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创伤患者SIRS评分与葡萄糖、乳酸、CR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许永志;林月云;陈彬

关键词:葡萄糖, 乳酸, C反应蛋白质,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创伤和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血糖、乳酸、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 )制定的SIRS诊断标准对688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SIRS评分,检测其血葡萄糖、乳酸及CRP水平,并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SIRS评分增加,血葡萄糖、乳酸、CRP水平也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乳酸及CR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682、0.863。688例严重创伤患者均发生SIRS ,患者 SIRS评分与葡萄糖、乳酸、CRP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555、0.402、0.652,P<0.05)。结论 SIRS评分及血葡萄糖、乳酸、CRP监测有助于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浓度肝素抗凝对肌钙蛋白I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浓度肝素抗凝对心肌肌钙蛋白I(cT nI)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肝素抗凝和普通真空采血管各抽取15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标本进行对比,用UniCel DxI 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同时用高于抗凝管10倍浓度的肝素抗凝剂对5个浓度组的cT nI样本进行干扰试验。结果肝素抗凝管和普通真空采血管两组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肝素抗凝剂对4个浓度组的cTnI干扰值均小于干扰试验对照组1.96s。结论肝素抗凝和普通真空采血管对cT nI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可用肝素抗凝血样进行检测以加快结果报告时间,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争取时间。

    作者:徐志康;陈望;朱兆钧;汪奇云;朱惠君;刘和录;梁巧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CBS mRNA 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组织胱硫醚β合酶(CBS)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选择SD(Sprague Daw-ley)大鼠和SHR各8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real time-PCR技术检测其大脑皮层、小脑、延髓、下丘脑、海马组织CBS mRNA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SHR下丘脑、海马、小脑、大脑皮层及延髓组织的 CBS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3±0.01、0.09±0.03、0.36±0.06、0.07±0.01及0.39±0.02,显著低于SD大鼠(P<0.05)。real-time PCR检测,SD大鼠脑组织 CBS mRNA的表达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脑皮层、海马、延髓、下丘脑、小脑。SHR脑组织 CBS mRNA的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下丘脑、延髓、大脑皮层、海马及小脑。SHR脑组织 CBS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SD大鼠(P<0.05)。结论 SHR脑组织中CBS mRNA的表达下调,可能通过中枢机制参与高血压的发病。

    作者:郭雅琼;张笠;汪湄;刘媛;宁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循证检验医学在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循证检验医学的观点寻求一种在维和行动中控制生化检验质量的操作办法。方法通过查询有关国际维和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比较鉴别,结合5年多的维和检验工作经验,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法,并进行了一个任务期的实践评价。结果在质量控制体系的监控下,向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制订和实施的检验生化质量控制方法经济、实用、可靠,能保障维和医疗检验生化报告的有效性。结论循证检验医学对维和医疗机构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瞿良;郭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机采血小板检测前过程质量控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检测前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留取机采单份血小板、机采双份血小板样本各100份,以1∶1、1∶3及1∶7稀释度进行稀释,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另采集机采血小板样本100份,室温下静置0、30、60、90、120 min ,以1∶3稀释后,检测其血小板计数。结果机采单份或双份血小板样本以1∶1与1∶3稀释后检测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及1∶3与1∶7稀释后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静置0、30 min检测的血小板计数与静置60、90、120 min的检测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检测前过程的质量控制对采集后的血小板计数十分重要。

    作者:杨图深;朱业华;陈亦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液部分元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液部分元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感染组,同期体检的96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Hb)值,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微量元素锌(Zn2+)、亚铁(Fe2+)、钙(Ca2+)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HVD3)浓度,速率法检测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结果感染组患儿血液Zn2+、Fe2+、Ca2+浓度分别为(55.73±8.24)、(6.57±3.08)、(1.56±1.06) mmol/L ,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56±9.13)、(8.96±1.25)、(2.77±1.1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血液Hb、25HVD3分别为(89.61±4.02) g/L、(46.68±3.17) nmol/L ,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3.46±3.57) g/L、(68.96±2.89)nmol/L](P<0.01);而感染组患儿血BALP活性[(247.00±12.56) U/L]明显高于对照组[(221.00±13.2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元素检测可能成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个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贾胜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种质量规范在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和行业标准WS/T 403-2012在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该室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进行σ水平、质量目标指数(QGI)、优先改进措施及性能评定等指标的比较。结果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和行业标准WS/T 403-2012性能评定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2者σ值分级及优先改进措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7、0.012)。结论行业标准WS/T403-2012比国家标准GB/T20470-2006更严格。

