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菌群分析及预防对策

李伟;莫芳贵;周美容;张肄鹏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预防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 U )多重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ICU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等不同标本2260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577株,阳性率25.5%。在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8.0%,肺炎克雷伯菌占16.5%,大肠埃希菌占13.5%,鲍曼不动杆菌占10.2%;在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4%。多重耐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治疗十分困难。结论多重耐药菌是IC U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多重耐药菌出现及传播的重要措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鉴别肿瘤患者发热原因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和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肿瘤患者发热原因中的价值。方法将218例发热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肿瘤发热组,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PCT、CRP阳性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PCT 、CRP 阳性率明显升高,与病毒感染组和肿瘤发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发热组PCT 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 诊断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7.83%,特异性为83.33%,均高于其他指。结论 PCT 和CRP 检测有助于鉴别肿瘤患者的发热原因,且PCT 有更好的特异性及敏感度,为抗感染及肿瘤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叶倩;陈燕;罗玲清;李筱莉;余小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胸腔积液及血清中CEA、CYFRA21-1和 NSE检测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理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8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良性胸腔积液组(55例)和肺癌组(125例),分别对各组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CEA、NSE和CYFRA21-1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肺癌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CEA、NSE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5)。肺癌组中,腺癌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同时高于鳞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同时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同时高于腺癌组和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在腺癌组中的检测阳性率高于鳞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在鳞癌组中的检测阳性率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在小细胞肺癌组中的阳性率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积液及血清中CEA、CYFRA21-1和NSE分别是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理分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淑艳;王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T K1检测对常见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K1)对常见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444例肿瘤患者和16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T K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患者血清 T K1水平均显明显升高(P<0.05)。肺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患者TK1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0%、59.6%、62.9%、60.0%、62.1%、32.3%、21.4%、11.0%。与对照组(T K1检测阳性率为0.0%)比较,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 T K1检测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TK1检测在常见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上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张志坚;郑燕苹;林元峰;梅序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 LAM P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反应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的方法。方法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因序列数据库(Genbank)上大肠埃希菌的lacZ(登录号:M74750)基因序列,设计4条特异引物(2条内引物,2条外引物),对lacZ基因进行扩增,对扩增反应进行优化,采用琼脂糖电泳及肉眼观察结果。结果将提取的13株细菌DNA进行LAMP反应,仅大肠埃希菌得到阳性结果,LAMP检测下限为15 cfu/mL。结论 LAMP检测大肠埃希菌是快速、低成本、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方法,适合临床开展。

    作者:任春阳;田甜;田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骨科手术后疑难输血反应1例讨论

    由于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及手术器械的改进,骨科手术输血量较以前明显减少。但脊柱、髋骨及股骨等部位的手术,其创伤面大、出血量多,仍需大量输血[1]。

    作者:姚洁;韩杰;高岩;李春华;王玮;陈金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HLA-B27检测在脊柱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脊柱关节炎(Sp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8例SpA患者(SpA组)和195例非SpA患者(非SpA组)HLA-B27的表达水平。结果493例患者中,HLA-B27阳性227例。SpA组中强直性脊柱炎(AS)、幼年脊柱关节炎(JSpA)、反应性关节炎(ReA)、未分化型脊柱关节炎(USpA)和银屑病关节炎(PsA)患者的HLA-B27阳性率,分别为87.66%、59.09%、58.33%、37.18%、25.00%;非SpA组中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或腰椎疾病、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HLA-B27阳性率,分别为18.18%、17.86%、16.67%、11.76%、0.00%。SpA组与非SpA组HLA-B27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LA-B27与SpA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断SpA,尤其是AS提供参考。

    作者:姚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3861例健康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 HBsAg阳性率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性[1-5]。了解本公司职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在不同年龄段体检者中的阳性率,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王艳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ERS与miRNAs间的相互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的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和微小RN A可能参与了其病理过程。目前,就内质网应激或微小RNA单独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已有相关研究涉及,但此二者共同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产生的作用鲜有报道。现就内质网应激与微小 RNA 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刘玮玮;张富强;吴茜(综述);李光迪(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和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2例NSCLC患者(NSCLC组),3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部良性疾病组)及4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NSE、CYFRA21-1、CEA、CA125、CA19-9和SF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SCLC组血清中NSE、CY-FRA21-1、CEA、CA125、CA19-9和SF的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癌患者CEA水平明显高于鳞癌患者,鳞癌患者CYFRA21-1的水平明显高于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NSCLC的灵敏度为96.2%,特异性为87.3%,准确性为90.8%,均优于任何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NSCLC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明显提高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

