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O检测方法的新进展及其在高原医学中的应用

李新建;朱俊宇

关键词:高原习服, 高原适应, 一氧化氮
摘要:一氧化氮(NO)是由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脂溶性气体,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氧气、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黄素单核苷酸(FMN)和四氢蝶呤的参与下,催化L-精氨酸生成.NO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1].NOS包括神经元性(nNOS)、诱导性(iNOS)和内皮性(eNOS)三种形式[2].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ELISA差减分析法探讨武汉地区中老年患者IEM HBsAg的携带状态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中老年患者血清免疫逃逸变异表面抗原(IEM HBsAg)携带状态.方法 以2种不同抗HBs mAb包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 641例中老年既往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以中和实验及广谱IEM HBsAg试剂对单一阳性者血清HBsAg检测的特异度进行验证.结果 所建立的G6-ELISA与E2-ELISA具有大致相同的稳定性、特异度与灵敏度,对该组血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9.37%、29.01%.6例G6-ELISA单一阳性血清中,抗HBs、抗HBe、抗HBc、HBeAg及 HBV DNA阳性例数分别为3、1、6、1、2例,抗HBs中和实验阳性率为100.00%,平均中和率81.14%.雅培化学发光试剂复核此6例均为阳性结果.结论 结合文献与该课题组既往研究分析,该组中老年患者中存在少量呈优势表达的IEM HBV感染者.

    作者:殷波涛;李方和;张永东;张春燕;陈妍;周明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VEGF和CA153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疾病进展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和糖类抗原(CA15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VEGF、CA153的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采用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乳腺癌TNM 分类法进行分期,并将乳腺癌患者以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2组,记录VEGF、CA153检测结果,用ELISA法检测VEGF,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53.结果 乳腺癌组各项检测指标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乳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Ⅲ期与Ⅰ期、Ⅱ期比较VEGF、CA15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有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血清VEGF、CA15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VEGF、CA153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该院2009~2011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统计的33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标本类型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共285株(84.1%);其次为脓液及伤口分泌物,共34株(10.0%).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为主,共158株(46.6%),其次为ICU,共114株(33.6%).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且产生了多重耐药菌株,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和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对血清三酰甘油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对血清三酰甘油(TG)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用去游离甘油法(日本和光试剂)和不去游离甘油法(德国罗氏试剂)对600例健康者进行血清TG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回归方程为Y=1.068X-0.043(r2=0.982),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56).结论 健康者血清标本去游离甘油法和不去游离甘油法TG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张莹;周铁成;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影响Kleihauer-Betke实验结果的实验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Kleihauer-Betke(K-B)实验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诊断胎母输血综合征.方法 分析不同因素对K-B实验的影响,确定佳实验条件.以脐带血和静脉血的混合血为检测样本,计算K-B实验的回收率;以优化的K-B实验检测200例未孕妇女以及100例疑似胎母输血综合征妇女,建立待产妇胎儿红细胞含量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在37 ℃脱色8 min、伊红染色60 s时,胎儿红细胞和成人红细胞积分光密度的比值大为10.13±1.17,镜下胎儿红细胞染色呈强粉红色,折光性强,脐带血含量与K-B实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0.999,回收率为84.75%~96.55%.待产妇胎儿红细胞含量参考值范围为小于0.68%.结论 通过设立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回收率实验建立稳定的K-B实验,能够对胎母输血综合征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杨树法;翟燕红;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Uppergold U2定量检测尿HCG应用体会

    Uppergold U2金标斑点法读数仪(U2/HCG-DOT)是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适用于床边即时检测的仪器,可开展血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尿HCG、尿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等项目的定量检测[1-2].本科室自2009年使用U2/HCG-DOT开展尿HCG定量检测以来,应用良好,现将应用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润袁敏;刘海菊;范久波;李智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白细胞介素28启动子甲基化差异研究

    目的 探讨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白细胞介素28(IL-28)启动子甲基化差异及其对IL-2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比较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差异;RT-PCR检测两者PBMC中IL-28 mRNA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水平的差异.结果 IL-28启动子在胎儿脐血中均以甲基化形式存在,而在产妇外周血中为非甲基化形式;胎儿脐血PBMC细胞核甲基化酶活性升高(P<0.05);IL-28 mRNA在产妇外周血PBM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胎儿脐血PBMC;胎儿脐血IL-28含量较产妇外周血低(P<0.01).结论 胎儿脐血细胞核内甲基化酶活性升高导致IL-28启动子高甲基化,进而引起IL-28的合成和分泌降低.

