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GGE/TGGE技术在微生物基因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冯佩英;陆春;朱国兴

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分类鉴定
摘要: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DGGE/TGGE)是一种新的电泳技术,该技术具有分辨能力高、重复性好、操作简易和节省时间等特点.现就DGGE/TGGE技术原理及目前在微生物分类鉴定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梗阻性黄疸与肝细胞凋亡

    凋亡是在基因控制和酶促反应下按一定程序进行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其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肝细胞凋亡过度可以导致肝功能衰竭,凋亡障碍则可能诱发肝细胞、胆管细胞癌变.近年来,发现细胞凋亡在梗阻性黄疸肝脏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巩鹏;王忠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和溶栓技术的提高,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变得至关重要,而早期诊断的关键是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包括早期标志物和心肌确定标志物的检测,现就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标志物作一简述.

    作者:朱伟;赵子彦;靳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s-CRP和NSE在急性脑梗死预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其在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5例脑梗死患者、32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4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s-CRP和NSE含量.结果 (1)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NSE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升高.( 2)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NSE含量变化与梗死灶大小关系密切.结论监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NSE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灶大小.

    作者:刘欣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全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实验室管理及检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交流会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DGGE/TGGE技术在微生物基因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DGGE/TGGE)是一种新的电泳技术,该技术具有分辨能力高、重复性好、操作简易和节省时间等特点.现就DGGE/TGGE技术原理及目前在微生物分类鉴定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冯佩英;陆春;朱国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和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LA与登革病毒致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人类白细胞抗原是目前已知人体复杂的遗传多态性系统,其在人体生理、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正逐步被认识.现就人类白细胞抗原与登革病毒致病机制的关系,尤其是与登革出血热/休克综合征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宗涛;安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真菌的非培养法检测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明显增多,快速检验真菌的临床重要性日益增长,而传统的真菌培养和鉴定需时较长.重点介绍真菌感染的抗体检测、自标本中直接检测真菌抗原、特异性核酸检测,以及真菌代谢物的检测等非培养法.

    作者:靳欣;王金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登革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登革病毒(DV)属于黄病毒属,分为4个血清型,是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DV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该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DV感染机理尚不十分清楚,靶细胞上DV特异性受体的研究是近几年关注的热点,目前认为DV受体包括糖胺聚糖(GAGs)、硫酸乙酰肝素(HS)、与脂多糖连接的CD14相关分子等.现就DV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炜;安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拓扑异构酶Ⅳ的生化活性、生理学功能及药物敏感性

    由parC和parE基因编码的拓扑异构酶Ⅳ是细菌染色体中必需的拓扑异构Ⅱ型酶,它能够去除染色体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缠绕.拓扑异构酶Ⅳ主要通过松弛DNA超螺旋、解除DNA结节和解环连体而发挥去除DNA缠绕的作用,并对子染色体的分离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拓扑异构酶Ⅳ是香豆素类抗生素和喹啉类抗生素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靶位.

    作者:冉华全;曾照芳;康格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端粒酶逆转录酶活性的调节机制

    具有酶活性的端粒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RNA组分(hTR)含有与端粒酶重复序列结合的模板区以及具有逆转录酶活性的蛋白催化亚基(hTERT).hTERT的活化是诱导端粒酶活性的限速步骤.hTERT的调节涉及转录和转录后修饰、细胞内转移和核内装配等多环节.对hTERT调节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肿瘤发生机制的阐明及其治疗.

    作者:夏云;王升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8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并研究血清中IL-18的表达水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微粒子酶免法测得乙型肝炎患者与常规体检乙肝三系结果后将其分为3组: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大三阳组),HBsAg、HBeAb、HBcAb阳性组(小三阳组),常规体检中单独表面抗体阳性组.用ELISA法测血清中IL-18、IL-4、IL-12、γ干扰素(IFN-γ)水平;生化分析仪测ALT、AST、TBIL、γ-GT浓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结果乙肝患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大三阳组水平高,IL-18与HBV DNA、HBeAg滴度、ALT、TBIL呈正相关,与rGT无相关性;IL-18与IL-4、IL-12、IFN-γ均呈正相关;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中ALT与HBV DNA无相关性(P>0.01).结论 HBV导致的肝脏损害是免疫应答引起的,在此过程中IL-18以网络形式发挥着双刃剑般平衡抗病毒与炎性损伤的作用.

    作者:江华;程正江;张海蓉;孙伯良;曾平凡;曹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RASSF1基因与肿瘤的关系

    RASSF1基因位于染色体3p21.3,其转录本RASSF1A已被确认为一种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调控,并抑制细胞生长,但作用机理尚未阐明.

    作者:张剑英;李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芯片实验室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本文着重从技术及应用方面,对芯片实验室在近几年内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综述.介绍了芯片实验室的加工技术、基本构造以及常用的几种检测手段,并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临床分析、核酸分析、多肽和蛋白质测定等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房彦军;高志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与冠心病相关研究进展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损伤的血管内膜既是免疫又是炎症反应过程.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影响血管细胞的生长,并参与免疫反应,从而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轶;孟冬娅;薛文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测定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是心肌细胞特异性酶,在心肌缺血损伤早期(2~3h)即可释放入血,有望成为新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生化标志物.现就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的生化特性、生理病理及检测方法、诊断价值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郭占军;赵华;杨焕云;郭爱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及进展

    男性不育的病因很多,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生精障碍的原因之一,其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从Y染色体微缺失的缺失率、检测意义、检测位点的选择及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谢婷婷;丁显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代谢综合征与血脂异常

    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多症候群的综合征,其病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使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多,而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导致空腹及餐后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清除下降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脂蛋白异常显著增加了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对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干预包括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

    作者:程歆琦;鄢盛恺;宋耀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