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
目的 了解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毒(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建立有效的防治母婴传播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来本院做围生保健3 649例孕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5项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抗-HCV、抗-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TPPA).结果 3 649例孕妇中,HBsAg阳性率为11.13%,抗-HCV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0.11%和0.36%,未检测出抗-HIV阳性孕妇.结论 揭示了本市孕妇HBV、HCV、HIV和TPPA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建议青年男女婚前、孕前、孕期、产前应进行HBV、HCV、HIV和TPPA血清学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林广玲;黄林锋;林少晖;林美珊;陈小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报道1993~2007年烧伤中心住院患者感染细菌的主要菌种变迁并分析其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利用VITEK-AMS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4 762株细菌,包括21个菌属中的60个菌种.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居各种细菌之首,分离率为36.79%,2006年的分离率高为51.6%;会黄色葡萄球菌位居第二,分离率为14.09%;其后是粪肠球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8种细菌占所分离细菌的78.66%(3 746/4 762),铜绿假单胞黹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尤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堵南的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烧伤中心分离的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并呈多重耐药性,粪肠球菌、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有所增加,提示在烧伤感染的控制中,必须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张艳红;刘群;付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和睾丸病理分析,研究无精子症与男性激素水平变化及睾丸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征集80例无精子症男性为研究对象,于3个月内检查精液3次,同时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垂体泌乳素等,并对睾丸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另征集年龄相仿的40例精子质量正常男性为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只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 80例患者中32例(40%)激素水平异常,48例(60%)激素水平正常.35例睾丸发现病理改变,32例激素水平异常患者重,26例存在睾丸病理改变.结论 无精子症男性常见内分泌病变及睾丸病理变化,其病因可能包括环境因素、内分泌干扰物和基因多态性.
作者:余文辉;李伟雄;张书楠;周文彬;何沁;陈芝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许多情况下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结果,特别是在检测白细胞时不仅对白细胞及各分类细胞以绝对值和相对值报告,而且还会以散点图形式表示白细胞的分类.但是,多种原因所致白细胞假性减少或假性增高如果不及时识别则会造成临床的误诊或误治.因此,对此类问题的认识和及时地识别有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亦可避免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
作者:陈斌;周小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快速且特异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副溶血性弧菌小耐热溶血素(tlh)基因特异性序列的6个位点设计4条LAMP引物,65℃保温约60 min,完成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扩增,扩增产物经肉眼、SYBR Green I染色、电泳和酶切鉴定.利用I.AMP和普通PCR方法同时检测1株副溶血性弧菌和12株非副溶血性弧菌来验证LAMP方法的特异性;将副溶血性弧菌菌液作一系列lO倍稀释后用LAMP和PCR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者敏感性.结果 1株副溶血性弧菌出现LAMP扩增反应:通过肉眼、SYBR Green I染色和电泳均能观察到LAMP扩增产物的出现,酶切证实了 LAMP产物的特异性;12株非副溶血性弧菌未出现LAMP扩增.LAMP检测tlh基因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普通PCR相同,LAMP检测tlh基因的检测下限为15 cfu/mL.结论 建立了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方法,适合日常监测及快速榆测的需要.
作者:张如胜;宋克云;苏良;魏泉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骨碱性磷酸酶(BALP)是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同工酶,由成骨细胞合成,是骨钙化带形成的主要活性物质,是反映生成率敏感的指标.当成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时,BALP活性逐渐下降.如果小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骨钙化不足,成骨细胞不能转化为骨细胞,代偿性增生,BAI.P活性则上升[1].本文对210例0~13岁患儿检测了骨碱性磷酸酶,研究骨碱性磷酸酶(BALP)与早期小儿佝偻病诊断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枚;王方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致病菌,致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蛋白.借助蛋白质组学,能在蛋白质水平上全面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各种生理生化及致病过程.本文概述了涉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应激、致病性、耐药、治疗等方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杨韩生;陈一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蛋白质组学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门新兴学科,以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存在及其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蛋白质组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对其发展过程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蒋滢;张波;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解决冷凝集对AB0正反定型和交叉配血不符的影响.方法 用红细胞AB0正反定型、37℃水浴、吸收一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寻找交叉配血不符原因.结果 冷凝集素是引起ABo正反定型和交叉配血不符的常见原因,给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带来困难.结论 对于冷凝集素引起的AB0正反定型和交叉配血不符者,一般37℃水浴即可消除,若凝集虽然减弱,但未完全解凝,需对细胞和血清进行处理.
