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香;李丽君;董小娟;胡朝军;张蜀澜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发于我国南部.荧光定量PCR检测在鼻咽癌诊断、预后判断、复发及转移监测、肿瘤负荷判断等方面的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EBV-DNA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振华;欧启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ampD基因特异突变对阴沟肠杆菌AmpCβ-内酰胺酶由非持续高产型转变为持续高产型的影响因素.方法 筛选染色质介导的持续高产型AmpC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扩增其ampD基因并测序,确定其有义突变位点.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对野生型阴沟肠杆菌进行上述特异位点的突变,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测定突变前后菌株产酶类型的改变.结果 121株阴沟肠杆菌中15株为染色质介导的持续高产型,共筛选出8个有义突变化点.形成7株定点突变菌株.Ecl MA(274位插入A)、Ecl MC(327位缺失C)和Ecl MF(27位插入G)由非持续高产型转变为持续高产型,而Ecl MB(371化插入T)、Ecl MD(515位缺失c)、Ecl ME(324C→A)、Ecl MG(两点同时的突变,238C→A,302T→A)的产酶类型未发生变化.结论 能够引起产酶类型发生改变的ampD基因特异突变均为可造成大片段氨基酸改变的框移突变,并且该改变至少从124位之前的氨基酸开始.但并不排除部分持续高产型AmpCβ-内酰胺酶的产生存在其他调控机制.
作者:涂婉;赵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作为21世纪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如何利用现阶段好的证据用于医学实践是循证医学关心的问题,而诊断作为医学实践中很大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循证医学的重要任务,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由此应运而生.
作者:张鹏;王前;曾方银;郑磊;包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儿童重症临护病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为指导临床第一线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重症监护病房儿童患者的标本(包括气管分泌物、创伤部位分泌物、尿液和血液)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 从重症监护病房儿童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微生物共计10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75.2%),革兰阳性菌25株(24.8%).在76株的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率依次为:克雷伯氏菌属、艾希氏菌属、非发酵菌和肠杆菌属;而25株革兰阳性菌的分离率则依次为: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酵母样真菌和肠球菌属.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重症监护病房儿童患者的重要致病微生物,应引起临床第一线高度重视.
作者:欧阳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免疫复合物测定方法,初步探讨其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其对RA辅助诊断、病情监测的作用.方法 建立Clq抗体捕获ELISA方法,并对311例m清标本(RA患者176例、其他免疫疾病患者35例和健康体榆者100例)和44例关节液标本(RA患者33例、非RA关节疾病患者11例)中的G6PI/G6PI抗体/Clq免疫复合物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以波长450 nm吸光度值(A_(450nm))表示复合物含量,176例RA患者血清中G6PI免疫复合物为0.918±0.507,显著高于其他免疫疾病对照组(0.746±0.399)和健康对照组(0.696±0.362),P<0.01;而两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活动组为1.045±0.529,显著高于非活动组(0.764±0.436),P<0.01.以健康对照组A_(450 nm)值建立正常参考区间,结果G6PI免疫复合物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2%和67.4%,活动期RA的阳性率为74%,显著高于非活动期(43.7%).33例RA患者、11例其他关节疾病患者关节液中G6PI免疫复合物A_(450nm)分别为0.835±0.497和0.596±0.132,RA患者组显著高于其他关节病组,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G6PI免疫复合物含量增高,且增高程度与RA病情活动相关;G6PI免疫复合物可能在R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作者:宗明;范列英;杨蔺;杨达人;吕红根;叶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中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以便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7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剐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及鉴定,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β-内酰胺酶试验采用Nitrocefin纸片法.结果 共分离出副流感嗜血杆菌45株,分离率为5.92%(45/760).药敏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奇霉素、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的耐药性较低,均小于5%.是治疗的首选药物.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7.78%(17/45).结论 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耐约形势严峻,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及其高概率突变位点.方法 从医院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阴沟肠杆菌,经头孢西丁初筛试验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确定是否产AmpC β-内酰胺酶及其产酶类型,抽提产酶菌株染色质DNA,PCR扩增ampD基因并连接入pMD19-T载体,双链测序后与同种非突变标准菌株的ampD基因序列比对,并得到高概率突变位点.结果 大部分产酶阴沟肠杆菌含有ampD基因,其中18株产持续高产型酶菌株的染色质中均扩增出ampD基因;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上有62个突变率高于50%的位点.结论 产AmpC 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染色质上均含有ampD基因;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的高慨率突变位点可能成为致持续高产酶的关键位点.
