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氏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检测6种血清特种蛋白性能评价

郭拥军;李大为;文江平;刘向祎;鲁辛辛

关键词:实验室, 性能评价, 精密度, 准确度
摘要:目的 通过评价罗氏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血清特种蛋白项目分析性能,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效率,为医学实验室认可提供可靠实验数据.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标准化文件EP15-A2方案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计划要求,对可溯源到CRM 470的6种罗氏特种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3)、补体C4(C4)、转铁蛋白(Trf)项目的 精密度、准确度进行性能评价,并与贝克曼-库尔特Immage特种蛋白仪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6种罗氏特种蛋白项目IgA、IgM、IgG、C3、C4、Trf的批内不精密度(CV%)和总体不精密度(CV%)均小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计划特种蛋白项目可接受范围(25%)的1/4标准,准确度验证所有项目均达到CLSI EP15-A2文件评价标准要求,IgA、IgM、IgG、Trf与贝克曼-库尔特Immage特种蛋白仪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大于0.975,C3、C4相关性较差.结论 罗氏特种蛋白项目IgA、IgM、IgG、C3、C4、Trf检测分析性能优秀,完全符合医学实验室认可性能评价要求,并可为更多医学实验室内相关检测项目的 资源优化组合提供指导和帮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目前正取代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成为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1].为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趋势,作者在血液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中采用了这一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耀;张曦;陈幸华;高蕾;高力;张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参酮联合rhG-CSF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丹参酮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方案,对多次化疗血液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丹参酮联合rhG-CSF和单用rhG-CSF动员方案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疗效.结果 丹参酮联合rhG-CSF组中,28例1次采集充足,3例(均为双次移植)采集2次,平均采集MNC数8.6×108个/千克[(6.1~12.3)×108个/千克],CD34+细胞5.9×106个/千克[(2.5~10.3)×106个/千克];单用rhG-CSF组中,26例1次采集充足,9例(2例为双次移植)采集2次,平均采集MNC数7.3×108个/千克[(4.4~10.9)×108个/千克],CD34+细胞4.1×106个/千克[(2.0~8.7)×106个/千克],P<0.05.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所有患者均达到明显骨髓抑制,丹参酮联合rhG-CSF组,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时间为+10.4 d(+8~+14 d),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第1天开始计算为+1 d;PLT恢复到20×109/L,时间为+13.8 d(+10~+17 d);单用rhG-CSF组,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时间为+10.8 d(+8~+15 d),P>0.01,PLT恢复到20×109/L,时间为+ 14.2 d(+11~+19 d),P>0.01.结论 丹参酮联合rhG-CSF动员方案可显著提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保证移植后造血功能的重建.对于高龄、反复化疗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员造血干细胞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学;高蕾;张曦;陈幸华;高力;张诚;李云龙;刘焕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差异评估

    目的 评价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差异,并探讨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是否优于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方法 对该市某小区健康查体人员200例,同时抽取2份血样,一份用氟化钠抗凝管分离血浆;另一份用含分离胶的促凝管分离血清.2份血样同时测定葡萄糖水平,用Excel软件分析2组数据的相关性,并用SPSS 13.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处理,分析2组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相关性好,回归方程:Y=0.926 2X-0.434 4;r2=0.973 1.血浆葡萄糖平均值5.72 mmol/L;标准差1.22.血清葡萄糖平均值4.86 mmol/L;标准差1.14.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相关性好,但2组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张莹;周铁成;杨小云;赵媛;郝晓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74例,分别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及类风湿因子(RF).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TPOAB阳性率(16.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POAB阳性率(4.8%)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TPOAB阳性率(7.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女性患者TPOAB的阳性率(66.7%)明显高于男性患者TPOAB的阳性率(33.3%),TPOAB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75.0%)、ANA(41.6%)、AMA(41.6%)、RF(33.3%)阳性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LT(24.2%)、ANA(12.9%)、AMA(12.9%)、RF(9.6%)阳性率.结论 HCV感染可诱导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使患者血清中出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这对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某院部分孕产妇抑郁症、忧虑症发生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通过心理干预降低孕妇产前及产后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该院保健科所辖社区内256例孕妇为调查对象,按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分为异常组(113例)和对照组(143例),于产前、产后分别采用焦虑/抑郁情绪HAD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异常组和对照组产前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5.38%、11.7%、23.87%和10.47%,两组焦虑和抑郁同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和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5.64%和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高危孕妇对生理及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其产前、产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高;须重视高危孕妇的心理问题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产前、产后焦虑、抑郁发生率.

