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MBL浓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赵小丽;何莉莉;张哲梅;居军;张兴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血清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250例HBV感染者(病例组)及150例对照组的MBL浓度,并比较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病例组MBL浓度高于对照组(t=7.097, P<0.01)。病例组中高载量组MBL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9,P<0.01),低载量组MBL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4,P<0.01)。结论检测HBV感染患者血清MBL浓度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与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与体液免疫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免疫学意义。方法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研究46例精神分裂症组和47例对照组血清小扁豆凝集素(LCA )-IgM、LCA-IgG、LCA-IgA水平,与血清IgM、IgG、IgA、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清LCA-IgA 水平与 IgG水平呈正相关(r=0.3117,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清LCA-IgG水平与IgA水平呈负相关(r=-0.3236,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清LCA-IgM、LCA-IgG、LCA-IgA水平均与CIC水平呈正相关(r=0.3548,r=0.1898,r=0.4797,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发生了过度岩藻糖基化,并参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损伤的病理过程。

    作者:郭静;邱锦云;冯方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cT 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65例HIE患儿(HIE组),采用日立7602生化仪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并以68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心肌酶谱及cTnI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HIE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水平,分别为(98.9±9.6)U/L、(385.4±15.5)U/L、(89.3±9.6)U/L、(300.8±19.8)U/L 、(399.1±17.9)U/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IE组cTnI水平为(1.4±0.4)ng/mL ,高于对照组(P<0.05)。CK-MB检测新生儿HIE的灵敏度为88.6%,cTnI检测新生儿 HIE的特异性为86.3%。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检测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付明军;邱振华;许军生;陈泽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酶联荧光分析法测定肌钙蛋白I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酶联荧光分析(ELFA)法测定肌钙蛋白I(cTnI)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用ELF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测定血清样品中cTnI的浓度,对ELFA法进行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并对 ELFA 法与CLIA法测定cTnI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LFA法测定cTnI浓度,高值(30.00μg/L cTnI)和低值(0.12μg/L cTnI)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2.81%和1.62%,批间CV分别为5.67%和3.52%。ELFA法检测cTnI的可信检测范围为0.00~30.00μg/L。当总胆红素浓度小于450μmol/L ,血红蛋白浓度小于1.5 g/L ,三酰甘油浓度小于7.0 mmol/L时,ELFA法测定cTnI无干扰。ELFA法与CLIA法测定cTnI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1)。结论 ELFA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回收率和线性范围,与CLIA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检测快速简便,适用于急诊检验,能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马小宏;陈爱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S p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取60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p1 mRNA表达情况。按ΔΔCT 法对目的基因进行相对定量。比较Sp1 mRNA的表达情况与不同临床资料、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大肠癌组织中Sp1 mRNA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而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Sp1在大肠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态,提示Sp1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苗晋华;杜叶平;尹莉莉;武春梅;徐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2、IFN-γ、IL-10水平及血清LDH活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 )-2、干扰素-γ(IFN-γ)、IL-10水平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 H )活性的变化。方法将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未缓解组(35例)和缓解组(3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IL-2、IFN-γ和IL-10的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LDH的活性。结果未缓解组IL-2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0.05),而IL-10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0.05);未缓解组血清中LD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IL-10水平及血清中LDH活性会发生明显变化,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IL-2、IFN-γ、IL-10水平及LDH活性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朱岚;申卫红;龚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珠海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分布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10~2013年484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和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4例甲真菌病患者中,分离出酵母菌271株(56.0%),包括近平滑念珠菌84株(17.4%),白色念珠菌60株(12.4%),热带念珠菌41株(8.5%),光滑念珠菌35株(7.2%),其他酵母菌51株(10.5%);皮肤癣菌198株(40.9%),包括红色毛癣菌182株(37.6%),须癣毛癣菌14株(2.9%),絮状表皮癣菌2株(0.4%);其他真菌15株。男性和女性甲真菌病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2,P<0.05)。男性患者以皮肤癣菌为主(54.55%),其次是酵母菌(40.91%);而女性患者则是以酵母菌为主(66.43%)。484例甲真菌病患者中,>15~55岁为高发病年龄段,占75.83%。结论珠海地区甲真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其次是皮肤癣菌。临床工作者要坚持开展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和甲真菌病的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守星;刘小凤;徐刚;周俭中;魏秋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113例病灶分泌物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目的:分析113例病灶分泌物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更好地为临床提供确切的治疗药物。方法收集113例真菌感染病灶分泌物标本,对其进行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13例真菌感染病灶分泌物标本中,白色念珠菌75株(66.4%),都柏林念珠菌29株(26.7%),近平滑念珠菌6例(5.3%),克柔念珠菌3例(2.7%)。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对白色念珠菌的敏感度较高,分别为94.7%和97.3%;两性霉素B对都柏林念珠菌的敏感率为93.1%;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近平滑念珠菌的敏感率均为83.3%;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对克柔念珠菌的敏感率均为100.0%。结论加强用药前病灶分泌物的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赖秀花;魏晟潇;邹汉良;邹新妍;杨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观察不同采血部位及采血后不同检测时间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手指血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静脉血,而血小板计数较静脉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检测的血液标本血小板计数较立即检测和小于6 h检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度的完善、操作的规范、标本质量的提高,都有助于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陈君;马海燕;齐寰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患者围术期备血及输血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多种疾病患者围术期输血率,为术前制订合理备血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472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疾病患者输血率,以及术前交叉配血(cross-match)量与实际输血(transfused)量的比值(C/T值)。结果总输血率为18.0%(444/2472),不同疾病患者输血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脑血管畸形组[55.6%(30/54)],颅底肿瘤组[48.4%(186/384)],脑挫裂伤组[42.2%(81/192)],创伤性硬膜下血肿组[35.8%(19/53)],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组[25.6%(11/43)],破裂性脑动脉瘤组[10.6%(61/576)],脑凸面肿瘤组[8.3%(40/480)],高血压脑出血组[6.3%(6/96)],脊髓肿瘤组[4.2%(2/48)],颅骨缺损组[2.1%(6/288)],脑积水组[1.0%(2/192)],脑烟雾病组[0.0%(0/66)]。结论脑血管畸形、颅底肿瘤和脑挫裂伤患者有较高的围术期输血率。