作者:赵虎;涂婉;方毅;庞立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院2006年临床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2 250例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霄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5.69%和40.38%,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仍高度敏感;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2.92%和65.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4%,且出现对所有药物耐药的泛耐株.结论 肠杆菌科产ESBLs菌株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较高,提示本院患者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较严重.
作者:张丽华;李超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系统性红斑狼炝(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起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造血系统受损较常见,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1]).中医乃因先天不足、肝肾亏损、热毒入里、瘀阻脉络、内伤脏腑、外损肌肤而发.患者可以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并常存在高凝状态,甚至发生血栓或栓塞而引起相应的器官缺血性改变及功能障碍,同时也影响了免疫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水、腹水、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榆测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良、恶性疾病患者的50例胸水、46例腹水、47例肺泡灌洗液(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1)胸水:结核性胸膜炎组胸水Ts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27.36±41)%、Th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67.98±7.41)%、Th/Ts比值为2.60±0.64,肺部恶性肿瘤组胸水Ts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67.97±4.20)%、Th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37.61±4.80)%、Th/Ts比值为0.47±0.10,与结核性胸膜炎组比较,恶性组Th、Th/Ts比值显著下降(P<0.01)而Ts显著升高(P<0.01);2)肺泡灌洗液:肺良性疾病组肺泡灌洗液Ts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44.54±9.56)%、Th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49.28±12.88)%、Th/Ts比值为1.13±0.29,肺部恶性肿瘤组肺泡灌洗液Ts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65.11±7.77)%、Th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34.57±6.65)%、Th/Ts比值为0.54±0.19,与良性病变组比较,恶性组Th下降(P<0.05),Th/Ts比值显著下降(P<0.01),而Ts显著升高(P<0.01).3)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组腹水Ts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33.11±3.34)%、Th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66.69±3.78)%、Th/Ts比值为2.03±0.28,恶性组腹水Ts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56.64±9.34)%、Th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35.86±3.30)%、Th/Ts比值为0.65±0.10,与结核性腹膜炎组比较,恶性组Th、Th/Ts比值显著下降(P<0.01),而Ts显著升高(P<0.01).结论 胸腹水、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用于分析性质并有助于评估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状态.
作者:莫扬;许小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探讨血浆BNP对老年人心衰的诊断价值及心功能的评估.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77例,健康对照老年组46例,分别测定血浆BNP浓度,比较不同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 心衰组血浆BNP水平[(662.31±326.1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1.26±19.16)ng/L](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逐渐增高.结论 血浆BNP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心功能的分级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克俊;荆蕊平;任更朴;翟春玺;苏子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同滴度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患者AMA M2亚型抗体(AMA-M2)浓度分布状况及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的阳性率及相件ANA核型.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2例AMA阳性标本中的AMA-M2,并对已明确诊断的71例PBC患者进行AMA-M2亚型及ANA核型分析.结果 在502例AMA阳性患者中AMA-M2阳性率为76.1%;71例PBC中95.8%AMA抗体效价大于1:160、90.1%AMA抗体效价大于1:320、73.2%AMA抗体效价大于1:640.95.8%AMA-M2阳性:67.6%M2>200 RU/ML、84.5%M2>100 RU/ML,并有56.3%存在ANA.结论 PBC中AMA、AMA-M2呈高滴度、高浓度集中,高效价AMA、AMA-M2及ANA的部分核型有助于PBC的诊断.