    作者:马建鸿;张元珍;祝成亮;周春;王燕;陈红;李家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检测抗心磷脂抗体及IgA抗β2-GPⅠ的临床意义

    目的 联合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与IgA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β2-GPⅠ)水平.方法 将102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按发生自然流产的时间分为早期流产组(孕周小于12周)57例、晚期流产组(孕周大于或等于12周)45例,另将36例健康经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A和IgA抗β2-GPⅠ.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41.1%、12.7%、15.7%,IgA抗β2-GPⅠ阳性率为36.2%,其中早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40.3%、12.2%、15.7%,IgA抗β2-GPⅠ阳性率36.8%;晚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42.2%、13.3%、15.5%,IgA抗β2-GPⅠ阳性率35.6%.健康对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5.5%、0.0%、2.7%,IgA抗β2-GPⅠ阳性率8.3%.早期流产组、晚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和IgA抗β2-GPⅠ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流产组与晚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和IgA抗β2-GPⅠ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ACA-IgG、ACA-IgA、ACA-IgM和IgA抗β2-GPⅠ检测有助于临床病因的诊断.

    作者:孙朋;董雪梅;杜晓钟;王临艳;张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内毒素和降钙素原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液内毒素、血清降钙素原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55例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细菌计数,同时进行尿液内毒素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55份标本中,尿培养阳性标本256份.其中革兰阴性菌199例(77.7%),革兰阳性菌45例(17.6%),真菌12例(4.7%).细菌性尿路感染其WBC、细菌计数、CRP、PCT值均明显高于真菌和培养阴性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PCT灵敏度81.6%,特异度81.9%,阴性预测值89.6%.尿液内毒素在革兰阴性菌引起尿路感染中明显升高,而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和培养阴性的标本中均变化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内毒素在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中灵敏度91.4%,特异度93.7%,阴性预测值90.3%.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尿液内毒素、血清PCT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有助于区分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种类.

    作者:邵婧;丁宸;牛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离心方案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离心方案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3例腹腔积液标本,分别采用不同的离心方案进行处理,并对离心前后的生化指标[总蛋白(TP)、清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钾(K)、钠(Na)、氯(C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离心方案(1 500 r/min 5 min和3 500 r/min 15 min)处理前后,TP、LDH、ADA、Na和Cl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积液经1 500 r/min 5 min离心后ALB、K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3 500 r/min离心1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3 500 r/min 15 min 离心处理前后ALB、K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尚不认为离心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有影响,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离心标准化操作流程以规范检验.

    作者:方欢英;周毅;李海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WARM试剂在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WARM试剂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应用,提高对需要输血的AIHA患者标本快速的处理能力.方法 用WARM试剂放散患者红细胞后进行自身吸收,通过对放散液、未处理血清和吸收后血清进行抗体筛查与鉴定及放散后的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实验,了解WARM试剂吸收和去除自身抗体的效果.结果 该患者放散后的红细胞DAT为±;放散液中未检出抗体特异性;经过自身吸收后的患者血清中检出有意义的IgG抗S抗体.结论 WARM 试剂对于温自身抗体的放散及放散后红细胞对自身抗体的吸收效果好,可用于AIHA患者自身抗体的处理.

    作者:王芳;毛伟;李小红;黄霞;谭茜茜;程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ATB-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及真菌进行鉴定,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495例血培养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199例,阳性率为7.98%,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占48.24%;革兰阳性菌85株,占42.71%;真菌18株,占9.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00%.结论 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血培养结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刘行超;莫姗;高云;曾桂芬;费燕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D64和CD14单核细胞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CD64、CD14在急性单核细胞相关的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CD45/SSC散点图设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7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CD64、CD14及其他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CD64在AML上的表达情况为:M0(0.0%)、M1(0.0%)、M2(10.5%)、M3(46.2%)、M4(78.6%)、M5(100.0%),其中弱阳性、阳性表达可以出现在各型AML中,唯独强阳性表达出现在M5中(P<0.01).CD14在AML上的表达情况为M4(57.1%)、M5(77.8%),其余均为阴性.结论 CD64对诊断AML的灵敏度优于CD14,CD14的特异度优于CD64,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AML M4/M5型的检出率及其与其他AML 亚型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贤;夏永泉;张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白细胞减少1例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是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也是临床常用来诊断和判断感染的基本指标,但是在某些病理状态下,白细胞常出现异常波动,大可达数倍,这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惑和判断上的障碍,下面报道一例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白细胞数减少病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曹步清;刘铁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全自动尿沉渣仪检测病理管型假阳性率分析

