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检测的临床评估

曾蓉;王治国

关键词:免疫检测, 实验室, 评估, 临床, 分析法, 分析方法, 比对, 标准化, 文件, 美国, 典型, 厂商
摘要:对于某种新的分析方法,需采用比对或临床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估.典型的比对评估用于实验室中不同厂商的不同分析法的更替.这种评估仅简单地将2种分析法进行比较,而未考虑任何临床要求[参见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IS)文件EP09][1].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SAU)致新生儿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细菌耐药情况,笔者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经血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5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光成;史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常见腹泻病毒多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能同时检测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诺如病毒的多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方法 根据上述4种病毒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并分析多重荧光RT-PCR的特异性、敏感性、灵敏度;以所建立方法对256例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同时以基因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所建立的腹泻病毒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具有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特异性,灵敏度可达500 copy/mL.256例粪便标本中,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3.13%、42.97%、9.38%和10.16%,与基因测序比对结果相符.结论 成功构建可用于常见腹泻病毒检测的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该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可用于临床病原诊断.

    作者:曾军荣;李榕娇;陈永强;邝炽庄;孙慧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来自单个B淋巴细胞或一个杂交瘤细胞克隆的只识别某一种特定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1975年Kohler和Milstein[1]共同创立了杂交瘤技术,首次获得了人工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均一性,且能大量制备,从而为抗体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突破,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显示出重要作用.

    作者:潘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MCV)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CCP)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以108例RA患者(RA组)及86例非RA患者(非RA组)为研究对象,检测RF、GPI、抗MCV和抗CCP血清浓度.结果 4个指标检测结果在RA组和非RA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任意2项及其以上指标联合诊断RA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效率、Youden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7.2、100.0、100.0、100.0、98.8、0.97和0.984.结论 上述4个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R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弥补单指标检测的不足,从而有效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潘秋荣;孙肖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病区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病区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各主要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病区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临床分离菌株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33.3%),呼吸道标本检出率高(90.0%);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剂均耐药.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情况为严重,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的菌株耐药率高于其他科室.监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对预防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尿毒症合并尿路细菌感染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尿毒症合并尿路细菌感染的病原菌的现状及体外耐药性,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尿毒症住院患者582例,其中39例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尿毒症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7%,以肠杆菌科19株(48.7%)和肠球菌属16株(41.0%)为主;肠杆菌科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68%~100%),对哌拉西林/他佐巴坦、亚安培南耐药率低(5%);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63%~100%).结论 尿毒症患者尿路细菌感染率高,且耐药严重;尿毒症患者注意预防尿路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晓强;黄松音;钟日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D-二聚体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6例ACVD患者和50例健康者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测定Hcy.结果 急性期ACVD患者D-二聚体和Hcy含量明显升高(P<0.05);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比较,D-二聚体和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和Hcy联合检测,可为ACVD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诊疗依据.

    作者:赫艳梅;张玉香;张喜梅;陈瑞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应重视血细胞直方图的异常改变

    随着各种类型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血细胞分析已步入自动化时代.手工显微镜镜检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检查是血细胞分析的基础,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实现了血细胞的自动计数和初步分类,是目前血细胞分析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直方图和多参数结果的综合分析对血液病及其相关疾病的筛查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韩昌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毛细管液滴中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提取与扩增

    目的 利用毛细管液滴技术,发展一种集成DNA提取与扩增的乙型肝炎病毒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聚四氟乙烯毛细管的疏水特性,向毛细管中先后引入油相和水相溶液,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油包水液滴.顺序向毛细管中引入含有不同试样的液滴,完成进样、DNA结合、洗涤、洗脱,扩增等过程.微液滴不仅有效解决了样品蒸发和扩散问题,同时在操作中起到微阀和微混合器微功能.结果 利用上述毛细管液滴方法分析了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样品,通过优化DNA提取和扩增条件,毛细管液滴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纯化并扩增DNA.结论 上述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低成本的优势,有望发展成一种有潜力的微全核酸分析系统.

    作者:王维;刘大渔;梁广铁;雷秀霞;周小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免疫检测的临床评估

    对于某种新的分析方法,需采用比对或临床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估.典型的比对评估用于实验室中不同厂商的不同分析法的更替.这种评估仅简单地将2种分析法进行比较,而未考虑任何临床要求[参见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IS)文件EP09][1].

    作者:曾蓉;王治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臭鼻克雷伯和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ND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

    目的 调查对碳青霉烯类抗菌剂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ND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应用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对2007~2010年本院收集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剂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筛选.PCR法扩增NDM-1基因,并对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对NDM-1基因阳性菌株用PCR方法检测armA和rmtB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VIM、SPM、IMP和KPC碳青霉烯酶基因以及Ⅰ类整合子.Etests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0株肠杆菌中10株Hodge Test和EDTA协同试验阳性,5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6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其中1株臭鼻克雷伯和3株鲍曼不动杆菌PCR扩增出ND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目的片段,经测序比对为NDM-1型基因.其中1株臭鼻克雷伯和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出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出2 000 bp左右的Ⅰ类整合子,未检出除NDM-1型外的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NDM-1基因阳性菌除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他检测的抗菌剂均耐药.结论 臭鼻克雷伯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ND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有的携带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Ⅰ类整合子,为该地区首次报道.

