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gM类血型抗体2-巯基乙醇裂解产物与IgG类血型抗体活性比较

张志峰;董兆华;胡凤鸣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二巯基乙醇
摘要:目的 探讨IgM类抗体经2-巯基乙醇(2-Me)裂解后的产物是否与抗人球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方法 以人IgM、IgG类血型抗体和鼠抗人Rh(D)单克隆IgM 、IgG类抗体经2-Me处理后的产物做为试验组,以生理盐水稀释相同倍数的上述抗体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与抗人球蛋白反应后的光密度值.结果 试验组人IgM类血型抗体裂解产物与对照组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鼠抗人Rh(D)单克隆IgM类抗体裂解产物与对照组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M类抗体经2-Me裂解后的产物不与抗人球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gM类血型抗体2-巯基乙醇裂解产物与IgG类血型抗体活性比较

    目的 探讨IgM类抗体经2-巯基乙醇(2-Me)裂解后的产物是否与抗人球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方法 以人IgM、IgG类血型抗体和鼠抗人Rh(D)单克隆IgM 、IgG类抗体经2-Me处理后的产物做为试验组,以生理盐水稀释相同倍数的上述抗体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与抗人球蛋白反应后的光密度值.结果 试验组人IgM类血型抗体裂解产物与对照组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鼠抗人Rh(D)单克隆IgM类抗体裂解产物与对照组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M类抗体经2-Me裂解后的产物不与抗人球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作者:张志峰;董兆华;胡凤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与外排泵adeB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以及外排泵adeB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deB基因,逆转录PCR(rt-PCR)检测adeB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高(92.3%),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30.0%);43%(26/60)为多药耐药菌株;多药耐药菌株与相对敏感菌株均为adeB基因阳性;多药耐药组adeB基因mRNA水平高于相对敏感组(P<0.0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率高且多药耐药严重,与其主动外排系统adeB基因表达增强密切相关.

    作者:宋晓萍;刘萍萍;孙明娥;孙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变色液体培养基快速一步法检测试剂对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的效果.方法 采用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和传统酸性罗氏培养法对198例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 快速变色液体培养法和酸性罗氏培养法,整个试验完成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28、62 d.与传统酸性罗氏培养基相比,快速一步法可缩短30~60 d完成;两法阳性检出率(37.9%和37.4%)与初治耐药率结果(35.6%和36.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色液体培养基快速一步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温贵华;刘晋洪;刘婷;陈伊;郭夏娜;翁琼琳;邱勇龙;赖惠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清CA125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2例子宫腺肌病和7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CA125水平,同时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血清CA125测定结果与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腺肌病患者和子宫肌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100.73±56.34)IU/mL和(19.10±11.13)IU/mL,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25.68%,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和阳性率都高于子宫肌瘤患者(P<0.05).结论 血清CA125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林召;党小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0例疑似UTI患者的尿标本进行尿培养、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及Uritest-500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结果 以尿培养法为参考方法,UF1000i全自动有形成分分析仪诊断UT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6.4%、89.8%、79.5%、88.1%和85.3%;Uritest-500尿干化学分析仪诊断UT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0.9%、88.3%、70.9%、88.3%和83.3%.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UTI筛查、诊断、治疗等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曹兴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考试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有利于知识、能力、素质等协调发展的考试评价方法,从而培养和挖掘创新型人才,为医学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改革考试模式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作者:丁肖华;朱琳琳;赵庆伟;贺志安;李向平;张新富;张晨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亚高原地区下呼吸道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及耐药性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亚高原地区患者下呼吸道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3 160例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获得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药敏检测,分析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结果 共分离获得肠杆菌科细菌5560株,分离率排前4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40.0%)、液化沙雷菌(16.7%)、肺炎克雷伯菌(11.9%)和产酸克雷伯菌(8.1%).在主要致病菌中,大肠杆菌耐药性较强,仅对少数抗菌剂敏感;液化沙雷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及头孢他啶等部分头孢类抗菌剂敏感性较好;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舒巴坦较为敏感;臭鼻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等敏感性尚可.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类抗菌剂的耐药率较高.患者痰标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严重;亚胺培南是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有效抗菌剂.一旦有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剂.

    作者:瞿良;王惠萱;罗成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A3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检测

    目的 研究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A3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作为肝细胞肝癌(HCC)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重亚硫酸盐测序聚合酶链反应(BSP)分析HCC细胞株HepG2和健康对照者来源白细胞基因组中MAGE-A3基因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状态,寻找HCC细胞MAGE-A3 5′端CpG岛去甲基化位点.结果 HepG2细胞和健康对照者来源白细胞基因组MAGE-A3 5′端CpG岛存在不同的甲基化状态,前者存在特异性去甲基化位点.结论 MAGE-A3 5′端CpG岛去甲基化位点的检测可用于HCC的早期诊断.

