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阳;田甜;田杰
2014年4月25日,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甲状腺癌管理的多学科诊治论坛在武汉召开,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与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吴毅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临床外科、内分泌科、核医学科和检验科的专家深入探讨了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尤其是甲状腺球蛋白(Tg)与降钙素(calcitonin)在甲状腺癌诊断应用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大良医院收取的血液、尿液和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血液标本检出病原菌27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28.67%,肺炎克雷伯菌占12.1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3.6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68%,粪肠球菌占8.60%;尿液标本检出病原菌57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8.68%,念珠菌占18.64%,铜绿假单胞菌占7.84%,肺炎克雷伯菌占7.49%,粪肠球菌占3.66%;伤口分泌物标本检出病原菌29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7.12%,大肠埃希菌占14.3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0.27%,铜绿假单胞菌占7.53%,粪肠球菌占5.48%。不同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不同。结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时,应加强耐药性监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作者:江立千;陈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分析3127例育龄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3127例育龄女性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127例育龄女性检出支原体感染1800例,感染率为57.6%。其中,解脲脲原体(U u )感染率、人型支原体(M h )感染率及U u+ M h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6.2%、1.2%、10.1%。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发现,Uu感染患者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较为敏感,Mh感染患者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较为敏感,Uu+Mh混合感染患者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较为敏感。结论支原体已成为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临床治疗。
作者:刘静;张明磊;柏雪婷;孟娇;柴若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日前,2014年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在福州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赵昀博士在主题发言中,特别强调了生物标志物--p16INK4a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呼吁尽早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进行准确分级,只有合理管理CIN ,才能真正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及湿度对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门诊患者的静脉血样,分别采用日本Sysmex XT-4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下手工法进行知网红细胞计数,比较不同时间及湿度对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结果的影响。结果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在同一放置时间,不同湿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湿度下,涂片放置10 min时网织红细胞百分率与放置60 min和12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涂片在湿度为30%,放置10 min后检测结果为(1.31±0.34)%,与Sysmex XT-4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1.31±0.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度在30%,染色后放置时间在30 min以内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效果好。
作者:侯会香;赵俊红;段雄波;赵英君;刘军敏;甄志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3年该院122例肾脏疾病住院患者,根据尿常规定性检测结果将其分成3组,其中,尿蛋白阴性组50例,微量尿蛋白组33例,大量尿蛋白组39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结果尿蛋白阴性组、微量尿蛋白组、大量尿蛋白组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ys-C在尿蛋白阴性组、微量尿蛋白组、大量尿蛋白组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2.0%、78.8%和87.2%,均明显高于肌酐和尿素氮(P<0.05)。Cys-C水平在肾功能损伤早期就已发生改变。结论 Cys-C是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可靠方法。
作者:郑光敏;李玮;庞菲;杨建军;霍建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TORCH是指一组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并造成胎儿畸形和发育异常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包括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及其他微生物(others)[1-4]。对育龄女性孕前实施 TORCH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8]。笔者以永州市零陵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55例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 T O RC H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金香;陈仕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的联合应用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已确诊有感染的患者158例,将其分成细菌性感染组和非细菌性感染组,检测患者静脉血中CRP浓度、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性感染组CRP浓度、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的检测值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及对照组(P<0.01);非细菌性感染组只有CRP浓度及其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P测定能补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的不足,判断组织炎症或损伤的程度。CRP、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联合检测对感染的诊断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王萍;李彦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宝安区就诊的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结核病与肺部疾病联合会制订的《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的要求,采用比例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5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菌株126株,总耐药率为50.0%;耐多药菌株89株,多药耐药率为35.3%。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利福平(RFP)38.1%,异烟肼(INH)36.5%,链霉素(SM)27.0%,乙胺丁醇(EMB)13.9%。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仍不容乐观,应加强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和管理工作。
作者:陈伊;郭夏娜;邓君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日前,在成都举办的2014年体外诊断新技术高峰论坛上,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的吴毅教授以“甲状腺癌的诊治进展”为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同参会的全国检验及临床专家分享了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现状,探讨以甲状腺球蛋白(Tg)与降钙素(calcitonin)为主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治疗及转归,为COPD合并IP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COPD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COPD合并IPA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部啰音、胸痛、咳嗽、咳痰、发热。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炎性渗出、实变、结节、空洞等。治疗有效16例,无效32例。结论 COPD合并IPA早期诊断、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雪梅;熊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的首位[1]。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迅速增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肺癌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诊断方法进步及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规范有序的诊断、分期,以及根据肺癌临床行为进行多学科治疗的进步,肺癌患者生存率已经有所增高。早在1869年,有学者在1例死亡的癌症患者尸检血液中发现了类似原发肿瘤的恶性细胞,首次提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的概念[2]。此后,随着各个相关学科的发展及对CTCs的认识,出现了多种检测CTCs的方法,并逐渐开始应用于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其中,有研究发现,检测CTCs在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4]。
