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妹;王静雅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管理理念的加强,对管理者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护士长既是医院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同时,又是医院护理管理指挥系统中数量多的管理人员.在完成医院医疗护理任务,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功能.护士长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崇高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管理素质[1],而且还应具有多元意识,方能适应现代护理管理工作,才能为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丽华;寇小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改装的前列腺电切环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改装的前列腺电切环治疗49例尿道狭窄患者.结果 49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问10~40min.平均20 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装的前列腺电切环治疗尿道狭窄操作简便快捷、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银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一次性输液器大针头(插入输液瓶端)保护帽通常被废弃,我们将保护帽用于氧气袋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 氧气袋充满氧气后,通常用调节器夹住氧气管使氧气不外漏.调节器反复使用容易松懈造成漏气,另外调节器反复挤压氧气管易造成氧气管损坏.将输液器大针保护帽带底的一端对着氧气管头,向管内塞入针帽长的1/2,氧气袋不漏气.
作者:王秀芳;朱柏华;张李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溃疡性结肠炎逐年增多,溃疡性结肠炎所致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是常见症状,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难题,本文通过口服健脾灵加苦参槐花汤保留灌肠来解决溃疡性结肠炎所致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经过5 a的临床应用,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煎药和服药的方法,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有效的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及时评估患者和家属掌握药物知识的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非治疗性措施,既提升了医院品质服务的形象,又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作者:向丽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CT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梅河口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7例结肠癌CT诊断结果,找出误诊病例,进行影像误诊分析.结果 共发现CT误诊病例7例.结论 结肠癌影像学表现复杂,不典型病变较多,应引起影像医师的重视,减少误诊率.
作者:王英姿;王鸿艳;凤志岚;董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来源广泛、含量丰富、分离简单的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被认为是脂肪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1].ADSCs经过一定的定向培养后,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是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随着生物工程的飞速发展及脂肪干细胞逐渐走人人们的视线,脂肪肝细胞治疗面部老化的理念被更多的学者发现并研究.
作者:刘姗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1病历摘要男,64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在社区门诊给予氨曲南(产地、批号不详)、病毒唑等连续输液治疗5 d.第5天上午输完液后在午饭期间饮白酒100~150 ml,大于20 min左右出现明显心悸、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遂来我院.既往体健,否认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6.5℃,P 126次/min,R31次/min,BP 110/65 mm Hg.面红,呼吸急促,口唇稍紫绀,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心音低钝,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李保端;侯玉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护士在使用新药前未阅读说明书,存在经验用药和机械地执行医嘱的情况.笔者于2009-05调查了肿瘤中心护士阅读药物说明书的情况,以便了解护士对药物说明书重要性的认识及阅读说明书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仑;王淑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我科自2010年以来,针对血液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客观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有效的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血液科风险因素评估1.1 血液病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1.1.1心理压力大 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
作者:蔡怡;霍军然;高娜;许晓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盆腔炎患者85应用中药组方,1剂/d,水煎2次分服,10 d为1个疗程;同时实施针灸法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45例,显效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76%,而且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慧;张丽茹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绿色气球菌( Aerococcus viridans)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属于条件致病菌,一般对人不致病.我院微生物室于2010-06-21从1例大面积重度硫酸烧伤患者创面渗出物中分离出绿色气球菌,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31岁.患者于2010-06-14工作中不慎掉入浓度为20%,温度为90℃的硫酸池中,患者立即自行爬出,估计接触时间约为2 min左右,脱去衣裤后,立即用自来水淋浴冲洗,烧伤面积约为80%左右,Ⅲ度面积约为60%,深Ⅱ度面积约为20%,入院后经抗体克治疗,48 h病情平稳.第5天患者创面渗出了白灰色的有恶臭的渗出物.检查:T 39.4℃,P 110次/min,R 30次/min,BP 100/60 mm Hg;血常规:WBC 14.5×109/L,N0.80,L0.20.于当天取创面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同时进行血液培养和尿液培养,创面分泌物分离培养出绿色气球菌,血液、尿液均无细菌生长.经用磺胺嘧啶银霜涂抹患处,去甲万古霉素输液治疗1周后,多次细菌培养未培养出病原菌.
作者:刘文英;张瑞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复合制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过敏反应男,9月龄.因腹泻给予0.9%氯化钠溶液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0 g+10%氯化钾3 ml静脉滴注,余液体10 ml时,患儿颜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烦躁不安,呼吸急,口周发绀,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后,患儿症状缓解[1].
