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江玲
目的 分析永州地区住院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的阳性率及抗体特异性.方法 选择3 454例住院输血前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筛查不规则抗体及DAT,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在3 454例患者中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6例,阳性率为0.17%,其中抗-E 3例、抗-C 1例、抗-c 1例、抗-JKa 1例,DAT阳性35例,阳性率为1.01%,其中IgG型抗体18例、C3型抗体7例、IgG+C3型抗体10例.结论 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及DAT,在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鲁君艳;姜志刚;谭正芳;桑雪斌;廖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Ⅳ-C)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3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HA、LN、PⅢNP和Ⅳ-C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组和肝硬化(LC)组的血清HA、LN、PⅢNP、Ⅳ-C检测结果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四项指标在CPH组、CAH组、LC组的浓度呈上升趋势.在30例LC患者中,血清HA的阳性率达90.0%,远高于清蛋白(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A、LN、PⅢNP、Ⅳ-C四项指标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变过程中反映肝纤维化进展的良好指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为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黄连贵;任重;任力;赵春艳;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临床白细胞计数几乎全由自动血液分析仪来进行.但临床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无法对某一血常规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现象.笔者就本化验室2012年6月出现的1例液细胞分析仪无法分类白细胞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陈加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产前筛查的主要疾病是唐氏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和18-三体综合征.据统计,我国大城市中约有1/5~1/4的新生儿围生期死亡是由于出生缺陷造成的,每年大约有2万至3万缺陷儿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带给家庭精神上的负担和感情上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预防和避免缺陷儿的出生,必须做到产前早筛查、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笔者对2 207例孕中期妇女产前筛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孔小玲;刘勇安;刘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血脂、脂质过氧化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收集合并颈动脉硬化的老年甲减患者67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4例,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试验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6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血浆ox-LDL和LPO水平和颈动脉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脂、ox-LDL、LPO和颈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G、TC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ox-LDL、LPO和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颈动脉IMT和ox-LDL水平较对照组的降低更具显著性(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老年甲减可有效调脂、减轻脂质过氧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杨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的一致性,为寻找适宜临床应用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应用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分别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两法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7%(58/60)和98.3%(5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均可用于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检测,测序法更适合指导临床分子靶向治疗.
作者:罗凯;王倩;刘季芳;潘东晓;薛兴阳;傅文凡;贺智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唾液酸酶与线索细胞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唾液酸酶法、TCT法和Amsel法检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以Amsel法作为BV诊断的金标准,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标本中唾液酸酶活性,TCT法检查标本中的线索细胞.结果 唾液酸酶法与TCT法诊断BV的灵敏度分别是87.1%和97.6%;特异度分别是93.5%和82.8%,同时联用两种方法可使诊断灵敏度提升至99.7%,先用TCT法筛查,再进一步检测唾液酸酶,可使诊断特异度提高至98.9%.结论 对两种方法的合理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BV的诊断效率.
作者:伍亚云;郭建华;张昭勇;刘俊宏;李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采用不同的温育方式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患者HBsAg阴性、阳性标本各45份,每份标本同时分别加入2块HBsAg ELISA反应微孔板,然后分别放入电热恒温培养箱、电子恒温水温箱中进行温育.结果 采用2种温育方式检测45份HBsAg阴性标本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6,P>0.05),45份HBsAg阳性标本的结果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t=0.053,P>0.05).结论 采用电热恒温培养箱、电子恒温水温箱温育对ELISA法检测结果无明显干扰.
作者:葛君琍;王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开展检验医学临床研究的过程中,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试验细节,对获取的科学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学分析,是保证研究结论正确可靠的基础.笔者注意到,在国内检验专业杂志刊登的临床研究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设计缺陷,滥用统计学方法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严重地削弱了这些研究论文结论的可靠性.在此,笔者拟就目前国内检验专业杂志上刊登的临床研究论文常见的科研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作一分析.