    作者:艾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学检验专业学员的心理问题浅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项目、新技术、新仪器应用于临床检验,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医疗决策上发挥的作用使其越来越受到临床科室的信任和依赖。培养更具综合实力的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1],了解检验专业学员心理需求,关注学员的心理健康是检验医学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作者:向莉;李淑慧;张阳;李鹏;陈安;胡川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完成,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寻求一种快速、高效的蛋白检测技术已成为时代的需求。毛细管电泳-质谱(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CE-MS)技术综合了 CE的高灵敏度、高分离效率所需的样品量少、成本低以及MS的定量、高选择性等多方面优势,在蛋白质检测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芯片电泳及阵列化技术不仅使检测更方便、快捷,而且实现了高通量检测。现已成为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常用技术手段。本文就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雪梅;张轩(综述);陈鸣(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自身抗体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及评价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献血员血清置于56℃30 min灭活,离心去除沉淀后,按1∶2、1∶4、1∶6稀释比例检测试剂盒中多批号的阳性对照质控物。结果抗 RNP/Sm抗体(+++):1∶2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抗SS-A抗体(++~+++):1∶2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为+~++。抗RO-52抗体(++~+++):1∶2稀释后,显色为+~+ +;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为+。抗核小体抗体:1∶1、1∶2稀释后可出现阳性;1∶4、1∶6稀释后,显色均为阴性。结论自身抗体质控血清制备方便,质量可靠,可满足临床检测室内质控需要。

    作者:陈良琼;吉飞跃;崔益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清铁、血清镁参考区间建立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西北地区健康人群血清铁、血清镁的参考区间。方法参照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 )多中心酶学研究的筛选标准募集18~<80岁健康者722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罗氏检测试剂盒对血清铁、镁进行检测。结果2种方法、城市与农村人群、各年龄段人群铁、镁检测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将结果合为一组。男、女性铁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按性别进行分组,即,男:10.05~36.21 mmol/L ,女:6.19~30.87 mmol/L ;男、女性镁检测结果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将其合为一组,参考区间为0.74~1.06 mmol/L。结论西北地区健康人群铁、镁95%参考区间窄于国内检测结果的95%参考区间。

    作者:张莹;周铁成;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罕见豚鼠耳炎奴卡菌的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探讨罕见豚鼠耳炎奴卡菌的鉴定方法并评价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形态、生理生化表型鉴定与16S rR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菌株,使用微量肉汤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结果临床分离的奴卡菌被鉴定为豚鼠耳炎奴卡菌,其对哌拉西林、红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依替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敏感。结论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可用以鉴定豚鼠耳炎奴卡菌,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作者:张薇;彭国钧;刘佳;胡红焱;梁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清CA125、HE4、SM RP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肽(SMRP)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卵巢癌的高风险因素。方法选择4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恶性组,5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良性组,45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Roche Cobas 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检测血清CA125、HE4、SMRP水平,并对卵巢癌高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CA125、HE4及SMRP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1)。CA125、HE4及SMRP单独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73.3%、82.8%及70.8%,特异性分别为79.1%、87.4%及83.3%。CA125与HE4、SMRP三者联合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79.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初潮年龄小于13岁、月经周期小于30 d、月经不规则为卵巢恶性肿瘤高危因素,其比值比(OR)分别为2.11[95%可信区间(CI):1.09~4.10]、1.91(95% CI:1.21~3.10)、1.57(95% CI:0.83~2.94)。结论 CA125联合 HE4或SMRP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

