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医疗和药学管理中退药问题浅析及应对措施

刁菱燕;任红芳

关键词:医疗, 药学管理, 退药问题, 中心药房, 退药处方, 药品管理, 病区, 资料与方法, 统计与分析, 不安全因素, 资料来源, 住院患者, 增长趋势, 医师诊疗, 医患纠纷, 行为管理, 退药原因, 工作人员, 分类统计, 储存条件
摘要:我院住院患者退药于往年相比较呈增长趋势,无形中增加了护士和病区中心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一些储存条件较为严格的药品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也增加了药品的损耗,给药品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同时,也增加了医患纠纷的机会.为此,针对我院病区中心药房的退药处方进行了回顾性统计与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探讨.为加强医师诊疗和处方行为管理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本院病区中心药房2011年1月至12月退药处方共8236张,按退药原因和处方张数、退药科室、退药类别等进行分类统计.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在全麻气管插管过程中由于气管导管对气管的刺激常常会引起短暂的心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BP升高,HR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这对心血管系统正常患者可能影响不明显,但对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本组观察了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不同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理;阿布利;李敏;贺芳;葛凌伟;马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拇指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多见,常伴有末节指骨及肌腱外露.虽然有腹部,锁骨下,交臂带蒂皮瓣、V-Y推进皮瓣、示指背皮瓣、鱼际皮瓣、邻指皮瓣等修复方法,但缺点均较明显[1].Brunelli等[2]于1991年首次报告了以拇指尺背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在临床上应用并获得成功.2009年10月~2012年7月,我们对14例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骨、肌腱外露的患者采用拇指指背筋膜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华;王和平;史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1b)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人群标本50例,为正常对照组(A组),另外选取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标本192例,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根据血清肌酐浓度,按照相应公式计算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的不同分为四组,Ccr≥70 ml/min(B组62例),Ccr 70~51 ml/min组(C组35例),Ccr 50~31 ml/min(D组28例),Ccr≤30 ml/min (E组17例).结果: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B组与A组无显著差异,C组D组E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但C组D组E组与A组有显著差异,并成正相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早期即可出现增高,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阳性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瑾;张媛;易婷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抑郁与女性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健康人相比,抑郁症者患有冠心病的相对危险系数为1.5 ~ 4.4[1].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已呈下降趋势,而女性冠心病的病死率却仍在上升,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女性冠心病防治工作.近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患者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2].抑郁作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对女性冠心病的危害大于男性,抑郁与女性冠心病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就抑郁与女性冠心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抑郁是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战西;王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平均住院日调研结果分析

    平均住院日是一项能比较全面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各科室之间配合程度、医院经济效益和患者切身利益等多方面状况的综合性指标[1].平均住院日的长短反映卫生资源的利用情况,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意义在于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凸显;医院越来越认识到挖掘自身潜力,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有效缓解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在医院管理实践中,平均住院日标准应是一个标准族群,由医院平均住院日标准、科室平均住院日标准、单病种平均住院日标准和术前平均住院日标准等组成.目前自治区级各家医院门、急诊量及患者出院数量持续增长的趋势明显,大部分医院的总体平均住院日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2010年以后下降的趋势尤为明显;2012年较2011年下降了1d,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已下降到了10d左右.

    作者:席峰;王飞;路阳;郭阿娟;陆晨;孟佳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牙周炎6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63例,病程2年以上,牙周袋深度>4mm,有不同程度牙槽骨的吸收,尚未接受抗炎治疗的,无全身系统疾病的牙周炎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加30天的高压氧治疗后观察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厌氧菌培养及菌落计数(AC)的前后变化.结果:采用高压氧治疗后,63例患者中显效45例,有效18例,治疗后PD、GI、SBI、AC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牙周炎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古孜努尔·阿巴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钠与血清白蛋白在幼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幼儿肺炎患儿血钠水平及血清白蛋白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幼儿肺炎的血钠水平及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应结果.结果:轻症肺炎患儿低血钠发生率为5.0%,重症肺炎患儿低血钠发生率56.0%;轻症肺炎患儿低蛋白血症发生率5.0%,重症肺炎患儿低蛋白血症发生率64.0%;重症肺炎患儿中低血钠、低白蛋白的发病率均高于一般肺炎发病率,血钠与血清白蛋白浓度较低预示疾病较重,容易出现并发症与合并症,治疗效果较差.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建议对肺炎患儿常规监测血钠及血清白蛋白指标,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作者:张玲;姚爱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HCC)自上世纪90年代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肺癌位列第二位的癌症杀手,而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的慢性感染则成为产生HC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统计发现,高达80%的急性HCV患者会终转化为慢性肝炎,进而恶变成肝硬化,致肝癌的几率明显上升.HCV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由宿主和病毒的信号肽酶剪接成3个结构蛋白和6个非结构蛋白,其中3个结构蛋白为HCV核心蛋白.有大量研究证实,核心蛋白潜在癌基因是HVV形成的重要促进因素.由于癌基因变异积累是导致肝癌发生的必要条件,而核心蛋白的独特结构可略去中间过程直接诱发肝细胞癌发生.因此HCV核心蛋白,尤其是其具有的致癌机制成了国内外临床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此作了综述.