    作者:蒙飞;王恒;梁鑫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浆膜腔积液中淋巴瘤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浆膜腔积液中淋巴瘤细胞形态学诊断效果。方法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立即送检,行瑞氏-姬姆萨染色,镜检。分析浆膜腔积液中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形态特征。结果1440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中检测到淋巴瘤细胞62例,灵敏度89.55%,特异性99.85%,阳性预测值96.77%,阴性预测值99.49%,总有效率99.38%。淋巴瘤细胞多见于胸腔积液(46例),其次为腹腔积液(18例),心包腔积液少(3例)。细胞涂片镜检发现,淋巴瘤细胞形态可分为空泡形态、大细胞形态、小细胞形态、不规则形态。结论常规浆膜腔积液中淋巴瘤细胞形态特征性强,对于临床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晓华;刘斌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参数分析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IgM、IgG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变化规律。方法收集HFRS病毒抗体阳性患者96例,其中IgM抗体阳性46例,IgG抗体阳性5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5例。经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 PLT、MPV、PDW和 PCT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HFRS病毒IgM抗体阳性患者PLT及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MPV及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0例HFRS病毒IgG抗体阳性患者MPV及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FRS病毒IgM抗体阳性患者PLT明显低于 HFRS病毒IgG抗体阳性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在 HFRS病毒感染中有一定的变化,可通过监测血小板参数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孙海英;张志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的血浆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红细胞沉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百分率4项指标均低于脑梗死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85±332)μg/L ,明显高于脑梗死组[(365±234)μg/L ]和对照组[(163±79)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切全血黏度( r=0.812,P<0.01),中切全血黏度( r=0.917, P<0.01),血浆黏度( r=0.893,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可作为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的诊断依据之一,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情况更加突出。

    作者:李辉腾;李亚东;贾伟;梁慧贤;钟结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MBL浓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250例HBV感染者(病例组)及150例对照组的MBL浓度,并比较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病例组MBL浓度高于对照组(t=7.097, P<0.01)。病例组中高载量组MBL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9,P<0.01),低载量组MBL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4,P<0.01)。结论检测HBV感染患者血清MBL浓度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小丽;何莉莉;张哲梅;居军;张兴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由各医学学科专业人员(临床医学专家、护理医学专家、检验医学专家、药学专家、医院管理专家等)共同针对某一病种或手术制订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标准化工作流程[1]。由于临床路径规范了临床诊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并且可以降低医疗费用,目前在我国已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冯钢;张鹏;张玉;张建英;浦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推荐血清肿瘤标志物应用于甲状腺癌诊断

    日前,在成都举办的2014年体外诊断新技术高峰论坛上,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的吴毅教授以“甲状腺癌的诊治进展”为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同参会的全国检验及临床专家分享了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现状,探讨以甲状腺球蛋白(Tg)与降钙素(calcitonin)为主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菌群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 U )多重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ICU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等不同标本2260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577株,阳性率25.5%。在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8.0%,肺炎克雷伯菌占16.5%,大肠埃希菌占13.5%,鲍曼不动杆菌占10.2%;在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4%。多重耐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治疗十分困难。结论多重耐药菌是IC U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多重耐药菌出现及传播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伟;莫芳贵;周美容;张肄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儿童抽动症与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症(TS)与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分析T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102例T S患儿(T S组)与同期96例健康体检的儿童(对照组)血液中铜、锌、铁、镁、钙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 S组血液中锌、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铜、镁、钙水平在2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锌、铁水平是TS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失衡可能是TS的危险因素。

    作者:阮洋;莫丽亚;张聪;胡琼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胱抑素C在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3年该院122例肾脏疾病住院患者,根据尿常规定性检测结果将其分成3组,其中,尿蛋白阴性组50例,微量尿蛋白组33例,大量尿蛋白组39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结果尿蛋白阴性组、微量尿蛋白组、大量尿蛋白组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ys-C在尿蛋白阴性组、微量尿蛋白组、大量尿蛋白组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2.0%、78.8%和87.2%,均明显高于肌酐和尿素氮(P<0.05)。Cys-C水平在肾功能损伤早期就已发生改变。结论 Cys-C是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可靠方法。

    作者:郑光敏;李玮;庞菲;杨建军;霍建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永州市零陵区5055例育龄女性TORCH检测结果分析

    TORCH是指一组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并造成胎儿畸形和发育异常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包括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及其他微生物(others)[1-4]。对育龄女性孕前实施 TORCH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8]。笔者以永州市零陵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55例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 T O RC H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金香;陈仕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PCR)应用初期因规范性问题,曾被全面暂停在临床应用。经过PCR技术工作规范的制订和技术人员培训,卫生部于2002年出台《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和《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规范》,重新向临床开放PCR检测项目。2010年卫生部出台《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加强对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管理。

    作者:曾艳芬;陈发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