作者:毕书祝;李健;韩新平;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在09级护理专业随机抽取182名专科和152名本科学生做了网上大学生学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带有功利性,学习积极性较高,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虽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但是缺乏意志力.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现状.
作者:王琰;丁书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1病历摘要女,61岁.腹腔平滑肌肉瘤术后5 a,发现左上腹包块6个月入院.查体:左上腹触及8.0 cm×10.0 cm大小的肿物,质中等,界线不清,表面不平.超声表现:脾脏形态不规则、各径线明显增大,于脾门部向内侧示一个大小为8.4 cm×5.0 cm的不均质低回声光团,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界欠清晰,其中心可见不规则的较大液性暗区,暗区内充满弱回声光点;CDFI:暗区周边低回声区内见点状血流信号.CT示:胰体尾周围及脾内可见多个囊实性占位.术中所见:左上腹有大小为10.0cm的肿块与横结肠和系膜粘连,脾上有8.0 cm大小肿块,与膈肌粘连.病理诊断:(腹腔)高分化平滑肌肉瘤浸润生长至脾实质.
作者:朴艺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我科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较多,术后常需要持续膀胱冲洗,而科室尿缸数量有限,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患者需要固定使用自己的尿缸.2008-2010年我科将自制的尿缸用于膀胱冲洗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桂月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包皮环切术主要用于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术后发生阴茎皮肤或部分阴茎坏死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在近几年中,我们共诊治2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例1:18岁.在某医院行包皮环切术,术中高频电刀止血,为防止术后出血,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来患者自觉阴茎疼痛剧烈,认为是术后正常反应,未及时诊治.术后3d,发现龟头发黑,表面可见多发水疱,遂来我院就诊.松解弹力绷带后发现阴茎远端1/2左右变黑,20 min后未见明显颜色变化,注射器针头穿刺龟头仅见少许暗红色血液流出.观察数日后,阴茎黑色部分组织干性坏死,待界限清楚后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残留正常阴茎组织约4 cm.术后病理证实坏死阴茎海绵体内大量血栓形成.
作者:徐衍盛;刘萃龙;关维民;赵豫渡;欧阳昀;高雪松;张勇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38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给予血管扩剂治疗,防治血管痉挛的护理实践.结果 本组病例有1例术后出现重度脑血管痉挛.结论 采用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通过细致、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并及时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林育敏;王莞琪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嗜酸细胞增多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多样,极容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外院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5岁.以上腹痛3a,加重10 d为主诉入院.患者3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以左上腹为主,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胃溃疡,对症治疗后好转,此后未在发作.20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对症治疗后症状有好转.10 d前,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发生,伴右上腹疼痛,有腹胀、腹泻,腹泻为稀水样便,每日10余次,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就诊于陆军总院,检查发现腹水,胸腔积液,行MRI提示下腔静脉肝内段狭窄,考虑不除外Budd-Chiari综合征,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病来无咳嗽咳痰,无心慌心悸,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体重近20 d下降4 kg.入院查体:T 36.5℃,P 98次/min,BP110/72 mm Hg,神清语明,查体合作.
作者:敖然;陈玉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对我院以咯血为表现肺脓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0岁.因反复咯血8个月入院,患者于2010-08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为鲜红色或痰中带血,每天十余次,每次量约10~15 ml,自觉发热,未测体温,无胸痛,无胸闷、心悸,无呕血、黑便,入住我科.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11.4×1012/L,N0.81,凝血功能正常,胸片回报双下肺纹理增强、模糊,考虑双下肺感染性病变,肺部肿瘤不排除.予抗炎(头孢他啶2.0g,2次/d静脉滴注)、止血、化痰及支持治疗3d,症状好转,入院后第6天再次出现频繁咯血,遂转往省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回报双下肺小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双下肺炎变,血常规WBC6.4×1012/L,N0.73,结核抗体阴性,ESR 12 mm/h,凝血功能FIB 5.79 g/L,PT 16.5 s,TT 16.4 s,APTT 34.9 s,予抗炎(头孢哌酮/舒巴坦2.25 g,2次/d静脉滴注)、止血、化痰及支持治疗3d,症状好转出院,未再予继续治疗.
作者:宋彩霞;祁小飞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