    目的 观察LabuMat尿沉渣自动分析仪对患者尿液中病理管型(PAT)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综合分析各种全自动尿沉渣仪检测P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 110例患者尿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尿蛋白和PAT检测情况,以人工审核和显微镜复检结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1 110例标本中,蛋白阳性84例,43例显示有PAT,PAT阳性率为51.19%,经人工审核和显微镜复检,真阳性9例,占10.71%,假阳性34例,假阳性率40.48%;蛋白阴性标本1 026例,332例显示PAT阳性,PAT阳性率32.36%,经人工审核和显微镜镜检,未见PAT,仪器假阳性率为100.00%.尿蛋白阴性标本和尿蛋白阳性标本的PA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PAT的检测只起一定筛选作用,对提示PAT阳性的标本审核尿沉渣涂片要仔细认真,必要时用显微镜复检,并结合病史发报告,给临床一个真实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杨永兰;施雄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脂质过氧化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血脂、脂质过氧化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收集合并颈动脉硬化的老年甲减患者67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4例,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试验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6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血浆ox-LDL和LPO水平和颈动脉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脂、ox-LDL、LPO和颈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G、TC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ox-LDL、LPO和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颈动脉IMT和ox-LDL水平较对照组的降低更具显著性(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老年甲减可有效调脂、减轻脂质过氧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杨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检测在急性呼吸困难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患者275例,分为Ⅰ组(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117例和Ⅱ组(心源性呼吸困难组)158例.Ⅱ组按照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Ⅱa组(单纯收缩功能不全组)55例、Ⅱb组(单纯舒张功能不全组)68例和Ⅱc组(收缩并舒张功能不全组)35例.并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T-proBNP的含量.结果 Ⅰ组血清NT-proBNP平均含量为(193.76±96.31)pg/mL,Ⅱ组血清NT-proBNP平均含量为(2 254.87±1 637.33)pg/m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41,P=0.005).Ⅱa组、Ⅱb组和Ⅱc组血清NT-proBNP平均含量分别为(3 848.74±3 212.18)、(1 844.32±1 652.20)、(6 259.55±4 722.86)pg/mL,Ⅱ组中各亚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62,P=0.013).Ⅱ组血清NT-proBNP含量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682,P=0.008).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高海锋;陈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纳米硒的临床研究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硒在佳浓度和致毒浓度之间的安全限度非常狭窄,开发低毒、高效的硒源一直是硒营养研究的重点.1997年张劲松创造性地将纳米技术应用于零价单质硒制成了纳米硒(Nano-Se)[1],从而开辟了Nano-Se应用的新领域.与一般的零价硒相比,Nano-Se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显著的改变,因而能够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并且能发挥无机硒和有机硒所特有的功能,如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大量研究表明,Nano-Se还具有低毒性等特点.临床研究表明,预防和治疗肿瘤都需要超营养水平的硒,而这些剂量接近或处在硒的毒性范围内,因此Nano-Se低毒性的特点将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

    作者:邓修元;刘毅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78例孕妇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目的 研究贺州市孕妇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的流行分布情况.方法 对178例来该院做孕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初筛阳性的孕妇进行基因检测,抽取静脉血采用PCR体外扩增结合DNA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β-地贫的临床诊断.结果 在178例地贫初筛阳性的孕妇中,检出β-地贫39人,检出率为21.91%;共检出均为杂合子的7种突变基因,前3种依次为:CD41-42(53.85%)、CD17(12.82%)、IVS-2-654(10.26%).结论 贺州市是β-地贫高发区,为防止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所有孕妇或婚检初筛阳性的人群必须进行β-地贫基因诊断,并建立β-地贫基因网络数据库.

    作者:胡静云;陈善昌;陈栋;李华;陈强文;赖万强;彭小媚;龙丽娜;蔡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指数在P800生化分析仪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的血清指数检测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在罗氏P800生化分仪上进行血清乳糜指数、黄疸指数、溶血指数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糜指数线性范围为20~2 000 mg/dL,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2.1%;溶血指数线性范围为10~1 000 mg/dL,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2.31%;黄疸指数线性范围为1~60 mg/dL,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1.92%;乳糜指数、溶血指数、黄疸指数分别与TG、Hb、TBiL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8).结论 血清指数的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树波;邢国燕;刘俊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