    作者:杨唯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素氮、肌酐及尿酸的性能评价

    目的 对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的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根据ISO15189的要求,按美国临床与实验室协会(CLSI)指南文件EP5、EP9确立评价方案,对罗氏Modular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EA、UA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结果 3个项目的 批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1/4 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和1/3 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准确度比对实验相对偏倚(SE%)小于1/2 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且相关系数(r)均大于CLIA′88允许相关系数(0.975).线性范围验证显示,BUN、CREA、UA 的斜率分别为0.997 4、0.998 5、1.004 5(r≥0.975),线性范围分别为1.3~55.7 mmol/L、12.0~2 294.5 μmol/L、14.5~1 369.5 μmol/L.BUN、CREA、UA 的临床可报告范围分别为0.4~557.0 mmol/L、7.8~22 945.0 μmol/L、3.8~13 695.0 μmol/L,且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实验室规定的参考区间内.结论 罗氏Modular生化分析仪测定BUN、CREA、UA的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龚燕;卢仁泉;郭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罗氏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检测6种血清特种蛋白性能评价

    目的 通过评价罗氏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血清特种蛋白项目分析性能,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效率,为医学实验室认可提供可靠实验数据.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标准化文件EP15-A2方案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计划要求,对可溯源到CRM 470的6种罗氏特种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3)、补体C4(C4)、转铁蛋白(Trf)项目的 精密度、准确度进行性能评价,并与贝克曼-库尔特Immage特种蛋白仪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6种罗氏特种蛋白项目IgA、IgM、IgG、C3、C4、Trf的批内不精密度(CV%)和总体不精密度(CV%)均小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计划特种蛋白项目可接受范围(25%)的1/4标准,准确度验证所有项目均达到CLSI EP15-A2文件评价标准要求,IgA、IgM、IgG、Trf与贝克曼-库尔特Immage特种蛋白仪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大于0.975,C3、C4相关性较差.结论 罗氏特种蛋白项目IgA、IgM、IgG、C3、C4、Trf检测分析性能优秀,完全符合医学实验室认可性能评价要求,并可为更多医学实验室内相关检测项目的 资源优化组合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者:郭拥军;李大为;文江平;刘向祎;鲁辛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军事应激对军人部分生化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选择与应激相关的生化生理指标,研究并探讨军事应激对军人部分生化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参加阅兵军事人员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阅兵前、后军人免疫相关指标和氧化还原过程相关指标的血清水平,并对军事心理应激引起的标志物显著性改变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军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前列环素、胃泌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军事应激状态对机体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氧化还原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前列环素、胃泌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可作为观察机体应激状态的生化标志物.

    作者:郭学青;高宏伟;张岩;路路;彰颖;刘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胃肠型GVHD患者不同营养方案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的作用,并对不同营养方案进行评价,观察不同营养方案对胃肠道GVHD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5例胃肠道GVHD患者随机分为完全肠外营养组(TPN)和经口饮食组(OD),分别于治疗后的0、14、28 d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和GVHD临床疗效.结果 35例胃肠道GVHD患者在治疗后14、28 d均为负氮平衡.患者的GVHD临床症状缓解率显示,TPN组大于OD组,P<0.05.结论 胃肠道GVHD患者属于营养不良状况,并且随着疾病时间的延长,营养不良状况加重,加重的程度TPN组慢.TPN有助于抗胃肠道GVHD治疗.

    作者:李云龙;张曦;高蕾;刘耀;高力;张诚;刘焕凤;刘学;陈幸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输血工作中,为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显得尤为重要[1-3].现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对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东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药敏实验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结核病是常见的人类传染病之一.约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曾经感染MTB,亚洲地区感染者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国之一,发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1].全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结核病疫情有高患病率、高耐药率、低递减率和低病例发现率等特点[2-3].

