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obersshow双腔支气管插管下行胸腔镜手术的麻醉

段萍;张希;陈红;王华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插管, 胸腔镜手术, 麻醉医生, 监测处理, 术后痛, 方法及, 并发症, 切口, 患者, 创伤, 操作, 报告
摘要:我院近来开展了胸腔镜徽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患者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其特殊的操作,对麻醉医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将有关麻醉方法及术中监测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4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6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伴有高血压史患者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患者收住入院后行心脏B超或/和CT或/和MRI明确诊断和分型,进行生命体征监护,观察首发症状,入院时血压及治疗情况.结果:1.有高血压和无高血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分型及有无首发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40/24);3.有高血压和无高血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压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密切相关,是其主要病因之一,有高血压的夹层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均高于无高血压的夹层患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年龄、性别、夹层分型及初始症状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经内科治疗大部分患者病情可缓解稳定,但却不能治愈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破口较大或多个破口的B型患者安全性及治愈率均较高,A型患者可予以外科血管置换术治疗.

    作者:孙惠萍;艾力曼·马合木提;买苏木;江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病率及临床分析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它所引起的慢性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大血管病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是造成糖尿病病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80%糖尿病病人是直接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截肢的发生率亦比正常人高出5~10倍[1].糖尿病病人血管病变,可发生在糖尿病早期,甚至在患糖尿病之前就可能已经存在.临床早期无任何表现,当血管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狭窄到3/4时才有症状,但等到出现症状时已是晚期.因此,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干预治疗,对于阻止和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深远的意义.我们对153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建档管理,并发症检查,了解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状况,发病特点,给予全面治疗,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阳新;周黎黎;刘光英;赵迎春;古来;何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比塔派克斯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临床分析

    恒牙的牙根一般在萌出3~5年才完成,2001年2月~2002年6月我们将viapex注射型根管糊剂(日本森田株式会社生产)应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追踪观察6个月~2年半,在此期间,因外伤畸形或龋病造成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使牙根停止发育,诱导无髓年轻恒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马文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可托冲剂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科应用复可托冲剂(浙江省丰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冬均;魏惠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侧凸的手术治疗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伴有侧凸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tenosis with scoliosis,DLSS)或称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导致的侧凸的患者将会越来越多,其发病率占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6%,这一较新的概念正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此症保守治疗一般无效,手术方法较多,从不做融合的部分椎板切除减压到整个畸形节段的广泛减压加器械融合.本文就我科自1998年3月~2005年6月采用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脊柱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侧凸的患者23例,术后疗效与植骨融合率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立新;李坤;张元豫;李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03年4月~2006年3月间住院的19例住院病人,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8~84岁,平均年龄57.94岁.胸片和CT均证实有肺内病变,所有病例均经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或纤支镜检查未能明确性质.

    作者:唐晓丽;陈平虎;马倩;周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附9例临床及病理报告)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chronic alcoholic myopathy,CAM)是由长期酗酒引起的一种肌病,随着世界各国酒精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大约有1/3-2/3的酗酒者有骨骼肌功能障碍[1].目前对酒精中毒性脑病及周围神经病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已有较多研究报道[2、3],而对酒精中毒性肌病报道较少.本文就2000年~2005年经我院行肌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患者9例临床及病理报告如下.

    作者:莫合塔尔·吐尔逊;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营养治疗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凶险,进展迅速,转归呈多样化,故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达20%左右.我院自1999年~2005年底共收治SAP病人48例,其中26例早期应用低营养治疗(500~1000卡/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宋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71例早产原因临床分析

    早产一直是围产医学的主要课题,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着重探讨发生早产的因素以及加强对早产的认识,降低发生率,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作者:新华;吾加巴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的观察与护理

    脂肪栓塞是严重创伤引起的以意识障碍,皮肤淤斑,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1],也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0%~12%[2].因此,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自1998年以来,我院骨科成功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6例,现将观察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玲;何海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附64例报告)

    我院自1995年1月~2005年2月,应用髓芯减压,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植入术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Fi-cat 2~3期和Ficat 4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别为11例和53例,经1~10年随访(其中随访10年者6例,8~9年者6例,6~8年者9例,4~5年者23例,1~3年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江平;王新安;王斌;牛奔;吾尔开西;库尔班;罗廷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前后营养评价