作者:王俊(综述);王峰;王自正(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IgM、IgG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变化规律。方法收集HFRS病毒抗体阳性患者96例,其中IgM抗体阳性46例,IgG抗体阳性5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5例。经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 PLT、MPV、PDW和 PCT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HFRS病毒IgM抗体阳性患者PLT及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MPV及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0例HFRS病毒IgG抗体阳性患者MPV及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FRS病毒IgM抗体阳性患者PLT明显低于 HFRS病毒IgG抗体阳性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在 HFRS病毒感染中有一定的变化,可通过监测血小板参数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孙海英;张志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10~2013年484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和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4例甲真菌病患者中,分离出酵母菌271株(56.0%),包括近平滑念珠菌84株(17.4%),白色念珠菌60株(12.4%),热带念珠菌41株(8.5%),光滑念珠菌35株(7.2%),其他酵母菌51株(10.5%);皮肤癣菌198株(40.9%),包括红色毛癣菌182株(37.6%),须癣毛癣菌14株(2.9%),絮状表皮癣菌2株(0.4%);其他真菌15株。男性和女性甲真菌病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2,P<0.05)。男性患者以皮肤癣菌为主(54.55%),其次是酵母菌(40.91%);而女性患者则是以酵母菌为主(66.43%)。484例甲真菌病患者中,>15~55岁为高发病年龄段,占75.83%。结论珠海地区甲真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其次是皮肤癣菌。临床工作者要坚持开展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和甲真菌病的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守星;刘小凤;徐刚;周俭中;魏秋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 )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在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以63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58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液中mALB、α1-M水平,采用终点比色法测尿液中NAG活性。结果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液中mALB、α1-M水平和NAG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液中mALB、α1-M水平和N A G活性的单项检测阳性率均低于50.0%,任意2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50.0%,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则高于70.0%。结论尿液中mALB、α1-M及NAG联合检测是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高宁;李妙羡;许楠;杨锐华;赵丽华;王香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观察血液病及肿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114例患者(577次)按血小板输注次数进行分组,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血小板抗体等指标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输注血小板1~2次有效率为94.3%,3~5次有效率为81.8%,5次以上有效率为48.0%。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下降,不同输注次数的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小板抗体阳性组与血小板抗体阴性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采血小板输注对提升血小板数量,改善出血症状有积极作用,反复输注会影响血小板输注的疗效。
作者:张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β-葡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建立细胞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粉防己碱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 E2(PGE2)、IL-10的水平。结果 MTT 法检测结果提示粉防己碱对RAW264.7细胞增殖表现为双相性作用;ELISA结果提示适当浓度的粉防己碱可抑制IL-6、TNF-α、PGE2的表达,同时促进IL-10的表达。结论粉防己碱影响β-葡聚糖诱导的 RAW264.7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IL-6、TNF-α、PGE2的表达,同时促进IL-10的表达有关。
作者:郭兰芳;成晓青;倪慧艳;许晓芬;闻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瑞士罗氏公司的Modular Analytics 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1296例健康个体(健康组),24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90例NSCLC患者(NSCLC组)的CYFRA21-1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组中,不同性别受试者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受试者CYFRA21-1水平高于18~40岁组、>40~60岁组。应用良性疾病组95%可信区间建立的界限值(cut-off值)为4.00 ng/mL ;应用NSCLC组与良性疾病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建立的cut-off值为4.70 ng/mL ,当cut-off值为4.70 ng/mL时,CYFRA21-1检测NSCLC的敏感性为62.1%,特异性为92.6%。结论 CY-FRA21-1对NSCLC的临床诊断cut-off值为4.70 ng/mL。
作者:廖长征;罗艺;徐文莉;魏晟潇;朱磊;许瑞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2011~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222株,非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烧伤科、神经外科)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525株,占43.0%(525/1222);普通病房(非普通病房以外的其他科室)检出铜绿假单胞菌697株,占57.0%;非普通病房的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6.0%~36.4%,高于普通病房的泛耐药菌株检出率(1.7%~3.4%)。非普通病房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普遍高于普通病房。结论2011~2013年该院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非普通病房,但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采取各种措施,可以控制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降低耐药率。
作者:汪平帮;李志波;黄竹英;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3种仪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离子交换色谱法)、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亲和色谱法)和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75例全血样本,对检测结果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 H 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结果呈正相关( r2=0.996),回归方程为Y =0.953 X+0.519;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呈正相关(r2=0.996),回归方程为Y =0.925 X+0.576;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呈正相关(r2=0.998),回归方程为Y=0.969 X+0.081。结论在保证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均可以采用以上3种不同的仪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张卫军;黄胜起;骆连妹;李秀娟;郑艳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