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氏 Cobas e601与雅培 Architect i2000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孙彬;李康;吴纯;郭奉洁;白光亮;董梅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仪Cobas e601与雅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Architect i2000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方法选取在雅培 i2000检测仪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为有反应性,且定量结果小于250 IU/mL 的标本,同时在罗氏 e601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间的差别,并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共检测46份临床标本,剔除1份两台仪器上检测结果反应性不符的标本外,其余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雅培检测值为0.05~1.00 IU/mL 的15份,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17.49X +0.843,相关系数 r=0.979;1.1~10.00 IU/mL 的15份,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15.72X +21.06,相关系数 r=0.952;11~250 IU/mL 的15份,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29.17X -129,相关系数 r=1.000。结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可以通过公式进行相互换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从医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使用 VITEK2-compact 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045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627株,占60.0%;非发酵菌402株,占38.5%。分离前4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7.7%)、铜绿假单胞菌(20.2%)、肺炎克雷伯菌(14.5%)、鲍曼不动杆菌(6.5%)。53.3%的大肠埃希菌和29.6%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于3.0%。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低于30.0%。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产 ESBLs 细菌和非发酵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经验性治疗方案。

    作者:江艳;何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复发性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及其在脑梗死复发中的预报价值。方法收集215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分为复发组126例,初发组8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 IL-18、MMP-9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斑块分型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复发组血清 IL-18、MMP-9水平,颈动脉 IMT 及易损斑块积分显著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18、MMP-9水平与 HbA1c 和易损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P <0.05),IL-18与 MMP-9呈正相关(P <0.05)。Logistic 多元回归证实 IL-18、MMP-9及易损斑块积分是糖尿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 IL-18、MMP-9高表达及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在糖尿病脑梗死复发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脑梗死二级预防的预报指标。

    作者:韩峰;高志亮;胡志坚;冷耀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梅毒甲苯胺红试验(TRUST)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梅毒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1118例疑似梅毒患者的标本分别进行 TRUST 法、TPPA 法和 ELISA 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结果1118例疑似梅毒患者标本,TRUST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166例,阳性检出率14.85%。TPPA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252例,阳性检出率22.54%。ELISA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263例,阳性检出率23.52%。结论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所得到的阳性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P-PA 法和 ELISA 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TRUST 法。

    作者:余晓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概率。方法选择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 FT3、FT4和 TSH 水平,并选择6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FT3、FT4和 TSH 水平的检测结果平均值分别为5.09 pmol/L、17.32 pmol/L 和2.81 mIU/L。对照组的血清FT3、FT4和 TSH 水平的平均值分别为4.99 pmol/L、17.24 pmol/L 和2.71 mIU/L,糖尿病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86例糖尿病组中共有29例患者 TSH 异常,异常率为33.7%,对照组为14.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患者中,女性的 TSH 异常率为42.1%,高于糖尿病患者中男性的 TSH 异常率(17.2%)。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女性患者,以利于早期筛查和防治。

    作者:马智鸿;武红玉;朱利国;李跃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自制凝血室内质控品的使用与评估

    目的:评价自制凝血质控血浆的质控效果。方法收集健康者的新鲜混合血浆保存于-70℃冰箱,每周用原装质控血浆(N 浆、P 浆)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定标校准1次,对自制质控血浆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观察。结果自制质控品 APTT、PT、TT、FIB 每月的变异系数百分比(CV%)变化均较小,均小于 CLIA′88规定的各项目的1/4总允许误差,室间质评成绩均为优秀。结论自制凝血质控血浆精密度、准确度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稳定期可达到12个月,是合格的室内质控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平竹仙;孙武;蒋红君;王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GFAP、MBP 在早期脑挫裂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髓鞘碱性蛋白(MBP )联合检测在早期脑挫裂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 GFAP、MBP 浓度,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q 检验分析脑挫裂伤患者与健康人群间的差异。结果血清 GFAP、MBP 浓度,轻、重型颅脑损伤组与健康对照组3组间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轻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重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重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血清 GFAP、MBP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损伤越重升高越明显。结论血清 GFAP、MBP 水平联合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脑挫裂伤诊断及评估损伤程度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庆禄;李宁;王文智;李伟;李光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恶性肿瘤患者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继发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采用 K-B 法进行药敏试验,按 CLSI 2012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用 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从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共分离非发酵菌17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多,占45.9%,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别占36.0%和10.5%。药敏试验表明,5种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为高度耐药或多重耐药。结论非发酵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重视非发酵菌感染和耐药性监测,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廖学峰;李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肝素锂抗凝动脉血与静脉血清钾钠氯测定结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动脉血与静脉血清中钾、钠、氯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按照NCCLS(EP9-A2)对仪器间的预期偏倚进行评估,将8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新生儿组和成人组,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利用血气分析仪检测钾、钠、氯,同时用含有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利用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钾、钠、氯。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成人组动脉血、静脉血清中钾、钠、氯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组动脉血与静脉血清比较,钾、钠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肝素抗凝的动脉血钾低于静脉血清,钠高于静脉血清。