    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0%~80%[1-4].由于近代化疗防护措施的应用,许多患者仅表现有不易察觉的摄入减少和隐约可感的体力不支,因症状或体征不明显,常常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本人所忽视,早期得不到治疗.这类病人在饥饿及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反复多次地进行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多数情况下因严重的体力不支,或对化疗的耐受性变差,才开始实施营养支持治疗,但治疗效果是十分不好的.有一些患者虽然治疗有效,其经济代价和耗时也是十分惊人的.在一个好的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案中,应该自始至终都包括营养状态的评估及良好的营养支持.

    作者:戚锐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析医疗纠纷防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人群维权意识的建立,医疗纠纷明显增加,不仅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也给医疗机构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医院的发展.防范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成为医院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深刻认识发生医疗纠纷的根源是有效预防纠纷的前提,本文就医疗纠纷的根源及防范对策作初步探讨.

    作者:王健;白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外科病房环境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影响

    外科病房环境是病房管理的基础,同时,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保证.只有全面搞好病房的环境管理,才能保证科研、医疗、护理、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外科病房多有以各种手术创伤、侵入性操作诊断手段以及抗生素药物广泛使用为主的人群,增加了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性.为此,加强病房的环境管理以成为当今医院防止院内感染的重点.我科于2003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病人3845例,手术3143例,膀胱镜检查4582例.95%的病人携带各种引流管,均没有发生院内感染的流行.

    作者:李丽萍;陈霞;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00例老年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分析

    静脉留置针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老年人,在心理及生理上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恐惧感,减轻患者因穿刺困难产生的焦虑心理,从而达到既可及时抢救患者,又保护了患者血管的目的.封管技术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根据患者病情及病种的不同,封管药物可选择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由于老年人输液量较多,两次输液间隔时间为8~23小时,需延长封管维持时间.有些特殊病种,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若采用生理盐水封管效果如何,若采用肝素盐水封管其浓度如何选择需要进行研究.我科2003年~2005年对100老年人采用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并对2种封管液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海丽古力;茹鲜古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5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临床分析

    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包括悬韧带离断,或者伴有玻璃体脱出,是常见的术中严重操作性并发症,它常常导致Ⅰ期植入术失败.无论如何处理,都难免延迟患者的恢复,术后视力效果差而并发症增多,所以,这是每位术者十分关心而且必然都能遇到的并发症.虽没有一个术者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如何降低发生率,尤其是白内障手术即将全面向超声乳化手术转型时期,保护囊袋完整性,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析总结25例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以及术中采取的处理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汲寿勇;魏民;刘素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临床以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为主,大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严重的粉碎骨折,波及关节面者,因骨折不稳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后位置难以维持,时有再移位的现象发生.经多次手法复位仍有可能移位,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6月对16例严重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疆;张耀;薛卫平;曾凌;黄黎军;杜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护理

    近年来糖尿病(DM)患病率逐年升高,且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UKPDS的研究已证实强化治疗不仅能有效的延缓并发症发生,还减缓其进展[1],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腺的分泌,在24小时内持续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正常范围内,胰岛素泵的应用为糖尿病强化治疗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我院内分泌科2005年1月~2006年5月,应用美国MiniMed公司的胰岛素泵,对36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星梅;郭建新;张翠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霉菌性肺炎59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霉菌深部感染导致的肺炎的发生率急剧增高.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未把霉菌看作是致病菌,其发病表现为隐匿性发展,且临床上霉菌的培养和鉴定的技术要求较高,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并易引起误诊,不能给予有效的治疗,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我科自1998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霉菌性肺炎59例,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阿仙古丽·吐拉洪;艾合买提江·艾尔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包虫病的CT和MR诊断

    包虫病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但主要发生于肝脏.脑包虫病较少见,约占全身包虫病人的1%~4%,以往已经有文献报告过脑包虫病的CT表现,但MR报告却罕见.本文报告经过手术证实的5例脑包虫病的CT与MR表现.

    作者:易进武;姚成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