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 p )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6例,根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分为 Hp感染组和非 Hp感染组。同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Hp感染组又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 Hcy水平,分析Hp感染和血清 Hcy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组血清Hcy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非Hp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Hp感染组和非 Hp感染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类型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9,P=0.0003)。在H p感染组中,不稳定性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血清 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p感染组血清 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731,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血液 Hcy水平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并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雷鸣;吴建华;汤兰桂;刘龙标;杨丽;向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K1)对常见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444例肿瘤患者和16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T K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患者血清 T K1水平均显明显升高(P<0.05)。肺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患者TK1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0%、59.6%、62.9%、60.0%、62.1%、32.3%、21.4%、11.0%。与对照组(T K1检测阳性率为0.0%)比较,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 T K1检测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TK1检测在常见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上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张志坚;郑燕苹;林元峰;梅序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 )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在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以63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58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液中mALB、α1-M水平,采用终点比色法测尿液中NAG活性。结果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液中mALB、α1-M水平和NAG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液中mALB、α1-M水平和N A G活性的单项检测阳性率均低于50.0%,任意2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50.0%,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则高于70.0%。结论尿液中mALB、α1-M及NAG联合检测是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高宁;李妙羡;许楠;杨锐华;赵丽华;王香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3种仪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离子交换色谱法)、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亲和色谱法)和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75例全血样本,对检测结果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 H 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结果呈正相关( r2=0.996),回归方程为Y =0.953 X+0.519;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呈正相关(r2=0.996),回归方程为Y =0.925 X+0.576;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呈正相关(r2=0.998),回归方程为Y=0.969 X+0.081。结论在保证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均可以采用以上3种不同的仪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张卫军;黄胜起;骆连妹;李秀娟;郑艳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清多指标联合分析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酶法、选择性抑制法,对153例CHD患者(CHO组)及3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脂蛋白a(Lpa)、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P)组除 TC、HDL-C、ApoA1、ApoB、UA外,其余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除 HDL-C、ApoA1、UA 外,其余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除 HDL-C外,其余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项血清学指标联合分析,对CHD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政;梁日初;李海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大学本科学习中很重要的阶段,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反复的检验实践中转化为工作能力的重要一步。临床医学是一门既重视理论学习,又强调临床实践的综合学科。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如何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则是身兼教师职责的临床医生们应该重视的教育。
作者:许朝晖;张凤华;马晓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10~2013年484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和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4例甲真菌病患者中,分离出酵母菌271株(56.0%),包括近平滑念珠菌84株(17.4%),白色念珠菌60株(12.4%),热带念珠菌41株(8.5%),光滑念珠菌35株(7.2%),其他酵母菌51株(10.5%);皮肤癣菌198株(40.9%),包括红色毛癣菌182株(37.6%),须癣毛癣菌14株(2.9%),絮状表皮癣菌2株(0.4%);其他真菌15株。男性和女性甲真菌病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2,P<0.05)。男性患者以皮肤癣菌为主(54.55%),其次是酵母菌(40.91%);而女性患者则是以酵母菌为主(66.43%)。484例甲真菌病患者中,>15~55岁为高发病年龄段,占75.83%。结论珠海地区甲真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其次是皮肤癣菌。临床工作者要坚持开展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和甲真菌病的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守星;刘小凤;徐刚;周俭中;魏秋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日前,在成都举办的2014年体外诊断新技术高峰论坛上,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的吴毅教授以“甲状腺癌的诊治进展”为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同参会的全国检验及临床专家分享了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现状,探讨以甲状腺球蛋白(Tg)与降钙素(calcitonin)为主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治疗及转归,为COPD合并IP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COPD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COPD合并IPA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部啰音、胸痛、咳嗽、咳痰、发热。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炎性渗出、实变、结节、空洞等。治疗有效16例,无效32例。结论 COPD合并IPA早期诊断、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雪梅;熊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β-葡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建立细胞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粉防己碱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 E2(PGE2)、IL-10的水平。结果 MTT 法检测结果提示粉防己碱对RAW264.7细胞增殖表现为双相性作用;ELISA结果提示适当浓度的粉防己碱可抑制IL-6、TNF-α、PGE2的表达,同时促进IL-10的表达。结论粉防己碱影响β-葡聚糖诱导的 RAW264.7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IL-6、TNF-α、PGE2的表达,同时促进IL-10的表达有关。
