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护理

张玫;何晓勇;张贺菊;薛玉芬

关键词:部分性, 脾动脉, 栓塞术治疗, 脾功能亢进, 动脉栓塞术, 免疫功能低下, 门静脉压力, 外科手术, 栓塞材料, 术后患者, 切脾, 理想效果, 护理体会, 范围控制, 脾组织, 动脉内, 创伤小, 并发症, 状态, 危害
摘要: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是脾动脉栓塞术的一种.它通过导管向脾动脉内注入栓塞材料,使部分脾动脉被栓塞,致部分脾脏发生梗死,其范围控制在40%~60%之间.该技术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即保存了部分正常脾组织,亦达到了部分切脾的目的,避免无脾状态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同时也减少了脾功能亢进带来的危害,降低了门静脉压力[1].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切脾而言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对22例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施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取得理想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冠心病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较常见,导致心脏病猝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控制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控制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更为有效的方法,我院从2002年6月~2006年3月,观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初步评价两药的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文;傅正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士长日查房制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病人需求的不断提高,过去那种护士长每周或每月的查房,已不能满足病人及护理工作的需求.我院2001年开始,通过护士长日查房制度及时检查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戴明的PDCA的循环,不断持续改进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对护士长日查房的内容方式,进行了探索.

    作者:王晶心;孟繁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基层医院实行社区医疗中的经验

    社区医疗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便民利民、价廉高效的新型医疗模式.它以街道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得到全科医生的全程服务,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是极为重要的.开展多种形式社区医疗康复服务,是城市基层医院出路与职责所在.

    作者:李天明;李强;梁风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机械通气的应用对于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呼吸衰竭发展到严重程度,经抗炎、祛痰、平喘及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及无创通气均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这时需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我们从2003年8月~2004年7月采用人工气道通气治疗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键;赵华;许西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医学生素质教育和英语教师的素质

    在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已被人们所理解.各类医学院校都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当代经济、文化、教育正朝着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或媒介之一就是外语.因此,外语教学不但直接影响着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和国际接轨的进程.

    作者:平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胸部闭合性损伤致气管食管破裂2例

    胸部闭合性损伤致气管食管同时破裂较少见[1],我院自1998年至今收治2例,其主要表现为胸疼、呼吸困难、咯血,故食管破裂易漏诊,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强;哈那提;侯全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包虫病的CT和MR诊断

    包虫病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但主要发生于肝脏.脑包虫病较少见,约占全身包虫病人的1%~4%,以往已经有文献报告过脑包虫病的CT表现,但MR报告却罕见.本文报告经过手术证实的5例脑包虫病的CT与MR表现.

    作者:易进武;姚成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Pilon骨折16例治疗体会

    我院骨科自1997年~2005年12月共收治Pilon骨折病人1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志伟;杨文勋;潘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临床以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为主,大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严重的粉碎骨折,波及关节面者,因骨折不稳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后位置难以维持,时有再移位的现象发生.经多次手法复位仍有可能移位,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6月对16例严重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疆;张耀;薛卫平;曾凌;黄黎军;杜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烤瓷冠修复体边缘对牙龈组织的影响

    烤瓷冠修复体目前已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的重要修复手段和形式.本文就282例烤瓷修复后冠边缘的密合性、伸展度对牙龈组织的危害方面进行分析,临床上遇见修复后牙龈出血、肿胀,就诊患者中,修复体边缘的不合适、不密合是导致牙龈炎,影响牙龈健康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提高修复质量和边缘设计.

    作者:易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03年4月~2006年3月间住院的19例住院病人,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8~84岁,平均年龄57.94岁.胸片和CT均证实有肺内病变,所有病例均经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或纤支镜检查未能明确性质.

    作者:唐晓丽;陈平虎;马倩;周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Robersshow双腔支气管插管下行胸腔镜手术的麻醉

    我院近来开展了胸腔镜徽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患者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其特殊的操作,对麻醉医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将有关麻醉方法及术中监测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段萍;张希;陈红;王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利用分析

    抗菌素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耐药已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根据处方的管理规定和卫生部下发的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笔者对本院2004年10月~12月共计4509张门诊西药处方中抗菌素的药物利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利用的依据[1],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医生是否合理用药的指标,分析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陈新梅;曹丽蒙;吴建华;郝静;王效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64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6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伴有高血压史患者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患者收住入院后行心脏B超或/和CT或/和MRI明确诊断和分型,进行生命体征监护,观察首发症状,入院时血压及治疗情况.结果:1.有高血压和无高血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分型及有无首发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40/24);3.有高血压和无高血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压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密切相关,是其主要病因之一,有高血压的夹层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均高于无高血压的夹层患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年龄、性别、夹层分型及初始症状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经内科治疗大部分患者病情可缓解稳定,但却不能治愈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破口较大或多个破口的B型患者安全性及治愈率均较高,A型患者可予以外科血管置换术治疗.

    作者:孙惠萍;艾力曼·马合木提;买苏木;江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测冠心病的实用价值

    为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测冠心病在基层医院的实用价值,我们对208例临床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维奇;廖兰;陆文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清洁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冲洗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

    神经源性膀胱常可造成肾盂扩张积水、泌尿系感染,终造成肾脏功能受损或丧失,肾功能衰竭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尿路感染是神经源性膀胱为常见的并发症,几乎每例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感染史[1].膀胱内沉积物或结石又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清洁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冲洗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合并膀胱内沉积物或结石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

    作者:张爱萍;耿新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国内直肠癌根治手术多半常采用双管法连续硬膜外阻滞[1].本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两点法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晋荣;王丽;王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71例早产原因临床分析

    早产一直是围产医学的主要课题,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着重探讨发生早产的因素以及加强对早产的认识,降低发生率,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作者:新华;吾加巴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腰骶部脊神经节高起点及临床意义

    腰腿痛是当前所有国家均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80%的成年人或早或晚,或轻或重都将受到腰腿痛的困扰.随着对腰腿痛研究的进展,腰骶部脊神经节高起点可导致腰腿痛逐渐被人们认识,同时认为这也是造成根性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脊神经节高起点很多文献认为是脊神经节解剖异位或畸形[1-4],作者查阅了大量解剖文献,认为腰骶部脊神经节高起点是由于生长发育过程中脊髓的生长速度落后于脊柱的发育,命名脊髓下端向颅侧退缩,导致神经节向上移位至盘黄间隙或侧隐窝所致,称之为脊神经节高起点更为合适.2001年~2004年我们治疗了19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卫民;马原;李磊;周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

    为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打破现有档案工资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按照<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我院从2003年开始制定了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过两年的运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作者:辛克福;季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