    作者:阿不里克木吐尔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摩擦性能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也不断多样化,但饮食习惯的复杂化却使口腔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1].目前修复牙齿的医学材料较常见的为口腔陶瓷材料、口腔金属材料以及口腔树脂材料,而选择合适的口腔修复材料相当重要,重要的就是要考虑摩擦性能.本文中笔者就不同口腔修复材料摩擦性能的比较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发生原因及防护措施

    锐器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内意外被锐器刺破,切割皮肤甚至伤及皮下和或组织,导致局部出血的损伤[1].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其他科室护士比较,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易于受到锐器伤的操作,接触到锐器的机会较多.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手术室护士有手术相关锐器刺伤的经历,75%以上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损伤来自5种不同器械,包括缝针、手术刀片、注射器、牵引器、皮肤或骨拉钩及电凝器械等[2].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的教育和培训,增强防护意识,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原因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红燕;罗莉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62例慢性肾衰胸部异常的影像分析及研究

    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心脏、肺部异常的原因很多,有心脏本身的和心外的因素,心内的因素如心收缩力下降和左心功能衰竭,心外因素有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二氧化碳(CO2)结合力降低和低蛋白血症.上述几种因素共同引起心、肺的异常改变,但是,它们对心脏和肺部的影响各有所不同,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讨论慢性肾衰时的胸部影像异常征象.

    作者:白山·军斯汗;叶尔努尔;陈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CT、IL-6、CRP及WBC分析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差,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白细胞介素-6(IL-6)是宿主早期对炎性反应的主要介质,在重症感染时呈现明显升高[1].降钙素原(PCT)用于细菌感染早期的诊断,在感染后12 h~24 h达到高峰,体内、外稳定性好.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血清CRP、PCT、WBC和IL-6的测定在新生儿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雪梅;任丽峰;曹学征;彭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2011年卫生部颁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新一轮的等级医院评审活动全面展开,并首次引入了国际医院评审常用方法-追踪方法学.1 追踪方法学定义追踪方法学是JCI评鉴2006年导入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追踪概念,通过患者的就医过程,重点评价医院内部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否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是否达到高标准的要求,终使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强的过程管理方法.

    作者:张军辉;连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tatin 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Diabetes,DM)中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40例单纯糖尿病及92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变化.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蛋白.同时检测受检者的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DM患者的HCY、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较正常对照升高(P<0.05),而DN患者升高的更为显著(P<0.05).糖尿病肾病组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血清HCY、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体位图片在维吾尔族老年硬膜外麻醉时的应用

    进行椎管内麻醉时需要患者摆出特殊的体位,即抱膝弓背侧卧位,大部分维吾尔族老年人由于听不懂汉语,加之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配合体位较困难,本文旨在探讨体位图片在维吾尔族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择期拟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ASA Ⅰ~Ⅱ级维吾尔族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5~75,平均年龄(70±1.8)岁,患者均无明显听觉及视觉障碍,对于不懂汉语者由一名维吾尔族护士进行翻译,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岳文燕;张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提高内分泌学临床带教质量的实践探索

    内分泌学是内科学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临床医学生毕业实习的重点科室之一.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内科系统病种多、涉及全身器官组织广泛的一系列疾病,并且复杂的内分泌激素检测、功能试验及基因诊断在内分泌代谢病诊断中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员在内分泌科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他们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高效地把繁杂的专科知识传授给学员,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针对本学科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作者:郭艳英;王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的临床运用探讨

    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具有操作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病人依存性好的特点.我院于2007年10月29日开展单人操作技术至今已完成709例,病人反应良好,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采用单人操作技术进行全结肠镜检查709例,男性417例,女性292例,年龄16~84岁.1.2 术前准备及内镜术前不用镇静和镇痛药物,常规进行肠道准备.内镜采用FUJNPON EC-201WI电子结肠镜.

    作者:高泽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在脑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方法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于2006年9月~2012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126例术中采用显微镜下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治疗的脑AVM患者并采用GOS评分进行预后评价,来探讨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与AV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中采用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26例AVM患者中完全切除病灶123例,未完全切除者3例,术后行伽刀辅助治疗.预后评价按Glasgow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者123例,中度残疾者2例,严重残疾者1例.结论:术中采用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是一种改善AVM手术预后的主要方法.

    作者:赛力克·对山拜;麦麦提力·米吉提;杨振村;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例环异位的诊疗体会

    宫内节育器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等优点,一直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之一.但因断裂、残留、嵌顿,异位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现象也逐渐增多,特别是节育环的异位.宫内节育器异位少见,是指宫内节育器(IUD)嵌入子宫肌层(部分或全部)或异位于子宫腔以外[1].出现IUD异位的现象可导致不能有效避孕、脏器受损、疼痛、出血的同时,还造成取环困难,甚至需经腹手术取环,加剧了患者的痛苦以及损害.所以,应将其避孕效果予以有效加强,将不良反应予以降低,并将其并发症予以减少.宫内节育器异位分三类[2]:①部份嵌顿:节育器部分嵌入子宫肌层;②完全嵌顿:节育器全部嵌入子宫肌层;③节育器位于子宫外.

    作者:罗迎彩;孙慧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中晚期妊娠胎盘异常与分娩结局分析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彩超检查在临床普及应用,产科超声检查已成为产前必查项目之一,特别是产科急诊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妊娠期各期、临产前阴道流血、流水及腹痛等情况下,超声检查均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给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信息,为临床计划治疗方案提供重要诊断方法.我院即对中晚期妊娠进行胎盘异常超声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必要的控制措施,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阿衣努尔·买买提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