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像检查对桥脑梗塞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热西丹·麦麦提

关键词:影像检查, 桥脑梗塞, 临床资料, 诊断信息, 桥脑梗死, 诊断技术, 临床应用, 脑干梗死, 弥散加权, 成像技术, 普及, 患者, 灌注, 分型
摘要:随着MRI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上的普及应用,脑干梗死的诊断已经越来越深入,分型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MRI的弥散加权(DWl)及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给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有关脑梗死的诊断信息.现将我院2008年~2010年收住的58例经MRI确诊的桥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腹腔镜手术时,不同气腹时间对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的影响.方法:400例拟在CSEA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100).监测每组患者气腹前、气腹后20、30、40、50 min时PaCO2的变化.结果:气腹时间与PaCO2呈正相关(r=0.954,P<0.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腹腔镜手术时,随气腹时间的增加,患者PaCO2也随之增高.

    作者:殷登云;季旭东;王建兵;王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抢救14例肉毒中毒的临床体会

    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杆菌素所致的中毒性疾病,本病在新疆较为多见,我院自2000年至今共收治肉毒中毒病人14例.为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水平,现将抢救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14例: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小者18岁,大者63岁,平均41 +12.5岁.人院后经毒素鉴定类型:A型9例,B型5例,诊断符合肉毒中毒的诊断标准[1].中毒原因均为食物型中毒,食用自制臭豆腐或甜面酱等发病.

    作者:茅爱平;潘杰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例节育环异位的CT分析

    1资料与方法例1,女性,30岁,放置避孕环后5年,现肛周疼痛,伴大便带血4年,加重20天;肛周指检:直肠内前壁触及硬物并触痛,又一细线脱出;直肠镜:直肠异物.手术见节育环横臂位于道格拉斯窝内,环柄及尾丝位于直肠内.例2,女性.35岁,腹部不适,疼痛,腹部触及一肿物.手术见大网膜及模结肠间见—T形环影.例3,女性,42岁,脐周痛并触及包块,手术见T形环横臂位于大网膜与腹直肌间,环柄及尾线位于腹直肌内.

    作者:戴国朝;吴静;邱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CB)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35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临床体征的变化.结果: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依次为60.0%(81/135例)、20.0%(27/135例)、13.3%(18/135例)、6.7% (9/135例).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秋鹤;常成;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乳腺癌微创治疗现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亚洲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健康[1].传统手术在治疗乳腺癌的同时,都是以切除乳房为沉重代价;此外,大范围的乳房切除及腋下淋巴结清扫,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较多的手术并发症,术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模式的转变,乳腺癌的治疗发生了重大改变.正在探索的各种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的乳腺癌微创治疗方法,争取使患者在形体、功能、心理上全面康复.现代乳腺癌微创治疗包括:传统手术微创化,乳腔镜、乳管镜的应用,以及其它新技术新方法等.现就乳腺癌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型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的飞速发展,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的增高,且受到全球的关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是中鼻道、鼻窦粘膜由于水肿而突出的炎性组织,是多种机制导致的慢性炎性过程的终末产物.由于体积逐渐增大和重力,息肉常脱垂于总鼻道内.持续性鼻塞是其主要临床特征,而极明显的复发倾向和与多种呼吸道炎症疾病的密切关系又使其成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作者:史冬梅;程秀琴;柯星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与硬膜成形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在脑外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不仅原发性损伤严重,继发性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也很严重,手术起着关键性作用.常规的手术人路和骨瓣对暴露病灶和充分减压难以满足要求,特别对于有广泛脑挫裂伤的病人,术后脑水肿期不能度过,死亡率较高,有的达到52%[1].我科2008年7月~ 2010年12月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与硬脑膜成形术治疗额颞部颅脑伤,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元丰;张亚莉;郝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加强口腔医院保洁人员管理预防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1].保洁人员是医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承担着各诊室卫生工作,通常在日常保洁工作中能接触到患者带有血液、唾液的医用垃圾,在这些垃圾中可能存在着许多病原体,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及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等,极易通过不规范操作造成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有效对保洁人员进行管理,是预防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林彬;沈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氩绿激光对兔视网膜损伤及修复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氩绿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及修复的形态学效应.方法:8只有色兔(16眼)中每只眼的上、下方视网膜随机分配为激光光凝区及空白对照区,于光凝后24h和4w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对视网膜和脉络膜造成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激光后24 h视网膜感光细胞损伤不明显但脉络膜毛细血管、小静脉轻度充血;光凝后4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胶原增生,Bruch’s膜完整无损.结论:轻度氩绿激光光凝视网膜不会损伤视网膜.