    作者:魏晴;史娟娟;熊合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永州市零陵区5055例育龄女性TORCH检测结果分析

    TORCH是指一组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并造成胎儿畸形和发育异常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包括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及其他微生物(others)[1-4]。对育龄女性孕前实施 TORCH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8]。笔者以永州市零陵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55例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 T O RC H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金香;陈仕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HLA-B27检测在脊柱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脊柱关节炎(Sp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8例SpA患者(SpA组)和195例非SpA患者(非SpA组)HLA-B27的表达水平。结果493例患者中,HLA-B27阳性227例。SpA组中强直性脊柱炎(AS)、幼年脊柱关节炎(JSpA)、反应性关节炎(ReA)、未分化型脊柱关节炎(USpA)和银屑病关节炎(PsA)患者的HLA-B27阳性率,分别为87.66%、59.09%、58.33%、37.18%、25.00%;非SpA组中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或腰椎疾病、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HLA-B27阳性率,分别为18.18%、17.86%、16.67%、11.76%、0.00%。SpA组与非SpA组HLA-B27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LA-B27与SpA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断SpA,尤其是AS提供参考。

    作者:姚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链球菌溶血素O抗原的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

    目的:构建链球菌溶血素O抗原(SLO)的重组表达质粒,并优化其在大肠杆菌中的佳表达条件。方法以 A群链球菌DNA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SLO基因,将扩增的基因连接pET-32a(+)表达载体构建pET-32a(+)-SLO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转化后的表达菌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和自诱导的方式分别诱导及纯化,终确定佳的表达条件。结果 PCR扩增的基因大小与SLO基因大小一致,测序完全正确。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均为包涵体表达,且表达量均较低;自诱导的方式,不仅表达量明显提高,且实现了部分可溶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SLO的原核表达质粒,优化筛选出能高效可溶性表达的诱导条件,纯化获得了SLO重组融合蛋白质,为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胡锡林;花欢;邓群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某区252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宝安区就诊的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结核病与肺部疾病联合会制订的《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的要求,采用比例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5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菌株126株,总耐药率为50.0%;耐多药菌株89株,多药耐药率为35.3%。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利福平(RFP)38.1%,异烟肼(INH)36.5%,链霉素(SM)27.0%,乙胺丁醇(EMB)13.9%。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仍不容乐观,应加强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和管理工作。

