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药敏实验的研究进展

曹德明;石华

关键词: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研究
摘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结核病是常见的人类传染病之一.约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曾经感染MTB,亚洲地区感染者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国之一,发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1].全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结核病疫情有高患病率、高耐药率、低递减率和低病例发现率等特点[2-3].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在日立7180生化仪上使用开放试剂测试肾功能项目的探讨

    目的 探讨在日立7180生化仪上是否能够使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华公司)的试剂盒测试肾功能项目.方法 选定肾功能测试常用的3个项目,尿素氮、肌酐及尿酸,对其进行灵敏度、精密度、线性、对比和干扰实验测试.结果 科华公司肾功能3个项目试剂盒的灵敏度符合要求;批内变异系数和总变异系数均小于5.00%;线性范围与罗氏公司原装试剂基本接近;方法学比较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黄疸、脂血与溶血对结果的干扰均小于10%.结论 在日立7180生化仪上可以使用科华公司的试剂代替罗氏原装试剂,进行肾功能3个项目的 测试.

    作者:吴爱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1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疗效.方法 对14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采用环磷酰胺(CTX)+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通过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CD34+细胞并冻存.预处理方案:8例采用氟达拉滨(FDB)+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CTX方案,3例采用ATG+CTX方案,1例采用FDB+CTX方案,1例采用利妥昔单抗+ATG+CTX方案,1例采用利妥昔单抗+FDB+CTX方案.观察造血重建、免疫恢复,以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变化情况.结果 动员及分选后获得的CD34+细胞数均达到移植要求.14例患者均成功造血重建.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移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SLEDAI评分均较移植前明显改善.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4例血小板水平升至正常,1例患者升至大于50×109/L.2例白塞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溃疡数目减少,红细胞沉降率明显下降,针刺反应不明显,2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CDAI评分均小于100分.1例红斑型天疱疮患者皮疹完全消失,直接免疫荧光实验及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均阴性,无移植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是治疗难治性AID可供选择的有效手段.

    作者:文钦;张诚;陈幸华;刘耀;高蕾;高力;孔佩艳;张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TRFI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TRFIA对272例血清标本的HBV-M进行平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LISA和TRFIA检测血清HBV-M各指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9%、86.5%、94.6%、98.2%和96.8%.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HBV-M阳性符合率除HBsAb外均高于90%,表明两种方法均适合应用于乙肝病毒的临床检测;ELISA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TRFIA检测HBV-M不仅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而且能够定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74例,分别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及类风湿因子(RF).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TPOAB阳性率(16.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POAB阳性率(4.8%)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TPOAB阳性率(7.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女性患者TPOAB的阳性率(66.7%)明显高于男性患者TPOAB的阳性率(33.3%),TPOAB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75.0%)、ANA(41.6%)、AMA(41.6%)、RF(33.3%)阳性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LT(24.2%)、ANA(12.9%)、AMA(12.9%)、RF(9.6%)阳性率.结论 HCV感染可诱导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使患者血清中出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这对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输入性恶性疟疾致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1例的相关报道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蚊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因感染人体的疟原虫不同,分为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和恶性疟4种类型.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则,病情较重,如治疗不及时易引起脑型疟与急性肾衰竭,病死率较高.

    作者:楚文瑛;潘铭;吴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G-CSF动员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该科2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白血病患者,予以输注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R2,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CR2,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CR3,3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加速期慢性髓系白血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半年内,20例患者均复发,予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每次输注细胞量按1×105/kg、2×105/kg、4×105/kg逐级增加,每次输注间隔4周.结果 12例患者再次完全缓解,8例患者未缓解.输注后,3例患者发生了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2例患者发生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5例未发生并发症,未观察到输注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结论 G-CSF动员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嘉;高力;陈幸华;刘耀;高蕾;曾韫璟;张诚;张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载纳米银凹凸棒细胞毒性研究

    目的 研究载纳米银凹凸棒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原位还原的方法制备了载纳米银凹凸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载纳米银凹凸棒晶体结构及性能.结果 XRD发现载纳米银凹凸棒中,凹凸棒晶面间距没有变化,同时有银的衍射峰出现;XPS显示,银以单质和离子两种形式存在;TEM对样品形貌的观察表明,粒径为8~11 nm纳米银颗粒较为均匀地负载到凹凸棒表面.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载纳米银凹凸棒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结论 载纳米银凹凸棒细胞毒性低,细胞相容性较高.

    作者:王临艳;王建荣;刘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差异评估

    目的 评价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差异,并探讨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是否优于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方法 对该市某小区健康查体人员200例,同时抽取2份血样,一份用氟化钠抗凝管分离血浆;另一份用含分离胶的促凝管分离血清.2份血样同时测定葡萄糖水平,用Excel软件分析2组数据的相关性,并用SPSS 13.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处理,分析2组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相关性好,回归方程:Y=0.926 2X-0.434 4;r2=0.973 1.血浆葡萄糖平均值5.72 mmol/L;标准差1.22.血清葡萄糖平均值4.86 mmol/L;标准差1.14.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相关性好,但2组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张莹;周铁成;杨小云;赵媛;郝晓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P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目前正取代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成为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1].为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趋势,作者在血液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中采用了这一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耀;张曦;陈幸华;高蕾;高力;张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07~2009年某市食(饮)具大肠菌群监测结果分析

    餐饮业食(饮)具消毒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为了解本市餐饮行业食(饮)具卫生状况,对2007~2009年本市部分餐饮行业食(饮)具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现将监测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何源;王红;王文斟;刘晓鹏;段刚;李志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抗人免疫球蛋白G的制备及其在免疫比浊中的应用

    目的 纯化人IgG,制备兔抗人IgG多克隆抗体,用于配制IgG的免疫比浊定量诊断试剂.方法 用PEG-6000、辛酸沉淀、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人IgG.纯化后的IgG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并用相同方法纯化兔抗人IgG,配制IgG的免疫比浊定量诊断试剂并进行性能验证.结果 纯化的IgG纯度97%,收获率68.4%,配制试剂批内、批间CV分别为1.04%、2.62%,线性范围上限可达60.15 g/L,大干扰率为4.8%.结论 该纯化方法简单易行,收获率高,配制的试剂品质优良,精密度、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作者:岳菊香;杨锦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33例RITP患者,于治疗前后定期监测外周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观察治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8%,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RITP疗效确切.

