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特征分析

陈敬捷;黄葵;唐柳生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糖, 糖尿病
摘要:目的 比较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探讨艾滋病患者血糖增高波动原因.方法 采用氧化酶法检测1568例艾滋病患者空腹血糖(FPG),20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1 568例艾滋病患者FPG为(6.21±1.93) mmol/L,其中1073例男性患者FPG为(6.20±2.02) mmol/L,495例女性患者FPG为(6.21±1.96) mmol/L;725例(≤40岁)患者FPG为(6.02±1.46)mmol/L,843例(>40岁)患者FPG为(6.36±2.28)mmol/L.1 568例艾滋病患者FP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艾滋病患者FPG与女艾滋病患者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及以下艾滋病患者FPG与40岁以上艾滋病患者FPG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FPG总体水平较健康人群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趁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胱抑素-C和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Umalb)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据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单纯糖尿病组(Umalb<30 mg/24 h)41例;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0 mg/24 h≤Umalb≤300 mg/24 h)45例;C组:糖尿病肾病组(Umalb>300 mg/24 h)40例,检测其尿UREA及血清CysC含量,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CysC和UAER分别为1.98±0.48和135.78±50.09,C组为2.45±0.49和430.2±48.3,明显高于A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 CysC 和 UAER 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为88.2%和89.4%,联合检测CysC和UAER的灵敏度为97.3%.结论 血清CysC和尿UAER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检测阳性率.

    作者:殷晋华;商润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脂肪细胞因子、CRP及IR与T2DM合并CHD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内脂素(Visfati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的变化与相关性,探讨脂肪细胞因子、CRP及IR与T2DM合并CHD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33例T2DM患者和50例对照组的血清APN、Visfatin、hs-CRP水平及HOMA-I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T2DM+CHD组的病程及收缩压(SBP)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患者(P<0.01),但年龄、性别比、BMI、舒张压(DBP)及HbA1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T2DM+CHD组、T2DM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APN、Visfatin、hs-CRP水平及HOMA-IR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2DM+CHD组、T2DM组血清Visfatin、hs-CRP水平及HOMA-IR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2DM+CHD组血清Visfatin、hs-CRP水平及HOMA-IR值均显著高于T2DM组(P<0.01),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T2DM组(P<0.01).(3)T2DM+CHD患者血清Visfatin及hs-CRP水平与HOMA-IR值呈显著正相关(r=0.752、0.814,P<0.01),血清APN水平与HOMA-IR值呈显著负相关(r=-0.657,P<0.01),血清APN水平与Visfatin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09,P<0.01).结论 脂肪细胞因子及hs-CRP参与了T2DM合并CHD的发生和发展,与IR具有相关性,此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合并CHD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杨文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D-二聚体测定的质量控制分析

    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质量控制与现代医学检验技术关系密切,对其检测方法的不断提高改进,已经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而临床检测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常会导致形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因血浆D-二聚体反映受检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活化状况,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而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疾病诊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取得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须加强D-二聚体测定的质量控制工作.本文就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前中后进行逐一阐述.

    作者:王惠良;袁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血清CEA、CA125、CA19-9及CA72-4在胃癌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EA、CA125、CA19-9及CA72-4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及复发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7月253例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患者,其中4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198例初诊胃癌患者,并对初诊胃癌的53例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复诊,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3例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19-9及CA72-4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血清CEA、CA125、CA19-9及CA72-4在198例初诊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3.9%、8.6%、19.2%及27.8%,在45例胃良性病变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5%、0.0%、7.5%及7.5%,胃癌组四种肿瘤标志物阳性率高于胃良性病变组(P<0.05);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1.0%;淋巴结转移组CEA、CA125、CA19-9及CA72-4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远端转移组CEA、CA125、CA19-9及CA72-4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远端转移组(P<0.05);初诊胃癌的53例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复诊(45例未复发,8例复发),未复发组术后3个月CEA、CA125、CA19-9及CA72-4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未复发组术前CA72-4水平明显低于复发组术前(P<0.05);未复发组术后3个月CA72-4及CA19-9水平明显低于复发组术后(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及CA72-4对胃癌诊断及术前转移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其中CA72-4及CA19-9与胃癌复发有关.

    作者:翟宏;续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1818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支原体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1 818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456例,感染率为25.1%,其中Uu、Mh以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9.3%、1.0%和4.8%,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敏结果表明:Uu、Mh、Uu合并Mh感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均较为敏感.结论 佛山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交沙霉素等对Uu、Mh、Uu合并Mh感染敏感性较好.临床用药应根据支原体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进行选择.