    作者:陈伊;郭夏娜;邓君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三级医院输血科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

    从1900年发现了人类的血型,到如今的各种血液制品应用到临床抢救治疗,输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一医疗手段在临床抢救和治疗中也愈加受到医疗界的重视和青睐。尤其近年来,输血事业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输血科作为一个“年轻”的科室,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成立时间短、人员技术力量薄弱、设备不足等。因此,如何加强输血科的管理和促进输血科的发展建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而确保血液输注的质量和加强临床用血的安全也已是每个输血工作者应思考和改进提高的重要问题,现结合本院经验就如何规范、标准化输血科的管理和建设进行探讨[1-3]。

    作者:屈英晓;张文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ERS与miRNAs间的相互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的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和微小RN A可能参与了其病理过程。目前,就内质网应激或微小RNA单独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已有相关研究涉及,但此二者共同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产生的作用鲜有报道。现就内质网应激与微小 RNA 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刘玮玮;张富强;吴茜(综述);李光迪(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全自动苏木精-伊红染色,助力肿瘤诊断病理学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罗氏诊断常规染色平台研讨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吕宁教授担任会议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金木兰教授及其他病理专家就常规病理工作中组织污染、制片过程中脱水环节问题、自动染色机的使用及特殊染色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专题报告,为病理实验室自动化、规范化管理,以及肿瘤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浆膜腔积液中淋巴瘤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浆膜腔积液中淋巴瘤细胞形态学诊断效果。方法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立即送检,行瑞氏-姬姆萨染色,镜检。分析浆膜腔积液中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形态特征。结果1440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中检测到淋巴瘤细胞62例,灵敏度89.55%,特异性99.85%,阳性预测值96.77%,阴性预测值99.49%,总有效率99.38%。淋巴瘤细胞多见于胸腔积液(46例),其次为腹腔积液(18例),心包腔积液少(3例)。细胞涂片镜检发现,淋巴瘤细胞形态可分为空泡形态、大细胞形态、小细胞形态、不规则形态。结论常规浆膜腔积液中淋巴瘤细胞形态特征性强,对于临床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晓华;刘斌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3种仪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分析

    目的:比较3种仪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离子交换色谱法)、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亲和色谱法)和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75例全血样本,对检测结果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 H 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结果呈正相关( r2=0.996),回归方程为Y =0.953 X+0.519;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呈正相关(r2=0.996),回归方程为Y =0.925 X+0.576;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呈正相关(r2=0.998),回归方程为Y=0.969 X+0.081。结论在保证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均可以采用以上3种不同的仪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张卫军;黄胜起;骆连妹;李秀娟;郑艳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TuM2-PK 、CK18-3A9联合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型 M2丙酮酸激酶(TuM2-PK )、细胞角蛋白18(CK18)-3A9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评价其在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7例NSCLC患者(NSCLC组),7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和75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TuM2-PK和CK18-3A9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YFRA21-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及良性组比较,NSCLC组 TuM2-PK、CK18-3A9和CYFRA21-1水平明显升高(P<0.05)。单一指标检测时,TuM2-PK、CK18-3A9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YFRA21-1(P<0.05),CYFRA21-1的特异性明显高于TuM2-PK、CK18-3A9(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单独检测CYFRA21-1(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单独检测TuM2-PK和CK18-3A9(P<0.05)。结论 TuM2-PK、CK18-3A9和CYFRA21-1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NSCLC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陶光丽;任传路;丁庆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广州地区健康人群和癌症患者血清 TSGF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健康人群和癌症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方法对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6615例健康体检者及28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TSGF检测。结果>40~50岁女性健康体检者TSGF水平及阳性率较高;男性健康体检者随着年龄增长,TSGF水平及阳性率都有升高趋势。肺癌、肝癌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TS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而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TSGF水平和阳性率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TSGF作为健康体检的筛查指标,对于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TSGF检测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制订相应的参考范围。

    作者:石文;尚陈宇;陈林;林莉;徐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