    作者:刘焕凤;张曦;高蕾;刘耀;张诚;高力;李云龙;刘学;陈幸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某院部分孕产妇抑郁症、忧虑症发生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通过心理干预降低孕妇产前及产后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该院保健科所辖社区内256例孕妇为调查对象,按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分为异常组(113例)和对照组(143例),于产前、产后分别采用焦虑/抑郁情绪HAD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异常组和对照组产前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5.38%、11.7%、23.87%和10.47%,两组焦虑和抑郁同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和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5.64%和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高危孕妇对生理及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其产前、产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高;须重视高危孕妇的心理问题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产前、产后焦虑、抑郁发生率.

    作者:杨唯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并文献复习

    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0)是一种少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987年由Lee等[1]首次提出,1991年由法美英协作组将其归入AML,确定为M0[2].M0仅根据光镜下的形态和细胞化学染色很难确认,常被误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随着电镜细胞化学和细胞免疫学的发展,特别是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M0得以诊断.陆续有相关报道,但例数都很少.

    作者:金恂;胡永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联合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

    目的 探讨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NHL患者同时做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分类计数肿瘤细胞;骨髓切片采用塑料包埋法,制作组织切片,常规HGF染色.结果 62例NHL患者经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联合检测,确诊为NHL细胞骨髓侵犯,其中49例(79.0%)骨髓涂片检出NHL细胞,59例(95.2%)骨髓活检检出肿瘤细胞浸润灶,骨髓活检阳性率略高于骨髓涂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L细胞形态分为4种类型:小细胞成熟型、大细胞幼稚型、大细胞原始型和组织细胞型.13例骨髓涂片检查阴性而骨髓活检阳性的病例中,10例是小细胞成熟型(76.9%);9例为骨髓淋巴瘤细胞轻度侵犯(69.2%),3例为重度侵犯合并骨髓纤维化(23.1%).结论 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都是诊断NHL骨髓侵犯的重要手段,两者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骨髓活检在淋巴瘤细胞轻度骨髓侵犯或合并骨髓纤维化,以及浸润瘤细胞为小细胞成熟型时,更能准确地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彭贤贵;张曦;孔佩艳;刘红;刘思恒;王平;墙星;邓小娟;张洪洋;陈幸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尿沉渣分析仪质量控制的探讨

    尿液分析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因此尿液检查质量控制是关系到临床检查的重要工作.在尿液检查质量控制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尿液分析仪评价的鉴定方法,主要对国内外尿液分析仪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对于新引进的尿液分析仪及每次维修后必须进行评价之后才能使用的概念.在其标准化方面,建立了适用于尿沉渣的标准化方法,提倡以定量板来报告尿沉渣结果,并探讨了尿沉渣测定不同方法的参考范围.

    作者:林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素氮、肌酐及尿酸的性能评价

    目的 对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的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根据ISO15189的要求,按美国临床与实验室协会(CLSI)指南文件EP5、EP9确立评价方案,对罗氏Modular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EA、UA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结果 3个项目的 批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1/4 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和1/3 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准确度比对实验相对偏倚(SE%)小于1/2 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且相关系数(r)均大于CLIA′88允许相关系数(0.975).线性范围验证显示,BUN、CREA、UA 的斜率分别为0.997 4、0.998 5、1.004 5(r≥0.975),线性范围分别为1.3~55.7 mmol/L、12.0~2 294.5 μmol/L、14.5~1 369.5 μmol/L.BUN、CREA、UA 的临床可报告范围分别为0.4~557.0 mmol/L、7.8~22 945.0 μmol/L、3.8~13 695.0 μmol/L,且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实验室规定的参考区间内.结论 罗氏Modular生化分析仪测定BUN、CREA、UA的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龚燕;卢仁泉;郭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输血工作中,为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显得尤为重要[1-3].现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对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东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伊曲康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出现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伊曲康唑抗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334例接受HSCT术治疗的病例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90例HSCT患者术后被诊断为真菌感染,全部病例均予静脉注射伊曲康唑治疗,125~250毫克/次,第1、2天给予2次/天,第3天后给予1次/天,病情稳定后改为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结果 HSCT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27%,接受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有效率75.6%.确诊患者中10例(76.9%)有效,临床诊断病例58例(75.3%)有效.结论 HSCT患者术后真菌感染发病率高;伊曲康唑疗效明确,可用于HSCT患者术后患者抗真菌感染的治疗.

    作者:龚奕;高力;刘耀;张诚;陈幸华;高蕾;曾韫璟;文钦;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张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与其他肿瘤标志物相比较的优越性.方法 通过对56例健康人和89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的测定,以及部分恶性肿瘤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的测定,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结果 TSGF对恶性肿瘤的敏感度80.9%;对非小细胞性肺癌和肠癌的敏感度优于CEA对这两种癌症的敏感度;TSGF对肝癌的敏感度优于AFP对肝癌的敏感度,且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7%.结论 TSGF是1种敏感度较高、特异性较强且广谱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肿瘤血清学筛查以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减少漏检的发生.

    作者:陈芳华;骆曦;饶万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