    作者:曹德明;石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缺铁性贫血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的分析及发病机制探讨

    缺铁性贫血(IDA)是机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产生红细胞自身抗体、导致自身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上述两种疾病属不同性质的疾病,合并存在非常罕见,易引起临床漏诊,现就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赵艳;向茜茜;李佳丽;孔佩艳;吴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Cx43介导的GJIC功能在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是相邻细胞间普遍存在的直接通讯方式,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号的传递.GJIC是1种高效、快速的传递方式,对细胞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的稳定及许多生理过程(如增殖、分化、凋亡等)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GJIC的物质基础是相邻细胞膜上连接子耦联形成的通讯通道,每个连接子含6个连接蛋白(Connexon,Cx).Cx是1个较保守的蛋白家族,至今在人类中已经发现21种,依据相对分子质量命名,如Cx26、Cx32、Cx43等.

    作者:樊智敏;刘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判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判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及多种干细胞联合移植标本63例,收集条件为融合基因(BCR/ABL、AML1/ETO)阳性表达,供受者性别不同或同时满足以上2项条件者,分为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和不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两组: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者20例,应用相应的基因探针进行检测;不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者应用相应的基因探针及XY染色体探针联合检测.结果 43例异性allo-HSCT的受者中,25例供、受者骨髓嵌合率在99%以上;13例早期嵌合率偏低(82%~98%),在随访过程中逐渐上升至99%以上,微量残留病灶(MRD)阴性,移植后原病均未复发;3例嵌合率由99%~100%逐渐下降,MRD比例上升,出现血液学复发.20例供、受者性别相同的allo-HSCT受者中,15例移植后未检测到原来的异常基因;2例检测到微量残留病灶,经免疫抑制剂减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等治疗后降为1%,目前仍在完全缓解中;3例在移植后1~4个月时出现原来的基因异常,复查骨髓为原病复发.结论 FISH技术简便、快速、准确性高、特异性强,对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思恒;彭贤贵;王平;墙星;邓小娟;张洪洋;张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33例RITP患者,于治疗前后定期监测外周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观察治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8%,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RITP疗效确切.

    作者:刘焕凤;张曦;高蕾;刘耀;张诚;高力;李云龙;刘学;陈幸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Roche Modular临床化学检测系统基本性能的证实与评价

    在医学实验室,检测系统是指完成1个检测项目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操作程序、质量控制、保养计划等的组合,它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检测结果的质量,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随着人们质量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检测系统基本性能的证实和评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原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供了一系列方法验证和性能评价的实验[1-3].虽然很多实验较为复杂,但为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实际工作中,可以用少的实验去证实和评价所用的检测系统.

    作者:靳仙宝;邵贝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对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病理、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9例儿童首发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经过1~4周自然缓解或治疗后缓解;但间隔1~10个月发展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结论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期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及在疾病发展中多种技术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期的诊断.

    作者:王平;邓小娟;彭贤贵;刘思恒;墙星;张洪洋;孔佩艳;张曦;陈幸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血细胞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的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分别采集年龄、职业等相匹配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37例及对照组42例的静脉血2 mL,提取总DNA,通过定量PCR法(染料法)检测白细胞的mtDNA相对拷贝数.结果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mtDNA 拷贝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对照组中,随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加mtDNA 拷贝数增加(P<0.05);然而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例组中,随着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加,mtDNA 拷贝数降低(P<0.05).结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mtDNA 拷贝数较低,可能作为该病的分子标记.

    作者:罗勇军;刘福玉;陈丽;后显华;周其全;蒋春华;廖卫公;高钰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某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该地区男性生殖道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检测及耐药现状分析,提出合理的用药对策.方法 对463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Mh培养及体外药敏实验,分析其耐药现状.结果 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Uu感染的阳性率为38.0%,Mh阳性率8.2%,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6%.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克拉霉素对Uu及Mh的敏感率均大于80.0%;而环丙沙星对Uu及Mh的敏感率低,分别为11.3%和16.0%.结论 支原体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感染率较高,耐药性也日趋严重.临床应选用敏感率较高的抗支原体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贺锐;赵翠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雌激素受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方法 应用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2例不同病理类型人子宫内膜中ERα的表达.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ERα阳性表达的标本.阳性信号为桔红色荧光,定位于腺上皮细胞或癌细胞的细胞核.结论 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成功地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

    作者:黄慧;郑芳;彭俊;孙慧;饶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