    作者:毛恺;丁肖华;邱耕;叶松山;杨晓菲;何蕴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10例临床疑似AMI胸痛患者,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测定法(TRIFA)检测患者入院即刻血清中H-FABP含量,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红蛋白(MYO)进行比较;对11例患者入院即刻和入院6 h后进行动态分析;以6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绘制各心肌损伤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进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分析6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诊断早期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MI患者入院即刻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AUC由大到小依次为H-FABP、hsCRP、cTnI、CK-MB、CK和MYO,佳临界值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5.0%、78.7%、81.3%、73.8%、72.5%和61.3%,特异度分别为93.3%、95.0%、93.3%、100.0%、100.0%、98.3%.H-FABP的AUC与 hsCRP、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K-MB、CK、MY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诊断早期AMI的阳性率达85.0%.结论 H-FABP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相对较早的检测窗口期和相对较好的特异度,在时效性、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可作为AMI早期诊断或排除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多项心肌损伤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AMI实验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作者:邓荣春;陈会;张明;李彬;孙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项目检测结果比对和偏差评估

    目的 对BECKMAN LX20和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项目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EP9A,分别在2台仪器上测定新鲜临床混合血清和质控血清,以LX20作为参考仪器,AU2700作为比对仪器,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相同项目的 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结果 2台分析仪经过比对和校正,大部分项目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通过对不同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有助于验证不同其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有助于仪器评价、校正,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李莉;陈保锦;谭榜云;刘志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PICP、ICTP和BGP等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

    目的 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骨代谢指标,探讨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49例以甲亢患者为甲亢组,3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和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结果 甲亢组血清PICP、ICTP、BGP、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TT3、TT4与PICP、ICTP、BGP、ALT均呈正相关.结论 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参与骨代谢,甲亢患者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造成骨量丢失.

    作者:陈少珍;黄沛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BC-5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临床试验验证

    目的 对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BC-5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简称BC-5500)进行临床试验验证,评价其检测效果.方法 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评价标准对BC-5500的本底、携带污染率、重复性、线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 BC-5500的本底、携带污染率、重复性、线性和相关性检测的结果都在ICSH和NCCLS允许变动范围内.结论 BC-5500具有极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稳定,功能实用,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实验室的使用要求.

    作者:刘厚明;高敏;陆加刚;李志明;单万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痰标本不同采集时机细菌检出率的误差分析

    目的 探讨痰标本不同采集时机与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环节.方法 对使用抗菌药物前(A组)和使用抗菌药物后(B组)的患者采集的痰标本分别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病原菌分离阳性率.结果 374例痰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24株(包括复数菌株),病原菌分离阳性率33.16%,其中A组病原菌分离阳性率39.20%(69/176),B组病原菌分离阳性率27.78%(55/198),两组病原菌分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分析前痰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先采集痰标本做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能够提高痰标本检验质量.

    作者:温娅丽;郑红菊;刘东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脊液细胞学辅助诊断脑裂头蚴病1例

    脑裂头蚴病(cerebral sparganosis,CS)是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笔者在影像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基础上,辅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了1例CS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绍强;陈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常见误差分析

    目的 探讨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的常见误差原因,分析可减少误差的措施.方法 以尿沉渣分析仪与H-500干化学分析对529例尿液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分析和探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呈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UF-50和H-500检测红细胞阳性例数为128例和107例,阴性为401例和422例;两种方法均为阳性97例,均为阴性391例;阳性符合率为90.65%,阴性符合率为92.65%.结论 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单独检查的局限性,提高尿液红细胞检测准确度,减少误差的发生.

    作者:潘莉;王域平;臧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71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参数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71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RAEB)20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25例、难治性贫血(RA)26),以及22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各组间MCV、RDW、RDW-s检测结果.结果 MDS组与健康对照组间,M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MD及RAEB组与健康对照组间,R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s在MDS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是一组伴形态学异常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外周血MCV、RDW、RDW-s检测对MDS的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顾敏;陈其文;周永明;薛志忠;何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自建血清肌酐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系统的有效性验证和参考区间调查

    目的 对自建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的检测系统进行有效性验证并建立新乡地区健康人群的参考区间.方法 对14 685名(年龄1~88岁)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和慢性肾病家族史的健康体检者,采用经过有效性验证的检测系统进行血清肌酐的检测.对结果的频数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性别间结果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时,以(x±1.96s)为参考区间;不符合正态性分布时,取2.5%~97.5%百分位数为参考区间.结果 结果的频数分布为非正态性分布,男女之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78,P=0.000).按照2.5%~97.5%百分位数确定血清肌酐的参考区间为:男53.0~108.0 μmol/L,女44.0~102.0 μmol/L.结论应该建立不同检测系统血清肌酐的参考区间.

    作者:王淑娟;齐振普;张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42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部位分布及耐药率,为减少和控制院内感染及临床合理选择抗菌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获得1 165株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28株,检出率为36.74%;82.00%的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自痰与咽拭子,41.44%分离自干部病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高(100.00%),其次为美罗培南(59.8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9.70%)和亚胺培南(57.1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检出率较高,主要分布在老干部病区.易感因素为患者病情严重、住院时间较长、免疫功能低下、大量使用抗菌剂等.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高度和多药耐药,建议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

    作者:邵璇璇;贾建安;鲍继鹏;蔡心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种方法检测淋病奈瑟菌的结果分析

    目的 比较三种琳球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临床实用性,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对165例可疑为淋球菌感染的患者同时进行培养法、涂片法、拭子-试纸法的淋球菌检测,检测结果以培养法为金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培养法阳性141例,阳性率为85.5%,涂片法阳性133例,阳性率为80.6%,拭子-试纸法阳性159例,阳性率为97.5%.结论 涂片法优于拭子-试纸法,与培养法无差别,培养法是临床诊断的确诊方法,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作者:徐杰伟;何艳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的诊断

    目的 评价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为NT-proBNP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对448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血清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选取血清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佳临界点,计算各项评价指标,评价血清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结果 选取362 pg/mL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佳临界点,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1%、80.8%,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5%、93.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76.结论 血清NT-proBNP对心力衰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特别适合心力衰竭的筛查.

    作者:欧阳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