    作者:杨银梅;叶惠芬;张伟红;陈惠玲;周小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在淋巴结结核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淋巴结结核病的细针针吸细胞学分期.方法对该院2000~2009年经细针针吸细胞学诊断的淋巴结结核病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动态分析,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根据对患者诊断结果的动态分析,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资料,可将淋巴结结核分为组织细胞期、增殖期、移行期、干酪期和恢复期.结论 淋巴结结核病的细针针吸细胞学分期符合疾病发生、发展客观规律,有利于提高诊断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动态观察以及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国云;黄银娥;王明珍;张本泽;吴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的质量控制

    精液分析是判断和评估男性生育能力重要和基本的检测方法,在生殖医学、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泌尿男科等临床和科研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技术越来越普及,其相关的质量控制工作也越来越重要.精液分析的检测结果受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各环节的多种因素影响[2].

    作者:吴希国;刘秀珍;陈大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X蛋白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已成为全球范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感染人群往往成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发人群.由于X蛋白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作用于病毒和宿主细胞,与乙型肝炎和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X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等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潘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清蛋白(UmAlb)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6例T2DM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ysC、肌酐(SCr)及UmAlb水平.结果 患者组血清CysC、SCr及Um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血清CysC、UmALB、SCr阳性率分别为68%、52%和7%.结论 血清CysC、UmAlb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丽琴;张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基于微型生化光谱分析仪测定血糖的干试剂研究

    目的 探索一种制备葡萄糖干试剂的方法,建立干试剂湿化学测定方法,为干试剂微型生化光谱分析仪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将测定试剂工作液添加到微孔板的小孔内,每孔200 μL,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将试剂干燥,然后用水稀释测定样品,温浴10 min,用酶标仪进行比色测定.对冻干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进行了筛选,应用TBHBA替换酚试剂,增强显色灵敏度,将优化的方法与生化分析仪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添加10 g/L清蛋白制备了复溶性和反应性都较好的葡萄糖干试剂,以TBHBA替代酚试剂,使灵敏度提高了4.6倍,增加稀释倍数,提高了反应速度,增加了线性范围,降低了检测限,优化的方法测定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通过对方法的改进和改良,研制出了能有效测定血糖的干试剂,为干试剂微型生化光谱分析仪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华忠;蒲晓允;吴杰红;李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某地区治疗前血源性感染疾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治疗前血源性感染疾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方法 对3 588例于该院接受输手术或输血治疗的患者及分娩的孕妇,在术前、输血前、分娩前进行IgM性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AVAb-IgM)、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IgG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IgG)、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型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 3 588例研究对象中,HBsAg、HCVAb-IgG、TPPA、抗HIV1+2型抗体及HAVAb-IgM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39%、0.14%、0.78%、0.64%和0.00%.结论 在手术前、输血前、分娩前检测感染性指标,了解患者及孕妇患病情况,有利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及时治疗,也有利于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桂英;陈利琼;程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既涉及基础知识,又直接与临床课程相关,被比喻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医学殿堂的阶梯.因此,教好<实验诊断学>课程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2].实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与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水平密切相关[3].<实验诊断学>实验课对学生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薛黎;何超;张朝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某型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在门诊患者尿路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简称UF-1000i分析仪)细菌计数的准确度及在门诊患者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仪器的重复性、线性、携带污染率;取疑为尿路感染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105份,用UF-1000i分析仪测定,结合干化学结果,与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仪器的重复性、线性、携带污染率均在要求的范围内,UF-1000i分析仪细菌计数与尿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尿液白细胞计数,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到94.4%.结论应用UF-1000i分析仪进行尿液细菌计数结合白细胞计数结果,可用于尿路感染快速诊断,但不能完全取代尿细菌培养法.

    作者:钟日辉;黄松音;李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红蛋白电泳及血细胞常规检测对儿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的价值

    目的 了解血红蛋白(Hb)及血细胞常规检测对儿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Thal)筛查的价值.方法 对2 171例7岁以下儿童进行Hb电泳和血细胞常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检测项目单项检测用于诊断Thal时,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的灵敏度较高,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Hb电泳的特异度和正确率较高;联合检测各项指标时,平行检测及系列检测诊断β-Thal的正确率优于α-Thal.结论 建议在同等条件下以MCH筛查Thal.降低MCV及MCH的临界值可提高诊断特异度和正确率.联合检测RDW-CV与MCV或MCH可提高Thal筛查正确率,并有助于Thal和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作者:姚莉琴;邹团标;徐咏梅;张毅;范丽梅;陈谦;忽丽莎;杨发斌;刘锦桃;赵钟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