作者:杨国香;李丽君;董小娟;胡朝军;张蜀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新生隐球菌是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易感,是隐球菌属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由新生隐球菌感染引起的隐球菌病日益增多,因其症状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而引起重视.有关新生隐球菌的毒力因子致病性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凌;欧启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呼吸道反复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久治不愈,药敏试验从全敏感、部分敏感到全耐药所留菌种染色质和质粒上的整合子Ⅰ的基因及其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与病史分析细菌整合子的耐药特性及机制.方法 用VITEK Ⅱ鉴定细菌、KB法药敏试验、试剂盒抽提质粒和基因组DNA经PCR扩增整合酶Ⅰ,基因后琼脂糖凝胶电泳,LA-PCR扩增可变区耐药基因盒并电泳,可变区耐药基因测序,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分析耐药现象.结果 该菌株在耐药前后均检测出整合子Ⅰ,耐药前全敏感时未测得耐药基因盒,多重耐药时可变区所测得的耐药基因盒有耐β-内酰胺类、CatB8、aad4以及aac(6')-Ib等耐药基因盒,分别对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氨基糖苷-喹诺酮类组合耐药,还测得了MexR-OprD表达系统的基因盒,提示排出泵增强和外膜通透性降低的耐药机制也可以由整合子以基因盒形式摄取并表达.未测得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盒.结论 该菌株在耐药前后均带有整合子Ⅰ,该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丹华;张如霖;丁星;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中体积小、密度高的脂蛋白,由肝脏及小肠黏膜细胞合成,是唯一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运回肝脏清除至体外而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载脂蛋白.其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任何环节发生变化,都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
作者:岳连虎;王焱煜;刘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从血球凝集法发展到现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经历了十几年.ELISA法因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特点而发展十分迅速,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影响它的结果因素有很多,洗板是其中之一,如不按照操作规程来做,随意增减洗板次数,就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容易造成漏检,给临床输血带来安全隐患.为了解2种洗板方式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笔者作了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家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在急性中风病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运卅Sysmex SE-9500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仪对200例急性脑中风病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进行连续测定.结果 1)出血性脑中风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中风病患者,且白细胞总数增高的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增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无论是出血性脑中风,还是缺血性脑中风,中脏腑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增高率明显高于中经络型患者.结论 急性脑中风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的变化,对量化中医诊断、中药疗效评价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赵立铭;尚晓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IgE 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结合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基因多态性功能分析的深入,近几年,对于FcεRIα亚基的基因结构和变异认识有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就FCERIA基因突变筛查和关联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其中,有意义的足FCERlA基因多态性与血清总IgE水平之间的关联,FCERIA基因表达水平可能参与血清总IgE的系统调节.这或许可以为通过间接抑制FcεRI的表达以降低IgE水平米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基本依据.
作者:周娟;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6例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包括交叉配合组及对照组.其中交叉配合组18例,应用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试验(MASPAT)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对照组18例采用血小板随机输注.并于输注前和输注后1 h和24 h进行血小板计数,并以血小板正计数增值(CCI)判断输注效果.结果 交叉配合组与对照组输注有效毕分别为83.3%、32.5%,交叉配合试验组其CCI显著高于随机输注组.结论 经MAsPAT进行肿瘤患者血小板配合输注,能显著提高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
作者:肖倩;辛荣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人IgG Fcγ1片段Fcγ与粉尘螨Ⅱ类抗原Der f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y-Fcγ-Der f2,并转染入HEK293T细胞系瞬时表达,获得Fcγ-Der f2融合蛋白.方法 以pMD19-T-Der f2载体为模板,设计引物并加入linker序列,经PCR扩增得到linker-Der f2 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先后将人Fcγ及linker-Der f2基因片段接入pDisplay真核表达载体.用Attractene转染试剂将其转染至HEK293T细胞使之表达融合蛋白.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72 h的HEK293T细胞并裂解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pDisplay-Fcγ-Der f2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鉴定证实序列完全正确,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免疫荧光鉴定转染细胞可见明显红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为40×10~3,与理论预期值相符合,并证明了Fcγ与Der f2双功能特性.结论 构建的融合蛋白Fcγ-Der f2符合目的要求.
作者:蔺丽慧;崔玉宝;孔存权;周娟;王娟;彭霞;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