    作者:陈淑芬;峗淑莉;宋春林;李相新;杨全;谢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两年期间该院血培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细菌检验方法应用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菌株,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扩散法,使用WHONET 5.5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共分离细菌317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207株(65.3%),革兰阳性球菌105株(33.1%),其中大肠埃希菌多共计114株(36.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7株(21.1%)、克雷伯菌属40株(12.6%)、铜绿假单胞菌33株(10.4%)、肠球菌29株(9.2%)、鲍曼不动杆菌9株(2.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MRSCN)的检出率为12.5%和84.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74.5.%和27.3%,未发现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分别为17.2%和55.1%.屎肠球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谱明显不同.结论 血培养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克雷伯菌属多见,非发酵菌的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性.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血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药耐药株的出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肖新利;雷金娥;何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深圳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与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乙肝患者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HBV基因型、耐药性与HBV DNA载量、HbeAg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反向线性杂交技术检测156例慢性乙肝(CHB)患者的基因型和耐药突变情况,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DNA载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病毒标志物.结果 156例CHB患者中检出B基因型90例,占57.69%;C基因型58例,占37.17%;B+C混合基因型8例,占5.13%;耐药突变37例,占23.7%.37例耐药株中,有30例对拉米夫定耐药,主要为rtL180M+ rtM204V和rtM204I突变,占80%(24/30),C基因型占拉米夫定突变株的63.3%(19/30);对阿德福韦耐药株5例,耐药位点均为rtN236T;另有2例为多重耐药.HBV B、C基因型患者间的HBV DNA载量及HbeAg阳性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圳地区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C基因型容易产生耐药,应根据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结果对慢性乙肝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艾芹;唐曙明;陈卫布;余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胱抑素C(RBP)、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评估高血压所致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组为高血压患者124例,其中尿蛋白阴性者分为A亚组,尿蛋白阳性者为B亚组.对照组选自社区健康人群,共50例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血Cys C、BUN、Cr及尿RBP.结果 观察组Cys C、R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r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观察组B亚组研究对象Cys C、RBP显著高于A亚组(P<0.01),B亚组BUN、Cr较A亚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尿蛋白阴性的患者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Cys C+RBP较Cys C及RB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而BUN+Cr联合诊断价值较Cys C-+-RBP为差.结论 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高血压所致早期肾损害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作者:杨晓彦;李琳;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帕累托图分析法在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持续改进上的应用

    目的 分析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找出失控的关键少数和次要多数的关系,为改进室内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对生化室2013年1~3月的失控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分析每个月产生失控的主要原因,进行人为干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一般因素可随着失控产生的原因而相互转换.结论 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可找出室内失控的主要因素,为室内质量控制进行指导和决策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促进室内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作者:关小勇;李雪丽;高干;杨兴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参照CLSI EP方案评价亮氨酸氨基肽酶试剂性能

    目的 参照CLSI EP方案对自主研发的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试剂分析性能进行评价,了解其是否满足临床需求.方法 参照文件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检测限、分析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和稳定性等技术指标.结果 试剂空白吸光度为0.05,检测限为0.065 U/L,分析灵敏度为0.015,高、低值血清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07%和0.08%,方法比对实验结果Y=l.006 4X+1.851 4,r2=0.999 6;线性范围为0~300 U/L,0.855 mmol/L结合胆红素,0.855 mmol/l非结合胆红素,0.3 g/I维生素C,9.4 g/L血红蛋白浓度,14 500 FTU乳糜对检测结果无干扰,试剂稳定.结论 该试剂分析性能可满足临床实验室的需要.

    作者:沃燕波;邹继华;黄幸雷;张桂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Nephstar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性能评价

    目的 了解Nephstar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性能特点.方法 对Nephstar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系统测定hs-CRP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干扰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重复性与稳定性:Nephstar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hs-CRP的批内精密度在浓度为2.54、53.38、134 mg/L时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6.61%、3.83%、2.31%;批间精密度在hs-CRP浓度为30.31、45.17 mg/L的CV分别为7.51%、6.14%.正确度:Nephstar Plus测定结果与IMMAGE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比较,回归方程为Y=0.941 7X-0.942 6,r=0.987,在3个医学决定水平浓度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5.3%、7.7%、6.8%.线性:在hs-CRP 2.18~194.85 mg/L范围内,经过测定6个浓度梯度的样品,测定值和理论值直线回归方程为Y=1.047 9X-1.832 6,r2=0.992 7.干扰:通过测试黄疸和脂血标本,胆红素达30 mg/dL、三酰甘油1.5 mmol/L偏差分别为8.8%、-4.8%.结论 Nephstar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hs-CRP的主要分析性能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吴跃平;曹科;王丹;王荣君;马东礼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某种国产Anti-HIV-ELISA试剂批内板间变异

    目的 探讨血站用国产Anti-HIV-ELISA试剂的批内板间变异.方法 随机抽取12块板,每块板上随机抽取1条共12条组成1板,按照常规标本方式做室内质控和阳性对照,计算其CV.结果 室内质控和阳性对照CV均小于10%,36孔Anti-HIV-2型阳性对照中有5孔OD<0.8.结论 Anti-HIV-ELISA试剂批内板间变异小,生产厂家需要调整Anti-HIV-2型阳性对照浓度.

