者:胡锐;卢水英;张秀渝;黄长武;陈维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 )的分布特征并建立其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753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45岁、45~<60岁、≥60岁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PGⅠ、Ⅱ检测。结果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健康者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检测结果均呈偏态分布( P<0.05)。女性健康者血清 PGⅠ、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P<0.01)。相同年龄,男、女性健康者血清PG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PGⅠ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GⅡ水平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 P<0.01);PGⅠ/PGⅡ水平随着年龄增大而减低( P<0.05)。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其95%参考值范围,PGⅠ取双侧参考值区间( P2.5~ P97.5),PGⅡ取单侧上限(≤ P95),PGⅠ/PGⅡ取单侧下限(≥ P5)。结论健康人群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参考值区间的制定可以为胃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陈虹亮;滕文友;袁红霞;朱乐攀;张扬南;黄常洪;刘伟;代国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血糖、乳酸、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 )制定的SIRS诊断标准对688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SIRS评分,检测其血葡萄糖、乳酸及CRP水平,并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SIRS评分增加,血葡萄糖、乳酸、CRP水平也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乳酸及CR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682、0.863。688例严重创伤患者均发生SIRS ,患者 SIRS评分与葡萄糖、乳酸、CRP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555、0.402、0.652,P<0.05)。结论 SIRS评分及血葡萄糖、乳酸、CRP监测有助于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
作者:许永志;林月云;陈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