    作者:李东杰;张亚梅;吴涛;朴文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免疫功能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2例SAP患者不同时间血浆C反应蛋白(CRP)、IgG、IgM、IgA、C3、C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浆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SAP患者血浆CRP水平具有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血浆IgG和IgM水平的变化趋势呈 V 字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D4+ T 淋巴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逐渐增高(P<0.05),但CD8+ T淋巴细胞数在观察期间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NF-α水平先升后降,而IL-10的水平逐步升高(P<0.05),IL-10/TNF-α比值缓慢升高(P<0.05)。结论 SAP患者炎症反应强度呈先升后降趋势,这有助于治疗措施的制定。

    作者:周玉;喻华;张春平;李焱鑫;黄文芳;朱世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SALL4与BM I-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SALL4、BMI-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其中,确诊DLBCL 3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21例。术后病变组织标本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检测SALL4、BMI-1。结果 DLBCL组织中SALL4阴性10例,阳性20例(66.6%);良性淋巴结组织中SALL4阴性17例,阳性4例(19.1%),二者SALL4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BCL 组织中BMI-1阴性7例,阳性23例(76.7%);良性淋巴结组织中 SALL4阴性19例,阳性2例(9.5%),二者BMI-1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BCL组织SALL4、BMI-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r=0.95,P<0.01)。结论 SALL4、BMI-1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黄影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理论K 值与校准K 值的应用

    目的:探讨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理论K值与校准K值的应用。方法应用速率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进行检测,理论K值及2种校准血清校准后的K值分别记为K、K1、K2,比较上述酶的3种校准结果。结果 ALT、AST、γ-GT、CK及LDH的理论K值均小于2种实际K值,校准K值的结果明显优于理论K值。5种酶2种校准结果的 R2值均大于0.95。结论理论K值不适用于临床实验室,2种校准血清均能满足质控和临床工作的需要。

    作者:程志祥;张华;黄成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校离退休职工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的分析

    目的:通过高校离退休职工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的分析,掌握其健康状况,为防病、治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择678例离退休职工,将其按年龄分55~<65岁组、65~<75岁组、≥75岁组进行分析。空腹抽取静脉血,使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及尿酸。结果55~<65岁组男性TG、FPG水平高,分别为(1.86±1.91) mmol/L、(6.06±1.66)mmol/L ;65~<75岁组女性TC、LDL-C水平高,分别为(6.03±1.08)mmol/L、(3.57±1.02) mmol/L ;≥75岁组男性尿酸水平高,为(306.55±87.42)μmol/L。女性TG、TC、HDL-C、LDL-C平均水平略高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FPG、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FPG、HDL-C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TC、LDL-C异常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男、女性TG、尿酸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离退休人员血脂、血糖水平及异常率高于其他人群,应加强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疾病干预。

    作者:杨德远;邹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条形码技术在病房采血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完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已经日趋成熟,并被医疗机构广泛采用[1]。通过条形码技术[2],实现了检验科L IS系统与 H IS系统很好地对接,使患者信息、标本信息、检验结果等数据能多方共享,本院自2012年6月升级了L IS系统,实现了住院标本采集和检验的条码化,现将应用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东;潘长虹;田丽丽;范久波;董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 cy )、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1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H cy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 )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压积(P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脑梗死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德奎;刘跃;朱清红;朱名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联合检测血清CEA 、CA125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88例住院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30例非肺癌患者作为肺良性病变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Roche Cobas 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对CEA、CA125进行检测,CEA>4.7 ng/mL ,CA125>35 U/mL为阳性。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CEA、CA125的检测水平与病理分型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CEA、CA125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对其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也有很大价值。

    作者:马丽媛;王金华;刘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CD64指数在儿童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儿童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68例患儿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n=133)及非感染组(n=35)。分别采用Beckman公司和BD公司的CD64试剂检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CD6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并计算CD64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析CD64指数的诊断效能。结果采用Beckman公司及BD公司的CD64试剂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6.16±29.21、28.11±1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种试剂检测的CD64指数分别为4.98±3.09、4.89±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感染组患儿CD64指数(7.06±4.20)明显高于非感染组(2.93±0.79)( P<0.01)。当CD64指数截点为3.37时,其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2%、82.9%。结论 CD64指数可作为儿童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苏晓霁;卓佳佳;程邦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