    作者:刘冬;田方;彭冬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008~2012年参加北京临床检验中心内分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目的 对该科近5年来参加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BCCL)内分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内分泌室间质评样本并按规定上报,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完成320个内分泌质评样本的测试,其中313个测试结果准确,正确率达97.8%.结论 通过参加BCCL室间质评实现了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持续性监测,达到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质量控制的目的.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作者:杨永昌;张淑艳;赵满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两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试剂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荧光定量试剂(PC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1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CHB)血清标本,分别用两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PCR试剂检测其HBV DNA载量.比较分析A试剂(煮沸法)和B试剂(免核酸提取的“一步法”)的线性范围、准确性和灵敏度.结果 411例CHB血清标本用两种试剂检测,结果均大于5.00×102 IU/mL的标本155例,阳性率一致性为100%,阴性率一致性为73.8%,总一致性为83.7%.对两种试剂检测均阳性(>5.00×102 IU/mL)的标本取对数值后,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低病毒载量组中结果相差较大,67例经A试剂检测结果为阴性(<5.00×102 IU/mL)的标本经B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5.00×102 IU/mL),B试剂检测的阳性率高于A试剂.A试剂的低检测限为5.00×102 IU/mL,而B试剂的低检测限为1.00×102 IU/mL,B试剂的灵敏度高于A试剂.结论 两种国产的核酸定量PCR试剂盒对于检测HBV DNA载量在低复制水平的血清标本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免核酸提取的“一步法”B试剂扩增效率高、操作简便、定量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广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作者:吴斌;李彩东;李惠军;田鹏飞;段正军;杨小锲;胡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PCT、CRP、WBC、Neu%在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感染及G+与G-菌感染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通过对两组患儿PCT、CRP、WBC、Neu%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了解和评价这4种检测指标在鉴别诊断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以及G+与G-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汉中市中心医院住院患儿按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各60例,分两组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C-反应蛋白(CR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PCT、CRP、WBC、Neu%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检测指标的特异度PCT高,为98.3%,其次是CRP为86.7%,其他两种均在80%以下;敏感性CRP低为81.7%其余3种均在85%以上.Neu%达到90%.在G+与G-菌感染检测结果中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鉴别诊断指标中PCT相对其他3种指标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对于鉴别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其检测结果在PCT> 10.0 ng/mL时考虑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性大.

    作者:黄晓霞;汤进;柏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microRNA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调节作用

    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长迫切要求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以利于治疗方式的改进.miRNA转录后的调节功能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包括2型糖尿病.近有报道microRNA在胰岛素释放、胰岛β细胞分化发育中的发挥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miRNA陆续被报道.本文就microRNA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霞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妇产科门诊患者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妇女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选择佳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妇科门诊受试者泌尿生殖道标本,应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支原体试剂盒进行支原体检测.结果 解脲脲支原体检测阳性率为38.6%.药物敏感率分别为美满霉素为81.1%,强力霉素88.7%.交沙霉素88.7%,阿奇霉素84.5%,克拉霉素80.6%,红霉素75.5%,罗红霉素75.6%,左氧氟沙星57.2%,司帕沙星43.3%,加替沙星82.2%.结论 解脲脲支原体是妇科门诊患者生殖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泌尿生殖道Uu感染应依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徐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榆林地区医院近4年细菌感染发生率与耐药性监测研究

    目的 研究本地区医院近4年常见致病细菌感染发生率与抗菌素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提供感染控制和治疗依据.方法 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抗菌药敏感性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1 160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3 987株,占35.7%;革兰阴性菌7 173株,占64.3%.临床分离常见的球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监测MRSA和MRCNS分别为57.3%和68.7%,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感染多见的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其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占48.3%,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占43.7%.结论 榆林地区近年来MRSA菌的感染率较高,加强本地区致病菌的耐药性检测,制定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合理使用抗菌素,减少和延缓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冯海翔;樊海燕;郭瑞林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不同计数模式在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复检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实验室不同计数模式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复检应用价值.方法 以目视计数法进行质量评价,结合 显微镜复检规则,将血小板小于70×109/L样本,进行37℃保温10 min,应用仪器全血模式、仪器稀释模式复检.结果 PTCP病例由仪器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分析时,采样后5 min的检测结果符合分析质量要求.随着时间的延长,PLT全血模式检测值逐步下降,30 min下降大于50%,40 min数值已降到危急值以下.结论 PTCP样本应用仪()释模式复检快速,5 min时的检测值可向临床及时、有效地报告.

    作者:朱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血培养三级报告在临床应用中的评价

    目的 探讨血培养三级报告制度开展后,各级报告对临床菌血症诊断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将2012年1~12月血培养阳性标本实行三级报告制度后,各级报告所需时间;二级报告直接KB法药敏试验结果,终报告仪器法药敏结果与标准KB法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7份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革兰氏阳性球菌5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63株.血培养实行三级报告制度后,一级报告、二级报告比终报告分别提前48、32.5 h,一级报告的准确率达99.9%(2/117);与标准KB法药敏结果对比,直接药敏的符合率达96.6%,较大错误率1.2%,较小错误率2.2%;仪器药敏结果的符合率达98.1%,较大错误率0.9%,较小错误率1.1%,两种方法的药敏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实行血培养三级报告后,其一、二级报告对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断治疗均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作者:赵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