    作者:徐翠玲;钱成荣;刘继勇;龚庆辉;史连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控界限设定的讨论

    目的:讨论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量控制程序中质控图控制界限的设定问题。方法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血清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3个项目每月质控数据作正态性检验并与累积数作比较。结果30组数据中有18个正态性检验不符合,30组均数 t 检验有2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短期内计算出的均数和标准差不能直接应用为质控图的控制限。结论临床实验室定量检测室内质量控制图控制限的设定应当按照 CLSI 的 C24-A3文件指导,使用稳定时期大量质控数据得到的标准差估计值或6个月累积值作为新批号的标准差,并定期评估。

    作者:冯志刚;刘肖瑛;林佩娜;黄明兰;徐名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TC-1、CyclinD1、β-catenin 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相关基因1(TC-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β-链蛋白(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其与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调控的相关性,为研究 TC-1在NSCLC 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TC-1、CyclinD1、β-catenin 蛋白在48例 NSCLC 中的表达,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TC-1、CyclinD1、β-catenin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其中 TC-1在 NSCLC 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 TNM 分期有关;β-catenin 在 NSCLC 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结论NSCLC 患者中 TC-1、CyclinD1和β-catenin 蛋白的表达均为上调趋势,其可能在肺癌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TC-1可能参与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这些都为 NSCLC 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罗建奎;邢时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AFP、AFP-L3、DKK1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单独或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PHC 组、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 AFP 水平;采用亲和吸附层析法检测 AFP-L3水平,计算 AFP-L3在 AFP 中比例;采用 ELISA 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中 DKK1水平。结果单独检测 PHC 患者的3种肿瘤标志物,AFP、AFP-L3、DKK1灵敏度分别为60.9%、76.8%、69.6%,特异度分别为88.7%、91.5%、95.8%。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是91.3%,特异度是87.3%,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FP 、AFP-L3、DKK1的联合检测能提高 PHC 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 PHC 诊断方面比目前大多数传统的组合方法更准确。

    作者:薄维波;秦继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铁蛋白(Ferritin)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51例肺癌(肺癌组)、10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 NSE、CYFRA21-1、CEA、CA125、CA153、Ferritin 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6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细胞肺癌的 NSE 水平高于鳞癌和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鳞癌和腺癌 CYFRA21-1水平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种肿瘤标志物中 NSE 的灵敏度高,为82.8%。6项肿瘤标志物中3项阳性时,肺癌组阳性率较高,假阳性显著降低。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阳性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提高早期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首选 CEA、NSE 和 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作者:贺望娇;范柳青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8546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分离率及对12种抗菌药物的体外灵敏度,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本院收集到的8546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8546例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3237例(37.9%),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阳性2897例(89.5%)、单纯人型支原体(Mh)阳性39例(1.2%)、Uu 和 Mh 均阳性301例(9.3%),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敏结果显示,2897例 Uu 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交沙霉素(98.4%)、强力霉素(97.9%)、美满霉素(97.6%);耐药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环丙沙星(71.8%)、螺旋霉素(46.8%)、氧氟沙星(35.6%)。39例 Mh 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交沙霉素(96.7%)、强力霉素(91.2%)、美满霉素(90.8%),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氧氟沙星(68.9%)、环丙沙星(67.8%)、罗红霉素(54.2%)。301例 Uu+Mh 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强力霉素(95.2%)、美满霉素(94.8%)、交沙霉素(92.1%),耐药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环丙沙星(83.3%)、氧氟沙星(80.1%)和左氧氟沙星(76.3%)。结论Uu 和 Mh 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本院泌尿生殖道标本分离到的支原体以 Uu 为主,所以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把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灵敏度较高的药物作为首选。