作者:王军梅;马亚平;钟万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男,67 d,因父母发现患儿眼睑周围有黄白色分泌物,每天不断增多,间断用氯霉素及阿昔洛韦滴眼液不见好转特到本院就诊.查体:患儿双结膜水肿、充血,有黏液性分泌物,体温37.2℃,WBC 7.8×109/L,HGB 119 g/L,PLT 296X109/L,L 53.5%,M 14.6%,G 31.9%.
作者:蔡大江;兰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部分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探讨其在AC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6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急性期凝血因子Ⅴ、Ⅶ、Ⅷ、Ⅸ、Ⅺ活性(FV:C、FⅦ:C,FⅧ:C、FⅨ:C、FⅪ:C),并与1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因子活性水平与AMI和UAP急性期的关系.结果 AMI和UAP患者急性期FV: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急性期FV: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明显升高,存在高凝状态.
作者:蔡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外膜大蛋白(HBV-LP)和HBV-DNA的检测,探讨两者在判断乙型肝炎病情和HBV复制时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HBV-DNA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上述标本进行HBv-LP和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模式的检测.结果 HBV-LP的检出率与HBV-DNA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与HBV-LP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DNA拷贝数对数值与HBV-LP的表达显著相关(r=0.677,P<0.01).结论 s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DNA拷贝数具有较好相关性,但HBV-LP尚不能完全代替HBV-DNA的检测来反映HBV复制情况.
作者:肖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AS-BI法对30例初诊SLE患者(SLE组)及30例体检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涂片进行NAP染色,观察NAP阳性率及阳性积分.结果 sI.E患者阳性率、阳性积分分别为(22.1±8.8)%、(22.2±8.9)分;健康对照组阳性率、阳性积分分别为(56.8±9.4)%、(58.2±9.8)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NAP的检测对初诊SLE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在sLE中活性降低的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孙明丽;陈美璞;宋杰;李世雪;李运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女,55岁,本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患者,无输血史,孕3产2.临床诊断: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含量:27 g/L,属极重度贫血.临床要求输血支持治疗.患者血样标本送本室检测,检出相当罕见的IgM型抗-c、抗-e联合,经过献血者筛选,在29名无偿献血者血液中找到了2袋相配合的血液供其输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侯治兵;释艳华;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XS-800i在儿科血液分析中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的价值.方法 采用显微镜人工分类与仪器分类对比.结果 XS-8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的敏感度为96.0%,特异性为68.5%,阳性预测值为83.3%,左移83.3%,原始细胞77.8%,异型淋巴细胞74.9%,有核红细胞73.9%,异淋69.2%.结论 各实验室应根据显微镜人工分类与仪器分类对比结果制定出各自的复检标准,提高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德发;曹科;罗小娟;王丹;杨方华;马东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0)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罗氏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检测分析仪,对14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A-TG、A-TP0、T3、T4、FT3、FT<4>、TSH的平行榆测.结果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原发性甲减)A-TG、A-TP0含量均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单纯性甲状腺肿,阳性率分别达到63%、8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TG、A-TPO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合临床症状可帮助鉴别诊断各类甲状腺疾病.
作者:朱薇;葛君琍;刘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脑钠肽(BNP)是继心钠素(ANP)后利钠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日益重视其检测意义.现就BNP的l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形;刘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将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的技术,该技术实现了表型与基因型的统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作者:刘敏;王露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非发酵菌在本院3年中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菌种经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分离出非发酵菌共747株,为常见的非发酵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洛菲不动杆菌.各种临床标本中以痰液标本的检出率高(59.3%);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较低的药物为亚胺培南和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依次为1.2%、3.4%、10.3%.结论 非发酵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并且在各种临床标本中分布有很大的差异,其种类较多,各种细菌之间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及时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张丽;张小兵;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泸州地区机关及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血脂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1676例机关及事业单位职工检测血脂4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以及血尿酸(UA).结果 血尿酸偏高(>420μmol/L)者389例,占总检人数的23.2%,其中男性占20.0%,女性占3.2%,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TG升高者176例,占45.2%,'rc升高者111例,占28.5%.在不同年龄段中,以56~65岁组的UA、TG、TC阳性率高.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应加强健康教育,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及科学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定期健康体检,以减少高脂血症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陈远平;黎金凤;潘庭荣;成克铭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