作者:郭兰芳;成晓青;倪慧艳;许晓芬;闻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酶联荧光分析(ELFA)法测定肌钙蛋白I(cTnI)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用ELF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测定血清样品中cTnI的浓度,对ELFA法进行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并对 ELFA 法与CLIA法测定cTnI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LFA法测定cTnI浓度,高值(30.00μg/L cTnI)和低值(0.12μg/L cTnI)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2.81%和1.62%,批间CV分别为5.67%和3.52%。ELFA法检测cTnI的可信检测范围为0.00~30.00μg/L。当总胆红素浓度小于450μmol/L ,血红蛋白浓度小于1.5 g/L ,三酰甘油浓度小于7.0 mmol/L时,ELFA法测定cTnI无干扰。ELFA法与CLIA法测定cTnI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1)。结论 ELFA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回收率和线性范围,与CLIA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检测快速简便,适用于急诊检验,能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马小宏;陈爱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 U )多重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ICU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等不同标本2260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577株,阳性率25.5%。在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8.0%,肺炎克雷伯菌占16.5%,大肠埃希菌占13.5%,鲍曼不动杆菌占10.2%;在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4%。多重耐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治疗十分困难。结论多重耐药菌是IC U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多重耐药菌出现及传播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伟;莫芳贵;周美容;张肄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检测急性乳腺炎患者乳汁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114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14例标本共分离细菌67株,检出率为58.8%。主要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0.7%(34/67)]和表皮葡萄球菌[44.8%(30/67)],其他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1.49%(1/67)]、肺炎克雷伯菌[1.49%(1/67)]、醋酸不动杆菌[1.49%(1/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8%与46.7%。3株MRSA对米诺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均为100.0%,31株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苯唑西林的敏感率均为100.0%,16株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对米诺环素、利福平、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苯唑西林的敏感率均为100.0%,14株M RC N S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米诺环素和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均为100.0%。M RS A、MSSA、MSCNS、MRCNS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急性乳腺炎患者乳汁中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青霉素不应作为首选治疗的抗菌药物。
作者:许健;王春远;唐建;杨淑哲;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1764例妊娠期女性的血清,同时选取121例非妊娠健康女性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妊娠早期组TSH水平偏低(中位数为1.06 mI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组与妊娠晚期组TSH水平逐渐升高,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组FT3、FT4水平偏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组与妊娠晚期组FT3、FT4水平逐渐降低,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随妊娠期不同发生相应改变,应该采用不同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对其甲状腺功能筛查结果进行判断。
作者:叶青;赖有行;周晓莹;刘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罗氏诊断常规染色平台研讨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吕宁教授担任会议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金木兰教授及其他病理专家就常规病理工作中组织污染、制片过程中脱水环节问题、自动染色机的使用及特殊染色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专题报告,为病理实验室自动化、规范化管理,以及肿瘤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2014年4月25日,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甲状腺癌管理的多学科诊治论坛在武汉召开,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与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吴毅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临床外科、内分泌科、核医学科和检验科的专家深入探讨了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尤其是甲状腺球蛋白(Tg)与降钙素(calcitonin)在甲状腺癌诊断应用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构建链球菌溶血素O抗原(SLO)的重组表达质粒,并优化其在大肠杆菌中的佳表达条件。方法以 A群链球菌DNA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SLO基因,将扩增的基因连接pET-32a(+)表达载体构建pET-32a(+)-SLO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转化后的表达菌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和自诱导的方式分别诱导及纯化,终确定佳的表达条件。结果 PCR扩增的基因大小与SLO基因大小一致,测序完全正确。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均为包涵体表达,且表达量均较低;自诱导的方式,不仅表达量明显提高,且实现了部分可溶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SLO的原核表达质粒,优化筛选出能高效可溶性表达的诱导条件,纯化获得了SLO重组融合蛋白质,为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胡锡林;花欢;邓群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基因多态性,以期能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PCR测序法分析259例结直肠癌患者ERCC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男性患者ERCC1的基因型主要为C/C (占55.71%),其次是C/T (占37.86%),T/T基因型仅占6.43%;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也主要是C/C (占59.66%),其次是C/T (占36.97%),T/T基因型仅占3.36%。25~44岁患者中,基因型主要为C/C (占51.72%),其次是C/T (占41.38%),T/T基因型仅占6.90%;>44~59患者中,基因型主要为C/C (占57.95%),其次是C/T (占40.91%),T/T基因型仅占1.14%;>59岁患者中,基因型主要为C/C (占58.45%),其次是C/T (占34.51%),T/T基因型仅占7.04%。结论结直肠癌患者ERCC1的基因型主要为C/C。
作者:彭南求;赵新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建立海口地区18~60岁健康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参考区间。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文件,筛选出海口地区18~60岁健康人群401例(男性275例,女性126例,年龄18~60岁),按性别分组分析,建立甲状腺激素的参考区间。结果海口地区18~60岁健康人群的参考区间分别为,TSH :0.58~4.60 mIU/L ;T3:1.11~2.31 nmol/L (男性),0.97~2.13 nmol/L (女性);T4:72.24~152.22 nmol/L ;FT3:4.17~6.33 pmol/L (男性),3.95~5.47 pmol/L (女性);FT4:13.16~21.29 pmol/L (男性),12.13~19.61 pmol/L (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海口地区18~60岁健康人群甲状腺激素的参考区间,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潘在兴;李春芸;陈夏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65例HIE患儿(HIE组),采用日立7602生化仪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并以68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心肌酶谱及cTnI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HIE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水平,分别为(98.9±9.6)U/L、(385.4±15.5)U/L、(89.3±9.6)U/L、(300.8±19.8)U/L 、(399.1±17.9)U/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IE组cTnI水平为(1.4±0.4)ng/mL ,高于对照组(P<0.05)。CK-MB检测新生儿HIE的灵敏度为88.6%,cTnI检测新生儿 HIE的特异性为86.3%。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检测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付明军;邱振华;许军生;陈泽城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