    作者:李进;黎敏;鲁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需氧菌性阴道炎(A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筛检门诊妇科就诊的19~49岁阴道分泌物异常及阴道清洁度Ⅲ/Ⅳ度患者655例,进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655例标本培养出病原菌518例(79.1%),混合感染207例(31.6%),共检出病原菌6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5株(46.9%),革兰阴性菌141株(22.4%),假丝酵母菌193株(30.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多见,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菌群复杂,重视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江立千;李荣顺;陈恒;练润琼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孝感市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

    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中国城乡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和城市普通居民,其中乡镇卫生院更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中枢环节,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就医首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据2001~2009年卫生统计年鉴报告,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有农村乡镇卫生院49694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所[2]。这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直接关系着城乡底层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危[3]。检验科作为这些基层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技术水平、检验质量、服务质量与这些医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4]。本文对本辖区所属13所基层医院(11所乡镇卫生院及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这些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作者:刘曙平;周伟;丁雪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石河子流产孕妇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相关检测与孕妇流产的关系。方法利用金标免疫斑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6例流产孕妇及100例健康孕妇血清抗双链 DNA(dsDNA)抗体、抗平滑肌抗体(SMA)、抗核抗体(ANA),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结果与健康孕妇比较,流产孕妇 EMAb 、ACA、AoAb、ANA、SMA 值均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EMAb 、ACA、AoAb、ANA、SMA 与孕妇流产相关性高,对于边疆地区孕妇不明原因流产采取明确原因及产前筛查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张晔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测定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本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采用 MTS 法检测替加环素 MIC 值,折点采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公布的判定标准。结果6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极高的耐药率,替加环素的灵敏度为80.3%,中介率为19.7%,无耐药菌株。MIC90为3μg/mL,而 MIC50为2μg/mL。结论替加环素对于本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周道红;彭云;蔡信永;刘益鹏;黎敏;王艺;鲁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在小儿手足口并发心肌炎的诊断

    目的:研究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T(hs-cTnl)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3例临床确诊的手足口患儿设为 HFMD 组,并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心电图正常组(59例)、心电图异常组(8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6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心肌酶谱、cTnT-hs 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心电图异常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心肌酶谱、cTnT-hs 的变化情况。结果HFMD 心电图异常组心肌酶谱、cTnT-hs 血清浓度及异常率与 HFMD 心电图正常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FMD 心电图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FMD 心电图异常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浓度 CK、CK-MB、cTnT-h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ST、LDH 和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肌损伤为 HFMD 患儿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对患儿进行心肌酶谱、cT-nT-hs 的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志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尿酸水平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UA)水平的情况。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5例作为Ⅰ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Ⅱ组,同时随机抽取健康体检人群74例作为Ⅲ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 Hcy、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与Ⅲ组(对照组)比较,Ⅰ组及Ⅱ组患者的Hcy、UA、TC、TG 水平均明显升高,而 HDL-C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组与Ⅱ组相比,Hcy、UA、TC、TG水平均明显升高,而 HDL-C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 Hcy 和 UA 水平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658,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Hcy 和 UA 水平显著升高。高 Hcy 和高 UA水平是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端;汪宏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淋球菌耐药性分析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检测相关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57株淋球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PCR 法扩增相关耐药基因,PCR 产物测序结果在 GenBank 中用 blastn 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搜索。结果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0.0%、8.8%、7.0%、61.4%、100.0%,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和质粒介导的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阳性率分别为35.1%、56.1%。耐药基因突变率均在80%以上。结论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可以作为佛山地区治疗淋球菌的首选药物。淋球菌耐药机制较复杂,应加强对相关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作者:陈桂山;林超萍;张秀明;孙各琴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