    作者:何晓静;陈雪艺;钱一;胡汉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骨盆外伤病例分别进行X线平片摄影及CT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经临床手术或二次复查证实,50例骨盆外伤中,X线平片组发现骨折100处,漏诊15处,可疑5处,骨折确诊率83.33%( 100/120),漏诊率12.5%(15/120).CT共发现骨折120处.二维图像发现骨折116处,其中包括97处骨折和19处关节分离或脱位,骨折确诊率为96.66%(116/120);MPR、MIP及VR分别发现骨折117处、116处和115处,骨折确诊率分别为97.5% (117/120)、96.66%(116/120)和95.83%(115/120).结论:64层CT图像重建技术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是骨盆复杂性骨折及细小骨折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继军;邱晓丽;段建国;张建;赵生君;邓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10年我区维吾尔医医院现况分析及建议

    维吾尔医药学是我国维吾尔族在长期的生产和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的独特的医药理论和诊疗方法,经过漫长而艰难地积累,它同时吸收了东西方医药学的精华,终形成了目前比较完整的、独有特色的理论体系.经过2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维吾尔医药已成为我区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富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我国传统医药及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

    作者:鲜米斯娅·木太力夫;买买提·牙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4期62例分析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引起毛细血管同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发展到4期,临床表现为尿蛋白逐渐增多,UAER>200μg/min,24 h尿蛋白>0.5g,大部分患者伴有大量蛋白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浮肿、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用血浆白蛋白校正,MDRD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在15~30 ml/min.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也在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构成比例中逐年增大.

    作者:杨雪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86例肺结核和肺癌空洞对照分析

    目的:研究肺癌和肺结核空洞CT形态学差异.方法:收集2008年~2011年病理证实为肺结核或肺癌的肺部空洞性病变86例,其中肺癌45例,肺结核41例,分析评价空洞壁结构、厚薄程度、伴或不伴有液化,及病灶伴随影像包括分叶、边缘毛刺、蜂窝征、血管聚集征、朐膜凹陷征、卫星灶等胸部影像变化.结果:结核性空洞多见卫星灶及钙化,多为薄壁空洞.癌性空洞除多为厚壁空洞外更常见血管聚集征、胸膜凹陷征.结论:空洞型病变的形态学差异对鉴别癌性空洞和结核引起的空洞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方红伟;王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microRNA与慢性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进展性慢性肾脏病(CKD)是以进行性的肾脏纤维化或肾小管萎缩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慢性肾脏病会导致其他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同程度上升,如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是同龄正常人群死亡率的30倍,因而是一组影响程度较大的范围较广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是一类综合了健康、社会、经济的疾病.

    作者:王继航;范晓明;陶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热敷及翻转针柄对缓解静脉滴注氯化钾致静脉疼痛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方法十分普遍,但钾离子有强烈的刺激性,输液过程中可致疼痛是临床输液中的常见问题,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常会惧怕疼痛拒绝输液,从而影响治疗,近年来临床上经常采用减慢输液滴速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但这一方法会使其治疗时间延长而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减轻患者因输液治疗而产生的不适感,是每位临床护士的职责.为更好地寻找缓解疼痛的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对我院妇科50例静脉滴注氯化钾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疼痛缓解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热孜万古力·热西提;彭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疆单中心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模式选择性的分析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人群的数量,分析影响两种透析模式选择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至2009间,在本院分别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本地人群的数量变化,以及在本院初始接受腹膜透析的本地和外地患者人群的数量变化.结果:2006年至2009年间,本院本地血液透析人数从127人增至199人,占本院本地全部透析总人数比例从97.7%降至92.2%,四年间选择血液透析模式者占本院本地全部透析总人数平均比例为95.6%;本院本地腹膜透析人数从3人增至17人,占本院本地全部透析总人数比例从2.3%增至7.8%,四年间选择腹膜透析模式者占本院本地全部透析总人数平均比例为4.4%.四年间在本院初始接受腹膜透析的本地人数从3人增至17人,外地人数从5人增至29人,占全部腹膜透析总人数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1.9%和68.1%.结论:血液透析仍然是患者主要透析模式,医学和非医学因素均可能影响患者对透析模式的选择.

    作者:何卫;姜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宫颈癌根治患者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了解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和早期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宫颈癌的病人60例,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0.125%盐酸罗哌卡因(Ⅰ组)、0.15%盐酸罗哌卡因(Ⅱ组)和0.20%盐酸罗哌卡因(Ⅲ组),均复合2μg/ml芬太尼,每组各20例.观察各组48 h内的镇痛效果、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VAS评分Ⅱ、Ⅲ组明显低于Ⅰ组,改良Bromage评分Ⅰ、Ⅱ组显著低于Ⅲ组,三组病人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下地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均适合宫颈癌根治的术后镇痛,其中0.15%盐酸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好,而无明显运动阻滞,更适合推荐用于宫颈癌根治患者术后镇痛.

    作者:姜莉莉;侯彦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气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8例,其中23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35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月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3月Qmax、IPSS、QOL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KEP与TUVP相比,近期疗效相近,但术中出血更少、切除腺体更彻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迪力穆拉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少数民族男生妇产科实习中的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外教育思想的不断进入,如何将医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向培养宽基础、创造性综合型人才的目标转换等问题摆在了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教育部及卫生部在2008年1月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建设医学教育强国.妇产科是各大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而妇产科教学内容较多,有些部分较为复杂,大多数学生尤其是男生更是觉得学起来较为枯燥,提不起兴趣.

    作者:杜蓉;陈志芳;高景凤;丁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帽在患者膀胱冲洗中的应用

    膀胱冲洗是指通过留置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将药液输注膀胱内,然后再经导管排出体外,其目的是使尿管引流通畅,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清除膀胱内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1].膀胱冲洗是临床常见操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接口处不能严密对接,容易脱落造成冲洗液外漏,且操作麻烦、易污染床单位等缺陷.笔者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应用于膀胱冲洗取得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摆凤兰;杜伟丽;喜燕;王雪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