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石;刘神风
目的 探讨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肿瘤的特点及价值.方法 对89例膀胱肿瘤患者常规留取血尿期尿液标本,离心取沉淀物制片,干后行瑞-姬染色,普通光镜观察并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 89例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第1次即找到肿瘤细胞63例(70.8%),第2次找到肿瘤细胞17例(19.1%),第3次找到肿瘤细胞9例(10.1%).根据涂片中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细胞学诊断为移行上皮细胞癌69例(77.5%),未分类癌18例(20.2%),乳头状瘤2例(2.2%).结论 掌握尿液中良、恶性细胞的鉴别要点,正确留取尿液标本,排除影响因素,反复多次检查,可显著提高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肿瘤的阳性符合率.
作者:张纪云;高菊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方法 评价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及血小板计数(PLT)的批内精密度、线性范围及携带污染率,并与K-4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性能进行比对.结果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WBC、RBC、HGB、HCT、MCV及PLT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小于5.0%;其线性范围检测结果显示,各检测指标a值均在1±0.05范围之内,相关系数(r)均大于或等于0.975 0;WBC、RBC、HGB、HCT及PLT各指标污染携带率均小于1.0%;WBC、RBC、HGB及PLT各指标测定结果2台仪器的比对偏差均为合格,检测结果密切相关,r均大于0.990 0.结论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项性能精确,可以为临床血液分析提供快速、准确的报告.
作者:杜肖彦;王永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本院2006年引进德国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具有效率高、精密度好、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等优点,使用5年多极少发生故障,但由于机械自然磨损等原因,使用5~6年后会频发检测结果失真、重复性差,甚至停机等隐性或显性故障,现将故障分析及其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关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医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应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分离的PAE采用K-B法进行12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PAE对抗感染药物敏感率以头孢他啶(70.7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0.85%)高,其余依次为美罗培南(59.43%)、阿米卡星(58.96%)和哌拉西林(55.66%)等;而耐药率较高者为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等;总体来看,PAE耐药情况比较严重.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PAE存在单一及多重耐药性,需引起高度重视,医院须加强预防措施,切实降低PAE医院内感染率.
作者:邱燕;吴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地区变应性疾病患者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IgE水平变化,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采用体外定性酶免疫分析法对1 598例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进行吸入物与食入物过敏原检测,同时检测总IgE水平.结果 1 598例变应性疾病患者中血清总IgE阳性1 480例,总阳性率为92.6%,其中以荨麻疹患者高(96.8%).吸入物过敏原以尘螨、粉螨、屋尘高(19.5%),其次为蟑螂、飞蛾、蜜蜂(14.4%);食入物过敏原以草菇、冬菇、金针菇高(11.7%),其次为虾、蟹、扇贝、干贝等(10.1%).结论 尘螨、粉螨、屋尘、草菇、冬菇、金针菇等为广东省东莞地区变应性疾病患者主要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姚叶林;何英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16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并进行对比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HCY、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中高HCY血症(HHCY)者171例,检出率高达79.2%.血清HCY与TC、TG呈正相关(r=0.269、0.162),与HDL-C呈负相关(r=-0.106).结论 应特别关注糖尿病患者血清HCY的检测和监测.
作者:王美英;董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化学发光法(CLIA)联合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在前列腺病变性质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96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确诊结果分为3组:前列腺炎组(34例),前列腺增生组(32例)和前列腺癌组(3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CLI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PSA及FPSA水平,并计算FPSA/总PSA(F/T)比值.结果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PSA及FPSA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而F/T比值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而前列腺炎组PSA及FPSA水平及F/T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LIA法联合检测PSA及FPSA可以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性质有较好的判断作用,而对前列腺炎的判断效果较差.
作者:王笑石;刘神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临床分离的890株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从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89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456株(51.2%),克雷伯菌属227株(25.5%),肠杆菌属83株(9.3%).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率在80%以上的药物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保持100.0%敏感率.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大于90.0%.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敏感.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该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张小兵;张丽华;张菊芬;朱学海;朱凯欣;周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DM)和糖调节受损者(I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健康对照组(100例)、DM组(95例)、IGT组(77例)HbA1c、FBG、2 h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对结果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DM组HbA1c、FBG、2 hBG、TG、TC、LDL-C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bA1c与FBG、2 hBG呈显著正相关(r=0.95、0.62),与TG、TC、LDL-C有平行升高的趋势,与HDL-C呈负相关.DM组HbA1c、FBG和2 hBG水平与I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与血糖、血脂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病情控制及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玉娟;杨胜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高压氧(HBO)治疗前、后继发性癫痫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9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51例(HBO组)和常规治疗39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反应法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 d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含量.结果 HBO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含量与治疗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7天均下降,且HBO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HBO治疗能显著降低继发性癫痫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含量,有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铭;张艳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大量研究证明,术后肝衰竭是肝癌手术乃至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1].良好肝储备功能是治疗肝癌的基础,为能正确预测术后肝储备功能、提高生存率、预防术后并发症,通过对简便、易行、高特异性、高灵敏性指标不断的关注,追踪术后肝功能状况,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从而真正实现肝切除安全界限的确立及术后肝衰竭的预测,近些年来对肝储备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悦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情况和耐药表型及其携带基因的关系.方法 收集48株鲍曼不动杆菌,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PCR法扩增aac(6′)Ⅰ基因以及3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基因).结果 72.9%(35/48)菌株对阿米卡星表现为双圈耐药,其中100.0%菌株检出armA基因,未检出rmtB、rmtC基因,77.1%(27/35)菌株检出aac(6′)Ⅰ基因;10.4%(5/48)菌株对阿米卡星普通耐药,均未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其中80.0%(4/5)菌株检出aac(6′)Ⅰ基因;16.7%(8/48)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未检出相关耐药基因.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双圈耐药现象与armA基因诱导型表达有关.