作者:胡志德;胡成进;邓安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LabuMat尿沉渣自动分析仪对患者尿液中病理管型(PAT)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综合分析各种全自动尿沉渣仪检测P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 110例患者尿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尿蛋白和PAT检测情况,以人工审核和显微镜复检结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1 110例标本中,蛋白阳性84例,43例显示有PAT,PAT阳性率为51.19%,经人工审核和显微镜复检,真阳性9例,占10.71%,假阳性34例,假阳性率40.48%;蛋白阴性标本1 026例,332例显示PAT阳性,PAT阳性率32.36%,经人工审核和显微镜镜检,未见PAT,仪器假阳性率为100.00%.尿蛋白阴性标本和尿蛋白阳性标本的PA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PAT的检测只起一定筛选作用,对提示PAT阳性的标本审核尿沉渣涂片要仔细认真,必要时用显微镜复检,并结合病史发报告,给临床一个真实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杨永兰;施雄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Roche LightCycler480Ⅱ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Roche 480)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评价,为该仪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文件制定的评价标准,分别对40例标准血清和40例临床标本定量检测HBV-DNA,评价其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线性和可比性.结果 精密度:批内变异系数(CV批内)为1.40%~2.10%,批间变异系数(CV批间)1.17%~1.40%,总变异系数(CV)为1.40%~1.83%;准确度:与标准品比较,相对偏差为0.35%~0.41%;灵敏度:对血清HBV-DNA浓度大于或等于4×103 IU/mL的标本检出率为100%,对血清HBV-DNA浓度为4×102 IU/mL的标本检出率为90%;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直线回归方程为Y=1.007 3X-0.048 7;Roche 480和Roche LightCycler 1.2(Roche1.2)2台PCR仪的可比性:P=0.113,相关系数为0.995,线性比对直线回归方程为Y=0.923 0X+0.339 7.结论 Roche 480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线性,与Roche 1.2检测系统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方莉;汤洪波;许媛;贺巧;赵维姣;姜远凤;唐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血小板在人体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时,输注血小板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血小板输注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迅速破坏而危及生命.PTR在血小板支持治疗中常见且棘手,预防和治疗PTR已成为临床输血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库尔特应用电阻抗法原理首创了早的血液分析仪,开创了血液分析仪器的新时代;因其检测的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易于操作等优点,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已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标本的采集不合格以及血细胞分析仪对于细胞形态学检测的局限性,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现就使用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做血细胞分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李荣辉;徐明鑫;孙立群;姜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和糖类抗原(CA15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VEGF、CA153的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采用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乳腺癌TNM 分类法进行分期,并将乳腺癌患者以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2组,记录VEGF、CA153检测结果,用ELISA法检测VEGF,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53.结果 乳腺癌组各项检测指标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乳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Ⅲ期与Ⅰ期、Ⅱ期比较VEGF、CA15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有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血清VEGF、CA15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VEGF、CA153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的血清指数检测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在罗氏P800生化分仪上进行血清乳糜指数、黄疸指数、溶血指数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糜指数线性范围为20~2 000 mg/dL,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2.1%;溶血指数线性范围为10~1 000 mg/dL,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2.31%;黄疸指数线性范围为1~60 mg/dL,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1.92%;乳糜指数、溶血指数、黄疸指数分别与TG、Hb、TBiL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8).结论 血清指数的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树波;邢国燕;刘俊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国医学检验专科教育是高等医学检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而课程的学时长短和相互间学时比例是保证人才培养计划完成的重要保证.我国医学检验专科教育与美国社区大学两年制医学检验教育在学生来源、人才培养层次、就业去向和从业岗位等有相似性和可比性.本文拟通过中美两国医学检验高职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时比例以及专业课程间学时比例的比较,找出其共性、差异和差距,分析其成因,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作者:唐宜;尹红;甘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在女性患者尿隐血及白细胞检测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260例女性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进行检测,分别对两种方法检测的尿隐血及白细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92.3%,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4.6%,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95.4%,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5.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应用干化学法对女性患者进行尿液分析时,应结合显微镜有形成分的结果,排除导致假性结果的因素,并结合患者临床其他相关信息综合考虑,这对于提高女性患者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有必要的.
作者:卢志芳;杨先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和血清前清蛋白(PA)联合检测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38例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同时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测定PCT,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A.将两组的PCT和PA指标进行比较,观察其在治疗前后的变死.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PCT为(5.25±2.75)ng/mL,PA为(102.48±11.92)mg/L,对照组PCT为(0.05±0.02)ng/mL,PA为(161.03±21.89)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周后,观察组PCT显著降低至(0.06±0.03)ng/mL,PA显著升高至(158.12±21.49)m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PA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冯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在红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GB)结果不同时对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并对校正效果进行验证,以帮助临床建立准确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的方案.方法 建立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或全血C反应蛋白的方法,选取不同HCT分布HGB结果的全血样本分别进行血浆和全血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不同HGB及HCT情况下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并对数据进行校正分析.结果 经过校正公式对全血标本中高、低值HGB及HCT样本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建立了准确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结果的方案.结论 基于HCT和HGB的校正公式可有效纠正全血C反应蛋白测定过程中HCT和HGB不同而导致的干扰,保证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方便临床应用.
作者:裴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铂系药物作为一类传统抗肿瘤药物,其有较强的广谱抗肿瘤作用,尤其是顺铂,作为人类医学史上第1个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化疗,它主要是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来阻断肿瘤细胞的复制.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由于药物容易在肾脏富集,易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性坏死、变性,并引发肾间质水肿和肾小管扩张等,出现血尿、血清肌酐升高及清除率降低.同时还伴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长期大剂量用药还会出现明显的耐药性.近年来研究发现,紫杉醇与铂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减轻其毒副作用[1].
作者:梁恭博;郝壮;袁野;刘毅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