作者:汪鹏程;蔡俊;闫敏;蔡心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估,以确定是否满足临床检测要求.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文件评价精密度,依据EP17-A文件验证分析灵敏度和功能灵敏度,依据EP6-A文件评估线性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依据C28-A2文件验证参考区间.结果 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批内精密度为5.23%,总精密度为6.57%,在厂家提供的数据(批内精密度5.50%、总精密度12.90%)范围内,可以接受.灵敏度实验证实化学发光法测定25-羟基维生素D的分析灵敏度为2.5 ng/mL,功能灵敏度为3.0 ng/mL,与厂家提供的数据(仅提供功能灵敏度4.0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满足临床需要.线性实验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6~131 ng/mL,临床可报告范围为3~262 ng/mL,涵盖了健康者和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满足临床需要.结论 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在精密度、分析灵敏度、功能灵敏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等性能参数上均符合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单咏梅;杨凡;万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X-4000i多功能血液、体液一体机检测胸腹腔积液中异形有核细胞与嗜酸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方法 对274例住院患者胸腹腔积液进行手工常规检查,在镜下检测到异形有核细胞105例.然后对此105例标本用TX-4000i多功能血液、体液一体机进行分析,并查看图形中是否出现高荧光强度和嗜酸粒细胞数值增高,对这些标本进行HE染色并镜检,确定镜下异形有核细胞类别.结果 105例患者中92例镜下查见异形有核细胞,经TX-4000i多功能血液、体液一体机检测图形中出现高荧光强度并嗜酸粒细胞增高,HE染色后镜检,癌性胸腹腔积液占32%,胸腹腔积液性质待查占66%,其他占2%;13例镜下查见异形有核细胞,经TX-4000i多功能血液、体液一体机检测图形中也出现高荧光强度但嗜酸粒细胞数值并未增高.结论 TX-4000i多功能血液、体液一体机检测胸腹腔积液中异形有核细胞与嗜酸粒细胞增高有关.
作者:路蔓;王会平;王琳;陈明明;李岩;张利朝;李斌;张惠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西门子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超敏促甲状腺素(TSH3-Ultra)分析灵敏度的性能进行验证.方法 用促甲状腺素配套稀释液作为空白样品,并以此稀释液对低浓度(浓度值为0.010 0 mIU/L)的新鲜患者血清进行稀释,配置成低浓度系列样品作为分析灵敏度的实验样品.空白样品批内重复测定10次,其他系列样品日间重复测定10次,记录每次检测的发光强度(RLUs),计算检测低限、生物检测限、功能灵敏度等.结果 按99.7%可信限计算,TSH3-Ultra检测低限为0.001 0 mIU/L;按照国际纯粹和化学联合会的规定TSH3-Ultra检测低限为0.001 1 mIU/L,与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声明一致;生物检测限为0.005~0.006 mIU/L,功能灵敏度为0.006 mIU/L,低于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声明的功能灵敏度(0.008 mIU/L).结论 西门子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TSH3-Ultra分析灵敏度的性能与厂家声明性能基本一致.
作者:曾令恒;倪永圣;赵艳华;梁欢庆;蔡银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Graves眼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被认为是由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造成的自身免疫反应.目前比较公认的自身抗原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另外有研究发现可能导致Graves眼病的自身抗原还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甲状腺球蛋白(Tg)以及眼外肌抗原等[1].到目前为止,对Graves眼病的各种自身抗原的本质及其相互间关系仍不清楚,下面仅就各种Graves眼病的自身抗原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吴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使用科宝XS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以标准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为依据,分析其在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检查方面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收集该院400例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用两种方法同时测定,并按照设定的参考范围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标准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为依据,科宝XS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白细胞分析的特异性为97.8%,敏感性为92.9%;对红细胞分析的特异性为98.8%,敏感性为92.3%;对上皮细胞分析的特异性为96.9%,敏感性为93.6%.结论 科宝XS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作为一款尿液分析的过筛性仪器,对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很有帮助,在阴性和阳性标本分析方面与标准方法比较,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作者:魏运梅;明亮;易光明;王娴默;杨章元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烟台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的分布及耐药基因盒携带情况,探讨整合子与菌株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整合子及可变区检测采用PCR法,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测序分析进一步确定可变区耐药基因盒类型.结果 在1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38株(38%)检出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常见基因盒类型为aac(6′)Ⅱ-aadA13-clmA8-oxA10a和aac(6′)Ⅱ-aadA13-oxA10a,其中aac(6′)Ⅱ-aadA13-oxA10a基因盒为首次出现的新基因盒排列方式,并已登录Genbank:JN118546.结论 烟台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类型分布为Ⅰ类整合子,整合子携带菌株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密切相关.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外周血CD4+细胞白细胞介素(IL)-17的变化,探讨其在HPS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HPS患儿(初诊组和缓解组)和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免疫磁珠阴选CD4+T细胞,然后加佛波酯(PMA)、离子霉素(Ion),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内IL-17+水平.结果 初诊组HPS患儿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t=11.34,P<0.01),二者又明显高于对照组(t=35.28、9.38,P<0.01).结论 Th17细胞水平与病情活动相关,是判断HPS患儿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作者:平竹仙;宋建新;朱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检测尿中管型结果差异的原因.方法 采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200份新鲜晨尿标本进行尿沉渣分析,并同时对每一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采用t、χ2检验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份标本中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出阳性93例,显微镜镜检检出阳性62例,假阳性率为28.26%,二者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可将检测灵敏度提高至96.77%(P<0.05).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管型时干扰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果.临床工作中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吴风;王丽娜;杨品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